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1992年,一场“南方谈话”犹如春雷滚滚,响彻整个中国大地,为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推动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其后,第二届、第三届“央视黄金时段招标会”的“标王”由秦池酒厂蝉联,也曾一时风头无两,1996年销售额达到了9.5亿元,是前一年的5倍多。
我们怀念的到底是什么
这十年间,白酒行业产量从331万千升增长至1153万千升,年复合增长率14.9%左右;白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545亿元增长至44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3%左右。同时,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郎酒等名酒企迎来爆发,营收率先突破百亿,且引领高端酒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那是白酒行业量价齐升的十年,被经销商们形容“躺着就能把钱挣了”“不是人找钱,而是钱找人”的十年。那时,50、60后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意气峥嵘;70、80后憧憬着未来,无限期待;90后最大的烦恼也不过是“写不完的作业”和“挨不完的骂”,看起来时代善待着每一代人。
然而,当时代的车轮行至如今,50、60后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70、80后接棒却是负重前行,90后长大成人开始为生计奔波,各行各业无限的“内卷”让70、80、90,乃至00后都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怀念过去成为一种寻求心理安慰的方式,也成为一种对抗现实压力的技巧。
当怀旧成为潮流,然后呢
从全球范围看,怀旧潮流正在席卷各个领域,例如儿时的零食重出江湖、复古风服饰开始流行、老电影重映、经典老剧的台词成为新梗、经典老歌再次翻红,“回到过去”正在从一种单纯的情愫转化为大众共鸣的情感需求,驱动着怀旧消费的潜力逐渐释放。
据千瓜调研数据显示,近两年小红书上关于“怀旧”的笔记数、互动量持续位于高位,季度互动量均为上亿量级。而魔镜洞察发布的《2024休闲零食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老式零食话题的声量增速达到74.1%,零食话题下童年回忆的声量增速达到107.9%。此外有94.7%的消费者会因为怀旧心情购买小时候的零食,53.1%的消费者会因为怀旧零食能满足心情、味道原汁原味而购买。
近日,“怀旧”的风又吹到了蛋糕界,复古又土味的搪瓷盆蛋糕成为新的爆火元素,搪瓷盆一夜之间供不应求、全网断货。有蛋糕店老板表示,“搪瓷盆蛋糕的爆火让搪瓷盆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以前拿货一个搪瓷盆可能就3块,现在已经涨到了十四五块一个,还找不到货。”
虽然不排除此次搪瓷盆蛋糕的爆火有“盲目跟风”的消费心理,但也从侧面印证了“怀旧”元素在消费市场中的潜力。怀旧商品在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包含了文化与情感,往往附加值高,而消费者们却愿意额外支付一些费用,通过购买怀旧商品来获得舒适感和熟悉感,从而满足自身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心理学前沿》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常常受到情感因素驱动,尤其是那些能够唤起他们内心深处记忆的品牌,更容易赢得信任和偏爱。而白酒行业是最贴近“情怀”“情感”的行业之一,如何利用好“怀旧”元素,并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怀旧产品和高质量的营销内容,触发消费者们共同的情感记忆和记忆符号,是值得白酒企业深入探讨的课题。
当然,我们也看到近两年众多白酒企业也在积极尝试“复刻经典”“名酒回归”,例如国台“懐酒·金奖1986纪念”、“古井贡酒·怀旧版”、沱牌曲酒89年纪念版、(蓝标)叙府大曲等,以“情怀”为支点撬动消费者们脑海中的经典回忆和名酒记忆,从而实现新增长。但目前来看,白酒行业在品牌营销上对于“怀旧”元素的挖掘和利用还不足够充分,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同时,更要注意的是,“怀旧”不是“守旧”,创新才是主旋律,即便是采用怀旧策略也要与企业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与当下的时代背景与价值倾向保持一致,毕竟白酒商品、白酒品牌应该满足的永远是当代消费者当下的需求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