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之间的几种语义联系

上下义关系是词语之间语义上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一个词语的全部语义(概念意义)包括在另一个词语的语义之中,这两个词语就构成上下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就是逻辑学上的属种关系,具有属种关系的一组词就是上下义词,其中表示属概念的词是上义词,表示种概念的词是下义词,如:“笔-钢笔”、“人-男人”、“听-偷听”、“销售-批发”、“红-粉红”、“白-雪白”等等。其中“笔”是“钢笔”的上义词,“钢笔”是“笔”的下义词。其余依此类推。

上下义词都有属种关系,没有属种关系的词不是上下义词,如构成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词就不是上下义词,如“中国-北京”、“衣服-衣襟”、“森林-树”、“船-船队”都不是上下义词。表示等级关系的词也不是上下义词,如“博士-硕士”、“处长-科长”、“年-月”都不是上下义词。因为这些词语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属种关系。

上下义词具有包容性,上义词的所指范围包容下义词所指范围,可以进入“乙是甲”的格式,但不能反过来说“甲是乙”。如可以说“钢笔是笔”,但不能说“笔是钢笔”。从逻辑上讲,如果乙真,则甲必真;如果乙假,则甲或真或假。如,“这是钢笔”为真,那么“这是笔”必真;若“这是钢笔”为假,那么,“这是笔”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上下义词具有相对性,甲词是乙词的上义词,乙词又可能是丙词的上义词。

由于上下义词还具有传递性,若甲词是乙词的上义词,乙词是丙词的上义词,那么甲词也是丙词的上义词。反之亦然,如“人”是“男人”的上义词,“男人”是“老汉”的上义词,那么“人”也是“老汉”的上义词。

由于上下义词具有传递性,因此上下义词的上下义关系有远有近。具有最邻近的上下义词,就是直接上下义词,其他上下义词就是间接上下义词,如“人-男人”就是直接上下义词,“人-老汉”就是间接上下义词。

上下义关系是词语之间的重要语义关系,我们平常解释词语,给概念下定义,常常要利用词语之间的上下义关系,构成“属加种差定义”。如“钢笔是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石雕是在石头上雕刻形象、花纹的艺术。”这种“属加种差定义”是最常见的定义方式。

二、总分关系

总分关系是词语之间语义上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果一个词语所指的事物属于另一个词语所指事物的一个构成部分,这两个词语之间就构成总分关系。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一组词是总分词,其中表示整体的词是总义词,表示部分的词是分义词,如“中国-上海”、“大学-系”、“房子-客厅”、“教学楼-教室”、“身体-头”、“鞋子-鞋底”、“四季-春天”、“森林-树”、“船队-船”等等。其中“中国”是“上海”的总义词,“上海”是“中国”的分义词。其余依此类推。总分词中分义词所指对象是总义词所指对象的构成部分,可以进入“乙是甲的一部分”的格式。如“上海是中国的一部分”。

总分词与上下义词有类似之处,都可进入“甲包括乙”的格式。但上下义词之间是属与种的关系,可以进入“乙是甲”的格式,总分词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进入“乙是甲”的格式。如不能说“上海是中国”。

总分词也具有相对性和传递性。甲词是乙词的总义词,乙词又可能是丙词的总义词,如“头”是“身体”的分义词,又是“鼻子”的总义词,那么“身体”也是“鼻子”的总义词,反之亦然。但总分词的相对性与上下义词有所不同。由于不同的事物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构成部分,因此,同一个词(同一种意义)可能是几个表示不同事物的,没有上下义关系的词的分义词。如“驾驶室”既是“轮船”的分义词,又是“汽车”的分义词;“根”是“树”的分义词,也是“草”的分义词,上下义词一般没有这种性质。

与上下义词类似,总分词的总分关系也有远有近,也可分直接总分词和间接总分词。表示最邻近的总分关系的词是直接总分词,如“中国-华中”就是直接总分词;表示间接总分关系的词就是间接总分词,如“中国-武汉”就是间接总分词。

总分关系也是词语之间的一种重要的语义关系,有时解释某些词语概念时,也要利用词语之间的总分关系。如“花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其中“花”与“花瓣”等是总分关系。利用总分关系解释词语概念,可以说明事物的构造,也是一种常用的定义方式,这种定义方式可称为“构造定义”。

