巍巍米仓,幽幽蜀道。近日,2024年“名家走蜀道”社科普及春季活动在旺苍县举行,北京大学教授孙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涛、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旺苍,重走古蜀道,探讨蜀道保护开发利用新思路、新方法。
幼年曾经生活在剑阁的孙华,多次行走剑门蜀道,对广元有着特别的情愫,此行发布了对蜀道研究的新观点。他认为,蜀道既是国家道路,也是茶马古道主线,还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的北段。孙华基于长期研究指出,以四川之茶换甘青之马,广元是集散中心,是枢纽。
行走蜀道的广元情愫
幼年求学工作同广元多重交集
孙华同广元渊源深厚,1958年他刚出生不久,便随在剑阁元山中学任教的母亲到了剑阁,在那里度过了大概三年的时光。
孙华小学、中学虽在外地就读,但青少年时期,母亲给他讲过以剑门蜀道为背景的故事,那些贴满蜀道标签的石板路、古柏树,在他脑海里烙下了深刻印记。
从绵阳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孙华被分配到绵阳地区文化馆从事文物工作,其中一项工作任务就是,从事蜀道文化研究。他常随着剑阁和广元文物战线的老同志,一次又一次行走在古蜀道上。
在孙华的记忆中,走得最长的一次,是1982年夏天,他们在剑阁县文化馆文物干部黄邦红的带领下,从剑阁老县城普安镇出发,坐车一路上坡,然后脱离公路徒步古蜀道,通过抄手铺和汉阳铺,一直走到了剑门关。
那时的古蜀道,已不是交通要道,古道蜿蜒,两旁艾蒿、杂草丛生,但两旁古柏间的道路因百姓劳作常走,通行无碍。村民扛着犁耙,手牵耕牛,从石板路行走的情景也不时遇到,这些都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院,乃至1987年留校任教定居北京后,孙华还常会想起童年在剑阁生活的时光,也一直惦念着广元这片土地。在北大教学时,常对学生提起广元,提到剑门蜀道。这期间,他多次到过广元,多次行走剑门蜀道。
2002年、2009年、2010年暑期,孙华先后带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来广元实习,对广元皇泽寺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测绘。
最近一次走蜀道,是今年春节前,孙华参与在剑阁举办的川渝蜀道调查培训班的教学工作,特选剑门关和拦马墙两段进行现场实习。孙华与培训班的学员一起走了蜀道。
细细数来,从剑阁的幼年生活,到高中毕业的社会实践,再到蜀道考古和保护研究,乃至带领北大学子来广实习、考古,孙华的大半个人生,同广元有着不解之缘,同剑门蜀道也有过多次交集,在他的印象中,他走过这条蜀道的次数,已难以统计。
互相交流
茶马古道“以茶易马”
川茶出川马匹入蜀必经广元
多次行走蜀道,长期考古调查,作为北京大学教授的孙华,对剑门蜀道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蜀道既是国家道路,也是茶马古道,还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的北段。”在孙华眼里,蜀道是一条交通大道、商贸大道,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
茶马古道是茶土贸易之路,商人用内地农区茶叶交换边地牧区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是马,也可以是其他土产。
孙华说,茶马古道是一个当代概念,与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一样,是以古代交通线路代表性贸易物品为标志的文化线路的命名。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宋明时期“以茶易马”,以“四川之茶”换取“甘青之马”的道路。广元是全川茶叶北去、部分战马南来的集散地,也是剑门蜀道咽喉。
“以茶易马”的茶马互市政策,肇始于唐,宋明兴盛,清初逐渐转化消失。在这一时期,茶马互市都延续了宋代的传统,主要以四川农区出产的茶叶,换取西北秦边和西南川边牧区的马匹。连接四川茶区与甘青和川边马场的道路,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马古道。这些道路主要涉及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重庆和贵州。宋朝时期,川茶出川主取剑门蜀道陆路,宋人管制甚严,有“成都路客人贩茶不得过剑门,利州路客人贩茶不得过陕西”之说。
川茶经剑门蜀道和嘉陵江水道,汇聚到广元,抵昭化桔柏渡后,又分嘉陵江、白龙江水路北上,江岸亦可陆路、水路并行,然后通往嘉陵江上游的略阳一带,在那里再沿白水河等路线,运送到牧区的若干马场。入蜀的马匹,部分留给驻扎在陕西汉中、四川广元一带的军队,更多的战马从汉中上船,沿着汉水运送到武汉,再顺着长江东运,提供给需要战马的地区。
川茶、马匹进进出出,剑门蜀道商贾云集,自然成了“以茶易马”的集散地,同时也是宋明时期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这同今天广元是国家规划的全国性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的概念完全一致。
苍苍古道
徒步古蜀道
让一群人先走先行先试
蜀道,跨越3000年历史,是跨越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沟通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连接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西部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纽带、巴蜀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带,是保存至今的大型交通线路遗产之一,故蜀道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
蜀道穿越川陕甘渝三省一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位显赫,极其珍贵。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蜀道?孙华建议,首先要有蜀道保护的专项法规,在机制上要有统一的保护管理机构,在保护理念和方法上要有针对线形遗产的保护方法和技术措施。当前,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在聚焦蜀道保护研究,还专门成立了蜀道研究院,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蜀道。
孙华认为,广元举行徒步古蜀道活动,让一群人先走、先行、先试,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如何在蜀道旅游,怎样更好地探寻蜀道的历史文化。他建议,经常性地举办蜀道文化旅游活动,让更多人关心蜀道、参观蜀道,积极为广元蜀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青龙寨遗址
延伸阅读
茶马古道影响深远
广元920处地名同“马”有关
茶马古道“以茶易马”影响深远,不仅体现在川茶北上、战马南下的宋明时代,甚至还浸润到当代,我市多处地名都镌刻着“茶”“马”痕迹。
我市以“马”命名的街道多达920条,比如剑阁县剑马路、昭化区王马路、朝天区元马路、青川县怨马路等,这些以“马”命名的街道,尤以剑门蜀道沿线的剑阁县、朝天区居多。
此外,我市以“茶”命名的地名也多达600处,比如青川茶坝、苍溪茶店、旺苍茶园坝、剑阁茶园沟、朝天茶儿岩等,这些以“茶”命名的地名,集中在我市主产茶叶的旺苍、青川等地。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汪国义
原标题:《北大教授:蜀道有三重意义,其茶马古道枢纽在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