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酒的文武之道

云水里载酒,松篁里煎茶。云水,取其广,取其畅;松篁,则取其清,取其幽。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国,茶虽没酒的历史悠久,但自汉唐以后,文人们总是喜欢以“茶和酒”来知人论世,并热衷于两者并举。“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茶楼与酒肆,似乎总是相依相伴,但茶盅与酒碗里所累积的情趣和风韵,却是迥然不同。

酒是催情剂,可以激化人的情绪。无论是上战场之前,还是决定做出了某项重大的牺牲之后,喝的都是一大碗的酒,即使是死刑犯,被砍头之前,也会赏给他一碗壮胆的酒。酒入腹中,豪气顿生。若此行一去不复返,便马革裹尸还;若凯旋,也当聚会饮酒,千斗不辞,在喜极而泣的英雄泪中,口到杯干。

茶呢,与酒恰好相反,它是镇静剂、清凉贴。当人要做出某项重大决策之时,陪伴他的,定是一杯又一杯的清茶。待茶渐无味,天渐泛白,杂乱的事项便已被分析得清晰透彻,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已然成形。

古人云,诗是酒之华,诗助酒以名。酒喝高了,可以有豪迈的想象,可以有奔放的激情,可以有飘逸的思绪。据载,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蒙头而睡,醒来后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借得灵机,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挥而就,不改一字。大文豪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不敢说是不是因为嗜酒如命,才佳作连篇,但其《将进酒》不但人人耳熟能详,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又是何等的豪迈!而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善饮茶者,虽不易有瞬间奔腾不羁的四溢才情,但由于长年沉浸在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茂林修竹、荷亭避暑、清幽寺观的环境中,神清气爽、心平气和地神领茶的滋味,所以,他的心是清净、闲适、平淡的,他的思维如琉璃般绚丽、清澈、透明。读罢黄庭坚的词作《品令茶词》,想必就会对此有点体会。“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隽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热汤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酒与茶不仅易于激起文人们泉涌般的才恩,还最易引发出人的各种情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离别之时,一杯老酒,最适合于离别时的愁绪满怀。而表达友情时,觥筹交错,更能营造热烈欢乐的气氛。朋友在一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尽情挥洒心中的痛快、得意与忧愁。店不怕乱,人不怕多,酒醉微酣,便忘却一切烦心与辛劳,豪情万丈地煮酒论英雄,感叹“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儿须成名酒须醉”,兴之所至,再捡几个赔得起的杯子怒摔应一下景儿。

而茶,在表达友情之时,更适合的是无言的期冀。“茶闲烟尚绿,棋罢指犹凉”,茶只适合散淡不宜群聚,仅靠茶是不能求得欢聚气氛的。月白风清之夜,春花冬雪之际,三五惺惺相惜的知己,捧茶小坐,话可能不多,声调也不会很高。就如同苏子所拟“从来佳茗似佳人”,欣同知己细谈心,彼此间的一切,似乎就在茶烟中流转。

茶静,酒动;茶淡,酒浓;茶甘,酒香。酒是满堂欢聚,茶是窗前独坐;酒是春光烂漫,茶是秋水长天;酒是江河奔涌,茶是清泉静流;酒是楚河汉界的厮杀,茶是黑白世界的清谈;酒是浓墨重彩披挂整齐的唱念做打,茶是无丝无竹索面朝天的悠闲小唱。不过似乎也有例外,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蚁、新酒、红泥、火炉、白雪,有这样多的色彩所构成的温暖画面,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其意境似乎更近于茶。饮茶与喝酒不同,它要的,在一种轻松优雅的氛围之中与茶的对语。人们常说的“茶须静品,酒须狂放”,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单一个人孤苦烦闷之时,茶与酒的关系就会更为有趣。豪爽的人会选择借酒浇愁,文雅内向的人会喝茶解闷。苏东坡在其《水调歌头》中,开篇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月下独酌》亦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似乎可以转化人的一切哀愁与苦闷。苦闷时喝酒,无论是烈酒还是甜酒,都像感性的手,在不经意间打开人们平日里紧扣的心扉,掀起沉埋的往事,将陈伤旧痛全部涌上心头。这个时候,可以丢掉一切理智与规范,求得一时难得的放纵。但短暂的迷醉后,留在大脑记忆的是虚无缥缈的朦朦胧胧,丢不掉的仍是繁琐嘈杂。所以,人常说,借酒浇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善品酒之人,自是喜欢年头长远的酒,仿佛岁月沧桑都被装入了坛中,醇香四溢,厚重悠长。都市忙碌客,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去品茶。茶有禅味,将人生一切起伏跌宕悲喜哀愁,泡进杯中,继而漾起的是一份谦和淡定。

