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冷月葬“诗魂”还是“花魂”?(4)

林黛玉冷月葬“诗魂”还是“花魂”?

林黛玉冷月葬“诗魂”还是“花魂”?(4)

01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里,史湘云和林黛玉月下联诗。林黛玉看到水池里有一个黑影,误以为是鬼。胆大的史湘云用石子往池中打去,结果飞起一只白鹤。史湘云顿时有了灵感,念出“寒塘渡鹤影”一句。林黛玉十分欣赏这一句,觉得“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林黛玉冥思苦想了许久,才说出“冷月葬诗魂”一句。史湘云觉得很好,很新奇,只是太清奇诡谲了。

有的版本写的是“冷月葬花魂”。我觉得“冷月葬诗魂”更好。虽然从对仗工整的角度看,“花”对“鹤”更好。但是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时候就说过,“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还对香菱说:“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可见,林黛玉并不觉得对于写诗来说,格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不必要求林黛玉用“花魂”对“鹤影”。很明显,“冷月葬诗魂”更加新巧,更加优雅,格调更加清奇,也更符合林黛玉高贵脱俗的人格。对于林黛玉来说,诗是她的心声,是她的生命养分,甚至是她的灵魂。可是,她最终还是要被这个冷酷无情的时代埋葬。

如果没有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是不会想出“冷月葬诗魂”的。可以说,“寒塘渡鹤影”和“冷月葬诗魂”是史湘云和林黛玉的人生写照。

先说史湘云。史湘云与“鹤”的关系并不是在第七十六回才第一次出现。第四十九回里,曹雪芹就用“蜂腰猿背,鹤势螂形”来形容史湘云的身材。第五十回里,史湘云咏雪的时候就联出了“石楼闲睡鹤”一句。可见,曹雪芹是有意识地把史湘云与鹤联系在一起。

说到鹤,我首先想到的是刘禹锡《秋词》里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巧了,史湘云的名字里就有“云”字。刘禹锡这句诗,一反悲秋的传统,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感觉,具有一种气冲斗牛的魄力。这非常符合史湘云爽朗大气,不拘小节的名士风流。

不过,“寒塘渡鹤影”里最关键的两个字是“渡”和“影”。说道“渡”,我们容易想到渡尽劫波,普渡众生这样的词。这种词里,饱含慈悲和救赎。而太虚幻境当中的四仙姑里也有“度恨菩提”。可见,史湘云因为“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所以能够在经历苦难后,自我救赎,得到心灵的解脱。正如《乐中悲》里写的那样“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而“影”则让人想到史湘云写的《菊影》。《菊影》里有“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这样的佳句。这样的佳句体现出史湘云对岁月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是史湘云能够渡尽劫波,得到心灵的救赎的精神资源。

至于“冷月葬诗魂”则是林黛玉对自己悲剧结局的谶语。很多人不喜欢程高本。我也不喜欢。但是我觉得“焚稿断痴情”这一段写得很精彩。林黛玉在知道自己和贾宝玉的婚姻无望之后,把自己心爱的诗稿全部烧掉。她之所以会这样做,不仅是因为心灰意冷,生无可恋,也是因为她实在是太爱这些诗稿了。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在临死前要把这些诗稿都烧掉,让这些凝聚了自己心血的诗稿陪伴自己去往另一个世界。否则,她该走得多孤单,多委屈啊!

诗对于林黛玉来说太重要了。第五回里,曹雪芹用“堪怜咏絮才”来赞美林黛玉的才华。对于林黛玉来说,写诗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一种社交手段。写诗可以让林黛玉寄托情怀,表达心声,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林黛玉对自己的诗才是很自信的。贾元春省亲的时候,林黛玉安心“大展奇才”,可见她十分看重这种可以展现自身才华的机会。贾探春成立了诗社,她表现突出。“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不仅是对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赞美,也是林黛玉的夫子自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可谓把菊花问得无言以对。“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意境多么清雅,多么空灵。

