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源。我们知道,每个生命都是从胚胎开始的,而胚胎生命必须仰仗母亲肝血的供应才能生存下来。如果母亲肝血供应不足,将不会有健康生命的存在。
肝脏早在生命降临人世之前,就已经在发挥作用了。肝是生命能量的源头,生命能量依靠肝血得以储存。因此,养肝就等于养命,肝脏的健康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百病从肝治”,不是说正好有一百种疾病,而是中医讲的肝对五脏六腑的影响。很多疾病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可以得到解决。
中医范畴中,肝有4大功能:
1.肝主疏泄,包含人体整体的气机的舒畅与否;
2.肝主藏血,血养魂;
3.肝开窍于目(血、气),其华在爪;
4.肝为罢极之本,在体合筋。
养肝的蔬菜有哪些?
1.大蒜
属百合科植物,性辛、温,味辣。如果是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2.空心菜
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无机盐、烟酸、胡萝卜素等,具有解毒、清热凉血等作用。
3.荠菜
4.包菜
即圆白菜、卷心菜、甘蓝,性平、味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疼痛有效。
5.蘑菇
种类较多,现多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为蕈类。性平、味甘,含多糖类、维生素类、蛋白、脂肪和无机盐等。实验证明其多糖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如患有肝病可常食用。
6.木耳
有黑色与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质、多糖。可益胃养血,具有滋养作用。
7.海藻
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维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结之功效。据研究其提取物能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质氧化以及抗溃疡。
8.百合
性平、味甘,含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具有益气补中、益肺止咳的作用,并可软坚安神。秋水仙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9.胡萝卜
胡萝卜:性微温,味甘、辛,富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还含有挥发油。本品富有营养,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间接预防癌变的发生具有较好作用。
10.西红柿
茄科植物,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11.冬瓜
性微寒,味甘,含蛋白质、维生素、腺嘌呤、烟酸,瓜皮可利水消肿;瓜子可消痈肿,化痰止咳;瓜肉可清热止渴,并可解鱼蟹毒。
12.黄瓜
性寒、味甘,含戊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蛋白质。其细纤维具有促进肠道毒素排泄和降胆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尤其适合脂肪肝的防治。
养肝的水果有哪些?
1.橘子
现在冬季来临,酸甜可口的橘子成为了人们的心头爱,但是却不知道,小小的橘子,对于肝脏有很大的作用。橘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维生素C等等,这些物质对于肝细胞起到维护和修复的要用,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多吃橘子能够增强免疫力。在吃橘子的时候,不要将橘子的橘络撕开,橘子和橘络同食,能够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
2.香蕉
肝硬化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可以适量的食用香蕉,香蕉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而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香蕉可以预防肠道出血,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可增强肝硬化患者肠道的动力。
3.梨
梨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滋养肠胃等功能。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生梨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便秘有良好效果,而将梨子煮熟或者蒸熟,再加点冰糖,能起到很好的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胃寒、腹泻者尽量避免吃生梨。
4.草莓
草莓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对于肝火旺盛的人来说,草莓既能养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从中医角度讲,草莓性凉、偏酸甜,能养肝护肝,又因红色入心
5.荔枝
荔枝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具有医疗效果。经常食用可以益智补脑,增加身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得到养肝的效果。如果感到身体虚弱,肝血不足,可是适量的食用荔枝来养肝。另外,因为荔枝属温性食物,如果食用过多会导致出现上火的情况,所以食用的时候也不能吃太多哦,儿童最多4颗,成年人一次吃也最好不好超过10颗。
6.猕猴桃
猕猴桃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吃到的水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猕猴桃还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够加快肝脏排毒的速度,起到很好的护肝效果。如果酗酒后吃一些猕猴桃,不仅能够帮助解酒,还能使肝脏更好的代谢酒精,减轻肝脏负担。如果患有肝病,可以多吃一些猕猴桃,也能达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7.乌梅
酸味食物可以刺激人体分泌出更多的津液,以此达到敛肝、补肝的效果,而在这些食物中,乌梅的养肝效果是最好的。它可以促进消化,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加快人体排出体内垃圾和毒素的速度,对肝脏大有好处。如果感觉肝火旺盛,还可以通过吃乌梅的方式来降低肝火。注意乌梅不能多吃,因为它对牙齿会有损害,另外出现感冒发烧症状的、儿童、生理期的女性不宜食用乌梅。
8.葡萄
葡萄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能够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适当的多吃一点,可以帮助肝脏更快地排出体内毒素,对肝脏有很明显的保护作用。另外,葡萄籽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可以对自由基起到清除作用,减少肝细胞受到的伤害,对肝脏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不过吃完葡萄不要立刻喝水,这会加速肠道蠕动,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
9.柠檬
柠檬味道清香,里面含有的柠檬酸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可以抑制体内的自由基,对肝细胞起到保护效果。柠檬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对肝细胞的修复也有帮助。柠檬味酸,很多时候都是用柠檬汁当调味使用,直接吃柠檬对很多人都是个挑战,我们可以在喝水的时候加入柠檬,这样一杯柠檬水不仅饮用方便,对肝脏也大有益处。
调养肝脏的中药有哪些?
