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恋爱的本质是性行为吗?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积极与各种唯心主义哲学论战,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在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亦有一定成就。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主编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

(一)来信

读书问答:

日前某妇女团体开“座谈会”讨论“恋爱问题”,他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恋爱的本质”,讨论后所得出的结论是:“恋爱是以性行为的发挥为基础,而以基于爱情及思想行动之协调,感情性格之一致,人品学问之相当等附带条件而成性的两性结合。”

我同意于前者而提出了如下的补充,恋爱的基础虽是性行为,而这性行为的基础却是依存于两性,即是说两性才是最基础的东西,性行为不过是有了两性以后的派生物。根据生物进化论的发现和社会进化史的推论,人类也是由最低级的生物一一亚米巴,单细胞之类长期进化来的,并不是一有宇宙即有两性的行为的出现。两性间的生理器官,自进化成人类以来也都经过了不少的变化。未来的两性,通过社会生活的演迸,也很难说不会促进性行为的变化。既然两性的本身都在演变,则由这两性所附生的性行为,也是要与两性辩证地变化发展的。

我这一意见才提出,竟引起了主席和一部分人的非笑,认为是“离开本题”的“滑稽”,渺茫抽象的奇谈,而竟不加解释地武断地作出了“恋爱的基础一一性行为绝对不变”的结论。先生,性行为真是不变的吗,为什么宇宙间竟有绝对不变的东西吗这一真理如果存在,不是连辩证的逻辑都要被否定了么我实在不明白她们所以发笑的原因,也许我的那种说法,太架空和不圆满了一点,但它究竟不是“奇谈”,更没有“离开本题”。说得不对,不对的地方在哪里她们没有给我指出;对,她们的笑不是浅薄无聊么先生,她们那一“不变说”的论证算充分么算正确么真是把握住了真理的核心么那样武断,那样主观,是学理探讨的态度么我的意见真的没有成立的理由么何以故

尤其使我莫明其妙的是那第二个问题一一恋爱的形态一一的结论与第一问题结论之相互矛盾:“恋爱的形态与其本质相对的统一着,但这形态须随时代及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资本主义制度时代的恋爱形态,只是畸形的以商品的买卖形式出现,真正合理的自由平等的恋爱,必须等私有制度废除以后,公有制度确立的社会里才能普遍实现。”本质既与形态“相对的统一着”,而本质又是“绝对不变”的,规定形态变化的倒不是形态的本质,而是“时代及社会经济”,这不又将形态与本质的“统一性”,完全消去了吗离开了本质的形态,真使人不堪想象!先生,对立物的相对与统一,该是要在对立物的相互矛盾与运动的逻辑下才会存在的吧如果形态单独向前发展而本质停滞不动(当然是不可能的)则本质不是将被形态否定了么形态与本质不是辩证法的发展着的么这不是机械论者的观点么但它错误的原因在哪里

该团体的态度,究竟算是比较前进的,我个人对它解放妇女的希望相当的大。那夭在座的人又很多。不论是谁,灌输了错误的理论给听众,谁就要负责任去纠正。为了这,我深惧我的发言会有错误,特来请求先生指正,好让大家不会受我错误的影响,同时,她们的观念要是不正确,也望先生指出。

读者徐晓云上

(二)恋爱不是永久不变的

恋爱问题,我们还没有详细地讨论过,也没有人像徐君这样郑重的提出来过。这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整个生活问题太严重了,使人没有机会充分来注意它。但我们对于它也不能忽视,它始终是青年们的重要问题,并且正因为生活困难,更成为青年们非常苦恼的问题。

趁着徐君提出来的机会,我们来加以讨论,不是没有意义。从来信上看来,徐君所讲到的那妇女团体,正如她所说的一样,究竟算是比较前进的。至少,她们不是恋爱至上主义者的集团,她们没有把恋爱当作人生的至高理想,看做唯一的幸福,她们坦白地宣布了恋爱是建立在物质上的,恋爱和性行为分不开。她们又了解在现在不合理的社会里,也没有合理的恋爱,“真正自由平等的恋爱,必须等私有制度废除以后,公有制度确立的社会里才能普遍实现。”这就是说,两性问题是不能单独解决的,必须整个的社会有了办法,才能够建立起合理的两性关系。这些地方,都证明她们的进步性,证明她们并没有像观念论者一样,把恋爱的理想过分的夸大了。

