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物》主笔谢梦遥:如果不写作我会是一个迷失的人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发表职业生涯中的第一篇作品的时候,谢梦遥已经26岁了。他并不是科班出生的记者,十年前,从中国政法大学拿到法学学位后,他南下香港深造,随后在一家NGO入职。这份工作给予他一段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的独特经历,也激发了他对记者职业的兴趣。

2011年,《财经天下周刊》向他抛来橄榄枝,他随即去了北京。工作两年后,又回到香港入职《亚洲周刊》,几番波折,在两地间游走。

两年前的春天,他回到北京,担任《人物》杂志的主笔,直至今日。

以下为谢梦遥专访。

作者:你典型的写作日是怎么样的?

作者:你需要专门呆在什么地方进行写作吗?

谢梦遥:随时随地带个电脑就可以开始写了。高铁上都可以。

谢梦遥:一般来说都是晚上。

作者:平时你怎么找选题?

谢梦遥:我没有抱着很特别的目的去找选题,多数灵感来自于生活中的阅读,或者生活中碰到了什么事儿什么人,如果他们能够激发我的这种写作欲望,我就会考虑去写。

作者:那么你都是如何让你的采访对象吐露心声的?

谢梦遥:首先你要在采访前做充足的并且真诚的准备,你要让你的采访对象感觉到你有多认真,这样他才会在某些方面呈现打开的状态。他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跟你坦白讲,但他至少能够坦诚一些,现在我越来越受益于这样的一个“充分准备”的原则。

作者:你写东西都是一口气写完的吗?

谢梦遥:是这样的,有的时候卡住了是因为采访做的不充足,我只能停下来再去采访,但这种都很少。

作者:在写的过程中,您会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吗?

作者:你写过很多篇万字长文,从初稿到终稿会来回修改很多遍吗?

作者:写作技巧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吗?

作者: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有没有遇见过拒绝采访的受访者?

谢梦遥:很多。比如说卓伟,我跟他认识很多年了,特别是去年这一年他经历了职业生涯上比较致命的打击,我觉得也许是一个新的采访时机出现了,然后我就一直在约他,他对我也很友善,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正式接受我的采访。记者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吧,像这样的情况,你需要做的是等待下一个时机。

作者:你说写作会给自己带来生理上的痛苦,你会把这种痛苦当作继续创作的动力吗?

谢梦遥:生理上的痛苦就是坐不住,觉得自己没法完成这个稿子,不断地自我怀疑,当然我希望没有这种焦虑感,我觉得在愉快的状态下才能写出好的东西。其实每次写稿子的时候,都会觉得这篇稿子应该是我面临的最难的一篇,但往往前面越难后面就越容易了,素材用到剩的越来越少的时候就会越顺。

作者:你写作速度快不快?

作者:经常看到你整理长达万字的采访录音,你的写作习惯是必须要将录音整理好之后才开始写吗?

谢梦遥:是的,我尽量做到这样,只有这样我对素材的把握才会全面,才会知道哪些料是够的,哪些逻辑是可行的。

作者:那你是如何梳理这些录音材料的?

谢梦遥:我会将它们分块,是哪一类的东西就归到哪一类里面,比如说这一类是专门讲述主人公做某件事的,那针对这个事就直接做一个文档出来。然后再梳理逻辑,再根据逻辑去列框架,每一个标题内写什么也会列出来,然后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调整逻辑框架。

作者:那么成功者的故事呢?

作者:你的采访风格是怎样的?

比如说我之前采访马东,我问你最近在打什么游戏呀,听起来这就是一个闲聊的感觉,但实际上他给我的回答我是可以用的,为的是体现他年轻人的那一面,暖场问题问完之后大概就会进入到一个比较融洽的交流氛围里,这时候就可以展开迅速地提问了。

作者:那么你会特别锐利地去提出一些问题吗?

谢梦遥:会,这种问题一般放在最后提问,但还是要有技巧,你要让他感觉到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且不能回避的,这样他才可能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作者: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启齿却必须提出的问题,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对访问者提出呢?

谢梦遥:要让他明白这个问题让我也很难以启齿,他就会体谅我。我不是理所当然地在问这个问题,但我必须要写,然后我们还能一起来分析这个问题。比如之前采访过某位明星的模仿者,他俩长得实在太像了,我想他应该是整过容,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启齿,不好问,就拖到了最后。采访接近尾声的那天晚上我意识到如果再不问就没有机会了,咬牙就问出来了,我说“这个圈子里有很多人都整容,你怎么看待这现象?”他其实也意识到了我在问什么,然后他就直接承认了他也整过容。

作者:你和采访对象的关系一般都是怎样的?

