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云南”建设之以“小”见严纠“四风”专项行动——以“小切口”破题驰而不息纠“四风”

原标题:“清廉云南”建设之以“小”见严纠“四风”专项行动——以“小切口”破题驰而不息纠“四风”

“普洱市聚焦安全生产、服务群众、信访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分领域精准整治,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13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9人。”

“怒江州在开展公务用车专项监督检查时,重点检查公车私用、私油公供、私票公报、私车公养,在节假日期间是否规范报备审批使用公务用车、是否严格按要求封存车辆等问题,紧盯易发频发的纪律作风问题开展监督执纪。”

…………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驰而不息纠“四风”,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对症纠治,带动面上问题的解决。

墨江县纪委监委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了解惠民政策落实及镇村干部作风情况,织密织牢“监督网”。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在孟弄乡隔界田走访收集群众身边的问题线索。

通讯员罗媛华/摄

严惩“茶腐”正清源

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长期抓下去。

“随着反腐败斗争进入深水区,贪腐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手段,不少行贿受贿者企图通过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这样的‘雅贿’‘暗贿’,达到‘送得不动声色、收得不露痕迹’的歪风邪气。”对此,普洱市纪委监委在深入开展以“小”见严纠“四风”专项行动基础上,以普洱茶为“小切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款购买烟酒、高档茶叶等土特产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防止“名茶、名烟、名酒”等诱发“四风”问题反弹。

仅2022年,普洱市通报曝光“四风”共18批次44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5人。

一直以来,普洱市纪委监委对于类别明显、表现突出的“四风”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整治,纠治结合,边查边改边建。通过具体案例、身边人身边事做实警示教育、以案促改,督促完善制度、补齐治理短板,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小切口推动大整改,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露头就打、反复敲打,不给享乐奢靡之风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之机。

严把“标尺”纠暗疾

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在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下,这种隐形变异的“车轮腐败”不时冒头,既有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层面的主观原因,也反映出个别地方、单位在公车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清理超标办公用房是对“作风病”的医治,是对群众“看得见的腐败”的治理,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半点虚假。

办公用房违规问题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表现之一,也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普洱和怒江还重点聚焦解决萎靡不振、不思进取,不敢担当、为官不为,标准不高、效率低下,纪律松弛、“四风”突出等4个方面问题,强化精准监督和检查考核,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在监督与教育、惩戒和治理上同向发力,一些作风顽疾得到有效整治,干部作风更加严实,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严管“津补”固长效

“四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

普洱市思茅区、墨江县纪委监委紧盯时节,有的放矢纠“四风”,对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奖金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驰而不息筑牢年关“廉防线”。

为提升监督质效,当地纪委监委建立联动监督机制,一方面加强上下联动,统筹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部门、派驻(出)机构和县(区)纪委监委监督力量,构建纵向联动的监督检查格局,着力提升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加强横向联动,协同税务、市场监管、财政、审计等部门,邀请“阳光监督员”全程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在纠治“四风”高压态势之下,仍有一部分党员干部铤而走险,为此,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要节点、关键人群和薄弱环节,强化监督执纪,健全常态化明察暗访、查处问责、通报曝光等机制,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等问题露头就打,对不吃公款吃老板、收送电子红包等新动向新表现深挖严治,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不断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治理效果。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纠治“四风”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从小处入手、实处着力,探索实时监督、精准监督、全面监督,破解监督难题,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断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促使纠治“四风”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清廉云南”建设“重要窗口”示范样本贡献纪检力量。

THE END
1.高档茶叶的价格标准:八项规定与实际价格对比表高档茶叶,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礼仪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档茶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部分茶叶价格畸高,甚至成为部分人权力寻租的工具。八项规定的出台,旨在规范高档茶叶的价格,使其回归合理区间。本文将对比八项规定与实际价格,为您揭示高档茶叶的价格标准。 https://www.19lou.com/baiqi/teawenhua/24570.html
2.巡视反馈意见整改通知持续加大执纪审查调查力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在公司三楼设置意见箱,接受社会和公司广大职工监督,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防范廉政风险。 (四)构建长效机制,以巡察整改成果激发公司发展新动能。坚决落实整改工作要求,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对已完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uxtmylp.html
3.学院纪委关于在2019年中秋国庆期间开展纪律作风建设等情况监督(四)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问题,重点关注:以电子支付或其他方式违规收送“红包”礼金、有价证券,以快递或代收业务收受礼品;以会议费、办公费、接待费名义报销或套取资金购买购物卡,有价证券、高档酒水和月饼等节日礼品;公款旅游、利用职权免费游览参观;以公务接待名义变相公款吃喝;接受管理https://jjjc.ynavc.com/mobile/news/show/4963
4.消费升级背景下普洱茶体验营销模式优化策略研对于国内许多的茶叶企业来说,创造企业品牌一直以来都被忽视,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据了解国内仅有近千家普洱茶企业注册商标,大多数查企业主要依靠小范围的发布广告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而对品牌的打造与宣传力度较小,更别说将知名度与品牌、企业三者之间联系起来,打造体验式品牌形象。因此对于普洱茶行业普遍存在着品牌http://www.cnyspx.com/chanpfuw/shijian/1111.html
5.湘潭雨湖区通报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湘潭在线8月22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谢雨芬 通讯员 黄惠)违规用公款购买大量高档烟酒、茶叶用于公务接待,多名镇领导干部被处理,日前,雨湖区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2017年9月,市委巡察第一组对雨湖区姜畲镇党委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政治巡察。之后,将姜畲镇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http://hunan.sina.cn/news/2018-08-22/detail-ihhzsnec0748024.d.html?from=wap
6.“倒”茶话茶“道”中国人自古好客,有人拜访,必要“倒”茶,家里如此,单位亦如此,这也是传统。可是十八大以后,茶不那么好“倒”了。八项规定以后,全国对于是否能够使用公款购买茶叶,也出台了很多明文规定,但各地执行的标准和范围各有不同。例如福建福安规定:事业单位可以使用办公用茶,而陕西汉中勉县则完全禁止公款购茶。 https://www.meipian.cn/2195co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