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构成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基因的成分

十一、大器晚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有一段名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中“大器晚成”常用来形容年岁较大而终获成功、取得成就的人士,表扬其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终有所成的精神和业绩。既有赞誉他们的意思,又含对年轻上进的年轻人的鼓励之意,故成为厚重的对年长而取得大成就者的赞颂语,与对年轻求进步的后学的激励之意。它激励了无数有志者,坚持不懈、刻苦努力、不计年岁,而终有所成。

十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被视为对文学艺术美学规律的概括,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启迪与指导,作家艺术家每以此为创作的圭臬,掌握其精神实质,以求高水平的作品,达到创作的成功。

十三、不言之教。《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有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此章对不言之教予以崇高的评价,称之为“天下希及之”,成为后人“以实际行动的施教”的重视和力行。后世流传的“身教重于言教”即秉此而成,表示对“不言之教”的重视,成为师长和家长教育学生和子弟的重要教育思想和规范。

十五、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被浓缩为“知足常乐”的成语,成为人们安贫乐道的生存意念,进而为一种存在哲学。表现了一种生活态度、生存原则。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意识,艰苦朴素是民族美德。

十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往往被用来劝慰遭遇不幸者,或警醒获得幸运者,要同时考虑到祸或福的另一面,体察到在“祸”中潜存着“福”的因子,而在“福”中,却又隐蔽着“祸”之隐患。这已经成为中国人对待祸福的辩证态度,是一种具有哲理性的生活智慧,它使人能够处祸不乱、获福不骄;也使人能够任何情况下,都镇静自若,心怀不乱。

十七、深根固柢。《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有句:“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深根固柢”已演变为更通俗的“根深蒂固”而广为应用。形容事情、事物、事业发展的稳定、坚固,如大树之根基很深,用以形容人们的事务、事业之巩固的成就,或叮嘱人们使事物、事业达到如此状态。

十八、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句,已被广泛应用,成为治国之道,被广为接受。作为通用语流行,还延伸其意为做大事情,也就像煎小鱼一样,不可不停地煎炒翻动。既是政治哲学,也是办事的指导原则,还被应用于一种广泛使用的思想行为的指导原则。它形象而深刻,易明其意,细加品察,意蕴颇深。

十九、报怨以德和轻诺寡信。《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指出:“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又谓“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报怨以德”传播中演变为“以德报怨”,更通俗易懂,意为以好心回报曾经以坏意恶行对待自己的人和行为,成为具有道德修养、绅士风度的思想行为的表现。“夫轻诺必寡信”一句,也缩减为“轻诺寡信”四字成语,常被用来批评有这种行为的人,或者劝勉人们注意避免这种行为。

二十、被褐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首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表现一种良言美语不为人接受,更不去执行的遗憾。次表感叹:“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了解我的人稀少,效法我的更难能可贵,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向世人敬献好心美意。然后说“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所以圣人外在虽然粗布烂衫,但胸中却怀抱美玉。起句感叹无限,而以“被褐怀玉”作结,表示了一种坚持不懈,以良言美意益人救世的决心与意志。“被褐怀玉”成为赞誉那种衣着朴素、行为温婉,而待人处世、处理事务却高尚优雅,好似身披粗布衣裳,而胸揣美玉。并且扩大增义而为象征地表达,对那种为人处世、说话、办事、行文,均简洁、朴素、自然而不事雕饰的表现,予以称赞和表敬意。词语形象优雅,突出地表现了其深沉内蕴,是一句词美意深的成语。

二十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有句:“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有时略易一字,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法律对犯罪行为,绝不会宽恕,更不至于疏漏放过。也常常被用来预言、预测,罪大恶极或多重犯罪的人及其行为,绝对会遭到人们的谴责、法律的惩罚。这是中国特有的对于正义必胜、罪恶定遭惩信念的表达,也是一种信心和人生态度。

二十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孰敢?”长时期以来,是对勇于反抗反动统治者的革命者、正义人士,勇于斗争,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勇毅形象的赞颂词,以及形容淡定面对敌人屠杀的英勇坚毅形象,也是鼓舞革命者、正义人士投身革命洪流,视死如归的自许壮词。

以上成语,涉及人生哲学、生活圭臬、志向追求、存在意欲等等方面,其深沉意涵,广涉宇宙、社会、人生以及人们面对的事业、学问、日常事务、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在《道德经》中,都是被纳入宇宙、社会、人生、世事与时势的大语境中来陈述和论证的,其思想道德的背景,可谓“天地境界”,其蕴含的意义层次,博大精慎、意义深邃,所言者浅近,所示者深厚渺远,若深思细究,足可提高思想修养、道德品位、人生境界。

THE END
1.《老子》五千言,浓缩为五句话,读懂一句,受益一生新浪佛学一部《老子》五千余言,从修身养性到治国理论,从自然规律到人生哲理,内容广阔,无所不包。 直到现在,它仍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无数人前行。 书中这5句绝妙之言,更是高度浓缩了老子的哲学智慧。 读懂了它们,相信你也就能拨开生活的重重迷雾,参透人生的真谛。 https://fo.sina.com.cn/2024-12-02/doc-incxzkuw5752635.shtml
2.老子的名言集锦15篇老子的名言集锦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子的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ruiwen.com/zuowen/mingyanjingju/6297226.html
3.古代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大全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诚信的名言警句 篇1 http://mip.mingyan.yjbys.com/jingju/1285753.html
4.有关为人处事名言警句(通用9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下面是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1、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豁达乐观的生活襟怀,反身求己的思过习惯。人格有品,生活才会有质! https://www.xfanwen.cn/art/60c94920748b7.html
5.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名人诚信的简短小故事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_名人诚信的简短小故事_诚信的句子经典语录_关于诚信的名言及解释关于诚信的名言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3、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4、一http://yw.ychedu.com/QTZY/597229.html
6.让人大彻大悟的老子经典格言五十句老子名言网络文章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人,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老子的名言https://bbs.openke.cn/thread-514295-1-1.html
7.有关老子的名言有关老子的名言-有关老子的名言警句 作文一:《有关老子的名言》1500字 佳构文档有关老子的名言“满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当代迷信技能的生长泉源于人的永不满意的探究与发明精力,假使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意于“三分地,一头牛,妻子孩子热炕头”,进取精力没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32282.html
8.凡事从小事做起的谚语高中知识1.关于“从小事做起”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春秋·楚·李耳《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白话译文: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 方一步步形成的。 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春秋·楚·李耳《老子》 白话译文: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57770.html
9.解读《老子》中的名言6篇(全文)《老子》一书的智慧是大家公认的。《老子》书中的名言警句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下面我们选了一些,引用名家的翻译,主要是陈鼓应和傅佩荣两先生的,然后作了一点感悟式的引申发挥。既然是引申发挥,必然不能向翻译那样只能局限在原文的意思中,但即使是这样也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整体的取向。我们整体的取向是在当下人们的经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masyy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