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摘要:本文在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内探讨情态副词的功能地位。我们首先确定了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的基本范围,并基于原型范畴化理论按情态和语气的连续统把这些情态副词分成典型、较典型和非典型三类,然后探讨各类情态副词的表达功能及其在情态系统中的地位。本文认为情态副词是汉语情态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类型的情态副词主观性高低不同,承担的人际功能复杂度不等,它们分别对情态量级起到细化和补充的作用,也使主观性在某些方面得以量化。

关键词:现代汉语;情态副词;功能地位

情态(modality)是句子中最为重要的背景成分之一,是人类语言普遍共有的语义范畴。

以往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主要集中于情态动词,而对情态副词的研究比较薄弱,少数研究孤立地研究情态副词的意义属性,侧重于这类词意义的内部分类,没有把这类副词放在整体情态系统中进行考察,因而对这类副词在情态系统中的功能地位揭示不够。

用副词表达情态意义是人类语言较为普遍的情形,汉语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重新检讨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的语义内涵、探讨其语义特征及表达功能、揭示情态副词在情态系统中的地位,既可以深化汉语的情态研究,也可以为情态的跨语言研究提供较好的案例。

鉴于情态副词语义内涵较为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们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情态副词的语义特征,重新确定情态副词的范围及下位分类,进而揭示情态副词的功能地位,我们相信这样的研究仍是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对建立现代汉语情态表达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对情态副词的研究包括整类研究和个别情态副词的语义语用特征或历史演变研究,除前文提到的张谊生、崔诚恩、齐沪扬、齐春红、徐晶凝、史金生等学者外,还有贺阳、李泉、朱冠明等。⑧贺阳:《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李泉:《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108页;朱冠明:《副词“其实”的形成》,《语言研究》,2002年第1期;朱冠明:《情态动词“必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科学》,2005年第5期。但各位学者关于情态副词的称谓并不相同:大部分学者沿用传统称谓,把这类副词称为语气副词;有的学者称为情态副词;还有的学者把这类有情态意义的副词连同某些别的副词一同称为评注性副词。

首先,名称的不同说明不同研究者对这类副词主要功能意义的认识不完全相同,加之这类副词情态意义和语气意义的纠缠客观上使研究者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情态和语气关系的梳理,大多没有把语气和情态看作两个独立的范畴,而是上下位关系,如情态隶属于语气系统①贺阳:《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齐沪扬:《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汉语学习》,2002年第2期;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或者反过来语气隶属于情态系统②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徐晶凝:《现代汉语话语情态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334页。。崔希亮③崔希亮:《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31-347页。则建立了更大的情态系统,语气、时体和能愿则分属三个不同的子系统。

以上各位学者关于语气副词或情态副词的研究对构建现代汉语的情态体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该类副词的语义特征及表达功能的解释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不能否认的是已有研究对这些副词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仍然不够透彻,不能较好解释这类副词功能语义的复杂属性。所以我们希望另辟蹊径,找到能较好解释情态副词功能特征的分类方法。

我们详细考察了五位有代表性学者(包括张谊生、崔诚恩、齐春红、史金生、徐晶凝)的研究。他们列举的情态副词(或语气副词)共288①288个词中有一些多义词,它们各不同义项,有的表达情态意义,有的不表达,为计算方便,我们把有情态意义的义项和无情态意义的词分别记为两个词。有的多义词所有义项都没有情态意义,当然就记为一个词。个,其中五人都收入的有49个,四人收入的有48个,三人收入的有50个,另有两人收入的50个。可见各家对情态副词的收录数目不完全相同,这其中可能有不同学者方言语感的影响,也可能有意义相近的多个词是否全部收入等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但最本质的原因恐怕还是没有区分语气和情态,把含有各种语气或情态意义的副词照单全收。

