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些年来我跟你们的相遇就像是酸遇上了碱,我们彼此中和,释放出了热与激情。而我对你们的感情就像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的完美结合,生成了美好的感情沉淀。我知道你们的未来就像是LiNaKRuCrBaCaSr的焰色反应一样五彩缤纷,最后希望你们能像王水一样所向无敌,溶解掉所有的困难,走向成功。
2.用250ml容量瓶配制200ml溶液0.2mol/l的溶液对不?250就是250
3.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4.上钠一节时,可以说我彭某人,削铁如泥的刀还没有找到,但我有“许多把削钠如泥的刀”
5.当把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其实它也有点象我们人一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地壳中的含量较高的化学元素:O、Si、Al、Fe、Ca、Na、K、Mg、H(养闰女贴给哪家美?)
地壳中的元素“养鬼铝铁盖,那家没青菜”
6.氟没有正价,我们老师说它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7.元素周期表中的铝元素,它的上面是非金属元素,下面是金属元素,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它具有两性。
8.铝元素具有两性,三氧化二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真可谓“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
9.戏说质量守恒定律,“我不是孙悟空,我来有影,去有踪”
10.由于镁与二氧化碳因燃烧反应,是因为镁具有强还原性,镁的强还原性对二氧化碳来说真可谓“挡不住的诱惑”。注: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支持燃烧的。
11.镁具有强还原性,很易与氧气反应,但形成致密氧化膜后,抗腐能力大大加强,在空气中难以腐蚀。我们可以说它有点“囫囵吞枣,然后又固步自封了”。
12.关于溶解度计算,关键是溶质与溶剂质量的对应关系,要想保证溶液为饱和溶液,当溶质少时,溶剂也要少,反过来当溶剂少时,溶质也必需少,可谓“如有风吹草动,必有草动风吹”。
学生闷头在教室学习。
俺推开门:同学们请看外边有什么?
“好大的雾啊!”
“错!--------好大的‘气溶胶’!”
12.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强酸或强碱时,他们其在氢离子或氢氧根的量可谓“实实在在”
用PH值表示弱酸、弱碱时,他们其在氢离子或氢氧根的量可谓“笑里藏刀”。
13容量瓶俯视刻度和仰视刻度所造成的误差比较难分析,因为它只有一刻度,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把俯视称为“低看”,仰视称为“高看”,为什么想一想俯视仰视涵义就明白了,对溶液体积造成的误差可用这句话概括一下,“高看看高实为低,低看看低实为高”,也就是说高看把液面看高了实质上还低于刻度线,低看相反。
14.离子共存的判断,要注意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例如:无色溶液……,而所给的被选答案中有时候出现有色的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高锰酸根等,学生又经常出错。我笑他们为“好色之徒”。
15.“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你可知道大西北的井水又苦又涩吗?引入硬水的软化的教学。在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小偷,偷走了氧化剂的氧。
16.在讲漂白原理时,HCLO、Na2O2、H2O2等漂白原理与SO2不同,分析后可这样小结:前者是“革命彻底”型,后者“革命不彻底”型。。
17.二氧化硅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不同点,如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且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有点“非典”。
18.硅与氟气、氟化氢反应,再有二氧化硅异常的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我想硅有点“信氟”啊。
19.身虱痒(升失氧),降得还.身上有虱子就痒.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许多简单的口决,但是有些会让学生搞混,我自己是这样归纳的:升、失、还(氧、氧)
降、得、氧(还、还)
20.根据氧化剂在反应中自身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可谓氧化剂为:舍己救人,降低自己,提高别人!
21.对于二氧化硫与氯气混合后的漂白能力,可谓‘两虎相争,两败俱伤“。
22.两原子在形成极性共价键时,明地里说我们共用电子,实际上会出现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会使电子对偏向它,可谓“明修战道,暗渡陈仓”。
23.原子半径增大失最外层电子能力也增大。这就叫做‘鞭长莫及“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化合价一般为奇数,
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化合价一般为偶数.
