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丨“且坐吃茶”“吃茶去”咸启禅语两相宜

晚唐赵州从谂(778—897)禅师“吃茶去”法语,为著名“赵州公案”,又称“赵州禅”,早已在海内外广为传播。最近发现,稍早于从谂的明州(今宁波)天童寺咸启禅师亦留有法语“吃茶去”,亦作“且坐吃茶”。其中后者,已在包括日本在内的海内外传播,并衍生出“老来无力,且坐吃茶”“闲来无事,且坐吃茶”等语。

咸启禅师(?—约860),生平未详,曾住苏州宝华山。宋代佛教经典《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有目无传。据《天童寺志》记载,其为天童山第七代主席,于大中元年至十三年(847—859)住持该寺,弘扬洞山宗风,为天童寺曹洞宗始祖。咸通元年(860)3月,懿宗皇帝赐其紫衣一袭。宋代以后,该寺曹洞宗多日本、朝鲜半岛法嗣,以天童寺为祖庭,今常来朝拜。

清康熙(1662—1722)刻本《天童寺志》记载,唐宣宗大中元年,禅师咸启住持天童寺,建立十方住持制。

《景德传灯录》记为“吃茶去”

记载咸启禅师茶语的佛典有2种版本,先是宋景德元年(1004)释道原所撰佛教史书《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天童咸启》记载:明州天童山咸启禅师。先住苏州宝华山。

僧问:“如何是本无物。”师曰:“石润无含玉,矿异自生金。”

伏龙山和尚来。师问:“什么处来。”曰:“伏龙来。”师曰:“还伏得龙么。”

曰:“不曾伏这畜生。”师曰:“吃茶去。”

简大德问:“学人卓卓上来请师的。”师曰:“我这里一屙便了。有什么卓卓的。”曰:“和尚恁么对话,更买草鞋行脚好。”师曰:“近前来。”简近前。师曰:“只如老僧恁么对,过在什么处。”简无对。师便打。

古本《景德传灯录》书影。

该公案分为三层意思:一是与僧人机锋对话中,以偈语“石润元含玉,矿异自生金”回应僧人“如何是本无物”,说明有些名石,看似与普通石头无异,谁知其蕴金含玉,虽是天生,其中亦有特定因缘。该语同时揭示出金玉难得、人才难得之哲理。二是伏龙寺一位僧人,到天童拜访咸启,一番关于有否伏龙的机锋对话之后,主人让客人“吃茶去”,止住话头。按语意理解,当时主、客前面是放有茶盏或茶碗的,可以随意饮用。这一记载,把传统茶产区天童寺之茶禅历史远溯至唐代。三是简大德不懂咸启机锋妙语,主人不满其应对,却又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自然上前抓住他就打。另有《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记载咸启为杭州径山鉴宗大师法嗣。《天童寺志》记载其为洞山良价法嗣。

宋《五灯会元》记为“且坐吃茶”

《五灯会元》卷十三《明州天童咸启禅师》记载大同小异,其中次序有调整,将第一则调到了第三则:

(师)问伏龙:“甚处来?”曰:“伏龙来。”师曰:“还伏得龙么?”曰:“不曾伏这畜生。”师曰:“且坐吃茶。”

简大德问:“学人卓卓上来,请师的。”师曰:“我这里一屙便了,有甚么卓卓的?”曰:“和尚恁么答话,更买草鞋行脚好!”师曰:“近前来。”简近前,师曰:“只如老僧恁么答,过在甚么处?”简无对。师便打。

问:“如何是本来无物?”师曰:“石润元含玉,矿异自生金。”问:“如何是真常流注?”师曰:“涓滴无移。”

其中第三则对话增加了后一句,可见《五灯会元》编纂者大川普济还参考了“五灯”之中其他灯录或史料。

中华书局1984年版的《五灯会元》书封。

咸启法语“吃茶去”或“且坐吃茶”,稍早于从谂禅师“吃茶去”,于茶文化历史,尤其是茶禅历史颇有意义,形成南有咸启,北有从谂之茶禅格局。

“吃茶去”“且坐吃茶”各有妙处

咸启禅师于大中元年至十三年(847—859)住持天童,说明其住持之前已入驻该寺,至大中十三年(859)或因年老有病,退居二线。大中十四年(860)由单名义禅师接替住持,其时咸启禅师或病或圆寂,其终老于该寺并有灵塔,其卒年约860年。