茶亦禅亦道,酒亦儒亦侠。所以,古人说得好,酒类侠,茶类隐,酒固道广,茶亦德素,酒武文侠。倚剑独饮,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雨窗小啜,则如沐江南吴越之清风。不过,无论酒与茶风格怎样迥异,也有相同之处,就像有诸多的人文武全才一样。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觥筹之后,人散夜阑灯尽羹残,酒病酒伤可以用杯清茶来治;茶喝多了,君子之间淡如水,可以在酒里体会一下小人之间的温暖以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亲切的活法。“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琵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迢露冕,从淮海南来”,茶情酒意,不亦快哉!(文/沉香,摘自《东方养生》,编辑/《酒食风》李影山)

THE END
1.中国茶酒文化:品味千年传承中国茶酒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符号和生活方式,茶酒文化融合了深厚的历史、哲学、艺术和社会风俗等元素,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1. 茶与中国文化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茶被视为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象征。在古代诗词歌赋中,我们https://www.coffee.cn/tea/post/173834.html
2.酒的经典句子醉心古韵探索酒文化中的经典美文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酒”这一主题。唐代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遒遒传柳绵。”这里,“酥”字隐含了酒香之意,让人联想到了清晨第一杯新泡出的茶或是红葡萄酒,在细腻湿润的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再者,是宋代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名句:“明月https://www.tixeiytj.cn/bai-jiu-wen-da/361316.html
3.酒香浮动揭秘经典句中的酒文化诗意酒,是婚礼庆典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传统文化中,婚礼是家族聚会的一个重要场合,每一次举行婚礼都会伴随着大量的饮用。在王安石《临江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世上若有高人士,我欲问之以何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首词通过描述滕王阁下的风景来寄托作者对仕途未卜前程未定的忧愁,同时也隐含了对新娘、新郎https://www.jhybpgouw.cn/bai-jiu-jia-ge/314064.html
4.人生百态——劝酒一起来聊聊茶酒文化 七盏先生 02-22 闲叙茶酒文化 国人好饮,无非茶酒耳。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茶和酒虽都是自古以来的待客佳品,并都发展衍生出了各自独有的文化,但二者仿佛一直“貌合神离”。好酒者大多不专于茶,而好茶者更多的几乎不喝酒;茶楼与酒肆虽然印象中好像总是相伴,但茶楼https://www.meipian.cn/34f8oyk5
5.酒文化酒文化 民間酒師关注IP属地: 广东 62018.04.16 03:46:07字数39,173阅读4,717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品酒的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有关品酒的经典散文作品:品酒 酒没有好坏之分,只在于如何去https://www.jianshu.com/p/16cc4b991876
6.茶之道,心也】 [元]周密《癸辛杂识》前集,也说:“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赵南仲丞相帅潭日,尝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上方。”【转引自朱自振、沈汉:《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40页。】 《帝京景物略》则说: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https://www.douban.com/note/225844351/
7.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精选6篇)一、我国茶文化旅游概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具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先辈以茶为载体田,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各国和地区传播包括茶的品种、茶的栽培和加工、饮茶、茶文化等。 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事物,有言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0hrutok.html
8.悠久的茶文化悠久的茶文化---主题教育教案 第1篇 中国茶文化 一、活动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早已进入百姓家。在茶发展的悠久历史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叶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益智、传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whx2o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