可以说"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4.上钢铁一节的时候,我是这样点题的:我们今天将要讲“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5.王水的组成可以用“三言(盐)一笑(硝)”来说明。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按1:3比例混合而成的。可以溶解金、铂等很稳定的金属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按1:3比例混合而成的。可以溶解金、铂等很稳定的金属,可以用“有三无三,无三有三”来记比值,即硝酸分子式中有3,那它的比例系数就是1,而盐酸分子式中没3,那它的比例系数为3。
25.在讲原电池时,我把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是活泼金属,总结为负、氧、活,记为父养活。学生大笑,记忆深刻。
26.背1-20号元素中哪些元素无同位素时,是Be,F,Na,Al,P,就是皮肤哪里灵。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噢,不过要注意“里”是Al而不是Li噢。
27.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比喻的不一定恰当:同一家族(同姓)不同一个人(不同名)。就如我的朋友有三个千金,分别叫林氕儿,林氘儿,林氚儿。
29.水电离时产生多少氢离子,必产生多少氢氧根,我们可以说水的电离是“成双成对”的。
30.有机物学习时,是采用先介绍代表物,实质上先介绍代表物的性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举一反万也。”
31.加成反应是加上去就成的反应,可与取代反应形成强烈对比
对于取代反应,根据中学阶段知识水平来理解是有机物分子上先有原子或原子团下来,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才能上去,根据这个我们可以说“调虎离山,取而代之”。
把取代反应的特点全部概括了。
32.酯的生成形成了碳氧键,而酯水解时断裂仍旧在酯的生成形成的碳氧键上,给我们的感觉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同分异构体,同分“分子式相同”,异乃不同也,即“不同的结构”
33.烷烃单键是饱和烃,如果双键里面的氢就会稀少一些所以就是烯烃,三键,就会更缺少一些所以就是炔烃。
34.除了四大强碱(钾钠钙钡)外,所有的碱都是弱电解质。
35.化学老师说:一般,友情是离子键,爱情是共价键,当然也有特例,因为有了网。
36.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它可以把‘泰坦尼克号’还原出来...(学生当然知道你是故意的,但学生们会一下子兴奋起来),下面就得由你来纠正了,不好意思,是钛,钽,铌,锆...
37.介绍小苏打,苏打,大苏打时:它们三个是兄弟,但有一个却不是亲的,它们的化学式:.........大苏打不同,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海波.
论化学教学幽默艺术
摘要:幽默作为一种化学教学中重要的艺术风格,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功能;运用
化学教学既是一门科学,需要教师以育人为目的,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具备科学头脑,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完成;同时,化学课堂教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教育、教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灵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解决化学教学中的矛盾,创造化学教学和谐状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它解决的不是从无到有的向题,而是致力于从有到好的飞跃,是一种既“求通”又“求美”的教育活动方式,是科学教人求真,授诸人以理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而幽默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风格已在化学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初露端倪。化学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和转化的过程,幽默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化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对于化学教师来说,提高教学幽默艺术修养,掌握教学幽默艺术的必要技巧至关重要。
1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内涵及特征
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起润滑作用的液体”。美国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在其《幽默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幽默的概念。所谓“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在《幽默语言学》中对幽默是这样解释的:幽默是一种对“对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拿常规的形式荷载了超乎常规
的内容,所引起的心理能量的骤然释放的可笑”诉诸理智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精神现象,主要体现在“氛围”上。
所谓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乃是将幽默运用于化学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的活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特征是,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如: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愉悦的感受,而里面的核则是“庄”,给人教育和启示。因为化学教学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更渗透着自然科学客观的现象和规律,给人以启迪和开化,在笑声中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没有蕴含的化学教学幽默是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也是空洞的。真正的化学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或深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人浅出。
2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功能
