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特征和真理的迷思:道德经解读第14章,智慧及局限老子认知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微"。"夷希微"这三者,无法用语言描述,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在它之上不再有光明,在它之下不再有黑暗。无限延绵不绝,无法命名,又复归于万物之中。这就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似有似无的恍惚)。迎面看不见它的开头,往后跟随看不到它的尾迹。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和应对当下的存在。能够理解古始的道理,这便是大道的要领了。

一、本章思想的真理性

1.道的客观性与超越性

本章通过描述“道”的无形、无象、无可捉摸,揭示了道(真理)的客观性与超越性。道的这一特征表明,道不依赖人的意志或主观认知,它是一种超越人类经验的永恒法则。

2.对真理垄断的否定

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揭示了它的非凡特性:不可定义、不可命名。这表明没有人能完全掌握道,也没有人能垄断它:

二、本章思想的局限性

1.对“道”认知的混沌与模糊

老子将“道”描述为“夷希微”,并称之为“混而为一”和“恍惚”,试图展现道的神秘性与超越性。然而,这种认识也将道导向了神秘主义和模糊思维。虽然“道”难以言说,但它并非不可理解,并非不可寻求。老子的描述让人们误以为真理完全不可知、不可触碰,从而削弱了“道(真理)”的指导意义。实际上,人类对真理的认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

一是人的本能与本性的知觉中包含的一些基础真理,比如不论什么民族什么身份的人,都知道偷盗是不好的,这是普遍存在于人自身的共识,这些是人类社会普遍认知的基础。二是通过启示而来的真理,比如信仰或哲学思考中的启发。真理虽然高于人类,但它并非完全无法触及。老子对道的解释,让道走向了虚无或神秘主义。

2.盲目崇古的思想倾向

老子在本章中提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一观点反映了其崇古思想,即认为古代的道更加接近大道和真理。然而,这种观点存在明显的局限:古代的道并非更高明:老子的“古之道”更多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而非真实存在的智慧遗产。远古社会并不比近古社会更接近真理。

实际上,老子的“古之道”隐含了一种“德治”或“道治”的理想主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圣贤治国”“以德化民”的思路一脉相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贤人政治的秩序不可能持久,缺乏制度与法律的保障,只会导致野蛮和愚昧。

三、总结

《道德经》第14章通过对“道”的无形无象特性的描述,展现了老子对真理问题的深刻思考。老子揭示了道的客观性与超越性,展现了人类在真理面前的渺小,体现了真理的重要特征,促使人类保持谦逊的态度。

THE END
1.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析来听我一一道来8."滋水流长,不见其源;日月光明,不见其末." 9."知足常乐,是谓存养;不知足,反受其害,是谓多欲." 10."以身任运,以心随命。" 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刻,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观念得到了启发。这就是《道德经》——一个既古朴又现代化的人生指南。 https://www.kkrtggh.cn/dao-jia-gu-shi/779348.html
2.《道德经》: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https://www.360doc.cn/mip/1065121313.html
3.出自老子《道德经》中“道可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出自老子《道德经》中“道可道”的下一句是什么? 参考答案: 非常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http://www.ppkao.com/tiku/shiti/7981824.html
4.“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解释: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至善,最完美; 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2a8ea5d32cccb2208478a7e0c7d44113.html
5.初中语文综合复习资料(曹操:《观沧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赞颂大海的一、二个句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6.请你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97501/
6.下面那一句话不是出自《庄子》()这一观点出自()。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古人认为,修身离不开自我反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之语出自() 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此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点击https://www.shangxueba.cn/daxue/E6A2D6EB.html
7.人无信不立是什么意思无信不立下一句人无信不立谁说的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人无信不立是什么意思_无信不立下一句_人无信不立谁说的_人无信则不立出自哪里老子和孔子为什么都很重视诚信,"人无信不立"记得从某一本书里看到,老子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翻遍典籍也没找到老子在哪里说过这句话。人,一定要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事,就http://ls.ychedu.com/QTZY/601665.html
8.读书4不读《论语》枉此生《诗经》里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道德经》里提到"慎重如始,则无败事。”译成现在非常励志的一句话就是: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坚持的人少。所以,坚持是胜利。哪怕一段时间工作学业繁重,生活琐事累人,那么过了这段时间后,一定记得继续读《论语》,总有一天,你会到达胜利的彼岸。https://www.jianshu.com/p/3f543b593e28
9.曾国藩三部曲《野焚》休闲娱乐故太史公论六家之要旨,历数其他五家之长短,独对道家褒而不贬。此非太史公一人之私好,实为天下之公论也。《道德经》虽只五千言,却揭出人事中极奥极秘之要点,一句'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便揭橥世上竞争者取胜的诀窍。可惜世人读《道德经》者多,懂《道德经》者少,以《道德经》处世立身者更http://bbs.canet.com.cn/thread-295439-1-1.html
10.《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摘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材料2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摘自《苟子.劝学》 材料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下》 请回答: https://www.xuesai.cn/souti/MTCYPI8X.html
11.《正宫成长录》安景初晋江文学城眼见四爷脸色青,却不知是为卿故 3276 489 2016-07-13 20:43:17 14 第十四章 适/龄女子/入/宫去,御/前/仪/态/丰/姿/现 16205 5204 2016-07-13 21:57:28 15 第十五章 宫中秀女相倾轧,以攻为守可保身 13482 2145 2016-07-13 21:30:00 16 第十六章 贼喊捉贼没脸面,断案何必非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360080
12.诗集《惊天一悟》诗集《惊天一悟》 本集子共有四部分组成,现代诗《惊天一悟》,圆圈诗《禅悟》,纵横诗《小巧天地》,《绝唱》包括魔幻诗和玄机诗。 祝大家阅读愉快,批评指导。谢谢!!! 《惊天一悟》 (一)有一种 有一种祝福 叫做默默无言 有一种问候 叫做表达不够 https://www.zgshige.com/c/2018-09-22/72136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