但她们对于恋爱的了解,未免太简单了,她们几乎把恋爱和性行为看做一件东西,没有加以分别。不错,没有性行为,就没有恋爱,如果以为恋爱可以和性行为完全隔离,是不对的,但我们要知道,性行为不一定就能够产生恋爱,动物也有性生活,但我们能说动物也会恋爱吗恋爱只在人类中才会有,而且就在人类中.也不是完全普遍的,譬如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天经地义的男女婚姻,却没有恋爱,人类的恋爱,也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下才能产生。

就拿她们对于“恋爱的本质”的结论来说,她们也承认,恋爱必须要有“爱情及思想行动之协调,感情性格之一致……”等等的“附带条件”,虽说是“附带条件”,但如果缺少了它们而仅只有单纯的性行为,那能够算是恋爱吗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的封建婚姻.所以不能称为恋爱,就是因为缺少这些“附带条件”。

对于这一切,我们自然还得要再具体地讲一下,恋爱既然不是由性行为直接产生出来,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既不是性行为,那又是什么它是可变的,它发生,发展和没落,那么它是从哪里发生它没落之后,男女的性行为发挥方法,又成为什么样的状态这几个问题,都得要具体的说一下。

(三)恋爱的特点及其社会基础

第一,我们可以看出,恋爱自由有个人主义的色彩。从五四时代的言论里,可以知道,主张恋爱自由的人,是以为恋爱是男女个人本身的事情,所以只能由本身自己来决定,不能听从“父母之命”,排斥第三人的干涉。这在反封建方面是有意义的,但推到极端,就有人把恋爱看做纯粹个人的事,以为和社会全然无关。个人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产生,这是谁也知道的。

第二,恋爱是以自由平等为理想的。所谓恋爱自由,就是要人人都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作自由的追求,自由的竞争,自由的结合,资本主义初期的时候,也就是用自由平等的口号来和封建势力对抗的.恋爱自由不过是一方面的反映。

第三,我们要注意,恋爱的自由平等,是虚伪的自由平等。恋爱者的双方互相间都有一种占有欲,一个人到了恋爱的成功的时候,就觉得对方是自己的所有物,这种占有欲,和资本家对于自己的财产所抱的态度并没有多少分别。后者说“我的财产”,前者说“我的爱人”,“我的”的观念是很值得注意的。表面上主张自由平等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要使对方成为“我的东西”。然而竞争在表面上虽然自由乎等,有资产的人实际上始终占着优势,自由平等也只成了一部分人的自由平等,这种自由平等,是终归要没落的。就好象今日垂死的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放弃了经济上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一样,今日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男女两性也说不上自由恋爱,而成为露骨的买卖婚姻了,自由恋爱和自由主义一样,是资本主义初期的产物。

第四,我们还要注意,恋爱所需要的那些条件也是反映着社会的不平等的。例如“爱情及思想行动协调,感情性格之一致,人品学问的相当等”,就表明恋爱的存在,必须双方的思想行动,感情性格,人品学问等等在一致的水平线上,然而要使这些东西有一致的水平线,必须双方都属于同一社会层才能成功,这就是说,在通常的状态之下,一个资产阶级的妇女和一个苦力劳动者是恋爱不上的,更进一步说,苦力劳动者们因为生活的残酷压迫,一般所谓的“人品学问”之类,在他们认为是谈不上的,因此对于他们中间也就说不上恋爱,而恋爱就成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事实上的特权了。

根据以上的四个特点,可以知道恋爱的发生,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有多么密切的关系。恋爱的种种特征,都带着新兴资本主义的性质,初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才是产生恋爱和决定恋爱的基础,恋爱的本质。我们现在就可以下一句断语,即恋爱是初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在两性问题上的表现。

当然,如果说恋爱全不是性行为,也是不对的,恋爱始终是人类发挥性行为的一种方法与方式,它和性行为是统一的,但说到这种方式的本质,我们就不能说是直接由性行为产生,我们就同时要指出它和性行为的差别。这就是辩证法上的“差别的统一”。不了解这一点,以为恋爱的基础只有性行为,那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看简单了,这是一种机械论的错误。