2.1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可营造出欢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愉快轻松的氛围则是创造最佳教学的前提,这种良好的氛围创造,除了依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因素之外,运用幽默艺术,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一般说来,化学教学内容本身大都是固定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很容易使课堂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不乐意听,甚至昏昏欲睡,当然,化学的教学内容也蕴藏着幽默的种子,这就需要我们的化学老师去发现,去组织。良好的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会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示例]在上化学反应方程式这节课的时候,理论的知识太多,学生也容易出错,整个课堂气氛会变得沉闷,学生的信心受挫,情绪也会较为低落,这时老师可以这样把气氛搞活,“同学们,以前我上过一节盐的化学性质的公开课,下课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可爱的同学跑来对我说,‘老师,上课的时候你叫我写的化学方程式我是故意出错的。’我立刻不解的问:‘为什么?’回答是:‘因为我觉得我出点错你才可以更好的教育那些不懂的学生,提醒他们在书写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的轰堂大笑,沉闷的课堂气氛便会一扫而光,到处都是活跃的分子,同时老师可以抓紧机会鼓励学生“胆大心细地去写方程式,不怕出错,欢迎出错,你们出错了,便会更容易提醒老师,老师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笑声)。
学生在笑声中重拾信心,整个课堂气氛是活跃的,积极的,试问在这样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思路怎能不活跃,不开阔?同时在不知不觉间,教学目的已经很自然的达到了,真正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其中的奥秘便是恰当地运用了教学幽默这种艺术。
2.2化学教学幽默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幽默本身就像“激发剂”,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学幽默是一种艺术,所以它是很美的,教学幽默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美。教学艺术高超的化学教师,无论是讲授深奥的化学反应原理,还是引导学生进行复杂的实验操作,抑或推导高度抽象的化学规律公式,都会时时夹杂一些幽默的语句,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启示,受到教益,激发起学习的强烈兴趣。据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有人曾设计过这样的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过后请他们复述,结果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更为深刻。[2]这些都说明幽默激起了兴趣,兴趣引致高效率。
[示例]在教学溶解度时,学生常常会出现差错。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上开设了一个小小的化学医院,把平时错得较多的题型送入医院,请学生们当大夫给它们看病。当时,我这样说:“这位病人(题目)的病的确很严重,哪一位小医生来给它看看病?好,下面请××医生来给它看病。”学生们见自己被称作医生,心中特别高兴,浓烈的求知欲被激发,学习兴趣骤增,发言更加热烈,对的学生我还给予表扬:“哦,这位李大夫不愧为名医李时珍的后代,他具有孙悟空神奇的眼睛,真是手到病除啊!”学生们都快乐地笑了,从而使知识在愉快的笑声中得以巩固,并且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平实的语言中加入一些幽默元素,就像在面包中加入一些葡萄干,变得有味道。幽默风趣的语言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欲罢不能的兴趣,接下去的知识教授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2.3化学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教学幽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幽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易于学生巩固知识。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3]
[示例]一位老师在讲授溴化银的分解时,老师当时就觉得溴化银分解就那么一个简单的反应,但是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巩固,他别出心裁地联系到变色眼镜为什么能变色上去?“一些明星都喜欢戴变色眼镜,就象大家都熟悉,喜欢的谢霆锋就是一个代表,为什么呢,有型很酷,当然是(笑声),变色眼镜在强光下,镜片变成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镜片几乎变成无色透明的。变色镜为什么能变色呢?是明星使的魔法吗?难道港台明星是巫师出身?”(笑声)“原来,变色镜片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分解出的银的微小晶粒,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银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原来明星他们都不是巫师”(笑声)
简单的化学原理,规律公式,在教学幽默的寥寥数语之中,给学生予幽默,学生慢慢领悟个中道理,无声之中,蕴涵着化学老师智慧和信心的幽默渗于学生理解中,大大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4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
简单有趣的一个实验,被这位老师这样一演绎,学生学的就不仅仅是这个实验的原理,幽默的着装,幽默的表达,最后富有含义的幽默一句,都让学生受益不浅,学生在这样有幽默感的老师带领之下,潜移默化,在机智的幽默浸泡下,相信各个层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笑过之后,让人深思,让人掩卷细细回味,这正是幽默的魅力所在。
2.5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有助于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示例]一位高一的化学教师,教到“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时,一个叫谭晓安的学生问:“太繁琐了,能不能叫它为‘物质量’?”。那老师灵机一动,幽默地问:“我们大家以后能不能都叫你‘谭安’呢?”学生寂然,后哗然。“物质的量”记住了,“谭安”也叫开了。
这位老师这种灵机一动的幽默不是偶然,是老师机智和人格魅力使然,而老师的这种幽默艺术对学生的个性影响又是入微深远的,不仅仅是那位谭晓安同学。
