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经典三十句,懂点谋略,人生顺达释义人中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

相传黄石公在桥上扔下鞋子,三试张良,认定张良品行优良之后,把此书传给他。后来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基业。《素书》仅有一千多字,但是涉猎广泛,除了安邦定国、军事谋略之外,还有很多修身正己的法门。

1、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释义】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俊。

2、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释义】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这是待人处世之道。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乱。

3、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释义】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从时机,这样可以远怨无咎;坚定不移,正直刚强,这样才能建功立业;勤勉惕励;心地善良,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4、夫志,心独行之术。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

【释义】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最快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5、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释义】对自己马虎,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无法处理事务。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一定被众人遗弃。

6、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释义】小的功劳不奖赏,便不会建立大功劳;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便会产生。

7、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释义】人的所作所为,符合行事之道则吉,不符合行事之道则凶。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好处都到他那里;不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恶运灾祸都向他袭来。

8、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释义】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

9、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释义】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画;幸福在于积善累德;灾难在于多行不义。

10、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释义】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信任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邪恶之士决无正直的朋友;邪僻的上司必没有公正刚直的部下。

11、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释义】见到已发生的事情,应警惕还将发生类似的事情;预见险恶的人事,应事先回避。害怕危险,常能得安全;害怕灭亡,反而能生存。

12、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释义】把自己放在一边,单纯去教育别人,别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就会顺服。

13、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释义】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决很多的疑难问题,讲究信用做出承诺一定遵守约定,洁奉公还能仗义疏财,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豪。

14、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释义】见嫌而不苟免,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15、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释义】知道别人的优点长处却不重视,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反而耿耿于怀的,则是作风粗暴。使用的人不堪信任,信任的人又不能胜任其职,这样的政治一定很混浊。

16、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释义】回避嫌疑,远离惑乱,这样可以不出错误。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行为高尚,辞锋不露,这样可以修养身心、陶冶性情。

17、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释义】恭敬、节俭、谦逊、简约,这样可以守身不辱;深谋远虑,这样可以不至于困危;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

18、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释义】推求往古,验证当今,这样可以不受迷惑;了解事态,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应付仓卒事变;采用灵活手法,施展权变之术,这样可以解开纠结。

19、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

【释义】因为小过失便取消别人的功劳,一定会大失人心。部下纷纷有离异之心,必定沦亡。既然用了人却不给予信任,必定导致关系疏远。

20、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释义】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富贵之后就忘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

21、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释义】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着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22、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释义】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远离醇酒和美色,就可以保持自己的品行高洁。

23、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释义】有过错而不能自知,一定会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一定是神志惑乱。

24、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

【释义】发怒却无人畏惧,一定会受到侵犯。喜欢当众侮辱别人,一定会有灾难。

25、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释义】怠慢应受尊重的人,一定会招致不幸。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怀异志的,一定会陷于孤独。亲近谗慝,远离忠良,一定会灭亡。

26、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释义】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关心、同情人,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

27、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释义】最危险的举措,莫过于任人而疑;最失败的行径;莫过于自私自利。

28、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

【释义】最吉祥的想法,莫过于安分知足;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求太多。

29、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

【释义】最无聊的妄念,莫过于不劳而获;最愚昧的观念,莫过于贪婪卑鄙。

30、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释义】因为语言招致怨恨,一定会有祸患。思想与政令矛盾,一定会坏事。政令前后不一,一定会失败。

THE END
1.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析来听我一一道来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包含了老子对人生、宇宙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其中,有十句名言尤为著名,它们如同智慧的宝石,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十大名句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表达的是“道”的神秘性和难以言说的本质。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生成与变化的根本https://www.kkrtggh.cn/dao-jia-gu-shi/779348.html
2.《道德经》六句箴言揭秘人生智慧,领悟即醍醐灌顶哲人尼采曾对其赞誉有加,认为《道德经》是一座永不枯竭的智慧之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除了《圣经》之外,《道德经》是世界上销量最高的文化名著之一。今日,让我们一同探索《道德经》中的六句至理名言,领略其蕴含的人生智慧,开启一场心灵的觉醒之旅。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30/13/5702699_1140794852.shtml
3.《经典国学语录经典》《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句话告诉我们应当控制欲望,不要贪得无厌。满足于已有的一切,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史记》中也有一句经典语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无论自身地位如何。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能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http://www.qlmzp.com/gx/39172.html
4.这样才是“会做人,会做事”!7、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说话。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或中途插话,是有失礼貌的行为,打断别人、乱插话的人,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 8、平日多散财,遇事好开口。因为平时的恩惠,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品性如此,特别地大方真诚,也没有拉拢人心之嫌疑。反之,你平日对别人不理不睬,就像“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那关https://www.360doc.cn/mip/1083106578.html
5.中国文化史复习题答案(通用6篇)(百度)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dquq1uy.html
6.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光荣而又重大的历史使命;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方面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想上有所触动、心灵上有所感悟、行为上有所体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大学https://www.pzxy.edu.cn/hlxy/info/1005/1379.htm
7.《道德经》,悟职场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意识是,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随时管理者对待下属要有亲和力。亲和力是一种爱的情感,是心与心的平等和互惠,具备良好的人际亲和力才能消除上司与员工之间的隔阂。有个人应聘某厂的厂长,在竞岗演讲中说到:我不是认为我是个能力最强的人,我不https://www.meipian.cn/2epq23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