(四)恋爱的本质和形态

这样,我们就得要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找恋爱的本质了。但是,把恋爱单单看做经济的行为也仍然是简单化,仍然不够的,恋爱在发展中表现出种种的“形态”,我们也不能不注意。有的人恋爱的时候,目的是想得到好帮手,有的人(恋爱至上主义者)把恋爱当做人生至高至美的理想,像神圣一样地崇拜对方,有的人还带着半封建的观念,拼命的要把对方作为独占的对象。这种种的形态,和恋爱的本质自然有相对的统一,不在资本主义的初期(例如在封建社会里),社会决不许你自由去找好帮手,也不容你把爱情看得太高(要紧的是封建社会的义务)。所以这些形态,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统一的。但统一中同时还有矛盾,形态发展到某种程度,这矛盾就会暴露出来。恋爱至上主义者在极端的时候,有时也会不顾一切经济的限制,能为恋爱而牺牲自己的。为恋爱达不到目的而自杀的人,是不必说了,像有钱人的小姐跟着车夫逃走的事,也是屡屡可以听到的。如果以为恋爱仅只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这些事情就成为神秘不可理解的了。

我们要看出恋爱的经济本质,和它的观念形态(如至上主义等)的矛盾,形态是由本质决定的,但同时它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忽视了这相对的独立性,一切都要单纯的用经济来解释,这也脱离不了机械论的错误。例如叶青先生就是一个例子,他说“他与她恋爱,只因为他有财产……并且要能养活她才娶她……并且要他能养活她才嫁他……”又说男女双方有时虽已注重学识而不注重财产,全然因为有了这些,“暂时贫穷,将来会好”的缘故,这都是太把事情说得机械化,简单化了。实际上男女青年在恋爱的时候,倒并不这样单纯,他们的观念形态的独立性发挥到极端的时候,倒常常会冲破经济的打算把性命作牺牲品,这是不能不注意的事实,并且也是特别重要的事实。因为牺牲者的出现,并不仅仅证明恋爱至上主义的存在,并且能暴露社会经济的病根,表明这社会不能满足两性的理想,表明恋爱本身所受的物质的限制。

徐君所问的形态和本质的统一及其矛盾,就是这样解答的。

(五)将来的两性关系是怎样的?

最后我们要解答恋爱是不是会没落,如果我们把恋爱单纯归结到性欲上,且我们当然不能承认恋爱会没落,因为这样一来,性欲存在一天,就有一天的恋爱,更进一步,我们将以为别的动物的性行为也是恋爱了。这当然是一个错误。我们已经知道封建婚姻中有恋爱,我们也知道在今日资本主义的末期,经济上的独占形成和一般大众的贫穷化时代,恋爱也没有成立的条件,这时的男女关系已经露骨的成为买卖式了。这表明恋爱也并不是有永久性的东西。

但要紧的是将来社会里是不是有恋爱的问题,据那妇女团体中的人主张,是真正自由平等的恋爱要在那时候才能出现。这一点,有一部分是对的,因为根据社会科学,我们确实可以预料将来必有更好的社会经济制度,因此也有更理想的两性关系。伹事物的变化,不只是量的方面的变化,质的变化才是更重要的。我们决不会说将来的两性关系仅仅是比现在的更合理,我们还要说在那时,两性关系在本质上也要起变化。至少我们可以想到.在公有制度完全确立的社会里,“思想行动之协调,人品学问之相当等条件是不成问题的,两性的结合,也用不着讲这些条件,这些条件只在目前不平等的社会里才会提起,因为不平等的制度使人群间的思想等等不一致,才有这些条件的要求。既然用不着讲这些条件,那么,男女的结合就可以由纯粹的友爱达到目的了。其次,我们的恋爱理想中所具有着的那种占有欲,在将来的社会制度之下,是可以不存在的,两性关系可以达到爱而不恋的境地。