林黛玉不仅在集体活动里写诗,平时也爱写诗。《葬花吟》写的是对凋零的生命的怜惜,对污浊环境的抗拒。“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精神誓言。《秋窗风雨夕》写的是对人生风雨的切身感受。“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巧妙化用张若虚的名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五美吟》写的是对薄命红颜的赞叹。而“红颜薄命古今同”更是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悲悯。因此,当林黛玉把这些心爱的诗稿烧成灰的时候,她是心碎的。她追求诗意的生存方式,可是这个世道容不下她。

史湘云和林黛玉在这一回里显得十分有默契,关系十分和谐。其实,史湘云和林黛玉一开始因为性格差异,有过小摩擦。不过,随着时光流逝,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友爱,也越来越能够互相理解。其实,史湘云和林黛玉是同病相怜的人。她们都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所以,她们对人生的不完美都有深刻的切身感受。

在这一回里,史湘云就对林黛玉说:“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得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称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林黛玉就说:“不但你我不能称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因此,她们才会在诗歌里寻求精神慰藉,一起在中秋时节,对月吟诗,互相温暖。这样的姐妹情谊让人感动。

总之,“寒塘渡鹤影”和“冷月葬诗魂”就是史湘云和林黛玉命运的注脚。

02

冷月葬诗魂!

小说有时候要靠情节,靠人物的刻画,有时候也靠气氛(mood)的营造,这两回完全靠营造出秋天的肃杀之气,来推动背后的主题。

按理讲写中秋夜已经到顶了,但曹雪芹下面又来个神来之笔,“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林黛玉来了。

在中秋这个时刻,贾母感受到整个家族的命运即将衰落,命运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黛玉本来就对命运非常敏感,所以才有《葬花吟》、《桃花诗》。

曹雪芹有意无意地在透露她将要泪尽人亡的最后结果,贾府家族命运跟黛玉走向死亡的命运是平行的。

中秋节夜深后,姑娘们坐不住先离开了,林黛玉跟史湘云没有马上回去安寝,两个人说再去赏赏月去!

又说宝姐姐平常跟我们这么亲热,到了中秋她倒是在自己家里过节,把我们甩开不理了。黛玉跟湘云都是孤儿,没有父母,逢佳节倍感孤寂,两个人结伴赏月还不行,就说我们两个来联诗吧。

这时候,那个悠悠的、有点凄凉的笛声传到凹晶馆这边来了,她们就开始联诗,数那个栏杆,从头数到尾共十三根,又用十三韵开始联句了。

开头讲的都是中秋写景: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

即景即情讲中秋夜,你联一句我联一句,到后来,慢慢讲到两个人了。黛玉道:“这可以入上你我了。”可以讲你跟我两个人在这里赏月的情境了,因联道: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湘云接:更残乐已谖。

渐闻语笑寂,慢慢暗下去了,凄清的景进来了。黛玉说:“这时候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她们用那个韵越用越艰难了。空剩雪霜痕。这时候剩什么呢?剩下雪痕、霜痕。中秋还不至于下雪,到了晚上的时候霜下来了。

阶露团朝菌,一球一球的露水在阶上好像菌一样。她们要想出一些比较艰险的句子来压倒对方,越玩越难了。湘云想出什么来?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她想了一棵树,棔树,刚好有押到那个韵。

黛玉听了不禁也起身叫妙,“棔”字真是好,亏你想得出来。湘云说,还好看书曾看到。

黛玉说,我要打起精神来对一句: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宝婺是个仙女的名字,一下子讲到天上的月亮去了。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又往下呢?差不多联尽了。

她们看池塘有个黑影过来,那是什么?湘云说,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它一下。湘云很调皮,有点男孩子脾气,拿个石头“咚”一下砸过去,那个黑影“啪”一声飞起来,原来是个白鹤,直往藕香榭去了。

你想想看,晚上一轮皓月一池水,一只白鹤飞过那个池塘,这意境美吧!这下子助了湘云,她说: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美极了,这可喝住黛玉了,她说这一句比“秋湍”更不同,怎么来对这个影子呢?只有一个“魂”字可以对,这联不下去了,要搁笔了。

湘云说,那我们想想明天再来,她以为自己赢了。

其实黛玉跟湘云两个人在很多方面也是较劲的,黛玉不是曾在宝玉面前吃醋吗?说难道湘云是侯门千金,我是民间丫头吗?

