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精选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中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四、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五、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六、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二、审真审题,定向扫描

总之,题目提示了答题范围,题目规定了答题角度,题目提供了答题思路,题目隐含了答题信息,题目体现了答题规律。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目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牢记:

1、弄清题目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目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目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目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目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目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理论论据、思想感情等

第一、要注重课本上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怎样才算读懂了对现代文阅读而言、通常我们要能够回答三个问题: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

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各种文体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把握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样写的”等问题。

第三、可养成边阅读边圈划的习惯。

为此、题目中每一个字都必须好好琢磨。例如“写出文中与某词意思相同的词”与“写出与文中某词意思相同的词”、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第五、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准确。

第六、答题时不必拘泥于一定按顺序完成每一道题目。

考试时、有的同学由于心情紧张等原因、一时写不出某一个字了、或者一时答不出某题。这时候、不要紧张、我们可以暂时把它们放一放、先做后面的题目。有时也许会在后面的答题中受到某些启发。有时、在冷处理之后、换个角度也许能想出来。

第七、言简意赅分条作答

有些问题的采分点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内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于阅卷教师批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丢分、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条理的清晰。尤其是3分或4分的题、考生应在每一条答案前标明序号、以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几个采分点。

THE END
1.用命题造句命题造句大全用命题写一句话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弥久常新的话题。 0 2、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为假言命题,并且根据假言命题前件与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0 3、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在客观上是对“理”的世界的动摇和革命。 0 http://zaoju.xuexiaodaquan.com/mingti98413.html
2.命题与语句的关系所谓命题,就是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任何命题都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但是,命题与语句并不是对应的。不同的语句也可以表示同一命题。掌握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这一特点,可以使文章生动话泼,富于变化。运用不同语句来表达同一命题,可以委婉含蓄地表达不便直说的命题。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https://edu.iask.sina.com.cn/jy/2C5EonYYDRz.html
3.有些语句表达命题。所以,并非所有语句都不表达命题。【简答题】用符号形式写出命题。 如果张三和李四都不去,他就去。 P:张三不去。Q:李四不去。R:他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类aClass的定义如下: class aClass {public: aClass(){} aClass(int i){value=new int(i);} int *value; } 若要对类中的value赋值,则下面的语句中,正确https://www.shuashuati.com/ti/c43e5d37a4864bd7988c40d7e45be704.html?fm=bde9b6dd5d72d7b203d3b19e7a77cc6eaa
4.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什么是民主和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烈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何等崇高呵!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在白人和黑人之间,在殖民者和被压迫人民之间,难道有什么平等的"人权"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https://www.shangxueba.cn/Z3NG3W6D.html
5.形式逻辑(8)逻辑命题与语逻辑命题与语句的联系和概念与语词的联系相同,命题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命题的物质载体或语言载体,一切逻辑命题的含义都是以语言中各种语句的表述方式来完成的,但并不是一切语句都表达逻辑命题。 语句根据其自身的内容、表述的语气、以及所产生的作用,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701/13/32712951_984645554.shtml
6.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若表达,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写出它们的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 若表达,表达哪种假言命题 请写出它们的逻辑式一人抽烟,大家受害。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 若表达,表达哪种假言命题 请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一人抽烟,大家受害。查看答案更多“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 若表达,表达哪种假言命题 请写出它们的逻辑式一人抽烟,大家受害。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 https://m.shangxueba.com/ask/17213970.html
7.如何进行家庭听觉言语康复训练7)使用更多的命题式语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每天计划出一个专门的时间帮助孩子练习命题式语言;学会仔细观察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的反应方式;如果孩子不能理解上述三种句式语义,可借助手势帮助孩子理解区别。 8)时刻拓展孩子的语言 在游戏生活中,通过丰富游戏环节和内容拓展孩子的语言;尝试利用增加孩子生活体验的方法拓http://www.lflk.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f=show&catid=16&contentid=115
8.卢梭《爱弥儿》读后感6篇(全文)如在卢梭的《爱弥儿》中,它是以自然教育理论作为命题,但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处处阐述的是资产阶级的宗教教育理念,便偏离了作者最初的写作意图。我们在陈述一个命题时,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进行,只是表达效果有所不同;而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情境下也可以阐述不同的命题。如《爱弥儿》中的这句话:“你要培育这棵幼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gdpprxw.html
9.浙江始特色考点及题型梳理题型考点特色特色梳理(二)语句表达题是命题的“新宠”:语句表达题题量有所上升。 1.语句排序是言语题中技巧性最强的题,浙江省考喜欢考查行事逻辑,如先刷牙、再洗脸、最后出门。 真题示例 (2019浙江省考)①经过一系列鉴定,它被确认为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西藏披毛犀,距今370万年,是已知最早和最原始的披毛犀。②随着冰期在280万年前开始https://www.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29/58/415733322108928
10.2023年重庆选调生考试备考手册:《行测》考情分析重庆选调考试行测题量共100题,其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30题。通过下表可知,在考查方向上,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依旧是选调言语的重难点,除此之外,病句类也是重庆选调近几年的必考题型,且还新增小篇章阅读题型的考查。具体情况如下表: (二)与国考区别 https://www.jinbiaochi.com/xts/news_24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