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前汪玉霞登广告卖酒武汉人的年货清单悄悄在变

在武汉市吉庆街的汪玉霞专营店,橱窗里一块写着“清乾隆肆年陆月”的老招牌,代表着汪玉霞的历史。创办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汪玉霞,至今已有280多年。

“汪玉霞的碱酥饼——绝酥(劫数)”,这是老武汉人耳熟能详的歇后语。武汉市政协出品的《品读武汉老字号》,详细讲述了“绝酥”的由来。当初在汉正街灯笼巷开张时,汪玉霞还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店主人叫蔡玉霞,她本是安徽休宁布商汪士良家的丫头,后被汪收为妾室,故从夫姓。她以名字为招牌,创办汪玉霞食品杂货店。发展到第六代启蒙、启漾兄弟的时候,汪玉霞已具相当规模,大树开始分枝。

1911年辛亥革命阳夏战争期间,汉口大火,汪玉霞的老店被毁。汪启蒙变卖安徽老家田宅,募集同乡股份,在汉口的上花楼街重新开店,取名“汪玉霞雨记”。1920年,汪启漾之子汪子泉通过向族人募股、银行贷款等方式筹得资金,在下花楼街(原花楼街218号)开办食品店,取名“汪玉霞为记”。共用“汪玉霞”品牌的两家兄弟店,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逐渐成为三镇食品生产与销售的龙头。

汪玉霞专营店负责人介绍,其实不仅是卖酒,早期的汪玉霞,还卖过包括茶叶在内的多种商品。不过今天的汪玉霞,已经以汉派糕点为主要经营方向。随着时代变迁,顾客对汪玉霞的喜好也在悄悄变化。以前武汉人过年最爱的,是汪玉霞的“老三样”:酥糖、京果和杂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吃一口平时难得吃到的带着油香、甜滋滋的“绝酥”,是老武汉人难以忘怀的过年味道。而现在,不再为吃饱肚子而奔波的武汉人,更重视营养均衡、健康饮食,少糖少油成了年轻人的饮食习惯,樱花饼、酥饼等“颜值”更高的糕点,成了他们的新宠。

欧化糖果、五彩软糖、广东腊货、西法火腿、广西沙田柚……在1933年,这些是过年的“硬通货”,不管是拿回自家的餐桌,还是作为走亲访友时的礼品,都足以让人喜笑颜开。物以稀为贵,在当时经济落后的中国,市场上的商品远不像如今多彩多样,这些商品也只有过年时才能买来尝尝鲜,算是独特的节令味道。而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多到顾客挑花眼,这些东西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那么今天的冠生园,畅销的都是什么呢?售货员介绍,店里现在主营糕点,而且和汪玉霞的变化类似,口味也在“年轻化”。几十年前要过年才能尝鲜的糕点,现在更偏向于休闲食品,天天都能买到。当然,现在的糕点中,还能找到不少武汉人的儿时回忆,比如用纸包装的香草蛋糕、裹着糖粒的山楂球等。这些“老味道”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后,又以回归传统的形式,重新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

德华楼年糕味道百年不变

武汉的老字号,有没有一直不变的味道?在吉庆街的德华楼,面对这个问题,店长略一沉吟,指向海报上的一款产品——年糕。

创立于1924年的德华楼,今年整整100岁了。而在这一个世纪里,德华楼年糕一直保持着当初的味道。

当然,变化还是有的。比如制作工艺,以前是完全用手工做的,随着时代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已经换成了机器加工,但是配方还跟当年一样。

变与不变都是武汉的年俗

老字号变与不变,反映了武汉年俗的变迁。

谈到武汉年俗源起,首推《荆楚岁时记》。这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著作,详述了腊月初八到正月末的荆楚地区年俗。其中不少年俗活动沿袭至今,为追溯武汉春节风俗起源提供了详实史料。例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岁暮家家具肴蔌,谓宿岁储。以入新年也,相聚酣歌,请为送岁”,与后来武汉人过春节放爆竹、拜长辈及除夕团年守岁如出一辙,堪称武汉地区传统年俗历千年而不改的见证。不过,像“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等,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清道光年间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又为世人留下一部“汉口岁时记”。诸如“元旦开门向喜神,皮衣皮帽簇然新”“泛友浮交讲应酬,淡红名片教人丢”“送灶一盘鸡骨糖,谁家舍得用黄羊”“封门钱纸彩缤纷,门上春联吉语分”“四官殿与存仁巷,灯挂长竿样样全”等,涉及拜喜神、投名帖、喝春酒、祭灶神、贴春联、玩花灯等众多年俗活动,勾画出一幅多彩多姿的武汉春节风俗图。