咸启“吃茶去”或“且坐吃茶”之禅语,其住持任前或任上所说均有可能,今取其概数任上中期853年左右。再看从谂禅师,各类佛教经典记载其事迹,多为唐大中十一年(857)80岁住持赵州观音院之后,尤其是禅语“吃茶去”,即称为“赵州公案”。从谂谥号“真际禅师”,《赵州真际禅师行状》记载其:“年至八十方住赵州城东观音院,去石桥十里已来。住持枯槁,志效古人。僧堂无前后架,施营斋食。绳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每有别制新者,师不许也。住持40年来,未尝赍一封书告其檀越。”这说明当时地处偏僻的赵州观音院破败不堪,生活极为艰辛,从谂作于其时的《十二时歌》即是当时生计之写照。

古代经济困难,北方更甚,如此窘境,少至三五年,多则十几年,达到初成、中兴均为正常,而要名声在外,僧众慕名来访,则需更多时日。同样以大概率来说,四十年取其中,“吃茶去”公案则发生在877年左右,晚于咸启禅语“且坐吃茶”20年左右。

仔细品味,“吃茶去”“且坐吃茶”禅语各有妙处,前者或为真实吃茶,或为口头禅语,并非真正意义之吃茶,而为断喝止念,开示人生重在感悟、顿悟、觉悟,影响深远。后者则有安驻当下自在闲适之意,宜于僧俗日常生活。

“且坐吃茶”传播古今中外

众所周知,“吃茶去”禅语作为茶文化第一公案,早已广为传播。“且坐吃茶”禅语古今中外同样有传承。据不完全统计,《五灯会元》就记有9例“且坐吃茶”,其中唐代2例,五代1例,宋代6例。

北宋宁波奉化雪窦寺高僧雪窦重显(980—1052),有偈语引用咸启禅语云:“踏破草鞋汉,不能打得尔。且坐吃茶。”北宋临济宗杨歧派开山祖师杨歧方会(996—1049),其语录中竟有“且坐吃茶”8处之多,如“更不再勘,且坐吃茶”“上座勘破,且坐吃茶”“不得错举,且坐吃茶”“败将不斩,且坐吃茶”“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将头不猛,累及三军。且坐吃茶”“实头人难得,且坐吃茶”等等,看来他是以此作为口头禅了。

日本茶道代表人物高僧南浦绍明(1235—1308),曾师从宁波象山籍径山寺高僧虚堂智愚9年,通晓中国佛教与茶文化。日本大灯国师宗峰妙超(1282—1337)拜其为师,初次见面,南浦绍明所说偈语便是“老来无力,且坐吃茶”。

日本当代著名僧侣画家岩崎巴人(1917—2010),作有茶文化书画《且坐喫茶》,画面上为中文“且坐喫茶”,其中“喫”为繁体字;下为一青花黑口变体瓷碗;左下有“巴人”落款钤印,古朴雅趣。

日本当代著名僧侣画家岩崎巴人茶文化书画《且坐喫茶》。

今台湾、厦门等地,均有茶企业以“且坐吃茶”作为商标字号或包装标识。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末茶(擂茶粉)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汉秋,创作《秋歌三茶》之三主题歌《且坐喫茶》,喜闻乐见,在地方、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获得全球客家流行金曲榜十大金曲奖和最佳作词,与该剧插曲《茶经》一起刊登刊物《词刊》上。