2.6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有助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有的教师习惯于板起面孔说教,一副正人君子模样,虽说学生不会畏而惧之,却一定是敬而远之,师生关系虽不至于剑拔弩张,却也是难以和谐融洽。学生不能“亲其师”又怎能“信其道”!而运用教学幽默艺术,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6]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学生难免会在学习中发生差错,如果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中厉声厉语,刻意指责,必定会令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在感情上不能接受。这样的批评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产生相反的影响。但如果在批评教育时说一两句风趣的,富有幽默感的话,不仅能缓和气氛,而且能消除学生的窘态,帮助他们跳出困境。
[示例]一次,学生抄袭作业,怎么教育呢?课上化学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事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不是说,天底下绝对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吗?可这一次,我们班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样的,比如二氧化碳都会燃烧,氧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孪生姐妹也没有像到这种程度呀,请你们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先是煞有介事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
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只要顺势而下,指点良药就行。这种批评方式虽然有刺,但刺不伤人,而且容易让学生接受,有助于学生改正毛病。“笑声能产生一种平衡的影响作用。亲切的笑声,纵然是片刻即逝的笑声,也能填平人们的地位或看法之间的鸿沟。”[7]
3.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实施策略
化学这个学科不同于英语,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当然他们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只是文理不同的表面,就可以发挥的幽默内容来说,化学这个学科是比以上这些科目偏窄的,诚然,化学这个学科在我看来又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纯理科目,客观地来说,化学应该是一个夹在文理之间的,理解和记忆都同时重要的一门特殊学科,这就为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化学教学内容之中,可以让幽默一展拳脚的内容还是不少的。幽默由心而发,不可斧凿,但是创造幽默的方法也颇多,正如孙绍振教授在其书著《幽默答辩50法》中的总结“方法变化多端,全在曲尽其妙,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无临变制机之巧,则百法而无一用,有法则成累赘,不如无法,若有七窍玲珑之智,则无法也能生法,一法能化万法也,即所谓无法之法是为至法。”[8]
3.1挖掘化学教材内容中幽默艺术的因素,并用语言、体态、动作把它表达出来
如上所述,化学教学内容中存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幽默素材。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化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如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示例]
名称
定义
例子
实效
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
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
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歌诀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
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
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幽默的谐音能令到课堂气氛活跃之余,学生也很好地把内容记住了。
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朗朗上口的几句话便把抽象的实验过程象剑刻一样刻进学生的脑袋里边,幽默的功效尽现。
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
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在幽默中将知识连成网络,由旧知新,幽默的联系令到知识记得牢固非常
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
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
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幽默简洁的内容令到记忆容易而稳扎,运用起来,知识点清晰而有条理
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
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持久浓烈的兴趣,记忆方便而有味道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如果能充分认识到幽默在化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认识到它实质是化学教学上的一个奇兵,有意识的发现可以让这个奇兵发挥的内容,进而有效地组织内容幽默地发挥,化学教学也可以满堂笑声,笑声一过,留下的必将是化学知识的永恒记忆,对化学的无比痴迷,留下的也会是反思。上面的例子只是有关化学教学中记忆幽默的冰山一角,只要用心,幽默运用之妙随处可见。
3.2讲究教学方法中幽默艺术策略,用浅显的例子、语言、方式阐述出深奥、难懂的道理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情况,选择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掌握知识。制造幽默的办法有很多,但是“无法之法是为上法”。在李如密教授所著的教学艺术论中,对教学幽默艺术的技巧和方法作了精辟的论述,有蜿曲释义法,巧用笑典法,行为乖谬法,借题发挥法,轻言拨重法,刻意精细法,故错解颐法,直落反差法,逻辑归谬法,自我调侃法。结合我们化学教学幽默的特点,幽默的目的是为了能将深奥难懂的化学逻辑规律,方法定理能浅显地传授给学生,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觉得轻言拨重法,刻意精细法,更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推崇。
3.2.1轻言拨重法
顾名思义,轻言拨重,就是用很明白很简洁的语言(动作)来说明(解决)较难的事情(问题)。在化学教学当中,要能做到此等层次,必须要将所要教授的内容熟悉透彻,进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种超脱的感觉,在课堂上方能从容施展轻言拨重之法。
