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教育只有把戒尺还给老师,学生才能心有所戒

“这个时代的教育生态,带给了老师很多烦恼与困惑,他们在爱中挣扎行走,影片中折射出的师道尊严、惩戒权、师生关系等问题,也不免让我们深思。”

你的人生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他霸道专治、古板苛刻、不近人情,这样的老师大概是我们学生时代最讨厌的老师!有木有?

然而,每个老师都是多面手,在刻板专横的背后,他或许也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是你不曾体会到的。

电影《老师·好》中于谦饰演的苗宛秋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老师,他在南宿一中和三班学生斗智斗勇,这个看似令人苛刻讨厌的老师,在影片中展现出了温情的一面,他默默关心学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形象生动立体,真实接地气,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是的,我们都曾遇见过这样的好老师,他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你就是这位老师,从学生的不理解到理解,从叛逆到认同,师生关系不断升温。

这个时代的教育生态,带给了老师很多烦恼与困惑,他们在爱中挣扎行走,影片中折射出的师道尊严、惩戒权、师生关系等问题,也不免让我们深思。的确,师生关系绝不是压制和反抗那么简单!

师生关系绝不是压制和反抗那么简单

影片中,苗宛秋和学生的相处幽默逗趣,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我们思考的却是:

他打压一切新生事物,禁止学生跳霹雳舞,可是学生背着他偷偷买音响练习舞蹈;他以高三学业紧张为由,霸占所有与高考无关的课程,禁止学生参加健美操比赛,可是结果是,所有学生集体罢课参加比赛。

苗宛秋越是压迫,学生越是反抗。苗宛秋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没错,是师生关系陷入了误区。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学生要如何通过老师获取教育?老师会不会太累呢?答案是肯定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那么,老师如何和谐有效的与学生相处呢?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这样做:

一.学会换位思考

二.与学生交朋友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代表着一种权威,他们希望可以和教师成为朋友。教师不能始终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让学生生畏,要积极走进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给他们亲切感。

三.做一个倾听者

由于年龄和性格特征,学生有时会有很多话想找人倾诉,很多问题想与人讨论,很多困惑想得到指引……作为教师,还应肩负倾听者的角色。给他们方向,教他们方法,使他们得到慰藉。

四.参与学生活动

教师除教学之外,还应多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师生共同学习与生活。在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学生打成一片。

用影片中学生的话来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老师要想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就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极发现和寻找与学生相处的乐趣,像苗宛秋那样一味打压学生,老师会非常累。

避免悲剧发生就要捍卫教师的尊严

当苗宛秋的“强盗”行为引起全班同学的反感时,他默默的温情却又打动着学生的心。

学生家里出了事,他撂下课堂,骑车带学生赶往医院;学生被抓进派出所,大晚上他将人从所里捞出来;得知学生得了脑瘤,因经济困难而一直拖延病情,他组织班里的同学募捐,自己一言不发拿出一个月工资寄给学生......

无论班里哪个学生出了事,他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像所有普通的老师一样,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从不是置身事外的那个人。

但是,由于替学生补习功课,苗宛秋却被停职,还差点丢了工作,即使他是免费为学生补习功课。

我们可能会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作为文人的清高、不解释吗?还是因为学校的不作为呢?苗宛秋的事情发生后,学校的领导只是一味地把苗宛秋批评一顿,然后扔出去挡枪,没有想过维护他的权益,甚至没有问过他是不是有什么隐情。最后是学生为他出头证明清白,学生却也因此失去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永远失去了健康的身体。这也给学校带来一些启迪。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先。

北外附校林卫民校长也说: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捍卫教师应有的尊严。一所学校的成熟首先表现在它的专业自尊和自信,以及基于学校现实的判断力。

如果苗宛秋所在的学校对老师有判断力,给予他信任和支持,那么安静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管你最狠的老师爱你最深

电影中苗宛秋对学生的管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严”,甚至严厉到苛刻。开学第一天,他就给所有学生来了个下马威。他禁止学生烫发,当场抹去女学生的口红,学生抽烟被他发现,罚站了一整天,他没收学生的武侠小说,他让别着斧头来学校的“小混混”学生在门外一遍遍喊报告......