女孩子好强嘛,总是要PK两下的,女孩子之间是姐妹之争(siblingrivalry),姐妹之间是要比划一下的,尤其黛玉那么好强的人,这句“寒塘渡鹤影”怎么压倒她?

脱口而出这么一句“冷月葬诗魂”。

庚辰本是“花魂”,程乙本是“诗魂”,我觉得诗魂更好。黛玉本身就是个诗魂,她的灵魂里面就是诗,“冷月葬诗魂”这句压倒了“寒塘渡鹤影”。

湘云说:“果然好极,好个‘葬诗魂’!”只是呢,太颓丧了一点。因又叹道:“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

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你看这个女孩子多好强。

正在想下面一句的时候,“嘣”的跳出一个人来,这个时候妙玉出现了,真是安排得太好了!

03

冷月葬诗魂是什么意思?

冷月葬诗魂什么意思?“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意思:鹤的影儿从寒气氤氲的池塘上面掠过,高挂在天月儿发出清冷的光辉,淹没了月下吟诗人的灵魂。出处:这句诗是《红楼梦》中的一句诗词。上句为史湘云所述,下句为林黛玉所对。那么,冷月葬诗魂什么意思?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湘云和林黛玉的最后一次对诗。

湘云出的上联"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对的下联"冷月葬花魂",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荷花池塘上仙鹤飞过,只留下了一行清影,月光也好象成了冰冷的,在这样凄婉的时刻,只有我在为花儿的短暂美丽哀伤。

暗指林黛玉哀叹红颜薄命,一旦凋谢便不会在世间留下一丝温情,无论盛开是博得了多少人的喜爱,但逝去后没有人会想起,现陵此在多用来感慨悲凉的心境。其实这两句是只能从意境去体会的,若单从字面去解释则失却了本来的诗意。

这其实也可说是一种诗谶,就是通过诗来暗示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是曹雪芹惯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实黛玉葬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都是一个道理,都是一种影射和暗示的作用。这句前面是暗示湘郑迅云会远走高飞,而后半句则是暗示黛尺丛迅玉将来的香消玉殒。

“冷月葬花魂”的意思是:高挂在天月儿发出清冷的光辉,淹没了月下吟诗人的灵魂。

出处: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是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的最后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此句意境优美,宛若天成,甫出黛玉之口便使得湘云认输,妙玉叹服。不仅是潇湘妃子才思敏捷的集中体现,更是她一生悲剧命运的影射,可谓寓意无穷,妙不可言。

冷月葬花魂”赏析

“葬花魂”,本系黛玉事,“花魂”与“鹤影”也自然成对。这个句子一出,立时工稳地压住了“寒塘渡鹤影”,而黛玉也力竭,不能再翻出下句了。月光不知为什么美得那样无情,那样冷绝白绝,触手成冰。在这样凄婉的时刻,谁在为花儿的短暂美丽而哀伤。黛玉感叹曾经鲜艳的花儿,在孤独中被葬在这寒寒的月夜,而自己也终有一天在寒寒的月夜侍团中死去。从此自己的生命在世间永远被冷月埋葬,只变成没人再知道的魂魄而已。

“冷月葬花魂”,仅仅五个字,都足以成为林黛玉的精神传记。她其实一语成谶预言了自己的命运。林黛玉短短的一生,先是葬花,接着为花所葬。寄人篱下,抑郁而夭,家乡远在天涯,林黛玉死后很久坦坦都无法葬身梁桐之地,只能葬于月下,葬于花丛,芳魂一缕随风散,她多么渴望能回到南方,那温郁如梦的南方。

三层意思:

1、字面意思:寒冷的旅悔海水塘上掠过白鹤的身影,冰冷的月光下花朵灵魂黯然消逝。

2、人物意思:史湘云自比白鹤,相信自己会度过恶劣的环境,林黛玉自比鲜花,在冰冷的无助的大环境下无处逃避。

3、社会意思:清高如鹤的文人总会拆肆有机会前空渡过暂时的逆境(寒塘),社会文化氛围都是冰冷无人性的(冷月),唯美的文化只能黯然消逝。

这两句深层含义主要是暗示了史湘云和林黛玉各自的不同命运:湘云孤姿燃码居,黛玉花陨。

“寒塘渡鹤影”为《红楼梦》中第七十九六回黛玉和湘云联诗中的诗句,此句为湘云出,本句取意于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及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段。

以“鹤影段袜”隐湘云将来孤居形景恰好,作者曾描写她长得“鹤势螂形”。且本句意境清奇,以一个渡字写出了鹤的飘逸以及环境的冷清。

冷月葬花魂,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是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的最后一句。此句意境优美,宛若天成,甫出黛玉之口便使得湘云认输,妙玉叹服。不仅是林黛玉才思敏捷的集中体现,更是她一生悲剧命运的影射,可谓寓意无穷,妙不可言。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悲剧

都知宝黛的爱情是悲剧,贾氏的衰落是悲剧。但在《红楼梦》里,还有想与香菱共度一生却争不过薛蟠被活活打死的冯渊,被与宝玉说笑几句便被斥为"狐媚子"却不甘受辱含冤而死的金钏儿,被凤姐受贿而拆散只有自尽明志的金哥和未婚夫……

他们是《红楼梦》里的小人物,却令人扼腕叹息。说到底,《红楼梦》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八月十五团圆之夜,黛玉与湘云在凹晶馆联句,两个孤女,生于富贵,却在团圆之时与喧闹格格不入。

1、字面意思:寒冷的旅悔轿水塘上略过白鹤的身影,冰冷的月光下花朵灵魂黯然消逝。

04

大观园中秋联诗再读,诗魂是谁,是站在过去和未来间的曹雪芹。

《红楼梦》中,有一首诗,《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非常好,但许多人只记得片段,比如,何处狂飞盞,冷月葬诗魂或者冷月葬花魂。由大观园三位最有才情的女子写的中秋诗,在徐徐展开的情境联诗里,很多人会随着湘云和黛玉的游走闲话,顺着她们的思路和步伐领略诗美。

那每一步的摇曳,每一步的惊奇,是被她们自己解说,很多人认为这是为湘云和黛玉量身定做的诗歌。

尤其是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其凄清凄冷,意境孤凉幽邃,被认为是林黛玉的合身,而且很多人意犹未尽,因为据说有不同版本作“花魂”,在这句诗到底是花魂还是诗魂上,许多人争论不休。

从林黛玉这个人物本身来讲,她多次葬花,又样子生的如二月春花,如果是花魂,更惹人同情,因为女性的意味更浓,悲剧性也更强。

从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才情来讲,女中一流,诗词风流别致,诗魂也是当之无愧,她教香菱作诗,自己每有好诗,且这次大观园中秋夜和湘云一起,评价诗作和典故也是精彩万分。所以叫作诗魂,也符合林黛玉的灵魂。

而且《红楼梦》,曾经出现过冷月葬诗魂和冷月葬花魂两个版本,那么曹雪芹到底写的是花魂还是诗魂呢?

实际上这首诗,读者往往沉醉在由黛玉湘云妙玉所营造的场景里,而很少将这首诗完整通读。

如果你完整通读,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人的诗。

这首诗分四节。

“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曹雪芹《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从”三五中秋夕“到”色健茂金萱“,是写的中秋节普天同庆的大热闹。是大处写良辰美景。

这一段落中的美诗是“几处狂飞盞,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这是气韵流畅不假外人的自然大气手笔。

“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曹雪芹《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从“蜡烛辉琼宴”到“更残乐已谖”,是写的中秋节豪门夜宴,行令喝酒,击鼓传花,吟诗对赋的热闹。

其中”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是非常生动明晰的节日高潮,这不是女性手笔,恰恰是完整的男人在欢快氛围中的意气风发,不关黛玉和湘云什么事情。因为作为中秋节,这样的主场是男性的,而且也确实是男性的,联诗作对在家族大型场合,没她们什么事,自然很难掌握那种内在的节奏感。