如前所述,情态和语气都是句子的背景成分,都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非现实性,并且汉语的情态意义和语气意义基本使用词汇手段来表达②此处的语气包括语法范畴和语义范畴。,这就使得汉语中的情态意义和语气意义常常集中于同一个词中。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划定情态副词的范围就不能完全排斥语气。也就是说,不管是否有语气意义,只要含情态意义,都可看作情态副词。

为避免重复叙述,本文认定的情态副词范围可见下文的情态副词分类表。同时对收录的情态副词做以下几点说明:(1)“别是、别不是”《词典》未收但《八百词》收了,我们对北京籍在校大学生20人进行语感调查,他们全部认可“别是、别不是”是副词,表示估计、推测,所以本文收入为情态副词。(2)现代汉语的情态副词与情态动词、认识动词、认识形容词以及具有语篇成分性质的插入语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十分清晰,有的学者也把情态各类词看作一个连续统①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100页。,因而我们所认定的个别副词也可能有词性归属争议,不过本文归入情态副词,也未尝不可,比如“定”(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两可)、“管保、保管、看来、没准儿、无疑”(认识动词或情态副词两可)、“必然、难免、起码、显然”(认识形容词或情态副词两可)。“实际上”是语篇成分充当插入语,但从词性上归入情态副词也说得过去。

情态副词的分类基于情态和语气的复杂关系以及情态副词语义的复杂性。在我们看来,情态副词与语气副词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作为原型范畴,情态和语气之间是非离散的连续统,非典型情态副词就在于有一定的语气意义,如感叹、疑问等。每类内部再按情态类型和情态量级进行下位分类,不过情态副词在语义类型上绝大部分属于认识情态,较少部分属于道义情态,没有动力情态。情态副词的分类见表1。

原则上,对上述分类可以进行形式验证,比如通过句位特征或句类适应特征进行验证。首先从句位上看,非典型情态副词因为涉及感叹和疑问这类主观性更高的意义,应该只能处在句首或者既可在句首也可在句中,而典型情态副词更多处于句中;再从句类适应特征方面看,非典型情态副词应该更多与疑问句或感叹句共现,而典型情态副词则与直陈句共现。

不过这种形式验证并非绝对,没有对内的一致性和对外的排他性:其一,因韵律特征单音节词即使是非典型情态副词,也会多处在句中,这时韵律特征高于句位特征;其二,情态类型不同对验证形式的选择可能也不同,道义情态词涉及许可、禁止和义务等祈使特征,基本处在句中,所以道义情态副词若适应反问句或感叹句,就可以证明其语气属性高,是非典型情态副词,当然反过来只要适应于一般祈使句就可看作典型或较典型的情态副词,并非一定适应陈述句;其三,很多情态副词具有多义性,并且整体上都比情态动词有较高的主观性,有的副词还具有语篇功能,所以即使典型情态副词也不是绝对不能用于句首,只不过出现在句中的情况更多一些;其四,较典型情态副词在句位特征和句类适应特征两个方面都表现为可此可彼,这也正是把这些词单独分出来的主要原因。

我们考察了约200万字语料(包括口语语料和书面语语料)①语料包括王朔、老舍的部分作品,以及PFR人民日报标注语料库。,对上述各类情态副词的句位特征及句类适应特征进行逐个统计,整体来看,各类情态副词在口语语料中的使用量更大一些。各类词的形式特征定量考察结果见下表:

表1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的范围及分类总表

②“还是”副词用法有三个义项,只有第三个具有情态意义,意义解释见《词典》第504页。

③“根本”做副词有三个义项,只有第一个义项具有情态意义,意义解释见《词典》第443页。

④“还”做副词有六个义项,只有第五个义项具有情态意义,意义解释见《词典》第504页。

⑤“就”做副词有七个义项,只有第七个义项具有情态意义,意义解释见《词典》第697页。

⑥“可”的副词用法有三个义项,只有第一个义项具有情态意义,意义解释见《词典》第773页。

表2各类情态副词的句位及句类适应情况定量统计

表2主要统计各类情态副词的句位及句类适应情况,从句位方面看,由于韵律上的单双音节特征会影响其句法位置特征(即单音节词更容易出现在句中),所以我们既统计全部情态副词的句位特征也排除单音节词只统计双音节情态副词的句位特征。首先,64个典型情态副词在200万字语料中共出现5163例,出现句首(即主语前和无主句开头)的共1049例,排除单音节副词则为993例,而出现在主语后的共4114例,排除单音节副词则为3237例。通过双音节典型情态副词在两类句法位置上的数量,我们看到典型情态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占极大的优势,而较典型双音节情态副词和非典型双音节情态副词在句首的比例依次变化。再从句类方面看,从典型情态副词到非典型情态副词,非陈述句在全部句子中的比例大幅增加。我们用图1和图2更直观地显示三类情态副词的句位及句类适应情况:

图1三类双音节情态副词的句位比例变化

图2三类情态副词的句类适应比例变化

由于副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做状语,那么希望看到某类副词只用在句首而不用在句中是不太可能的,实事求是的做法是看各类副词用在句首和句中的比例。图1表明从典型情态副词到非典型情态副词用在句首位置的比例逐渐增加,用在句中的比例逐渐减少,图2表明从典型情态副词到非典型情态副词出现在非陈述句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在陈述句中的比例逐渐减少。此数据基本支持我们关于句位和句类形式特征的假设。

我们同时感兴趣的是:既然人类语言中已经有情态动词表达不同类型的情态意义和情态量级,为什么还有表示情态的副词?如果情态副词不同于情态动词,那么它们的表达功能是什么,并且这种功能特征是否具有跨语言共性?

韩礼德(Halliday)曾区分三种语法功能,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是语言系统中的非概念要素,用来表达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并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①Halliday,M.A.K.“SystemandFunctioninLanguage”InKress,Gunther(eds.),EnglishSystemNetworks,Chapter7,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76,pp.101-135.,由此可见情态副词无论是典型情态副词还是有语气意义的非典型情态副词,都具备一定的人际功能。杨荣祥也认为,经过了历时演变的汉语情态副词主要体现为人际功能,有些具有一定的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则几乎丧失”②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67-378页。。情态副词的人际功能具体表现为传达了说话人对所说话语的态度、评价以及交际角色之间的关系,比如:

最好、还是:道义情态之盖然,并有赞同的态度。

万万、绝对:道义情态之必然,并有反对、否定的态度。

即使都表示肯定,有一些词包含前境回应,即说话人对说话之前的预想的回应,如:

果然、果真:认识情态之必然,并表示结果在意料之中。

竟然、居然:认识情态之必然,并表示情况出乎意料。

千万:道义情态之必然,多用于否定句,表达说话者担忧听话人做什么而恳切叮咛,使祈使内容务必实现。

汉语的情态副词若与情态动词连用,其作用也可作如是观,不过在我们看来,即使情态副词单用,其上述作用仍然可以体现出来,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1)a.你们这么努力,考出好成绩。

b.你们这么努力,考出好成绩。

(2)a.张三和李四一起来。

b.张三和李四一起来。

(1)a和(2)a只表示认识情态之必然,确信的理由为情理或经验,而(1)b除了表示认识情态之必然外主观臆断的意味更强,(2)b也表示认识情态之必然,但确信的理由似乎是理当如此,并含有不言自明、没有任何疑问的意思,因此较多地传递了说话人的态度和判断。

情态副词主观性高可通过与情态动词连用时的次序来证明,一般认为主观性高的词语总是居前⑤徐晶凝:《现代汉语话语情态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页;关思怡:《副词与主语的相对位置关系考察》,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而汉语的情态副词与情态动词连用时几乎都是居于情态动词之前,如:

(3)一个伟大的人牺牲小我。

(4)你可不告诉他。

(5)马上要考试了,我用功了。

(6)气死我了!