甚至,学生为了帮他找回丢失的自行车,没有按时上完晚自习,也要被他狠批一顿。

但就是这样不近人情的老师,却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扭转了人生方向。眼看着混混学生在错误的人生方向上越走越远,他一条街一条街的找人,把学生拉回课堂,生性胆小的他,直面砸向脑袋的啤酒瓶。

直到此时,同学们才发现,原来那个管你最狠的老师,同样爱你最深。

最后,小混混重回课堂,拿起书本,变成了阳光向上的好少年。

然而,现实社会中,往往因为教师教育学生而引起学生、家长的不理解,以至于让教师出现不想管、不愿管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今年在两会上表示,《教师法》要明确写清楚教师具有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权属于公权范围,有其特定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也曾在一本书中说到: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惩罚孩子?有些“错误”是否应该去惩罚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孙云晓认为,对孩子实施惩戒教育有九个原则。

实施惩戒教育的九个原则:

1、惩罚孩子的前提是肯定孩子。当惩罚孩子的时候,内心里首先要相信孩子还是好孩子。同时,也要在惩罚时候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道他并非一无是处。

2、犯错后立即惩罚。

3、平日要把您对孩子的要求讲清楚。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理解力和成年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所以,要把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对孩子讲明白,并且与孩子达成共识甚至约定。这样,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您可以惩罚他。

4、惩罚之前可以先对孩子进行警告。在惩罚之前告诉孩子,如果再不改错就要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

5、要向孩子说明惩罚的原因。在对孩子进行批评之前先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您为什么惩罚他,这样有利于他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在迷迷糊糊中被惩罚,他会感到很委屈。

6、惩罚前后要一致,要说到做到。

7、惩罚不要“翻箱倒柜”。

8、惩罚要适度。给孩子的惩罚,要因人因事而定。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对这样的孩子,也许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会儿他就受不了了。而有些孩子则比较皮实,因此,要了解孩子,知道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免惩罚过度或无效。

9、惩罚要对事不对人。要慎重使用惩罚方法,不当的惩罚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在惩罚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您惩罚的只是他的错误行为,他仍然是您所喜爱的孩子,如果改正了错误,您会更喜欢他。

教育只有把戒尺还给老师,学生才能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影片最后,以苗宛秋在黑板上写下的那句“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结尾。通透感慨中透着点淡淡的忧伤,把观众瞬间拉回那段青葱的少年时代,想起某个老师。

他可能经常批评你、约束你,他让你的青春过的“兵荒马乱”,他可能经常让你讨厌,却在某个时候让你感动落泪,他指引你成长,让你有能力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THE END
1.博士生眼里的师生关系:猫和老鼠?古人形容师生关系是良师益友,一直好奇老师与学生的益友是如何形成的,博士读完了才知道,导师与学生在虐与被虐,骂与被骂,气与被气之间,彼此试探了太多次极限,每次惨烈对峙之后,再相互搀扶,恢复元气,开始新一轮对战,如此操练了太多回,炼成了毕业论文,导师和学生也变成了那个可以相互搀扶下战场的益友(此处有夸张的成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104/16/6795100_884121834.shtml
2.初中英语重要句型在(语言学习)方面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2. 师生关系 give sb. a passing grade 给予某人及格的分数 examine the students’ homework 检查学生的作业 stand on the platform 站在讲台上 get on well with sb. 与某人相处得很好 raise aquestion提问 like to be with students 喜欢与学生相处 https://blog.csdn.net/zwt2001267/article/details/83850384
3.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也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http://www.ppkao.com/shiti/9808596/
4.任务驱动型作文“教授怒断师生关系”导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教授怒断师生关系”导写,师生关系,任务驱动型作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ZWKS2017Z2023.html
5.百年树人,致谢师恩?早上好祝?成长引路人们,节日快乐。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很宽松的,师徒之间非常和谐融洽,甚至不乏幽默。在弟子们眼中,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远看孔子觉得很威严,走近一接触就觉得很温和。后世人们常常用“如坐春风”这个词语来形容儒家这种轻松愉悦的师生关系。 https://www.meipian.cn/56mtu04z
6.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大题4.谈谈你对当代高校师生关系的理解。 答: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也是整个高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师生关系如何,直接会影响到整个高校活动的秩序和基本目标的实现。我认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先是三点:①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②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https://www.jianshu.com/p/e0fe746e96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