谢梦遥:有时候你的采访对象是很信任你的,这种彼此的信任会让我特别感动,他明知道有些东西很不好,说出来会让他陷入不利的局面,但他还是跟你说了,他跟你说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炫耀或者表现什么,也许只是想让你更加理解他的人生,这些信任我现在想起来都会很感动。

作者:那在作品发表之前您会让采访对象看稿吗?

作者:你认为你自己写作的动力来自于哪里?

谢梦遥:完全出于兴趣。如果不做记者的话,我觉得自己也做不了什么其他工作,会很迷失,而且是要以公共性为前提的记者,而不是小说家,那不是我的志向。

作者:你把作家跟记者会区分的很开吗?

谢梦遥:写作是可以很私人…但记者的写作是有公共性的,我最终的追求还是真相与公平正义,这是我希望实现的一点。年轻的时候会特别容易感到愤怒,陷入到那种民族主义里面去。现在观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一个中立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作者:你是完美主义者吗?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改善?

作者:除过那些标准的职业道德原则,有哪些规则是你一直遵守的?

谢梦遥:我觉得是对受访者由内心中而发出的善意,刚才我也说了,你能从一个人那里拿到他真心的想法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他给你说的某个信息也许是很危险的,报道出来后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变,我不希望为了博噱头把这个事写进去。之前我的一位采访对象(某公众人物)提过他吸大麻的事情,这个我是不会写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毁掉人家,但我会告诉他要小心这件事情,如果这个信息被别人写出来的话,你也应该会知道有什么后果。

作者:谁是给你的写作生涯带来最大影响的人?

谢梦遥:每一个和我合作过的编辑都会给我许多帮助。我刚入行时的编辑对我的塑造很大,他会鼓励我去进行那种有质感的书写,还会跟我有很多探讨,但我认为最终能够决定写作水平的是大量的阅读,而且是要阅读好的作品,往一个卓越的方向追求。

作者:那么你都从哪些作品中汲取养分?

谢梦遥:大家公认的比较好的那些非虚构作品,《巴黎烧了吗?》、何伟的三部曲啊什么的,还有一些好的前辈写的特稿。

作者:你曾说过自己是一个腼腆且容易羞涩的人,这个性格特质给你的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谢梦遥:有时候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采访会有压力,我更习惯在我的舒适区开展工作,在采访之前做好充足准备然后再去找他,如果把我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比如说跑突发新闻,在灾难现场跟陌生人打交道,我会觉得挺恐惧,所以突发报道也是我最薄弱的部分。

作者:在《人物》工作的这些年,你采访过很多的名流,也采访过很多普通人,你认为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谢梦遥:名人的媒体经验要更丰富一些,记者要想着怎么去引起他们的谈话兴趣,让他们说出一些新鲜的东西,采访起来会更有挑战一些。

作者:《人物》杂志的总主笔的这个身份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谢梦遥:没有太大的改变,可能更多的是杂志的平台高了,我约采访约起来不会太费力了。

作者:莫敢——这是你的笔名,可以和我们讲讲这个笔名的来历吗?

谢梦遥:其实就是我英文名Morgan的音译。

作者:有没有想过在未来开展长篇写作计划?

谢梦遥:目前还没有,我的兴趣其实很容易转移,没有办法在一个题上做特别久。我可以在一类东西上做几个完全不同方向的,比如说说唱音乐,我可以做成文化稿,也可以写人物稿,在这个框架里,我可以换着方法去做菜,但一直炒同一种菜就会很疲倦。

THE END
1.道德是什么?对“道德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其本质和意义。 “道德”不仅关乎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人类的存在与社会秩序。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道德也是https://news.eol.cn/lzmzl/202402/t20240228_2560503.shtml
2.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善与恶。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实现。道德评价是依据社会或阶级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http://m.riliai.com/zx_2742940/
3.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单选题】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时期,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 )和职业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膜结构分层正确的说法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本行业特殊的、调节人们( )的要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巩膜是眼球外壁的(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198c22dccc24668b5a424950425455e.html?fm=bd39f620c904c5ad2071640d3d6211a39d
4.第一章思修试题库(精选5篇)B.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C.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 正确答案:A C 8.社会主义是走向未来的事业,未来属于青年。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青年,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要有()。A.真才实学 B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aq4vsx4.html
5.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A.社会道德风尚的向往和追求 B.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C.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D.社会道德标准的向往和追求查看答案更多“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和做人的标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6606149.html
6.2019年高考政治备考试题及答案9高考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答案:A 9.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答案:D 10.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https://www.exam8.com/gaokao/4428099.html
7.道德理想是人们对做人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就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对从事某项工作后达到何种业绩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是人们对做人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93DTVIS0517NF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