[示例]中学特级教师李拯国针对初三学生刚开始学溶解度这一章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说难,题目难度大的情况,进行辅导。他说,溶解度其实并不难,会打牌的人都会(学生笑声),因为解溶解度的所有题目都有一张公用的王牌,它就是溶解度的概念,我们总结一下可以发现,只要题目给出的条件满足下面的条件,那么它就可以和概念中描述的常温下含有100g水的饱和溶液联立方程,进而求得题目溶液中溶质,溶剂的量。这张王牌条件就是溶液饱和,同一温度,溶剂是水。
李老师的这一轻言掷地有声,幽默之中透着他的超脱,深厚的教学功底,学生受益非浅。
3.2.2刻意精细法
在化学教学中,常有一些抽象模糊的概念需要我们去讲授,这时采用刻意精细的方法,将模糊的概念加以定量,定性论述,给学生一个形象,一个幽默的形象,教学效果便会事半功倍。
[示例]有位化学老师在讲授摩尔这个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对1mol有个形象的认识:“6.02×1023,就是多少呢,1mol苹果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1mol只针对微粒,如原子,分子。但是我们可以假想微粒有苹果那么大,1mol苹果大概可以够全世界的人吃一年了。”
刻意的精细,令到本来抽象的概念游于眼前,学生记忆深刻,既有趣又有教益。
3.3运用幽默艺术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其他老师一样,往往也会遇到一些突发、始料不及的问题。例如,学生上课迟到、讲话、看报等,这时教师幽默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以帮助维护课堂秩序。另外,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常常需要进行组织教学,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幽默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说几句幽默的话,做几个幽默的动作,可以让学生舒缓一下心理的疲劳,有利于学生下一个“注意”。
4.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基本要求
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情趣,其表现方式有多种:一方面它可以借助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这是最常见的幽默手段。另一方面他还可以借助态势语中的服饰、眼神、手势、动作等因素来表现幽默。利用图表、教鞭、实物等教具表现幽默也是一种有效途径。如:有个学生朗读的声音总是放不开,于是老师做出侧身倾耳细听的样子,并将手贴着耳背,这种幽默的姿势逗笑了同学们,那个同学也笑着放声朗读句子。
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生活,则是一潭死水。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等方面去寻求契机,恰当把握和运用好幽默艺术,把课堂上的情趣和理趣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每一节课都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让每一位学生在愉快、轻松中学习,真正让幽默艺术散发出熠熠光辉。
对于现代化学教师来说,娴熟地驾驭教学幽默技巧,是有益于增进自己教学情趣和魅力的,但真正的培养起“幽默”细胞,还需掌握技巧和方法。
4.1注重个人修养,提高涵养性,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
化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幽默艺术水平,必须注重个人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比较富有幽默感的人。因为幽默是智慧的结晶,是健全的理性和浓厚修养的产物,是一种达观而敬锐,超拔而挚诚、直率而坦然的人生态度,所以养成大度、宽松、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另外,教学过程中要讲究创新奇特的思维方式,营造趣味思考方法,在引人人胜、发人深思中进
行教学,进行思考。
4.2注重观察发现,搜集好素材
培养幽默这种特殊细胞,关键一点是注重观察发现,要善于捕捉幽默源。一般说来化学教师的幽默源有三种一是生活中的幽默。如教师之中存在的、学生身上存在的、周围人身上存在的、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俏皮话等。对于这些“活”的幽默,教师需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二是艺术中的幽默歌。例如各种艺术作品,如笑话、漫画、相声、小品,双簧、顺口溜、歇后语等,无不妙趣横生,注重搜集积累,有时教学过程中顺手拈来,可收到良好的幽默效果。三是教材中的幽默。教材中幽默籍要仔佃认真品味体会,引导感受幽默艺术所在,并体会出其中的妙处。
4.3注重速度音调,把握最佳时机
4.4注重自然流露,发挥最好途径
因为笑是不能强迫的,所以教学幽默艺术不应娇饰、矜持、做作、卖弄,而应内向、蕴藉、深沉。正像清代戏曲家李渔所说:“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这种机智表现为,好像一切都是漫不经心、不思考、脱口而出的。或者说正确的方法和纯熟的技巧是“板着脸说笑话”[9],一本正经地“请君入瓮”,是发挥幽默力量的最好途径。
4.5化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幽默的目的
化学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德性。因此,教师运用时出发点应该是真诚善意的,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亲切感、温暖感、真挚感和信任感,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
4.6化学教学幽默应服务于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7化学教学幽默应做到适当
教学幽默是一种很美的教学艺术形式,但它的美在于使用适当。适当表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仅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教学幽默的质,就是教学幽默必须不是低级趣味的,不是单纯为逗乐而幽默,不是过分的玩笑,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可见,教学幽默宜精不宜粗。
幽默是化学教学中的奇兵,新一代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位奇兵的功能绝非只是让化学教学事半功倍那么简单,在实践中大胆探求,发现这位奇兵的用武之地,大胆地运用幽默,有效地组织幽默,摸索出更为有效的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实施策略,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幽默涵养,善于发现幽默,很好地表现幽默,在不久的将来,幽默这种教学艺术必将会在化学教学中独树一帜,奇兵将会成为将军。
参考文献:
[1][美]雷蒙德·.罗斯著《演说的魅力—技巧与原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94页
[2]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3][美]彼得著《幽默定律》,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4][英]柏西·布克著《音乐家心理学》
