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医院的文章

医院的住院部是个和外界不搭界的地方。这里干净,散发着84的气味,白色帘子把阳光都遮住,下午,人都睡思昏沉。

病房里有三张床。我婆婆靠门,中间床是个老妇人,和她一天进来。她们都已经住了半月余。靠窗子的六号床则一直在换人。

起先是个形容枯槁的中老年女性,陪同的年轻男性,我开始猜是她儿子。后来才惊讶地得知她只有34岁。她得了严重的红斑狼疮,头发掉了很多,剪得很短,黄黄的脸上有不均匀的红斑。

有天晚上她刷牙之前,叫丈夫把盥洗台的镜柜打开。我先去洗手,顺手把镜柜又关上了。她拿着牙刷,不小心照到镜子,小声惊叫“哎哟!”声音里满是惊恐和厌恶。

她丈夫长得不错。而她大眼睛,小尖脸,没得病之前,脸色红润之时,也该是个美女。从前,一定是漂亮的一对。

我坐在里面床边看书,感到她在打量我,抬起头来,她把目光移开了,怔怔望着窗外。

她没几天就出院了,她丈夫告诉我家人,她可能熬不过去了。

接着来了个年轻男孩,只有16岁。得了罕见的恶性淋巴肿瘤,左肩已经开了一刀,腰侧也挨了一刀,但是肿瘤细胞可能还在扩散。他细长白皙,正是一个16岁正在抽条的清秀男孩的模样儿。家长都陪护在床头,爸爸妈妈奶奶以及所有亲戚。他老是坐在床上,一条腿支着,肩膀缩着,把MP4放在床上,安静地低头看电影。也就是一个16岁男孩的做派。他父亲瘦小干枯,有点秃,架着一副金边眼镜,简直可以被拉来做一幅叫《愁苦的中年人》的画的主角。他很镇定地对我家人说,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后来六床又住进来一个胖大的老太太,是胃部长瘤开刀的。一双儿女陪着,都是身形雄壮,嗓门如雷鸣。周末亲戚来探望,个个都很胖大,就连小朋友也有铁塔般的身形。真是巨怪家族啊!晚上洗澡的时候,老太太也不进洗手间,就在盥洗台前脱光光,展览她硕大的光身子以及背上“斜背一口宝剑”般的长长伤口,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可是早上,她坐在床头,压低嗓门读佛经,手上的经卷都翻旧了。我一下子就不讨厌她了。读佛经总是好的。

病房外面走廊有一块空地,放着圆桌和椅子,有时候我就坐在外面看书。隔壁病房里有个不能动弹的老头,有时候会发出呼噜呼噜的痰声,在安静的住院区,声音大得怪异,一波一波如钱塘涨潮,仿佛这是他唯一的生命运动。早上我打水的时候路过,门大开着,护工正在替他擦洗下身,屎尿味传来。

那一天我在医院就没有吃下任何东西。寿多则辱,就是说的这种情形吧。

“活下去”这件事,就这么重要吗比尊严还重要吗活到自己都没有力气的时候,是不是就无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呢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急急要去表达什么,努力要一鸣惊人,死亡正是个好题材,因为觉得死亡刺激、神秘、旷远。那些动不动就死人的青春小说,那些因为主题苍白无力而格外考究辞藻、格外大声疾呼的作品……声嘶力竭的摇滚,是演给恐慌着却未曾经历的人看的。

渐渐知道,生与死这样重大的主题,就是该轻声说的。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

病号送来了月饼和水果,陪我们拉家常,让我们在远离家人的节日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凡此种种,许多深深的感激之情与敬意不能一一尽述。入院治疗两个多月来,通过我自身的感受和病友们的聊天,内七科总体给我的感受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们对病人的责任感、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令我们感激和钦佩。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当今社会,你们以全心全意的努力和付出,诠释了医患关系的真谛!这充分体现出了内七科的全体医生和护士们在科室主任领导下的团队协作精神;更体现出了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的领导者管理才能;他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住在这样的医院感到放心,有一种家一样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最后让我用世界著名文学大师泰戈尔的一首诗结束我的感激之情:“把我的生命从尘埃中捡起......在光明中高举,在死的阴影里把它收起。和你的星星一同放进夜的宝盒。早晨,让它在礼拜声中开放的鲜花丛里找到它自己”。谢谢你们:内七科的医务工作者们,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把一个个尘埃中的生命捡拾,救民于疾患。你们就象一片洁白的云,用博大的爱意,簇拥在人民大众的蓝天周围,让温暖的阳光永远普照在这片土地

