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分析背后隐含的设计原因优设网

各类产品都想分到社交的一杯羹,包括支付宝推出的生活圈、陌陌的网红直播、小密圈的问题留存,无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比如我的朋友圈有这么一类人:每次发完内容,过不了多久就不见了,要么是删了,要么是设置为仅自己可见了。说实话,发一条删一条或隐藏一条,其实挺累的,这类人内心肯定有很多想法,而「三天可见」这个功能正好就满足了这类人的需求。即不用删除也不用隐藏,还能告诉对方:我没有屏蔽你。

为了探究这类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我特意问了一些人,为什么要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这是一个什么心态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回答:

……等等,诸如此类的官宣。

我们来重新解析一下上面的言论,看看他们真实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这一整段内容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人自身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社交的复杂化。

本来我以为「三天可见」是属于朋友圈内容「阅后即焚」类似的工作,但是仔细思考了下,发现原来这个功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先看看朋友圈目前的一些功能:

到此其实还没说完朋友圈的功能,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同样一个信息:功能确实越来越复杂了。

现在的「三天可见」更是增加了产品功能的复杂性,我仔细的思考了下当中的一些变化。

朋友圈跟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好友量的增加,熟人社交反而变得次要了,主要的是新人或陌生人的社交。虽然人数是表象,但是它也是具备是否可控的,好比人的选择多了,就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抉择了。所以「三天朋友圈可见」反而能让这部分用户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吧。

但是反对的声音也是很多:

这些情况都预示着一个现象:即人们越来越不喜欢看朋友圈了。

「隐私」功能一直在被优化,产品在不断提高用户所谓的安全感,而这正好跟一些人说的,现代社会无隐私可言,呈现出了两个极端。不过其实也正好契合,正是因为无隐私可言,人们才更在意隐私。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说是:

虽然每个人都有保护隐私的权利,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生态圈才是一个社交产品的灵魂。

每个人都习惯于跟随大众潮流,即便不知道为什么。

基于数据所设计的产品或功能,也许是人们目前需要的,但绝对不是人类所必要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原因,所以我一直说数据可做为相对参考值,但是不能以绝对的方式来分析。

接下来我要说一个比较虚的话题:格局。(下面主要是感性部分了哦~哈哈)

我回头看以前的自己,觉得有点无聊又有点幼稚,各种黑历史,特别影响我现在的个人形象(虽然也没什么好的形象)。毫无疑问,我那些没什么营养或者单纯发泄情绪的状态,根本帮助不了任何人,甚至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但我还是决定保留,一方面它体现了真实的我,另一方面,这让我必须明白:人长大了,就得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如今朋友圈的成分这么复杂,根本不是「是否可见」或发不发朋友圈能解决的,所以很多人都开始不发朋友圈了,而导致现在的朋友圈缺少了原创性。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发不发朋友圈能决定的,即使大家每天发,其实还是重复的内容,上面也表述过了。那么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社交网络的设计变得复杂了?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大原因在于:所有的功能都是为了取悦用户的行为而设计的。

但问题是,这种「用户被动式行为」都是商业化的,我们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更深刻的体验与成长,更多的反而是被肤浅的表面所吸引:时代在变,媒介在变,而不变的,还是那批不求上进的人。所以我们在社交网络中收获的往往都是无聊与失落,最后什么都没有,与最初一样,等待着另一个产品打动自己。

无聊的时候,问问自己掌握某个知识点了不;

遇到问题,尝试着自己主动去解决了没;

作图的时候,有没有时不时拿起手机去翻阅新闻、信息;

当你真正得到了成长,发一个朋友圈,让我们给你点个赞。

作为一名产品或交互人员,发现一款好产品更新迭代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去思考表面的功能逻辑与架构原理,更应该分析背后真正的原因:这个功能为什么会出现?

