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养分润泽新型师生关系

与其缅怀过去时代的师生关系,不如向新时代致敬,并建立起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可能并不以哪方为中心,而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地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师生情更是类似于亲情一般的存在。师生之间相互砥砺,互相帮助,携手前行,在教育史上也有不少佳话流传。但如今,“断绝师生关系”“师生互怨”却不时见诸报端,师生关系似乎正变得寡淡甚至异化。

但是,很多人看到了社交网络时代为师生关系带来的困扰,却没有看到这个时代变迁可能带来的教育观的本质改变,从而为构建一种更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带来可能。不可否认,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中,所贯彻的都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它突出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视作消极被动接受的客体。但是,进入社交网络时代,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甚至在很多问题上完全可能超越教师。因此,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传统角色受到极大挑战,并直接要求师生关系转型。

与“以教师为中心”相对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并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教师的知识霸权,强调学生接受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这对于调动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很难得到真正贯彻,甚至常常是有名无实。

因此,对于师生关系而言,社交网络时代或者“互联网+”时代所蕴含的价值可能远胜于冲击和挑战。而且,教育内部环境的顽梗不化很难通过内部自发的力量改变,正需要这样一种外部环境的冲击带来质变,从而向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进发。与其缅怀过去时代的师生关系,不如向新时代致敬,并建立起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师生关系。也许“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很难一步转型到位,但在淡化教师知识权威和尊重学生创造性的探寻过程中,有望建立一种“我—你”的对话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可能并不以哪方为中心,而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地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将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平等化。

然而,教学不等于教育,教育远大于教学。师生教学关系的平等化只是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以此进一步构建符合教育本质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指向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对理想师生关系的形容常常是“亦师亦友”。“师”代表着对爱心的期待,而“友”则代表着对陪伴与理解的渴望。因此,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第一个关键词应是仁爱:教师对学生有仁爱之心,学生才会拥有仁爱之心。第二个关键词应是陪伴:放下教师的权威,懂得在社交网络时代创新陪伴方式的教师,才是理想师生关系的推动者。第三个关键词应是理解:真正的理解来自于心灵的沟通,在社交网络时代如何互信和理解,决定着新型师生关系的品质。

有教育家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这句优美的话来诠释这种新型的理想师生关系,再合适不过了。我们不惧技术的挑战,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流方式,但人类灵魂交流的需求却是永恒的。我们不惧时代的变迁,要善用时代变迁的机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用美好的教育向时代致敬。(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陈先哲)

THE END
1.哈利波特IP游戏化报告(上):人群定位与游戏化分析玩匠16p.comIP被动热度:从网络咨询传播热度与泛IP用户与游戏大盘用户,受到的影响程度看,哈利波特IP对非核心圈用户影响能力较弱,这也与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电影在国内上映已经过去8年有很大关系。 可以看到与顶级IP火影忍者存在了数量级的差别,与圣斗士也有一倍的差距,说明该IP在核心粉以外圈层影响较弱。如果游戏化后,在对大盘游戏http://news.16p.com/841068.html
2.何谓“师生”?作文何谓“师生”?作文2024-12-04 小学作文 世界上的老师和学生是什么?答:老师的事就是老师和学生教和学。我想问一下:如果两者是互相争斗,那有什么意义?你不用笑,这件事绝不是虚的,这种怪事就发生在我们班。 某日凌晨,天气虽阴,却异常闷热。当课程的步伐在仓促的钟声下进入第三季的英语课堂时,这样荒唐的事情http://m.gx996.com/xiaoxuezuowen/953813.html
3.[形容师生关系的成语]形容关系20220703214543.pdf[形容师生关系的成语]形容关系.pdf 11页内容提供方:153***1065 大小:1 MB 字数:约7.04千字 发布时间:2022-07-06发布于辽宁 浏览人气:1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形容师生关系的成语]形容关系.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03/6052222013004205.shtm
4.不即不离成语造句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不即不离常常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那些不太熟悉但又不完全陌生的关系。它可以用于描述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于形容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用来描述亲属之间的关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没有关于不即不离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 https://www.chazidian.com/r_chengyu_8edd1c265fdc836cd3fa2f1539be18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