“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宝物情孤洁,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渐闻语笑寂”到“冷月葬诗魂”是一个人在宴会之后的独自赏月,当然这也是中秋月最美的时候,在中天并且慢慢西移,在经历了热闹喧嚣之后,只有天上一轮孤独皎洁的圆月,在想象了夜晚飞到月宫和嫦娥同在,去看牵牛织女之后,忽然有种盛极而衰的不安稳感。

“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这是这里的警句,这么美的月亮,然而盈亏并非能够由它本身决定,只是月缺月圆之外,还有一个永恒的灵魂,或者是月亮的,或者是我的。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如果从诗的内在气息来讲,这里肯定是诗魂,因为从头到这里,是一种精神的感受,从万家喧嚣,到欢宴散去,到一个人的月光,从头到尾,是没有”花“什么事的。

所以从《红楼梦》故事情节来讲,很多人偏爱黛玉,喜欢她的娇美无辜,用冷月葬花魂更符合她。

但是你将一首诗通读,发现这是一个人连贯的内在的灵魂的气息,只能是诗魂。

而这个诗魂,表面看是林黛玉的,实际是曹雪芹自己的,站在盛宴消散的荒凉的冷月里,在过去未来间,前面是已经忽然崩塌的家族的繁华,后面是茫然不知道深浅的未来生存时光,他的灵魂往往徘徊在这个时段,也就是他写下《红楼梦》的重要内在原因。

所以曹雪芹一定写的是冷月葬诗魂,而不是冷月葬花魂。

而且这个葬很多人只是字面上理解,仿佛埋在土里。实际这个葬,是精神心理的,他的精神心理停留在这一阶段,几近永恒,从精神层面很唯美,甚至有凄凉的安定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负累沉湎过去太多,和现实格格不入的,或者写《红楼梦》是一种救赎。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香篆销金鼎“到“烹茶更细论。”实际是现实救赎的一部分。

人活在世上,无论精神还是心理如何苦闷,都必须向前走,向着第二天的太阳。曹雪芹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他没有办法恢复家族荣光,没有办法去拯救离散和苦难中的亲人,但是陶渊明一样的生活,实际是贯穿了他最后生命的十年。

是的,如同妙玉在文本里说,冷月葬诗魂太过冷峭,人生还在,必须有所希望有所为,虽然对于曹雪芹来讲,今生种种努力都会无法比齐他的先祖。他们曾经使家族繁荣,庇护了几代子孙。曹雪芹不是放弃生活的人,他不过是屡次被命运抛弃吧。