最后来一句鸡汤作收尾:一开始,我们都喜欢那个虚幻的自我,是自己心中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像是灯光褪去后狼狈收场的路人,平凡,简单,朴素,实在。

THE END
1.友衰关系如何入局说说关于友衰关系如何引来自桃桃说星盘说说关于友衰关系如何引导对方入局,男友or男衰一开始会大量投入和付出,从米到情绪价值,恨不得一股脑全堆在女友/女衰的面前,还有一个独属于他们的特点,就是非常喜欢带对方出去玩,小到商场电玩城抓娃娃,游乐园,大到景区其他城市或者出国,他们都是很乐意于在关系初期就这么做的,所以在初期,他们一定会赋予女友/女衰https://weibo.com/7374204378/Or7kvbuVn
2.关于关系渐渐疏远的说说感觉我们越来越疏远了的伤感说说1、有些关系就是因为“忙”而疏远了啊,你联系我的时候我在忙,我联系你的时候你没时间。 2、有时候,看似很好的关系却让人感觉疏远。学会看淡吧! 3、爱情是一种让人沉迷,紧张的幸福。她找过我,我竟然有所犹豫,忘记了遍体鳞伤的轨迹。我以为你不爱我,我以为你是与我一样的感受只是欲求新欢忘记。那时起我们https://www.027art.com/fanwen/shuoshuo/13734097.html
3.关于越来越生疏的说说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生疏了(精选17句)10、见不到你的时候,心里有好多话想和你说,你在身边时,觉得静静地靠著你,即使不说话,也很好,无论最后我们生疏成什么样子 11、委屈也有,不想说给谁,等待或者说期待,可是每次都不太如愿,一直觉得就这么若隐若现地存在记忆里,有时候很清晰,但是慢慢变淡了,可能吧,早就和我没有一点关系了,只是回忆在敲打我,而https://www.wenanmao.com/a/64b5137aefa65db5080b3a84.html
4.GitHubnaoko821/kkndme1、先说说官方的统计数据。(选择性失明) 官方的统计数据从来是可以很雷,但不可以很真。 我们的统计原则基本就是:村骗乡,乡骗县,一骗骗到国务院。 不知道有人去市、县、乡、村进行过社会调查没有? 社会调查是怎么一回事? 我来告诉你,所有的关于人口、收入、田地、贫困户的数据都是官方统一编写,统一口径,如果https://github.com/naoko821/kkndme_tianya
5.关于友情变淡的说说心情带图片一段时间不联系就会冷淡1、有的人一段时间不联系就会冷淡。有的人几年见一次还是会心动 2、“总要靠聊天来维持的关系真是糟糕,一段时间不联系就会冷淡。” 3、原来有些你自以为很重要的人,你不联系他,他就真的永远不会联系你。感情总是太脆弱,一段时间不联系就会冷淡。所以,走错了路,要记得回头;爱错了人,要懂得放手。人心都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220/12/65238170_880965080.shtml
6.关于流行歌和钢琴音区分组的关系(当我们说说B4的时候,到底对应的1.图中的分组规则是分了大字组和小字组,还有一种是全用大写字母来标注的;如C4对应的是小字组c A4=a=440Hz。 2.在唱流行歌时,流行是唱高八度的,所以当唱输了你,这三个音是B4的时候,对应的是小字一组的b1,也就是B5。 3.所以需要换声,需要气息支撑。https://www.jianshu.com/p/4f0536b4c134
7.翼俊X颂华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机智医生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二季同步更新中: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701003/?dt_dapp=1———从第一集开始看《机智的医生生活》就站定翼俊x颂华,从第六集开始在机医小组里持续记录这条loveline的进展。虽然第一季结束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我会一直守候着,直到他们找到属于彼此的幸福。他们一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639350/
8.温柔与人际关系的句子经典语录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温柔与人际关系的句子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温柔与人际关系的句子以及人和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说说 人与人相处经典的句子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https://www.41639.com/sYkE4gyMVl.html
9.谈谈HDR:HDR亮度对比度,与SDR的区别和关系播放机/信号源再说说tone mapping以及HDR和SDR的关系:我看到有人说电视才是真HDR,投影都是SDR,不是真HDR,都是靠https://www.hao4k.cn/thread-70697-1-1.html
10.嵌入式软件工程师面试题(三)dmacache面试题2、谈一谈什么是系统声明周期,说说你对敏捷开发的理解以及和SDLC的关系SDLC:sdlc(系统生命周期,系统生存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包括: 问题定义及规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敏捷开发的核心是迭代开发(iterative development)。 敏捷一定是采用https://blog.csdn.net/m0_51061483/article/details/1269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