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城市的最深印象,往往是刻在下意识思维中,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性的将某个品牌和城市画上等号。
提到成都,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小龙坎;
提到武汉,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周黑鸭;
提到柳州,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螺蛳粉……
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品牌,也一度成为现象级网红美食,但最终却没能维持住这份热度,逐渐被其他同类品牌淹没。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讲,城市营销是为了让品牌背靠着城市这棵大树,以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情怀作为背书,从而将品牌打造成城市的最佳厂牌。以品牌代言城市,用城市为品牌背书,达到双赢的局面。
生长于长沙本土的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自2013年创立至今,茶颜悦色在长沙地区已有100多家直营门店,大家说起茶颜悦色,第一印象就是长沙网红茶饮。【茶颜悦色】与【长沙】这两个词汇一个是品牌,一个是城市,却被深深关联起来。
如今提到长沙,大多数人脑中第一想到的不是【芒果台】,就是【茶颜悦色】。茶颜悦色的国民度如此之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疑是成功的把自己做成了长沙的一大厂牌。
在茶饮行业泛滥的大环境下,茶颜悦色是如何杀出重围,把自己打造成深入人心的国民级茶饮品牌呢?
深挖文化底蕴,讲好品牌故事在国潮盛行的大时代背景下,茶颜悦色牢牢抓住国风国潮兴起的风口,结合国潮文化及当地戏曲文化,将品牌LOGO设计成具有浓厚国潮韵味的女子形象,酷似《红楼梦》中林黛玉,在结合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让人第一眼看到就印象深刻。
茶颜悦色的产品命名也同样贴合着国风国潮。【声声乌龙】、【人间烟火】、【凤栖绿桂】等一系列浪漫诗意的词汇,搭配着不同特色的茶饮,营造着一种别样的意境体验。
在纸杯的外观设计上,茶颜悦色也在不断推出不同的设计系列,宣传海报乃至门店装饰摆件等都有着中式传统文化元素的存在。
“好茶才能做出好茶饮,好料才能为茶饮加分”是茶颜悦色一直贯彻的理念。服务也是一种产品,茶颜悦色在这块同样也拿捏得死死的。新品试饮、美食推荐、雨天送伞……无一不在拉高着顾客的好感度,称得上是“茶饮界的海底捞”了。相比于茶饮品质、门店服务,12~18一杯的定价也相对更亲民。
茶颜悦色长沙门店分布图
不仅如此,茶颜悦色还将自己的产品打造成了【社交货币】,微博、小红书、抖音各类社交软件都有不少网红在推荐、打卡茶颜悦色,朋友圈里晒出的【茶颜悦色打卡照】也成为了一种潮流。这种让人看得见,喝不着的营销模式,也潜在的提升了消费者对茶颜悦色的渴望。
茶颜悦色一直坚守着长沙这块主阵地,吊足了国民胃口,引得无数人按耐不住好奇心想来一探究竟,茶颜悦色门店因此也成为了长沙的又一大网红打卡地。
今年,茶颜悦色在深圳、武汉陆续开起了分店,武汉首店开业当天人均排队8小时,甚至有黄牛炒高价格,将均价十几元的一杯茶饮卖到500元,而深圳首店开业据说也有近4万人前往排队,人气可见一斑。
作为扎根长沙的网红品牌,茶颜悦色的影响力也促使了它与其他品牌的多次合作,御泥坊、三顿半、一汽大众、长沙银行、湖南省博物馆等均有在列。
为了维持品牌曝光,扩大品牌市场,茶颜悦色还推出了子品牌【知乎茶也】,以丰富品牌层次,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也通过茶包盲盒、徽章、小贪杯、创可贴等诸多周边产品的或送或卖,逐步满足了长沙以外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少外地消费者自我安慰【喝不到茶颜悦色,买个周边也是好的】。
茶颜悦色的周边产品在丰富品牌产品品类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无形中既加大了消费者自发对品牌本身的传播欲望,也再次提升了品牌收益。如今,仍有不少人为了能喝到一杯现做的茶颜悦色而专门去到长沙,而茶颜悦色等优质服务在为游客推荐当地美食、景点的这一服务,也带动了长沙餐饮业、旅游业和酒店业的业绩上涨,可谓是凭一己之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因此,茶颜悦色对于长沙本地人来说,不仅仅是可以炫耀的资本,更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好品牌,对茶颜悦色好感度当然UP!UP!UP!
由此可见,做好城市营销,让品牌成为城市厂牌,对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国民度与好感度大有益处。在年轻化大行其道品牌扎堆营销的当下,抢夺年轻人的注意力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立足产品本身特点,将品牌打造成具有话题性的城市厂牌,走城市营销道路,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回顾茶颜悦色的品牌营销之路,也是将城市营销做到了极致。
最后,希望我们的国货品牌都能将城市发扬光大,成为城市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