脂砚斋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传诗。

因为写诗的人相信,这世上只要有人,总会有一瞬,有人在诗中读懂真正的他。

THE END
1.静品华夏茶诗词陆游明月寒夜辛弃疾浣溪沙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 吃茗粥作 (唐)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避炎晖。 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寻戴处士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AJU9PT0553TKGX.html
2.“烹茶洗睡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烹茶洗睡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烹茶洗睡昏”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延寿寺僧小轩极萧洒予为名曰林乐取庄生所谓》,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ēng chá xǐ shuì h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烹茶洗睡昏”全诗《延寿寺僧小轩极萧洒予为名曰林乐取庄生所谓》http://m.ouf.cn/ju/1471759
3.偷得浮生半日闲生活人间而是这般形同冷云 心飘事外的闲淡 一间屋,六尺地 虽没庄严,却也精致 蒲作团,衣作被 日里可坐,夜间可睡 灯一盏,香一炷 石磬数声,木鱼几击 纸帐梅花 休惊他三春清梦 笔床茶灶 可了我半日浮生 洗砚鱼吞墨 烹茶鹤避烟 山之光,水之声 月之色,花之香 https://cul.sohu.com/a/832757997_121124646
4.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全诗的意思中间二联具体描绘这种生活和心境:友鱼鹤,伴砚墨,品茶赋诗,老之将至而无憾。“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极写幽居之趣。这位逸人到流泉洗砚,就招得鱼儿争先恐后地吞咽着黑黑的墨水。他点火煎茶,熏得那站在炉边的鹤来不及地避开。生活闲散自由,心境也闲逸安宁,令诗人忘了尘世外的一切。但也并不尽然:“闲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528/16/56105486_757724742.shtml
5."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全诗赏析“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写的是这位友人远离尘世的过着隐居生活。世人多追求禄位,这位达人却视之轻如鸿毛。他结庐在依林傍泉的地方,那里听不见尘世间的喧闹,又得以时时徜徉在深林流泉之间,优战游哉。此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具体描绘这种生活和心境:友鱼鹤,伴砚墨,品茶赋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d1ec7f52a69d.aspx
6.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他结庐在依林傍泉的地方,那里听不见尘世间的喧闹,又得以时时徜徉在深林流泉之间,优战游哉。此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颔联的意思是,他常去流泉洗砚,使得那里的鱼儿总是吞咽黑黑的墨水。他点火煎茶,炉边的仙鹤一见就赶紧跑开(怕被熏黑羽毛)。 https://www.jianshu.com/p/bb029d723f7e
7."渴饮谁能免,高飞尔自贤。"拼音和出处及意思出自宋刘克庄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烹茶鹤避烟》 拼音和注音 kě yǐn shuí néng miǎn , gāo fēi ěr zì xián 。 https://www.gushiciqu.com/ju/zi3c418a41.html
8.“咱人老何曾再少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鹤泣霜天表,猿啼夜月高,他将那骏马牵着。那马嘶喊咆哮,回头有顾主之心。可正是马有垂缰报。稽首。把性命相饶,怎生教人无刎颈交。自家是任屠的孩儿。十年前在菜园中摔杀了,我如今问他索命走一遭去。任屠开门来!又是谁叫门?我开开这门。小哥哥,做甚么?我问你要件东西。你要甚么那?我要你那绦儿。你https://www.gushiwenwang.cn/juzi/887602.html
9.苏轼浣溪沙阅读题答案15篇(全文)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218gn4a.html
10.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全诗笑陶家,雪烹茶,就鹅毛瑞雪初成腊,见蝶翅寒梅正有花,怕羊羔美酒新添价,拖得人冷斋里闲话。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子陵一钓多高兴,闹中取静。 https://www.som88.net/41130.html
11."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全诗赏析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出自宋代魏野的《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俞太中对于功名利禄视若鸿毛,居住在依林傍泉的幽静之处。他常去流泉洗砚,使得那里的鱼儿总是https://m.gushiwen.org/mingju/juv_ad2f9decef20.aspx
12.游赤石进帆海原文游赤石进帆海翻译赏析心情的变化则是贯串全诗的主线。 “首夏”二句遥应《游南亭》诗“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既点明此游节令,又显示了一种莫可如何而慰情聊胜无的复杂心情。游南亭触景生情,由春夏迭代中,深哀盛年已去,衰疾在斯。这里说,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可见诗人似乎已从前诗的悲感http://www.qqsdw.cn/shi/17018/
13.4黄陵庙前雨过邯郸谷口风生爱煞山人清致纵横澹写秋声 戊申岁三月余避地云间始还笠泽元晖都司以此纸索画竹石并赋瓒 去年溪上泊轻舟笑弄沧波狎海鸥云去楼空无此客寒林留得数竿秋 曲江居士 烟竹图 曾向潇湘把钓竿苍苍烟景暮江寒远山一脉西来意付与高人面壁防 净名庵主写 楼中写竹复题诗客邸春风三月时似假https://www.guoxuemi.com/a/20236d/265664o.html
14.金字经·絮飞飘白雪伴露荷中烟柳外风蒲内,绿头鸭黄莺儿啅七七。 查看译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查看译文 《杂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第一折(冲末扮东华帝君上,诗云)阆苑仙人白锦袍,海山银阙宴蟠桃。三峰月下鸾声远,万里风头鹤背高。贫道东华帝君是也。掌管群仙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408e43ac9940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