上!我将永远赞美你们!永远歌颂你们!我心中的医务工作者们!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最宝贵的,大家都会果断地回答,当然是生命,可见作为生命守护神的护士,她的职业是何等的崇高和伟大。身为一名护士的我,从事护理工作近三十年来,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护士姐妹们每天的辛勤劳动,尤其是最近我们中医医院开展“五比一创”活动,更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广大护理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超的技艺维护着健康和生命。真不知如何赞美她们,手摸键盘、凝视屏幕我思绪万千??仿佛又看到了她们在楼道、病房间穿梭的身影,内心还不时涌现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渐渐地,不知不觉当中已是次日的凌晨两点多钟了,不知困倦的我不得不收回驰骋的思绪。如今,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高度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培养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出台了新的政策,面对医院良好的发展形势,她们正在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THE END
1.一封感谢信,道出医护患温暖情谊住院治疗半个月后,张女士的肝功能和血红蛋白基本恢复正常,能够出院了。 一直以来,江西省肿瘤医院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用仁心换患真心,用医生的温度,全力以赴的给患者温暖。肝胆二病区也将持续倾听患者心声,拉近医患距离,把握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http://www.jxszlyy.com/info/1041/99310.htm
2.纸短情长,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温暖医患故事(报道:行风办公室陈东方纸短情长,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温暖医患故事 (报道:行风办公室 陈东方) 总有些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暖心故事,那些收获感恩以及深情的感动瞬间,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2024年11月18日,松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疗区收到患者杨先生家属送来的感谢信。一张大红纸上洋洋洒洒写满了感恩之https://weibo.com/5155697632/P30r3jwmo
3.优质服务赢口碑赞美文章夺大奖病友盛赞人医作品参加国际文学秦楚网-十堰头条讯记者 吕鑫 特约记者 马婷婷 报道:近日,市退休干部王先生被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精湛技术、优质服务深深感动,将其住院感受写成文章《医患情怀》并参加华语杯国际文学大赛,表达着对该科医护人员的谢意,希望能够夺得奖杯。 王先生介绍,七年前,他因病第一次收治于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http://m.10yan.com/m/showArt.html?contentid=803218
4.歌颂国庆节文章12篇(全文)现在恶劣的医患关系,让你们工作起来胆战心惊,以至于病人每每问及,你们总是怕答错,不知如何回答,感到压力山大。你们就象生长在石罅中的小草一般,需要承受很大的生存和成长的压力。我告诉护士长,其实,这样成长的小草,才能经得起风吹和雨打呢,才是真正的茁壮成长的呢。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s1lvvke.html
5.大学生心理降教育与素养提升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3、【填空题】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主要包括( )、( )、人际关系适应和自我角色适应问题。 1.4.2“遇见风浪怎么办?”:大学生入学适应应对 1、【单选题】大学入学适应策略主要包括主动适应全新环境、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 )。 A、建立自我效能感 http://changchun.ehqc.cn/show/35_26.html
6.打印独家文稿郭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心灵家园讲到这里我结合咱们医患关系说一点我的看法,实际上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家园出了问题以后,医患关系也是表现之一。我去一个医科大学讲课,这个学生听了我的讲座以后告诉我,我绝对不当医生,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看多少医生都被坎了,医患关系很紧张。他说这个话以后,我当时听了很心酸。你知道医生是个多神圣的职业,我跟这个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808438
7.转载一篇关于《回首又见他》的文章日记平贺:他的风评不太好啊,参事主要是协调医患关系的,他能胜任吗? 主任:可是没有其他人选了。 平贺:别的科都是由主治医师兼任的,这样有利于工作。 主任:是吗?!我都不知道呢! 平贺:我们科也不应该例外啊,您说是吧?主任 主任: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科也确实不应该例外… https://m.douban.com/note/16268707/
8.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主要文章是医患关系是以( )为基础的具有契约性质的信托关系 A. 公正 B. 诚信 C. 尊重 D. 安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肠道寄生虫病时,粪便中可伴有胆红素结晶。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下列情况中,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的是: A. 沿斜坡匀速向上行驶的汽车 B. 人造卫星从远地点运动https://www.shuashuati.com/ti/d07d2f796e4f47818f849ef013bfeb9c.html?fm=bdbdsb898f7f2c2c2620ab2a736c55c164b9f
9.维德医疗器械,艾维德医疗器械领跑医疗行业的创新巨头维德医疗器械和艾维德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致力于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风险、改善医患关系等方面的努力,为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相信,在维德医疗器械和艾维德医疗器械的带领下,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http://www.qogw.com/shopsydcb/news/484387.html
10.苏州高三上期中统考作文汪老平视俯视仰视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考场作文升格) 平视:“我们在一起” 我十分反感这样的新闻:术后老人颤颤巍巍在手上写下“护士没吃饭连作六个小时手术”。这类新闻以歌颂的论调出现,对着老人和护士相互理解一顿乱吹,再对社会上其他的紧张医患关系一顿乱踩。 https://www.jianshu.com/p/2b58ef28fb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