三、类义关系

类义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类义关系是指表示同类事物现象的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上下义关系、总分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狭义类义关系。如一般所谓类义词典的“类义”,就是指的广义类关系,狭义类义关系是词语语义上的同属异类关系,即词语所指事物属于同一大类(或整体)而分属不同种类(或部分),不包括同义、反义、上下义或总分关系。这里只谈狭义类义关系。具有狭义类义关系的词就是类义词,如“苹果、梨、桃子、香蕉……”、“花瓣、花萼、花托、花蕊”、“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煮、蒸、炒、炸……”、“东、南、西、北”、“博士、硕士、学士”、“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等。“苹果”、“梨”等都属于同一个大类“水果”,但分别是属于不同的各类;“花瓣、花萼”等都是“花”的组成部分,所以都是类义词。其余依此类推。

类义词与反义词有些瓜葛。如:“东、南、西、北”是一组类义词,但其中“东-西”、“南-北”又是反义词。不妨说,这种反义词是类义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如有些词语一般看作反义词,如“中医、西医”、“父亲、母亲”、“寒假、暑假”等等。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问题是什么叫意义相反或相对,没有明确的标准,有时就不容易判断。“中医、西医”等语义上是否相反或相对,就可能见仁见智。又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般容易认为“哥哥”的反义词是“弟弟”,“姐姐”的反义词是“妹妹”,但“哥哥”与“姐姐、妹妹”语义上似乎也有相反相对之处,它们是不是反义词呢?可能就有不同看法。为了避免纠缠,不如把这些词都看作类义词。

类义词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类义词之间有无顺序关系,类义词可分为有序类义词和无序类义词两类。有序类义词之间有某种大小、先后、高低、方位等顺序关系,如“大学、中学、小学”、“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东、南、西、北”等等。无序类义词之间没有这种顺序关系,如“金、银、铜、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田径、体操、游泳……”等等。

根据类义关系的远近,类义词可以分为直接类义词和间接类义词两种。具有共同的直接上位概念的类义词是直接类义词,如“车、船、飞机”,具有共同的直接上位概念“交通工具”,是直接类义词。而“汽车、轮船、飞机”也是类义词,都属“交通工具”,但它们的直接上位概念各不相同,是间接类义词。

类义关系也是词语之间的一种重要语义关系。我们解释词语概念时,常常也要利用词语之间的类义关系。如“学位是某些国家根据专业学术水平而授予的称号,如博士、硕士、学士等”。这种定义方式就是“枚举定义”。此外,“构造定义”也要利用词语之间的类义关系,如前面所讲的“花”的定义中,“花瓣、花萼”等也是类义词。

以上所说的三种语义关系,是词语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几种语义关系,整个词汇系统的概念语义网络,主要是由这三种语义关系构成的。其中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都是词语之间的纵向聚合关系,上义词与下义词,总义词与分义词分别处于语义网络中的不同层级;类义关系则是词语之间的横向聚合关系,直接类义词处于语义网络中的同一层级。如“学校”下面可分“大学、中学、小学”等,“大学”等下面又可分“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教师”下面又可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其中“学校”与“大学”等、“教师”与“教授”等都是上下义关系;“大学”与“教师”等是总分关系;而“大学”与“中学”等、“教师”与“学生”等、“教授”与“副教授”等,都是类义关系。

语境和词义的关系

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词义有制约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词的理解和选用上。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这时就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理解。单词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因为没有语境我们就无法确定讲话者想用这个词所表达的哪个确切意义,很多词的词义往往是特定的语境中扩展出来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独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可见,词义依赖语境,语境影响着词义。词义的转变与语境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的语境下,词义的转变取决于词义的多重性以及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语言知识。由于词义具有多重性,语境就可以要求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实现词义转变,使多种意义单一化或使词义具体化或使之增加临时意义或呈现出一定的色彩意义。

(一)语境扩大词义

(二)语境缩小词义

词义从普遍的意义缩小为特定的意义,结果使新义从指“类”的概念缩小为指“种”的概念,这称为词义的缩小。在词典中,一个单词往往有一个或多个词性,一种或多种词义,然而,当这个词被放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的时候,它的词性和词义就会被缩小为一个或是两个。其实,在大部分语境中,词义往往是被缩小的。

例:Hewasverythirstyandwantedtodrinkacupofwater。显然,“water”在这里是被用作名词的,在剑桥字典中,“water”用作名词有“水”、“水域”、“水位”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为:他太渴了想要喝水。“水域”、“水位”这两个意思显然不符合句中的语境,因此,在这一语境中,“water”的词义被缩小,即为“水”的意思。

