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2]数理逻辑基本概念

三段论有许多不同种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

逻辑学还是以自然语言来表述,可能会因为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损害其准确和权威。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证明等问题的学科就叫做数理逻辑(也叫做符号逻辑)。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发表了《逻辑的数学分析》,建立了“布尔代数”。布尔创造了一套符号系统,利用符号来表示逻辑中的各种概念。还建立了一系列的运算法则,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逻辑问题,初步奠定了数理逻辑的基础

1884年,德国数学家弗雷格Frege出版了《数论的基础》一书,在书中引入量词的符号,使得数理逻辑的符号系统更加完备。美国人皮尔斯Peirce,他也在著作中引入了更多逻辑符号。从而使现代数理逻辑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逐步形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们课程中介绍的是数理逻辑各个分支的共同基础部分: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

什么样的语句是命题

三个识别要点:

再来看看几个语句

反证法与排中律

反证法的著名范例

1,N有另外的素数真因子

2,N本身就是一个素数显然,N比所有的ai都要大,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发现了ai之外的素数。这跟假设矛盾,根据排中律,命题就是真的!

直觉主义对排中律的质疑

我们回来再看看刚才的一个命题:

这样,我们有了三个新概念:

逻辑联结词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更多的复合命题:

接下来,我们要回到数理逻辑创立的初衷:对逻辑和思维过程进行形式化,使之象算术那样简单明了,确切无误。

p的逻辑关系为p不成立如果p表示命题“雪是白的”,那么“雪不是白的”应该表示为p

注意在包含多个对象判断的命题否定时,其意义的变化:

p∧q的逻辑关系为:p和q同时成立

张三虽然不太聪明,但他很用功:p∧q张三不是不聪明,而是不用功:p∧q

我们看到形式化确实通过抽象,抛弃了原语句的很多内容:

p∨q的逻辑关系为p和q中至少一个成立

自然语言中的“或”可以符号化为∨,但有时要注意原命题中的“或”可能表示排斥性选择:

p→q的逻辑关系是,p是q的充分条件,或者说q是p的必要条件

p→q中的p称作蕴涵前件,q称作蕴涵后件

pq的逻辑关系是p与q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在p,q真值相同的情况下,pq为真

两个组合的例子如果3是合数,则4是素数,并且如果4是素数,则它不能被2整除:

〉p:3是合数〉q:4是素数〉r:4能被2整除〉(p→q)∧(q→r)如果2+3>5当且仅当5是合数,则2和3都是有理数

〉p:2+3>5〉q:5是合数〉r:2是有理数〉s:3是有理数〉(pq)→(r∧s)符号组合的规则〉把符号组合起来,看起来开始象一个算式了〉算式的组合不是随意的;〉那么逻辑符号组合的规则是什么〉逻辑符号组合成的算式具有什么意义六、命题公式命题公式(propositionformula)的组成成分

命题公式简称做公式,采用大写A,B,C等表示

注意大小写符号的差别(A、B、C和p、q、r、s、t、f)命题公式的这种定义方法称作归纳定义,在集合论中将会详细讨论归纳定义

根据定义:

((p→(q∧r)))是命题公式

以下式子都不是命题公式:

(qp)(p1∧(p2∧…p→r∧s

严格按照定义的命题公式太繁琐,简化约定

p∨q等同于((p)∨q)

p→q∧r→s并不是((p→q)∧(r→s)),其实是((p→(q∧r))→s)

对任意给定的p1,p2,…pn的一种取值状况组合,称为指派或者赋值(assignments)

THE END
1.有些语句表达命题。所以,并非所有语句都不表达命题。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有些语句表达命题。 所以,并非所有语句都不表达命题。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c43e5d37a4864bd7988c40d7e45be704.html?fm=bde9b6dd5d72d7b203d3b19e7a77cc6eaa
2.命题与语句的关系运用不同语句来表达同一命题,可以委婉含蓄地表达不便直说的命题。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虽然命题都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只有陈述句和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才表达命题。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一个标点符号或者一个词,甚至一个动作,也可以代表某些https://edu.iask.sina.com.cn/jy/2C5EonYYDRz.html
3.批创思维导论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B、批判性思考者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达想法 C、批判性思考者有能力反省自己的思维技能 D、批判性思考者能够有意识地改善人际关系 3、【判断题】批判性思维不很有用,因为对成功而言人际关系与人脉更重要。 4、【判断题】我们常常必须快速做出决定,没有许多时间来思考,因此,批判性思维并非真有用武之地。 http://xuzhou.ehqc.cn/html/98_14.html
4.形而上学中的柏拉图主义(斯坦福哲学百科)第二种在某种意义上也存在于柏拉图的作品之中(至少在那些作品的某种解读中),但它的第一个现代表述,并且肯定是第一个清晰的表述,是由弗雷格(1884,1892,1893-1903,1919)给出的;我把它叫做单称词项论据,而且不像多上之一论据,它能被用于与所有不同种类的抽象对象的关联,换言之,数,性质,命题,等等。在这一部分https://www.douban.com/note/725864042
5.国开(中央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考核的形考30.法律命题是指以命题或语句的形式存在着的()。(1.00分) B. 法律规范 二、多选题 1.“文学作品的叙述方法,不是顺叙,就是倒叙”,这一议论存在的逻辑错误有()( 2.00分) C. 误把反对关系当作矛盾关系 D. 划分不全 2.“中国知识分子一定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其中“中国知识分子”这一语词表达()(2.00分http://xueli.en369.cn/xuexiao/1693883443208385.html
6.瓶颈突破范文11篇(全文)1.纵观近五年高考阅读题,从现代读解理论的角度出发审视,命题者逐步摒弃传统的单一知识点考查,而进入多元化思维考查。 命题角度在保留原先“分析和概括”“鉴赏和评价”的基础上有两点变化: 第一,改原要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意”为“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第二,增“探究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gju1dzg.html
7.浙江自考普通逻辑知识点:判断第二节2.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示判断。表达判断的语句在逻辑上也称作命题。一个语句能否是判断,关键在于它能否直接地表现出判断的两个逻辑性质。 (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人民检察院不是审判机关”这些句子都表达判断。 http://www.zjzk.cn/show-2387-2514-1.html
8.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9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第1篇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2、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立意“创新”≠大唱反调,体式“创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9篇,供大家参考。 https://www.shwstmt.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8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