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东京奥运LOGO设计比赛公布获选作品,为佐野研二郎所设计。
比利时设计工作室StudioDebie宣称,奥运LOGO涉嫌抄袭他们为比利时列日剧场的LOGO。过没几天,网友也发现西班牙的设计工作室HeyStudio为东日本大地震所制作的祈福图案配色类似与奥运LOGO配色相似,更有人戏称,将两者设计结合就是奥运LOGO了。
设计发浪提供
原始设计图以9宫格分割比例:
LOGO灵感来自于两个字型:
此会徽设计延伸出一整套英文字体:
事件爆发时,佐野研二郎因工作到了纽约,因此记者会晚了一周才召开,由佐野研二郎亲自上阵回答众记者问题。
这段期间开始有许多日本网友翻找佐野研二郎事务所MR_DESIGN的设计作品是否也有抄袭嫌疑,首先蔓延开的事件是为SUNTORY设计的赠品环保袋,30款设计中,有一些遭受网友质疑为抄袭。
下图为疑似将日本某公司的商品图案与其他图片结合加工成新图案:
下图为疑似将外国一个商品的图片直接引用成图案设计:
事件燃烧时,媒体曾前去事务所採访,当时由事务所公关(也是佐野妻子)接受访问。发表了以下谈话:
「確かにトートバッグのデザインを監修したのは佐野です。しかし、細かい実務を担っていたのは何人かの部下です。その部下たちの話を聞いた上でないと、返答はできません。今は事務所が夏季休暇に入っているので、調査にもう少し時間がかかります。そもそも、ゼロベースからデザインをつくり出すことは、一般的ではありません。あくまで一般論ですが、どこかで見たデザインから無意識に着想を得ることは、珍しいことではありません」
翻译:
或许事务所的公关同时也具有佐野妻子身份,急著想为佐野研二郎解释的心情溢于言表,但如此将罪过都推给部下的言论彻底点燃日本网友的战斗情绪,过去以佐野研二郎名义所製作的设计作品彻底被网友翻了出来严格检视,只要使用同样颜色或相似概念的设计皆被影射为抄袭。
简译:
此篇向社会大众道歉并说明的谢罪文在社会造成轩然大波,之前有网友製作的对照图在此时更是被广为流传,许多日本网友开始大肆挞伐佐野研二郎是抄袭惯犯,除了更严格翻找出他作品及其他人作品相似的地方在网络举出例子,更夸张的是有人骚扰佐野研二郎的家人,疑似对他小孩恶作剧之外,也有人在网路上摊开他亲戚家人的照片,媒体甚至紧迫盯人地守到他老家只为了采访。
奥委会第二度举办关于会徽说明的记者会,因为举办奥运也必须考虑到会徽在延展使用的可能性,因此会徽徵选不是单纯选择视觉,提案时也必须将所有发展的可能性一起考量。
审查委员们:
原案在经过商标检查的时候与部分商标有类似的状况,经奥委会向IOC进行确认得到指示,因佐野研二郎提案性完整度高,可进行LOGO部分修正使用,因此才会有第二次修正案的诞生,虽然第二次修正案安定性高,但比起第一案来看少了跃动感,因此才变成最后的决定案,经过商标审查也没问题。奥委会也强调佐野研二郎的原案是与比利时剧场设计完全不同的。
根据奥委会表示,此图为佐野研二郎一开始的提案资料,可发现T字在一开始的提案中,是原案的样子,与第一次记者会时经过修正的不同。
奥运纪念物的设计例子展开:
可变化为展场的陈列规划:
话题正沸沸扬扬之际,30日再度爆出佐野研二郎设计的原案与2013年11月,在银座ggggallery举办的知名字型设计大师JanTschichold的展览视觉裡使用的字体相似,此字体其实是从他过去设计一套字型当中选出。展览视觉裡字体右下角的圆圈为dot的意思。(J.T.)而佐野研二郎也被网友找出曾在Twitter转发此展览讯息的证据,间接证实他曾去过此展览观看。但面对媒体询问,他说虽然曾去过该展览,但已经是1年多前的事情,对于展览上使用的视觉已经没有印象。
1、佐野研二郎证实的确在网路上搜寻情境图,合成为奥运LOGO的使用展开图,但他以为此情境图只为参加比赛使用,并不会对外公开,因此未附上原图网址于资料中。2、佐野研二郎会希望撤下LOGO不是因为他承认抄袭,他仍坚持自己原创设计出此作品,但因为部分网友开始攻击佐野研二郎的家人及亲戚,佐野研二郎在身心俱疲之下向奥委会提出撤销设计的提案。评选委员会的总评审永井一正以设计专业意见来看认为不是抄袭,但跟一般国民认知有所差距。而奥委会因不具有设计专业背景,因此重新询问了其他评审委员的意见,7位评审中,有6位觉得撤销重选LOGO对未来奥运进行比较好,1位评审则认为不需撤销。在综合所有人的意见后,奥委会才做出撤销LOGO的决定。
3、新LOGO将重新徵选,为消除本次黑箱票选的疑虑,将以更透明的徵选方式来进行。
4、参加比赛的条件是否像之前一样限定得过两种设计奖的设计师参加还需要讨论,但希望将参加比赛门槛降低,而之前第一次设计师曾提出的旧案仍可重新提出参加比赛。
5、有记者问说一开始宣传奥运的樱花LOGO得到不少好评是否可能修正一下持续使用,主办单位表示未经过讨论不知道该以什么流程或是请谁修正,但不排除此可能。
针对佐野研二郎设计事务所MR_DESIGN作品的疑虑,我觉得应该要分几个层面来探讨。
当网络使得世界的资讯变得唾手可得,可以轻易地获取设计概念进行抄袭,当然也可能真的没看过该作品,但在地球的某一端,却有人与自己相同製作类似的设计。每个设计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思考脉络及想说的主题,在设计风格有潮流性的影响下,很多时候最后作品的呈现都有很高的机会类似,但这时必须去审视的不应该只有外型的原创性高低,必须要能去了解该作品背后的创作概念及思考意涵,再去比较两作品才会得到一个较为公允的结果。更何况不管是谁,都无法看遍世界上所有的设计,也就无法避免最后形状有类似的结果出现。如果只是因为最后形状类似就以罢凌式的道德标准检视,那磨灭的不只是设计师的热情,也无法让世界变得更好。想知道全世界的人,在设计上有多少机会可能会想到「类似」的创意吗?看看世界各国的国旗就知道了。国旗多半是在网络尚未发达起来的时候被设计,但意外的是,即使是不同文化、民族,都会选择接近的颜色与排版。(如果有萤光色或单纯黑白灰的国旗应该蛮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