一、疏肝解郁类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疏肝解郁即是养肝。
1.柴胡:擅长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中医在遇到患者肝郁气滞导致的胁痛口苦、心情抑郁时,常用到柴胡这味药。如经典名方小柴胡汤、逍遥散、四逆散均以柴胡作为君药。此外柴胡还有解表退热的功效,可用于外感表证发热,配伍防风、生姜治疗风寒感冒,如正柴胡饮。柴胡还能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如补中益气汤。
2.香附:主入肝经,善散肝气之郁结,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本草纲目》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如越鞠丸治疗六郁所致的脘腹痞满胀痛、呕吐吞酸,其君药即是香附。还可用于肝气不舒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如香附归芎汤。
二、养血补肝类
肝为贮藏血液的脏器,有“血海”之称。若人体血液不足,则濡养肝脏的机能减退。
1.白芍:长于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可用于肝血亏虚导致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配伍熟地、当归、川芎组成四物汤。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治疗阴血亏虚筋脉失养引起的手足挛急作痛,如芍药甘草汤。
2.当归:为补血之圣药,善于治疗血虚诸证。
如治疗气血两虚的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中,当归配伍黄芪或人参养血补气。此外当归还有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疗血虚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配伍桂枝、生姜等,补血活血,散寒止痛,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三、平肝潜阳类
肝为刚脏,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肝气升发太过,会造成肝阳上亢,则产生一系列疾病。
1.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
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擅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息风,故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配伍半夏、陈皮等,治疗风痰上扰、痰多胸闷,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还能祛风通络,用于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2.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与白芍、生地黄等同用,治疗邪热灼阴所致的筋脉拘急、手足蠕动等,如阿胶鸡子黄汤。石决明又能清肝火而明目退翳,治疗目生翳瘴,青光眼,雀盲等。
四、滋阴柔肝类
肝阴具有柔和、凉润的作用,与肝阳相协调,形成阴阳平衡。如果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盛而升发太过。
1.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之阴,为平补肝肾阴阳之品。
治疗阴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失眠多梦等早衰证。枸杞子还有养肝明目的作用,可用于肝肾阴虚之视物模糊、青盲雀目,如杞菊地黄丸。
2.菟丝子:辛以润燥,甘以补虚,平补阴阳,补而兼固。
配伍熟地、车前子等药,治疗肝肾不足、目暗不明,如驻景丸。本品还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如五子衍宗丸可以治疗阳痿遗精。菟丝子还能补肝肾安胎,用于胎元不顾、滑胎,如寿胎丸。
五、暖肝散寒
若人体受到外界寒邪直中肝经或肝阳虚衰,造成寒滞肝脉,则会出现一派虚寒的表现。
1.吴茱萸:主入肝经,长于散肝经之寒邪,为治肝寒诸痛之要药。
用于肝寒导致的巅顶疼痛、干呕吐涎沫,如吴茱萸汤。配伍桂枝、当归等药组成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吴茱萸还可以助阳止泻,如治疗五更泄泻之四神丸。
2.小茴香:味辛性温,暖肝温肾,散寒止痛。
配伍乌药、青皮等药,治疗寒疝腹痛,如天台乌药散。同时还可将小茴香炒热,布包敷于腹部,用于少腹冷痛或痛经。本品还能理气和胃,治疗中焦虚寒气滞之脘腹胀痛。
六、清肝泻火类
如果人体感受外界温热之邪或肝气上逆太过,导致肝火上炎,则对于人体是不利的。
1.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善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
配伍柴胡、黄芩等药,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口苦胁痛,如龙胆泻肝汤。还可用于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惊风抽搐,如当归龙荟丸。但使用时须注意脾胃虚寒、阴虚津伤者慎用。
2.决明子:主入肝经,长于清肝明目。
用于肝热目赤肿痛,配伍黄芩、木贼等药,如决明子散。还可治疗风热上犯之头痛,面热目赤等。决明子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治疗肠燥便秘。
养肝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养肝护肝要注意这6件事:
1.避免滥用食品添加剂
在我们生活中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大大增强了肝脏的负荷,造成肝细胞的损伤。池晓玲说,为了给肝脏减压,建议多吃本季节的瓜果疏菜,少吃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2.避免酒精伤害
酒多伤身,这是人们普遍明白的道理。当然,首先受损的还是肝脏。因为酒精本身就具有肝毒性,足以伤害肝脏,损害的后果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
3.避免恶性情绪
中医云:“忧伤脾,怒伤肝。”人在情绪剧烈波动时,体内荷尔蒙分泌失去平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肝的血液供应,使肝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4.避免滥用药物
据统计,目前有500多种药物可引起肝损伤,降脂降压降糖的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多。
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催眠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以及某些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物等,应慎用。池晓玲特别提醒,长期用药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5.远离肝炎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位于肝脏“天敌”清单之首,它们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的“罪魁祸首”。目前科学家发现甲、乙、丙、丁、戊、庚等6种型号肝炎病毒,其中以乙、丙、庚等型号最为凶险。另外,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也会损害肝脏。
所以,平时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避免感染肝炎病毒;一旦感染,则需接受正规治疗,定期检查。
6.避免脂肪过量
最后,也是宅家抗疫时期很值得额外提醒的一点——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食物,长此以往,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进而发展为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据统计,我国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大于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大于50%;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达60%。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不到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越来越多。
脂肪肝如果继续恶化就会演变为肝硬化,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所以护肝必须远离过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