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街道,靓丽整洁,人车秩序井然;小巷,违规搭建、占道经营难觅踪影……近年来,石首城区的环境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如果将石首这座城市比作一幅秀美的画卷,那么,城市管理正是绘就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
2016年至2021年,石首市连续6年荣获荆州市城市管理工作第一名。
“六连冠”。石首为什么能?石首城市管理工作为什么能?
石首城市管理工作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成功密码?几天的采访下来,记者探寻到了其中的秘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始终和群众在一起,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精诚奉献争当拆违“排头兵”
近日,荆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全市所辖6个县、市政府所在地范围内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暗访考评,石首市城管局以94.8分的高分居荆州第一。
蝉联“六连冠”、暗访考评第一的背后,是深植于石首城管人血脉的“精诚奉献”理念,是始终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服务至上的价值追求,是争做“铁牛型”干部、打造“服务型”城管的坚定决心。
“以前,只要提起城管,很多群众都有一种负面的刻板印象,这让城管人很难开展工作。我们从群众角度出发,耐心劝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们的观念自然而然就转变了。”石首市城管局局长郑云说,带着感情工作,是一种温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
位于石首建设路牌楼堰街的老公安局宿舍消防通道,从2012年开始被商户占用,通道两侧被卷闸门封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重新打通消防通道,居民多次上访,但因权属问题难以界定,一直未被解决。
拆除九尊虾恋历史违建
拆掉的是违建,赢得的是民心。今年以来,石首城管在中心城区用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开展大拆违行动,截至目前组织或参与拆除违法建设112处,总面积39516.31平方米,将一批过去想拆而拆不动的违建拆除,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一座美好宜居的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
“爱管,会管,管好。”石首城管工作者用行动作出了回答。在石首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维护城市秩序的“城管蓝”。
“出来摆摊都不容易,大家消消气,各退一步,我来帮你们协调摊位。”7月24日傍晚,在石首市笔架山东路,石首市城管执法大队二中队执法人员熊晓瑞例行巡逻时,发现一位大妈和一对母子因争抢夜市摊位发生争执。他立刻上前调解问题、安抚双方情绪,并帮助未办摊位证的大妈找到一个空摊位,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围观群众纷纷为熊晓瑞点赞,直呼:“城管文明执法暖人心。”
“如果街上出现车祸或是有老人不慎摔倒,第一个冲上去的一定是城管!”郑云自豪地对记者说,除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全力以赴,只要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有石首城管人的身影。
在车落岗社区七组,一平房新建隔热层超过标准,此时户主女儿即将高考,执法人员人性化执法,等高考结束后依法拆除违建。得知该户主生活较为困难,城管局主动送上1000元慰问金,户主感动得热泪盈眶。
……
护航夜市经济
一帧帧,一幕幕,记录的都是石首城管工作的日常。他们用服务的“温度”,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度,用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忠于职守为民服务为民解忧敬业正直”“文明执法为人民城管服务暖民心”“石首楷模精诚奉献”……挂在石首市城管局会议室墙上的一面面锦旗,见证着每一名城管人员的百姓情怀。他们用真情和汗水擦亮了城市名片,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要真干结真谛,通过‘共同缔造’活动,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乡融合,推动石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管理提效、交通秩序提质、基础设施提档,力促石首成为‘江汉平原最美县城’。”8月13日,石首市委书记王敏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座谈推进会上强调。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协助查验“两码一证”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缔造,不能仅仅依靠城市管理,更多的是依靠广大群众共同来守护。
让群众自觉参与、自觉遵守、自觉提升、自觉监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怎么干?
不单打独斗,对弱势群体应学会换位思考,对“狠人”要用“狠劲”。
石首城管围绕“最干净的城区、最有序的城区、最有活力的城区和最满意的城管”工作目标,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推行小摊小贩自治管理,形成合谐共生的典范案例。
石首城管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程,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推广试点经验,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严格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组织动员市直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当“你和我”变为“我们”、“要我做”变成“一起做”,一点一滴的“文明之力”,在石首汇聚成城市文明的大能量。
“城市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郑云表示,石首城管人将始终践行人民至上、服务至上的思想,为建设“江汉平原最美县城”贡献城管力量。
记者张珂郭江峰孙晓旭通讯员高奇
原标题:《连续6年获荆州市城市管理工作第一,石首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