[5][美]彼得著《幽默定律》,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6][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7][澳]波维尔·安德森《幽默与教学的关系》,[J]《外国教育动态》1987年第5期
[8]孙绍振著《幽默答辩50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页
[9]薛宝琨著《笑的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策略
口于鸾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口语艺术
著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教师正是与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在教学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以口语为主要载体,它支配、调节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口语的艺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善于选择和运用规范的,准确的,生动的话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的口语表达艺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艺术,需要教师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先进的教育思想、娴熟的教育技巧和高超的言语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口语艺术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拥有出色的口语,将更能展现化学世界的内在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和谐的统一。
笔者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注重运用一些口语的艺术技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增强语言的亲切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感兴趣,首先要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1)微笑着说话。微笑的魅力毋庸质疑,“如坐春风”便是对微笑经典而恰如其分的评价。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要微笑着说话,很难想象学生会对一个板着脸说话的老师有亲近感。
(2)课堂教学中不时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用学生的语气、语调说话,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认同感,倍感亲切。
(二)在口语表达时注重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拟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物质加以拟人化的描述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关于铁的新课引入是我做了如下的描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具有历史沧桑感的金属元素……”讲述中“历史沧桑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反响,铁怎么会有“历史沧桑感”呢?在学生的疑惑中我又简单介绍了炼铁,用铁的久远历史激起学生去研究这种物质的性质的欲望。新鲜的拟人化表达使学生对铁产生了亲近感,乐意去研究其性质。
(2)比喻。在讲述过程中运用比喻着一修辞手法,往往使一些难懂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如在讲述盛放碱液的玻璃瓶不宜用磨口玻璃塞的原因时,以“往伤口上撒盐”做比喻,伤口撒盐疼痛加剧,同样磨口(带伤)玻璃更易与碱液反应。
(3)对比。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对比化的描述更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概念、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如在讲解同位素时,我做了如下的描述,要学生进行辨析: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之间一定互为同位素。
②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微粒互称为同位素。
③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这一对比,概念中的关键之处就了然于胸了。
(4)引用。在化学教学的语言表述中不时引用名人名言、俗语、古诗词,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在描述碘升华的实验现象时,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日照香炉升紫烟”,这一描述使学生萌生了历史自豪感并受到了古典文化的洗礼。
另外,讲述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暗示、排比的等修辞手法,使教学口语更加丰富多彩。
(三)在口语表达时注重诗意性。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具意境的形式,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诗意”的诠释,更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底蕴和美感体验。如在讲述石蕊遇酸变色的性质时,我给学生朗诵了这样一段诗句:紫色的心事,触及辛酸,就流出鲜红的血泪。石蕊遇酸变红这一性质一下子就生动形象起来了。
(四)在口语表达时注重语言的幽默感。幽默语言的运用往往使人印象深刻,谈笑间知识的烙印便隽永于心了。如在描述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时,把白色产物中夹有黑色这一现象用“有黑头”这一幽默字眼生动化了。
当然,课堂中的口语表达一定要用恰当的语气、语调,配合相应的教学情境去表情达意。或高亢,或舒缓,或激烈,或沉稳,达到“语出境生”的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中的口语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提炼升华,以期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让化学课堂遍开幽默之花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题记
【课题的提出】
原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幽默教学艺术”,则是指将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就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枯燥乏味的语言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所造就的效果迥然不同,前者是催眠剂,后者则是兴奋剂。然而,现代学校的教学中这种轻松和笑声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轻松愉悦的“幽默教学艺术”。