这两点,是我们可以推测到的。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将来的这种两性关系叫做“真正合理的恋爱”,那我们不必一定要反对,因为我们并不是要在名词上争执,要紧的是要明白,这一种两性关系,和现在我们心里所想的恋爱,或资本主义初期人们的恋爱理想,在本质上始终是有差别的。

我们的答复大致说完了,总之,这妇女团体是进步的,原因是她们都没有受到观念论的毒害,她们都相信将来的合理社会,但她们的错误是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色彩,用简单的性行为解释复杂的恋爱,就是机械论,把恋爱看做永久不变的东西,就是形而上学。至于徐君自己,她主张恋爱的本质能够变化,这是正确的,她矫正了她们的形而上学的错误,但她自己也和她们一样.同是上了机械论的当,以为恋爱的本质就是性行为.性行为是生物的行为,不是人类特有的行为,但恋爱却是在人类社会一定的基础上发生的,不是简单的性行为可以说明。

最后,说到生物的性行为,当然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性行为不过是生物的生殖方式的一种,有许多生物,不一定要两性交接,仍能生殖的,那就说不上性行为了,但这不在恋爱问题的范围以内,我们不再多说了。

THE END
1.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由于被错误的爱情定义洗脑,出现了这样一种可笑的普世逻辑:因为相爱的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亲密”和“承诺”,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爱情的本质也一定包含“亲密”和“承诺”。 ? 这种偷换概念的错误在于:“亲密”和“承诺”并不是爱情的原因,它们只是爱情的结果!如果你对一个人完全没有性欲,那你就不可https://www.douban.com/note/820001005/
2.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1/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 2/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 3/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 4/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 5/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 6/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 7/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 8/ 8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https://k.sina.cn/article_1070616301_p3fd04eed027012r4l.html
3.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可是我觉得什么最能见证爱情,什么就越接近它的本质。 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才叫爱情,终究会回归于日常琐碎,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在你喜欢的和爱你的人之间做选择,我建议你选择前者,因为如果你都没有办法劝自己将就,那又https://www.jianshu.com/p/c3618dcc26cd
4.恋爱的本质是什么在人生的长河中,恋爱如同一场绚烂的烟火,短暂而炽热,它不仅是情感的交织,更是人性深处探索与理解的旅程。对于成年人而言,恋爱不仅仅是青春的印记,更是心灵成长的催化剂,它触及了我们对自我、他人及世界最深刻的认知。那么,恋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场关于人性、情感与存在的深刻探讨。 https://www.meipian.cn/56lve84i
5.爱的本质是什么?哲学家巴迪欧如何理解爱情?爱的本质是什么?哲学家巴迪欧如何理解爱情?。听TED演讲,看国内、国际名校好课,就在网易公开课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theater?pid=IJB9A4KN4&mid=DJB9A4KNS
6.恋爱的本质是什么?标题: Re: 恋爱的本质是什么?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19 19:07:24 2023), 站内 以前可能爱情多一点,现在就是个两个家庭的资源重组。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0.152.59.*] 查看 发信 加好友 返回顶部 defeatyou 回复 转寄 转载 关注 搜索 只看此ID第http://images.newsmth.net/nForum/article/FamilyLife/1766366570
7.辩证唯物爱情观——爱情的本质这篇文章的起点,源于为人乐道的一个问题。爱情是什么?爱情和喜欢有什么区别?本文将从唯物主义出发,用辩证法论证爱情本质。 说下结论:爱情是一种感情形式,感情的本质是爱与恨的对立统一。即使自己快乐,满足,幸福,憎恶,仇恨等情绪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爱情是一个又爱又恨,不可分割的过程。但由于时间问题,本文暂且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10/17/841137_929523551.shtml
8.科学网—爱情与婚姻的本质最近突然想通了关于爱情和婚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原来就是审美观和价值观的问题。瞎想这个问题是因为看了香港富家女因为同性恋被父亲悬赏招女婿的新闻引发的。 什么是爱情,至今无人能够解释清楚,甚至心理学和科学都还没有完成对这个问题的全面研究。但是我相信爱情是和人的审美观息息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从未谋面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294-766538.html
9.爱情的本质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不同的爱情观。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人生课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许多不朽的文https://52xy.xupt.edu.cn/info/1062/3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