THE END
1.茶艺文案高级感?,茶艺文案高级感?53、品一杯醇香的茶,叫甜;摆两把藤椅在身边,叫闲。 54、草木之间,回归自然,以茶会友,品味人生。 55、你我共饮一杯茶,深交知己到天涯。 56、一壶茶,一知音,一辈子。 57、高手品茶,一气韵就八九不离十。 58、在半盏清茶中,与茶对话,让自己静下来观想。 http://www.fzmmx.com/chayebaike/438179.html
2.茶道经典短句,品味人生哲学2. 茶中寻觅心声静, 岁月里品味自然情, 不负韶华不负茶 3. 茶, 是人生的缩影, 每一滴都蕴含着生活的苦与甜 4. 茶如人生, 浮沉间, 尽显生活哲学 5. 你品茶时, 一口间, 悟透人生真谛 6. 茶语人生, 岁月静好, 浮沉间, 品味百态 7. 你择时前行, 随遇而安, 岁月悠悠, 人生如茶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242309266867060260
3.这些茶俗语,见过一半算你牛!茶俗语点击下面的视频号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哦!这些与茶有关的俗语,你都听说过吗?https://m.163.com/dy/article/JIABGNPP0553VFLH.html
4.八个字的茶禅语(八个字佛系禅语)八个字的茶禅语 2023-01-03 08:20 你知道4字茶诗妙句有哪些吗?这是很多茶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普茶网特别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下面这些2到4字的茶语,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内容如下:1、松花酿酒,春水煎茶。2、试烹白云茶,碗面雪花映。3、新茶与稚笋,乡味忆江南。4、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5、素瓷传https://www.ksrmyy.com/special/24777.html
5.人生哲理当我们仇恨他人时就等于给了自由3、悟得深:人生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 4、品得透: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就会收获在哪里。 语丝 ★把脾气拿出来,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那叫本事。 ★一个人要在感情上失恋一次、在事业上失败一次、在选择上失误一次,才能真正长大。 https://blog.csdn.net/lzq_csdn_th/article/details/52002366
6.茶,禅语茶,禅语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 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 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 人生就像品茶三道,第一道品之苦若生命,第二道品之干甜似爱情,第三道品之淡如清风,回归质朴。学生时代的摘抄。 爱茶的人,有禅味,懂得大道至简。https://www.jianshu.com/p/a220b2b3b0a5
7.#茶道#一茶一禅语,一人一故事;一屋一归来自江苏经贸降学院#茶道# 一茶一禅语,一人一故事;一屋一归宿,一念一净心。茶道起源于中国,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产生了“斗茶”这一雅玩。人们从https://weibo.com/3846475875/MCJCj2fNh
8.一个人喝茶的禅语是什么:经典语录与哲理句子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一个人独自品茶仿佛成了一种静谧的修行。茶不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一种心灵的洗礼。以下是关于一个人喝茶的禅语经典语录与哲理句子它们不仅揭示了茶道之美更指引咱们在茶香中寻找生活的智慧。 一、苦中有甜茶中见人生 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teawenhua/104307.html
9.禅茶修心的诗句禅茶悟道的句子(禅语静心的句子茶)禅茶修心的诗句禅茶悟道的句子(禅语静心的句子茶) 各种茶知识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很多茶友都来问我们禅修茶的诗句,禅修茶悟的句子等相关内容。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你知道禅茶和养心的诗句吗?这是很多爱茶人士关心的问题。对此,茶客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禅茶悟道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欣赏它们吧。内容如下:https://www.mpegnet.cn/qtc/162978.html
10.茶室中常用的禅语茶文化茶室大都少不了要配置禅语书法挂件,以下是常用的禅语,仅供参考。一字:一、圆、无、游、梦、静、和、闲、寂、真、默、喝二字:http://www.zgchawang.com/culture/show-33254.html
11.茶道中的禅语.doc以茶交友,品茶茶友群创建中,新老朋友请添加微信:youdao818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佛教对茶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佛教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寺庙施茶,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寺中以茶礼佛,以茶敬客,丰富了茶礼的表现形式。一、无“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茶学界https://m.taodocs.com/p-767721181.html
12.日本禅语茶事七则茶叶机械杂志1998年02期日本禅语茶事七则杨永耀(贵州黎平桂花台茶厂557318)佛教自6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与本土的儒道思想相融合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禅宗。8世纪,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9世纪初,中国的饮茶风尚开始影响日本,但种茶、饮茶在日本真正形成风尚是在1168年入宋 机构: 贵州黎平桂花台茶厂; 领域: 一般服务业; 关键词: 和敬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CYJX802.018.html
13.一个人喝茶的禅语怎么说:安静中品茗,悟透人生。这句话表达了茶与心灵的紧密联系。一个人喝茶时,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本身的内心世界,倾听内心的声音。在这个进展中我们能够找到生活的答案悟透人生。 五、一个人喝茶的语录 “一个人喝茶,是寻找内心静的旅程,是感悟生活的修行。”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喝茶的意义。在品茶的进展中,我们不断修炼本人的心灵,寻找内心https://taizhou.19lou.com/baiqi/teawenhua/879.html
14.茶道的内涵与禅语泡茶“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随机推荐,铁观音属于红茶还是绿茶,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https://www.gztep.com/huang-cha/122057.html
15.茶盘茶托实木办公家用排水式茶台实木禅语茶盘黑檀色80*32cmMULTIPOTENT 茶盘茶托实木办公家用排水式茶台实木禅语茶盘黑檀色80*32cm 爆料人: 值友6754285653 19:06发布 京东此款目前活动售价759元,下单1件,实付低至759元,近期好价。 简明购买步骤 1 加购 当前商品1件 2 下单 实付759元 京东厨具超级品类日,共三档5折支付券满200减100元/满400减200元/满800减https://m.smzdm.com/p/135327405/
16.茶经: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今日必读“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http://www.fjzyw.com/news/?8078.html
17.茶意茶叶有限公司茶意茶叶有限公司,公司位于:东莞市,东莞市禅语茶意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07月26日,注册地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亨美社区元美路10号亨美商业大厦110号商铺,法定代表人为杨敬。经营范围包括批发、零http://37050471.sitongzi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