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卫生工作的展开与良性运转。根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特点,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病人心身痛苦,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医患关系
和谐医患关系:简单讲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通俗一点就是指在医学活动的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接成的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一种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的责任意识、人们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医方对利益的追求等等诸多因素使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是人们广泛关心的敏感话题。根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不同于医院的特点,我院重点在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建立良好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谐医患关系、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医患关系原因及分析
1.1缺少人文关怀的思想意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比较低、提供的无偿服务多、经费补偿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收不抵支与资金缺乏的困境,这必然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和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医疗过程中往往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没有同步跟上,患者得不到尊重、关心,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就容易使医患矛盾日益加剧。
1.2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太合理。2009年我院社康办资料显示:①我院5家社康健康服务中心81人中,卫生技术人员78人占96.3%、临床和中医医师21人占25.9%、护理23人占28.4%、其他34人占42%、公共卫生人员3人占3.7%。②学历职称。学大专以上占35.8%,中专以下占64.2%,学历整体上是低的;职称高级占8.6%、中级占18.5%、初级以下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最大(72.8%)。由此可见,根据《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绩效评估操作手册》:“每1万服务人口配2名门诊全科医生,每个中心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执业医师,医护比例为1∶1”来看,公共卫生人员比例低、医护比例失调、其他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显然社康中心整体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太合理,如果医务人员治不好病,解决不了患者的问题,影响了诊疗水平,那么医患关系就很难达到和谐。
2讨论
对医疗机构来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眼睛向内,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因为在医患关系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起到主导作用[2]。以我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特性为出发点,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服务理念,多给病人一些人文关爱,多与病人进行一些沟通,增强互相理解与互相信任,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2.2医德医风是医学与社会、医生与患者的“润滑剂”。围绕“病人至上,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医疗理念,紧跟以需求为导向、以优胜劣汰为本质特征的市场规律变化,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思想,改进服务手段,以优质的服务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以赢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为目标,实现医患双方的双赢[4]。中心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敬业、文明行医”的工作方针,视患者为亲人,不能只关心疾病和技术,而忽视患者情感,尊重病人的需求,发挥病人积极参与治疗的主动性,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增进病人对医院的理解和信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3名(每季度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执行医德医风红黄牌制度的综合措施,对监督中心的医德医风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4以实际行动培育医患信任理念。医患关系是医疗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中心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的原则,积极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活动,一是提供免费体温测量、血压和胸肺听诊;二是指导常见慢性病的用药、普及疾病防疫常识和发放健教的宣传资料,提高对治病防病的正确认识;三对行动不便和年龄大的患者,免费上门巡诊访视活动,增强对患者的责任感。从而改善医患双方的交流,增强了互相理解与培养互相信任的理念。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伴随社会的发展、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患者认知度的不断提升等多方面共同促进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树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新理念,最终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
[1]徐州.南京市居民医疗需求与利用分析及其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8
[2]高强.解决医患矛盾关键在医方.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日(13版).
[3]张建波.医疗机构如何认识和面对举证责任倒置.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74(6):22-23
[4]陈善勇.医疗服务营销策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94
[5]黄伟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5):70-73
[6]王洁.护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中国医疗前沿,200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