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中成药之风热感冒系列用药
风热感冒,多因感受风热邪气发病;或者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疾病入里化热引起;还有一种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证。一般情况,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为什么便秘会引起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症状。【风热感冒的症状】:*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浓涕,通常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便秘;*身热、口渴、心烦;*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等等。
【常用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
【成分】桑叶、菊花、连翘、苦杏仁、桔梗、芦根、薄荷素油、甘草。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微香,味微苦。
【常见规格】每片重0.6g。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临床应用经验】
本药也可以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咳痰,痰色黄,口干口渴,咽痛,恶寒发热。
【使用方法】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1.因本药药性辛凉,所以风寒感冒者不适用。风寒感冒的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2、银翘解毒片(丸、合剂):
【成分】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性状】丸剂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每丸重9克;气芳香,味苦、辛。
片剂为浅棕色至棕褐色,每片重0.55克,气芳香,味苦、辛。
合剂为棕黄色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沉淀,气微香,味苦、辛、微甜。
【应用要点】本药功能解表散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咽喉疼痛、咳嗽口干。
【临床应用经验】银翘解毒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
【使用方法】丸剂一次一丸,一日2~3次;片剂一次4片,一日2~3次,丸剂与片剂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合剂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羚翘解毒丸(片、颗粒)
【成分】羚羊角+银翘解毒组成。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咳嗽,咽痛。
【性状】丸剂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每丸重9克,气微,味苦,微甜;
片剂每片0.55克;
颗粒剂辅料为蔗糖、糊精,为棕黄色颗粒,味甜,微苦。
(1)羚翘解毒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2)还可以用于预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使用方法】
(1)丸剂一次1丸,一日2~3次,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不可整丸吞服;
(2)片剂每次4片,每日两次;
(3)颗粒剂用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4)片剂及颗粒剂可以用芦根汤送服,加强清热解表作用。
【注意事项】
(1)本药药性辛凉,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2)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解热感冒片
【成分】黄芩、板蓝根、苦地丁、玄参、蒲公英、柴胡、葛根、防风、薄荷、荆芥穗、白芷、芦根、苦杏仁、甘草。
【功效】清热解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怕冷,伴有咳嗽音哑,咽喉干痛。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灰黄色;气芳香,味苦、辛。片心重0.25克(相当于总药材0.69克)
【使用方法】口服,一次12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1)风寒感冒不能使用。
(2)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5、加味感冒丸
【成分】淡豆豉、桔梗、忍冬藤、金银花、蔓荆子(炒)、蝉蜕、赤小豆、佩兰、栀子(姜炙)、枳壳(麸炒)、连翘、白芷、苦杏仁(炒)、天花粉、陈皮(炒)、淡竹叶、芦根、荆芥穗、薄荷、赤芍、石膏、甘草、白茅根、防风、黄芩、菊花、桑叶、紫菀、紫苏子(炒)、青蒿、莱菔子(炒)、化橘红、建曲、马齿苋、牛蒡子、板蓝根、苍耳子(去刺炒)、麻黄、桑白皮(蜜炙)、僵蚕(麸炒)、蓼大青叶。性状
【性状】本品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功效】清热散风,解表止嗽。用于内热外感引起的头痛,怕冷发热,咳嗽流涕,咽喉疼痛,四肢酸懒。
【应用要点】适用于素体有内热,平素就容易上火,常见心烦,睡眠做梦较多,或平常尿色黄,大便干的患者,又外感风热,出现头痛,怕冷发热,咳嗽流涕,咽喉疼痛,四肢酸懒不适。
(1)本药汇集了大量解表散寒、疏风清热与和胃消导的药物,可以作为治疗风热感冒和内有蕴热外感风寒感冒的通用药物,治疗风热感冒可以配合清热解毒药物。
(2)可以用于治疗内有食积,外感风热的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g,一日2次。
(1)纯属风寒感冒不适用此药。
6、芎菊上清丸
【成分】川芎、菊花、黄芩、栀子、蔓荆子(炒)、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活、藁本、桔梗、防风、甘草、白芷。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大蜜丸,或棕黄色至棕褐色的圆形水丸;味甘,微苦。
【功效】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应用要点】
(1)本药既有散寒祛风的作用,又有清里热的作用,但和其它感冒药物相比较,散风止痛的力量较强,所以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伴有明显偏正头痛,牙疼喉痛的患者。
(2)内有心烦、尿黄等里热表现,又有恶风、发热、头痛等外感风寒症状的时候也适用本药。
(1)顽固的头痛疾病,不可贸然服用,也不可长期服用本药。
(2)本药药性苦寒,体虚者慎用。
(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7、清眩片(丸)
【成分】川芎、白芷、薄荷、荆芥穗、石膏。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
【性状】片剂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
丸剂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而后辛、凉。
【功效】散风清热。用于头晕目眩,偏正头痛。
(1)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头晕,视物旋转,鼻塞。
(2)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偏正头痛。
(3)牙痛,伴有头痛,发热,咽痛。
【规格】片剂:每片重0.55g。丸剂:每丸重6g。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一次4片,一日2次。丸剂:一次1-2丸,一日2次。
【禁忌】阴虚阳亢者不宜服用。
1、阴虚阳亢者不宜服用,其表现为眩晕,头胀痛,口苦,易怒,咽干,目赤,腰膝酸软。
2、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或其他较严重的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或服用无效者应向医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