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板块优势明显,未来大概率能做到10%左右增长;广式速冻食品板块受益疫情,在原来30%左右增速基础上加速;餐饮业务疫情期间受损,后面会回到正常水平,保守看无增长。
未来两年,公司新产能将陆续投放,驱动业绩增长,假设在建产能完全消化,2022年公司利润将达到7个亿左右。保守看新产能进展不顺利,至少也能有4个亿利润。至于怎么估值,看各位投票了。
查看公司历史业绩,突出一个稳健,基本处于10-20%增长区间。经营现金流长期大于净利润,账上无有息负债,是标准的主营业务非常赚钱的公司。
公司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直营餐饮店+食品制造,销售方面直销、经销都有。
公司收入拆分为月饼、餐饮、速冻、腊味及其他四个类别。月饼收入和利润占比最大,速冻业务板块增速最快。
腊味及其他业务板块主要是腊味、酥饼等广式点心,多放在利口福食品零售门店贩卖,目前大概200家门店。这块业务可以看成公司新品类孵化板块。
大家一般比较关心的是月饼和速冻两个业务板块,下面重点拆解。
月饼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节日特色食品,基本上所有中国家庭中秋节都会消费一些,渗透率基本无提升空间,人口数量基本已经见顶,可以认为月饼消费量较难增长。行业增长关键驱动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现象,从历史经验看每年提价幅度在6-8%,2019年月饼行业空间接近200亿(艾媒咨询),预计未来几年将维持这一增速水平。
月饼还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域做法还有一些差异,比较常见的有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另外还有台式月饼、滇式月饼、京式月饼,其中最受全国人民喜爱的还是广式月饼,广式月饼市场份额占比达到65%。
月饼的制造门槛非常低,简单学习下烘焙,在家就可以完成生产了。工业化批量生产后会有两个大问题:平时产能闲置和旺季销情的预判。基本集中在三季度,甚至是中秋节前一个月,设备和人员平时都是闲置的,所以一般月饼厂商平时生产各种糕点,大家平时可以看到不少酒店也有月饼销售,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委外生产的;另外关于销售行情的预判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出现库存积压,这块只能根据往年经验来判断。看似低门槛,其实对运营要求高,展开来说主要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品牌沉淀,另外制造工艺有一些差异性。
月饼是一个200亿左右,6-8%增速,低集中度,格局相对稳定的特色食品细分行业。
笼统来讲,整个速冻食品是一个1400亿规模,10%增速的大市场,空间够大,增速够快。主要是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更偏爱加工简单方便的食材,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半加工的肉类、蔬菜之类的,而速冻食品就更方便了,煮一下或者蒸一下就行了,口味在中等甚至偏上水平。今年疫情期间,大家饮食基本只能在家,卖场速冻食品过去都是打折促销,疫情期间正价销售竟然出现了脱销现象,真要自己家里做饭,这些加工简便快捷的食品受欢迎程度超过大部分人想象,而且这种疫情期间培养出消费速冻食品的生活习惯,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可逆的,疫情过后也不会消失,速冻食品的渗透率会因疫情催化加快提升。拍脑袋来说,未来三年保持10%增速问题不大。
产能扩张是最近几年业绩增长的观察窗口,2019年公司月饼类产品产能1.3万吨,速冻食品2.6万吨。按照披露的产能计划,到2021年新增月饼0.4万吨,速冻2.4万吨。
【以下内容纯属YY,毫无根据,不要当真】假设到2022年产能完全消化,月饼销量1.7万吨,单价提升到110元/kg,月饼板块收入18.7亿,年化有16%增长;速冻食品销量5万吨,单价24元/kg,对应收入12亿,年化30%增长;其他业务板块线性外推每年增长10%,收入7.7亿;餐饮业务假设基本无增长,7亿收入。这样拍下来收入45.4亿,取利率润15%,约7个亿利润水平,上面的增长如果能实现,可以给30倍pe,在市场中性的情况下看210亿市值,市场仍然偏好消费股,有更高估值可能。从负面思考,假设产能消化不理想,2019年公司3.8亿利润,业绩原地踏步,只能有4个亿利润,考虑公司业务比较好的稳定性,给25倍pe,最少也值100亿。这样看下来120亿附近是风报比非常高的价位。
与一般国企相比,广酒比较好的在于职工在上市之前就持有公司股份。2019年公司做过一次针对256名员工的股权激励,行权条件是2019-2021年各年收入和利润增速均不低于10%,ROE不低于16%,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比较尴尬的是2019年利润增速不达标未能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