【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教学艺术”,有以下五方面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幽默教学艺术”会使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和记忆。成功的教学幽默使人精神振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于是学生学起来就会兴致勃勃、主动积极,丝毫不会觉得学习是负担。
2、易化教学内容
含蓄而深刻的教学幽默蕴涵着潜在的信息,耐人寻味,能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有助于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启学生智慧,也能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也常常因一个幽默而深刻地领悟并记住了一个观点或一种道理。
4、融洽师生关系
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一般都乐观、开朗,遇事比较豁达、大度;而心胸狭隘、锱珠必计的人不可能幽默。幽默需要善良和友好,心理阴暗、剑拔弩张产生不了幽默。人与人之间有了幽默,感情就容易沟通,关系也就更融洽。教学幽默折射出老师的宽容与大度,折射着教师的善良、友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尴尬和不愉快的场面时,教师宽容大度的“幽他一默”,会让尴尬和不愉快尽早过去,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5、增强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最得体地把教学的艺术因素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享受。教学的艺术性可看作是对教学方法的综合升华。我们相信,一个在课堂上经常恰当并熟练地运用教学幽默的教师一定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程度。况且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可消除学生疲劳、引发学生思考、陶冶学生情感、美化学生心灵,并使课堂妙趣横生。
【课题实施的方法】
怎样实施“幽默教学艺术”,让幽默之花绽放于课堂之中呢?对此,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高中化学教师,就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体会通过范例介绍略作总结,浅谈一二。
一、将幽默的小品语言融入课堂之中
赵本山、范伟、潘长江、小沈阳等都是大家喜爱的著名笑星,他们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笑料精品,有些千锤百炼的语言段子堪称“经典”,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笔者将某些语言段子融汇于化学课堂语言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讲课过程中要想给学生穿插一个关于“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思考题,我便故意模仿赵本山的语调:“请听题:说——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吗?请A同学回答。”A同学生略加思索,用惯性思维回答“能”。我迅速接上:“错!知道为什么错吗?”A同学生挠挠头皮说,“我忽略了钠与水反应了!它不能置换出铜单质,而是生成氢氧化铜。”我说“恭喜你,答对了!”我又顺势出第二道,“请听题:说——金属钠投到氯化铁溶液中能置换出铁吗?”A同学很快回答“不能,应该生成氢氧化铁。”我笑着走下讲台,紧握A同学的手说“恭喜你,你会抢答了!你太有才了!”全班同学在一片笑声中提高了学习兴致。
再如,有的同学不会区别H3O+和H+,我说:“后者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脱掉了‘水外衣’,‘难道脱了马甲就不认识了吗’?”学生忍俊不禁。还有,学生在对比书写“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和“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后,发现是相同的。我便模仿小沈阳的语气“这不一样一样的吗?”遇到图像题,我在黑板上画图出现拐点时,我一边板书一边说道“拐了、拐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便迅速高涨起来。在做化学实验时,每当快要出现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我便模仿魔术师刘谦用神秘地的口吻说道“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学生们无不瞪大眼睛、专注的地观察实验现象。
二、巧用比喻、拟人、谐音等手法,给死板的知识赋予生命
教师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中要讲艺术。幽默风趣、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教师的机智、博学、豁达、乐观,又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陶冶性情。比如,课堂教学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有一“喻”道破“天机”的神奇功效。如讲浓硫酸稀释时将学生比成浓硫酸:我希望同学们像浓硫酸一样,越是泼冷水越是要热气腾腾。这样讲“浓硫酸稀释时产生大量热”,既突破难点,又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再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撤离酒精灯,再继续通氢气。可以形象地喻为“氢气早来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在给学生讲述“铝及化合物”时,提及铝元素具有两性,三氧化二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我便用“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来概括他们的关系。在元素周期律中,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奇偶性与其序数的奇偶性的关系——“价奇序奇,价偶序偶”可记其谐音:“嫁(价)鸡(奇)随鸡,嫁狗(偶)随狗”。
还有,记忆元素周期表中的常见元素时,原子序数为21~30号元素分别是:“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可记作“钪钛反革命,铁姑娘痛心”。“镓锗砷硒溴氪”,可记作“假设砷硒休克”;“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可记作“如此依靠你吗?得了,老爸”。第五周期剩下的元素“银镉铟锡锑碲碘氙”便记作“有个人习题(结果做成了)四点三”。如果把元素周期表看作一个大家族的话,那么在这个家族里面,有爸(钯)、妈(钼)、大伯(铂)、大婶(砷)、姥姥(铑)、妗(金)子。有两个哥哥(镉、铬)、两个弟弟(锑、碲)、一个妹妹(镅)、三个姨(铱、钇、镱),还有(铕)我你他(锇、铌、铊),大家伙们(钽、镓、钬、钔)都是好朋友(硼、铀)。这样将元素符号拟人化,不仅记忆方便,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幽默,富有情趣。
