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多数地区备案即可,但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下简称“风貌区”)是个例外。其商户店招管理仍实行严格的、由区绿容局审批的许可制,同时还受到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方面的种种限制。
2020年12月通过的《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风貌区店招设置应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历史风貌区、文物、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要求”,而对于不符合要求者,政府会在风貌整治中进行店招更新。
为何风貌区的店招管理制度仍然严格?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店招更新为风貌区沿街商户带来什么影响?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走访上海最大的历史风貌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下简称“衡复风貌区”),采访10家沿街商户,询问他们对于店招更新的感受和建议。
店招更新目的:保护风貌和旅游经济
城市店招整治的起因之一是风貌保护。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其中针对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了“整治不协调建筑和景观风貌”的政策。
良好的历史街区风貌带来流量,商户也因此获益。据武康路一家2019年入驻的文化展览空间负责人介绍,在武康路成为网红打卡地后,因为所处位置曝光量较高,展览空间仅仅通过售卖文创即实现盈利,不再亏本。
然而,并不是每个风貌区都能通过店招更新兴旺文旅消费,更何况还存在店招更新成本由谁承担,更新以后是否有利于商户经营等问题。
三类店招更新方式,不同的商户态度
为了精细化进行风貌保护并符合店招设计规范,衡复风貌区内政府主导的店招更新会由街道委托设计师、社区规划师来进行,聚焦在底板(含构架、雨棚等类似构件)上。按照店主自主度和成本分摊方、设计思路,店招更新模式可分为三类:统一底板、不统一底板以及可选色底板。
第一类店招更新方式是统一底板。这类店招更新商户选择自由度最小(只有字体),而政府分摊成本最多,设计思路以大面积色块“遮挡”杂乱要素(如空调外机、水管)为主。瑞金二路、嘉善路的某些路段即是如此。
不过,有两种情况政府不会分摊成本。一种是店招更新后再入驻的店铺,一种是商户有特殊字形要求。比如,连锁企业来伊份对字体有特殊要求(比如有LOGO),制作成本高于普通字招,需要企业自己负担制作成本。
商户对于此类店招更新的满意程度不一。
多数社区生活服务类小店(文具店、老饭店、干洗店、蔬菜生鲜店)也知道是“为了历史风貌保护”,会认为“不花钱”就行,但也提到施工期间影响生意的问题。
少数商家老板表达了不同意见。一家烟酒店老板表示“虽然不花钱,但是不太喜欢”,因为“某某分店几个字太小了”。他对设计师表达了意见,然而设计师最后“并未采纳”;嘉善路某咖啡店老板表示,他们需要和周围店家门面保持“风格统一,”店面设计和室内装修风格“不太搭”,欠缺“个性表达”。
统一底板的店招(瑞金二路、襄阳南路等路段)。
拆除后新店招设置若要用得久,需要精准符合技术规范和各类要求。历史风貌区店招更新要符合的要求较多(需要符合一般的技术规范,也要符合风貌保护要求),大多需要老板单独聘请第三方设计。这会使店招成本成倍增长(约10倍)。南昌路一家理发店老板说“据城管说可能要3万多元”;复兴中路上一家咖啡店老板说,他请第三方专业设计师按技术规范设计店招,花费2.5万元。不过,他更新前设计的店招,在拆除店招底板后“钉上墙就能用”。
为了少承担这类成本,多数在地若干年的老商户会选择花费0.3至0.6万元做个简易店招;如南昌路理发店、长乐路小吃店、烟酒店等。一些社区老店,如复兴中路一家干果蜜饯店,和一家文创店甚至不再做新招。这类老店的底气是其稳定的老顾客流量“有很多老顾客,靠内容,不靠店招”。
此外,部分商户不做新店招,不仅因为上述成本,还因为商户不确定“什么样的店招能符合规范”。虽然有公开的技术标准,长乐路某家烟酒店老板想重新做个招牌时,仍然希望“店招拆除后街道能提前告知新计划和要求”,而不是让他在店招拆除时才知晓情况。
拆除老店招后,有些店铺没有安装新店招(长乐路、复兴中路等路段)。
以上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一类自由度大、成本承担大,一类自由度小、成本承担少。另外,同样是聘请第三方设计,由政府为整条街整体聘请和由商户单独聘请,总体成本可能不同。
第三类方式较折中,即商户选择自由度适中,政府也承担店招制作成本,但需要设计方投入较大——每个商户都需提供几种选择;并且当面协商环节会包含更多内容,除了字体样式,还有大小位置、底板颜色等,并非简单“告知”,也更容易取得一致。受到商户较正面的评价。
店招更新完成后的威海路街景。不同商户的店招颜色、字体样式位置大小均不同,餐饮个体经营商户生意仍然很好。
威海路等路段2024年启动店招更新,为期四五个月,由政府承担成本,但设计方为每个商家提供众多选择。总体受到商户较正面的评价。不管是个体经营的服装店、馄饨店,还是连锁的零食店、咖啡店,都为自己挑选了近似原本品牌色调的底板,也在字体位置、颜色、大小上有自主性。比如咖啡店老板较能接受字较小的效果,而餐饮店老板基本会选择较大的字体。“征求了我们意见,也达成一致了。”一家馄饨店老板说。
这种方式政府承担了大部分成本,效果也不错,但于政府而言是否可持续,或有近期收益,值得考虑。
商户满意度主要受其承担成本和个性表达选择度的影响,是否可以兼得,取决于商户-政府的收益和成本分摊问题,背后是权力分配。
历史街区要留住老商户,也要吸引新商户,因此需从成本承担机制、协商方式上为商户提供更多选择,平衡营商逻辑和风貌保护逻辑。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