即使情态副词与其他副词连用,也多位于前面。徐晶凝比较了英语的情态副词和汉语的情态副词之后认为英语的情态副词因有相应的形容词和名词形式而蕴含“客观的取向”,而汉语的情态副词没有相应的形容词和名词,不蕴含客观取向,反而“以主观性作为自己鲜明的特征”⑥徐晶凝:《现代汉语话语情态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1页。。我们同意这样的分析。总的来说,汉语的情态副词承担了复杂的人际功能,既表达主观性情态又表达不同语境中说话人极为细微而多样化的情感、评价和交互关系,因此主观性经过叠加而更高,内部层次更复杂。也可以说,承担更多的人际功能是情态副词主观性高、语义特征复杂的原因。

前文提到,霍耶(Hoye)认为情态副词作为情态的补充模式,在语篇中可以调节情态值和主观性与客观性,比如副词really与情态动词can、will等连在一起可以起到证实事实、强调态度、加强程度等作用。①Hoye,L.AdverbsandModalityinEnglish.London/NewYork:Longman,1997.

本文最感兴趣的是情态副词对情态值的调节作用,这一看法与我们对情态副词的分类有暗合之处。汉语的情态和语气都用情态副词来表达,因此情态副词是处于情态和语气连续统上的成分,其复杂的人际功能确实可以对情态量级起到补充的作用,但确切地说是对情态语义量级的细化和补充。情态副词的情态意义类型中没有动力情态,有极少量的词表示道义情态,绝大部分属于认识情态,其中最可能的原因是动力情态不具备明显的语义量级,并且主观性低,道义情态由于涉及物质世界的规律、准则、习惯以及言语社团的约定等,其主观性比认识情态要低得多。这样看来,情态副词对情态量级的细化和补充实质上是主观性的量化。

情态量级的细化指的是情态值有细微的变化,包括强化或弱化。典型情态副词无论单用还是与别的情态词连用,主要起到细化的作用,如:

(7)你来。

(8)你早点儿来。

上两例都是情态副词单用的例子,例(7)道义情态之必然性,“务必”一般用于第二人称祈使句,命令性很强,与“要”相比,主观意愿更强烈的,因而必然性程度更强。例(8)为道义情态之盖然性,即较大可能性,情态动词“应该”是基于情理,而情态副词“最好”除了具有“应该”的意义之外还有包含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后者虽然也是较大的可能性,但似乎更接近必然性。再如:

(9)绝对会(必然+盖然)

(10)好像要(可能+必然)

例(9)因为前有“绝对”这一必然性情态副词而使表盖然的情态动词“会”向必然性靠拢,反过来例(10)的“好像”使“要”的必然性减弱。再看情态副词连用的情况:

(11)我不如他聪明。

(12)把阿姨叫出来再说。

(13)是又要推开命运的启示,再作一次艰难的逃离吧。

(14)她就一蹶不振了。

我们发现,两个情态词连用的时候,一般是前一个词的语义量级强化或弱化后一个词的语义量级,如例(11)表可能性的“也许”对表必然性的“确实”弱化的结果是“确实”的确信度降低,而例(14)表必然的“当然”对表可能的“也许”强化的结果是“也许”的可能性增强,向盖然性靠拢。

情态量级的补充指的是情态值不变,但除了情态外还包含与真值和状态的可能性及差异推断有关的自我情感、前境回应和人际呼应。包含语气意义的非典型情态副词大都对情态量级起到补充的作用。比如“难道、何必、莫非、何妨、何苦、何须、宁可、就、断乎”等除了情态之外具有强烈的肯定或否定取向,说话人的自我情感表现非常明显;“果然、竟然、居然”等除了情态值之外还蕴含说话人之前可能有所预料或期盼,而所说的事件或者出乎意料,或者为意料之中、盼望之中,即前境回应;“敢情、索性、反正、高低、死活”等则预设听话人事先有某种想法,后来发现并非如此,说话人或者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或者不管说话人或听话人原来怎么想,总之,说话人对此进行了人际呼应。我们看到非典型情态副词表达了多样化交际语境下的估测、推测与推断,对情态的主观量级起到补充的作用。再看下列各句:

(15)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呢!(强烈的否定态度,不应该)

(16)是你!(意料之中)

(17)你真有办法!(表示没想到如此,含赞叹语气)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情态副词对主观性量化的作用也是互补的,典型情态副词更倾向于对情态量级进行细化,而非典型情态动词以及很多较典型情态动词倾向于对情态量级进行补充。

总的来说,从功能地位来看,情态副词是汉语情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情态动词单纯表示情态不同,情态副词游移于情态范畴和语气范畴之间,用以满足细微、多样的交际语境和交际意图。因为情态副词的存在,当说话人对真值和状态的可能性及差异进行估测或推断时所涉及到的丰富的主观情感、情境和关系得以体现,并对情态量级起到细化和补充的作用。

OntheFunctionalStatusofModalAdverbsinMandarin

ZHANGYun-qiu,LINXiu-qin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functionalstatusofmodaladverbsintheframeworkoffunctionallinguisticstheory.WeredefinethescopeofmodaladverbsinMandarinfromtheperspectiveofmodality,anddividethemodaladverbsintothreetypesaccordingtothecontinuumofmodalityandtonebasedontheprototypetheory,andthendiscussthefunctionalstatusofdifferentmodaladverbs.Wearguethatasoneofthemainmeansformodalexpressions,differentfrommodalverbs,differenttypesofmodaladverbstakeonthecomplexityhierarchyofinterpersonalfunctions,andatthesametimeadjustthemodalvalueorserveasacomplementtothemodalityrespectivelysothatthesubjectivityquantityofmodaladverbsisimplemented.

Keywords:Mandarin;modaladverb;functionalstatus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8-29

作者简介:张云秋,女,黑龙江省伊春市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秀琴,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语儿童情态系统的早期习得研究”(14BYY059)的阶段性成果;本研究得到“北京市语言智能与技术应用”项目资助。

THE END
1.人际关系的句子关于人际关系的句子描写人际关系的好句人际关系的句子、描写人际关系的句子、关于人际关系的句子、金句、经典语句文案欣赏:1.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跟大多数https://www.mingyantong.com/tags/168461
2.评价一个人的优点句子15997049724:评价一个人优点的句子 扈庙热爱运动。但人非完人,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不足,比如知识,社会经验等;不过我相信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来提高的,我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8. 思维成熟,上进心强,人际交往能力丰富。19. 但是这种二元的评判方式,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似乎有失偏颇。20. 评价https://www.xkyn.com/na/wdwrdrahhdfhawbdwaf.htm
3.关于人际交往的经典句子(通用14篇)篇3:关于人际交往的经典句子 人际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 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基础。人们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与他人建立起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人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人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进而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pxhx7cs.html
4.招生就业处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护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 5.社区卫生服务与预防保健的医学道德 (1)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道德要求 (2)预防医学的道德要求 (3)康复技术工作的特点和道德要求 6.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1)医德评价 (2)医德教育 (3)医德修养 (三)卫生法律法规 http://zsjy.jxyxgz.cn/news-show-974.html
5.大学生自我评价英语句子和范文思想成熟、上进心强,并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技巧。 10.Energetic,fashion-mindedperson.精力旺盛、思想新潮的人。 11.Strongdeterminationtosucceed. 有获取成功的坚定决心。 12.Behighlyorganizedandefficient.工作很有条理,办事效率高。 13.Beelegantandwithnicepersonality.举止优雅、个人性格好。 https://www.xuexila.com/fwn/ziwopingjia/yingwen/4105235.html
6.综合素质自我评价的好句子题上勇于表达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学习的同时,我也学会了怎样处理人际关系;通过与同学的相处对团初中生自我评价回顾初中三 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英语知识进行 一般商务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在思想品德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29/13/81883568_11274318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