写得真是无比精彩!我当作范文将该同学的作品在全班宣读时,同学们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三、富有幽默感的格言、谚语、口诀、成语,常常是课堂幽默运用的好材料
将化学知识与成语联系,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例如,物质提纯时,“除杂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除杂质时应添加什么试剂往往易出错。如针对“HCl气体中混有少量H2O蒸气如何除去”这个问题,我最后总结出提纯操作“两不要”。一不要“前门拒虎,后门引狼”(即除杂质不要引入新杂质),二不要“倒洗澡水时连小孩一起倒掉”(即除杂质不要损耗被净物质)。再如,二氧化硫与氯气混合后的漂白能力消失,可喻为“两虎相争,两败俱伤”;两原子在形成极性共价键时,明地里形容它们“共用电子”,实际上会出现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会使电子对偏向它,可谓“明修战道,暗渡陈仓”;原子半径增大失最外层电子能力也增大,这就叫做“鞭长莫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可理解为“殊途同归”、歧化反应则理解为“分道扬镳”……
四、创设情境,展开联想,将教学片断提炼成富有情趣和幽默感的“小故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情境化的幽默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如我在讲授绪言课时,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化学,而且让他们知道化学是非常有趣和非常重要的。我说:现代人类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化学。如果没有化学,人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向学生指出:“化肥、食品、化纤、水泥、钢铁都是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学工业产品。如果没有它们——你们将住山洞,可能连山洞也没住的,因为人太多;你们将用兽皮遮羞,可能兽皮也没有,只能用树叶;你们将没有食品,只能吃野草和野果……”学生被我生动幽默的话语感染,精神振奋,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以高中化学2(山东科技版)第2章第1节标题一下的“交流研讨”栏目为例,我曾设计了以下教学实录,命名为《H原子和O原子的“移情别恋”》,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1个水分子是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组成的,是一个很稳定也很幸福的“一夫两妻制”家庭。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突然被电流所击中!同学们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A]H原子和O原子坚定不移,宁死不屈!
[生B]H原子和O原子迫于强大的外力,束手就擒。
[生C]H原子和O原子……
(此时形成热烈争论的两派观点)
[师]大家停止争论,请看动画(演示动画):2个水分子在电流的作用下,H原子和O原子开始从水分子中慢慢脱离,最后四处逃散。一个“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了!
[生]观点胜利派会心微笑,观点失败派有些惊讶。
[师]很不幸,这个家庭遭到电击,H原子和O原子便无法结合了。即H—O化学键遭到破环。他们只好被迫“移情别恋”,去寻找新的“归宿”。于是——4个H原子两两结合变成2个H2分子,2个O原子结合成O2分子。
[师]顺势启发:你对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小组讨论。
[生]小组代表发言: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教学片断《H原子和O原子的“移情别恋”》通过动画演示,问题启发,使小组讨论展开问题争锋;再赋予拟人、打比方等手法,可以使“灰色枯燥”的化学理论变得生动幽默、学生易于接受。但教师注意把握师生互动的分寸,太过活跃的课堂有时会冲淡学习的主题。总之,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创设快乐而高效的学习生活。“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高效、快乐的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课题实施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艺术,并非随心所欲地制造笑声,而是该“该手时再出手”,它总是受教学规律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利于教育方针、教育原则的贯彻执行;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学幽默应把握三项原则:1、幽默要尊重学生,不得有讽刺意味
幽默需要宽容、豁达、心胸宽广,特别是教学幽默需要和善、友好。如果幽默带有尖刻的嘲弄、挖苦讽刺就极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伤害学生的情感,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2、幽默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幽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学生乐学、易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应服从教学的需要,紧密地结合教学内容,为教与学服务。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所使用的趣味语言与课堂教学脱节,离题万里,不仅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还将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3、幽默不要媚俗
课堂教学幽默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展现出一种睿智和灵气;而不是油腔滑调、哗众取宠。粗话脏话只会玷污神圣的教学环境,那些低级、庸俗的搞笑只会折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由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会使不少学生沾染上不良语言习惯,这对他们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
【小结】
幽默,是一种高雅的课堂教学艺术;幽默,如一石击水,能激起课堂思维的美丽浪花。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在抽象难理解的知识与学生易理解、感性化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相信化学教师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一定能换取灿烂的笑容和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