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概述内容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职业道德讲义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

(一)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综合。

三层含义:1、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性质、内容,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决定的。

2、道德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来调整人民之间的行为的。

3、道德不是由专门的机构制定和强制实施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

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1)道德和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

2、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1)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2)在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通过司法部门强制执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

(3)在调节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滞后性,道德则具有自觉性、事前性

(三)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如善恶、是非、荣辱、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假评价)道德评价的特点:扩散性和持久性。如“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建立良好声誉要持久,而毁掉它却在一瞬间。

二、职业道德

(一)职业: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相对稳定的工作。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

三层含义:1、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2、通过职业劳动是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3、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二)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它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2、它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共性: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

个性: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教师必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医生必须救死扶伤,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等。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1、职业理想:即人们对职业活动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是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

2、职业态度: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态度和心理倾向。

3、职业义务: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对他人、社会应尽的职业责任。

4、职业纪律:在岗位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条例等职业行为规范。

5、职业良心:在职业义务中所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评价活动。

6、职业荣誉:社会对从业者职业道德活动的价值所作出的褒奖和肯定,及从业者在主观认识上对自己职业道德活动的一种自尊、自爱的荣辱意向。

7、职业作风: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范。

(四)职业道德的特征

1、鲜明的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4、一定的强制性

5、相对稳定性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

一、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一)导向功能:指职业道德具有引导职业活动方向的作用

(二)规范功能:指职业道德具有促进职业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效用

(三)整合功能:指企业通过职业道德核心理念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调节,起到凝聚人心、协调统一的效用。

(四)激励功能:指职业道德能够激发从业人员产生内在动力的效用。

二、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包含了职业道德的萌芽

2、奴隶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形成时期

3、封建社会,产生许多新职业,职业道德有了新的行业要求

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开始建立

(二)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二、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国外职业道德历史发展

(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

1、社会责任之上

2、敬业

3、诚信

4、创新

(三)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加强道德立法工作

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第四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职业道德建设

1、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

2、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二)职业道德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

1、爱岗敬业: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

2、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品质,是一项根本的职业道德

3、办事公道: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时公正、客观、不徇私情,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

则处理问题

4、服务群众:为满足群众需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5、奉献社会:不以获得报酬为最终目的,自愿为他人、为社会付出劳动的行为

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务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关系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它们适用的范围不同

2、它们反映的利益不同

3、它们存在着相通性:如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

第二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集体主义的内涵

集体主义:指一起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二)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

(三)集体利益要通过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二、集体主义的要求

(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

(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

1、极端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一自我为中心的处世哲学。

2、享乐主义:是一种庸俗腐朽的价值观,它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

3、拜金主义:以金钱为中心,以获取金钱为人生最终目的。

第三节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一、三个准则的描述

1、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

2、审慎:指选择最佳的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

二、面对应用环境和条件的具体分析

1、关于“忠诚”:存在着职责、对最高经营责任人和企业“忠诚”的问题。怎么体现忠诚?忠诚是听话,还是把活干好?还是既听话又把活干好?

正确做法:一个人的忠诚应该是中处于他的职责,通过圆满完成自己的职责,来体现对最高经营责任人和企业(委托人)的忠诚。

2、关于监督、举报、“打小报告”:发现其他员工又不道德的行为,比如偷窃、撒谎等,该如何做?(举报,维护了企业整体利益,但影响同伴的关系)

正确做法:说服并敦促当事人主动找管理者坦白

3、关于审慎:审慎会引起过于保守或优柔寡断吗?如何评判决策者的魄力或鲁莽?

THE END
1.道德是什么?对“道德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其本质和意义。 “道德”不仅关乎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人类的存在与社会秩序。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道德也是https://news.eol.cn/lzmzl/202402/t20240228_2560503.shtml
2.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善与恶。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实现。道德评价是依据社会或阶级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http://m.riliai.com/zx_2742940/
3.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单选题】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时期,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 )和职业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膜结构分层正确的说法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本行业特殊的、调节人们( )的要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巩膜是眼球外壁的(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198c22dccc24668b5a424950425455e.html?fm=bd39f620c904c5ad2071640d3d6211a39d
4.第一章思修试题库(精选5篇)B.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C.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 正确答案:A C 8.社会主义是走向未来的事业,未来属于青年。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青年,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要有()。A.真才实学 B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aq4vsx4.html
5.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A.社会道德风尚的向往和追求 B.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C.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D.社会道德标准的向往和追求查看答案更多“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和做人的标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6606149.html
6.2019年高考政治备考试题及答案9高考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答案:A 9.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答案:D 10.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https://www.exam8.com/gaokao/4428099.html
7.道德理想是人们对做人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就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对从事某项工作后达到何种业绩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是人们对做人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93DTVIS0517NF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