1926年《武汉快览》展示了当时如何款待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的礼仪:“拜年客来,多留下吃元宝茶,或摆果盒以待。大户人家有用九子春盘、一暖锅,或用四小碗,以筵宾客,有用盐茶蛋、米泡者……”武汉春节特色习俗的传承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春节习俗焕然一新,集体团拜、文艺汇演、各城区街乡组织龙灯队和腰鼓队等,都曾是不少武汉人的过年记忆。

THE END
1.酒广告图片酒广告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492个酒广告图片、酒广告素材、酒广告背景、酒广告模板、酒广告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酒广告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2-02 09:24:04。https://so.redocn.com/jiu/bec6b9e3b8e6.htm
2.酒水饮料标牌广告牌高容量酒水饮料自动升降展示架超市陈列架头卡可更换广告牌促销台 东莞市贝维斯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4年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广东 东莞市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页到 页 酒水 饮料标牌 广告牌价格信息不够给力?没有找到优质酒水 饮料标牌 广告牌批发/采购信息? 马上发布询https://www.1688.com/chanpin/-BEC6CBAE20D2FBC1CFB1EAC5C620B9E3B8E6C5C6.html
3.你的一句话,能值1万块!贵州白酒有奖征集宣传语你的一句话白酒此次征集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贵州省商务厅支持、贵州省酒文化研究会协办,参赛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酒类生产销售企业、咨询机构、券商、广告公司、设计机构、高校师生、独立设计师以及广大白酒爱好者,最高奖金达10000元。 时间安排 征集时间:2024年12月10日-31日 票选助力:2025年1月1日-5日 评审时间:2025年1月6https://m.163.com/dy/article/JIIS14J005199FKS.html
4.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精编版.doc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精编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文法系汉语言(新闻学)08级8班贾佳0810106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招牌广告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商业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由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发展而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https://m.taodocs.com/p-288339777.html
5.网络虚假营销,罚酒三杯力度不够古有花木兰,今有卖酒女。近期,一大波代父卖酒的营销广告在网络上刷屏。但贵州仁怀市委宣传部22日对外通报,网上传播的“替父代言卖酒”推文系虚假广告,仁怀市茅台镇醉臣酒业有限公司被市场监管局认定已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罚款45000元。 在营销广告中,故事的主人公“陈静”通常是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她放弃高薪或者城市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8/12-24/8710962.shtml
6.酒类文化范文11篇(全文)招牌广告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唐时规定商店必须标明经营的商品名称,徐百益的《广告学入门》一书印有唐代商店招牌的残片图像。招牌广告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之后经久不衰。 早期的招牌比较简单,为了取得广告优势,后来发展成请名人书写牌匾,并悬挂在店铺中堂,还在招牌的装饰上出现艺术性的纹样或图案,这就更富有吸引力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splbpfp.html
7.古代店铺是如何招揽顾客的?幌子招牌的广告比现在还讲究!其实招牌刚开始也是用来指店的名称和记号,大都是由文字和图案构成的。最早的招牌是由先秦的酒幌发展而来,现在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幌子 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就有“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峡甚高”的记载,这里面的“悬峡”其实指的就是酒幌。 这说明宋国卖酒商人在经营中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413343479352667&wfr=spider&for=pc
8.红酒招牌抬头红酒门面抬头一个8字商标红酒在繁忙的城市街头,每一家店铺都有自己的招牌,各具特色,五光十色。而在这个充满喧嚣与繁忙的世界里,有一家小店,因其简洁而别具匠心的设计,成为了过路人驻足的焦点。这家店的门头并不华丽,却因一个8字商标——“红酒招牌抬头,红酒门面抬头”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它既是一块广告牌,也是一种象征,一种让人不自觉http://www.kuaibaobei.com/hj/27511.html
9.网络营销小故事(精选10篇)许多企业在广告中吹嘘自己的产品可以解决什么什么问题,当顾客购买使用后却不见效果、想评理却找不到人诉说了。- 9.巧妙的批评- 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 这位总统以少言寡语出名,常被人们称作“沉默的卡尔”但他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 柯立芝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然长的不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7ae71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