(三)语境改变词义的色彩

词的“色彩义”是指在词语固有的词汇意义之外,包含的由于人们的主观态度而产生的附加意义,具有附着性、广泛性、联想性。附着性的意思为:词义的色彩需要依靠语境来判断,尤其是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义是语境中词义变化的重要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褒词贬用,即语言的感情色彩义为褒义,而言语的感情色彩却为贬义。第二,贬词褒用,即语言的感情色彩义为贬义,而言语的感情色彩却为褒义。第三,还有一些中性词,借助某些修辞格的作用也能产生言语感情色彩义。

例:Plugyourearswhilestealingabell,youaresosmart!在剑桥字典中,“smart”有“时髦的”、“聪明的”等意思。在这句话中,“smart”应该是“聪明的”意思。通常,我们夸一个人“smart”都是褒义的,然而在这句话中提到了“掩耳盗铃”,这肯定是一种不机智的做法,因此可以推测这里“smart”是褒义贬用,突出了讽刺的语气。

THE END
1.详解句子成分划分,掌握汉语语法核心技巧与实践指南诗句大全1. **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承担,用双下划线标记。 2. **谓语**:说明主语的状态或动作,由动词、形容词承担,用单下划线标记。 3. **宾语**:表示谓语动词的作用对象,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用来说明名词的性质、特征或数量。 http://722973.com/F955E2196802.html
2.2015年西北师范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第3页语言就是由许许多多符号和符号的关系构成的符号系统,在这个层级体系中,语素是词的构成的历史结构材料,词是短语的构成和句子构成的现实结构材料。构词语素按一定规则历史地构成词,词现实地组合性地构成短语或者句子。所以,词是语法体系中的分水岭,是最基本的符号,是最关键的一级语言单位。https://yz.kaoyan.com/nwnu/dagang/546f2b532b815_3.html
3.温盈盈第十周阅读笔记(《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短语的构成并不是几个词的随意排列,它必须以语义能搭配和符合语法规则这两个条件为前提。 我们通常所说的短语包括两类,一类是自由短语,一类是固定短语。 语素、词和短语都是语言的静态单位,它们之间是构成关系,即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 (三)句子和句群 https://m.douban.com/note/686725843/
4.论述语素词短语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道10分的论述题~~~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短语、词、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也称词组).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为简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9cb87a8177f6f460e384be911ccaa3c.html
5.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名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学习要点:掌握句法结构分析中运用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语义分析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分析法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https://blog.csdn.net/u010920224/article/details/42506503/
6.汉语篇章袖关联结构的表示与识别基于小句关联结构, 可以更准确地刻画篇章语义关系, 如连接词可以突破线性位置的连续性和单位层级限制, 跨篇章单位可以直接反映小句关联间关系, 如“不是……而是”和“正因为”分别反映非连续篇章单位 3-6 与 8-11 之间的关系, “对此”反映跨大句的小句 2-3 之间的关系。相比而言, 连接词反映的小句关联https://xbna.pku.edu.cn/fileup/0479-8023/HTML/2020-1-23.html
7.“有”字句“在”字句存现句动词“在”作谓语的句子叫“在”字句。 “在”字句的语义是表示已知、确指的人或事物存在的位置。 肯定式:存在的人/物+在+处所/方位明词或短语。 否定式:存在的人/物+不在+处所/方位名词或短语。 你的钥匙在床上。 银行在食堂后边。 我不在家。 https://www.meipian.cn/1ho0r3db
8.枝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误用介词短语,会造成句子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等语病。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如:1、主客颠倒。https://zjs.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4830f60ef8c344e58ff04dd3c65e945a&id=1618345933
9.现代汉语第六节句法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第六节 句法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例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而且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对句法结构的语义分析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对句法形式上的各种现象给以科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9759974.html
10.语言云(语言技术平台云LTP核心关系 HED head 指整个句子的核心 语义角色标注 语义角色标注 (Semantic Role Labeling, SRL) 是一种浅层的语义分析技术,标注句子中某些短语为给定谓词的论元 (语义角色) ,如施事、受事、时间和地点等。其能够对问答系统、信息抽取和机器翻译等应用产生推动作用。 仍然是上面的例子,语义角色标注的结果为: 其http://www.ltp-cloud.com/intro
11.汉语词法分析和句法分析技术综述pamire所谓语言的分析,就是将一个句子分解成一些小的组成部分(词、短语等等)并了解这些 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把握这个句子的意义。 语言的研究,一般而言存在四个层面:词法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 同样,语言的分析也存在四个层面: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384984-id-1989635.html
12.《语言学概论》——考前密训——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句子本身及搭配所产生的意义。 B.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C.语气意义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 49.句子的语义结构(单选、名词解释、分析、论述)★★ 论元结构 简单论元结构“简单主谓句” 复合论元结构“复句”或“连谓句” https://www.jianshu.com/p/8c604a84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