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爱你”搞定文言文语法文言文那些事儿

文言文在众人眼中向来是严肃而方正的,现代的教学方式更是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它变得难以捉摸。

一句“我爱你”搞定文言文语法

我们书归正传,继续讲语法。上回我们把句子的主干部分,也就是主谓宾这三种句子成分的定义和用法简单地讲了下。当中我提到了,主谓宾我们称之为中心语,有了它们,我们就能够传达最基本的信息,完成语言的交流功能了。就相当于拍一部电影,有了主角就能将故事的大概脉络讲清楚了。但一部电影如果只有主角的话,这部电影肯定是没法儿看的。就连《奥特曼》当中也还得有小怪兽给英勇的奥特曼们配戏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吴孟达”有哪些手段来给主谓宾这位“周星驰”配戏的。

按照我的习惯,自然是先从它们的名字说起。我们挨个来,先看看定语。定语当中的这个“定”字是啥意思呢?先打个比方吧,当年的“超级女声”大家应该多少都知道一些。现在假设让你从这些“超女”当中把李宇春揪出来。你会怎么办?台上的她们个个生龙活虎,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怎么区分李宇春跟其他超女?这个时候“李宇春”这个名字指代的对象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是最左边那个,也有可能是最右边那个。

这时候如果我们运用修饰语将“李宇春”加以修饰--“最爷们儿的那个”,这时候“李宇春”指代的对象就限定了,只有“最爷们儿”那个才是春哥。“最爷们儿”修饰和限定了李宇春,这种词就叫做定语。所以定语中的“定”字,就是限定的意思。而定语所修饰限定的对象就是能指代人或者物体的名词。

再来看状语,“状”这个字我们可以理解为“状态”,啥意思呢?还是打个比方。在我童年时期,我非常害怕我的老爸。所以每次在他面前我都小心翼翼的,经常观察他的动作和表情,分析他的心情,用来自保。就拿笑这个动作来说,当他哈哈大笑时,我最放心,说明我的表现让他心情好。当他微微一笑时,我就有点担心了,不知道我的表现是好是坏。但他轻声冷笑时,我就非常伤心了,说明屁股免不了要开花了。

这几种情况中我老爸做出“笑”这个动作的状态都不一样,传达出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可见状态是可以修饰和限定动作的,所以用来修饰和限定动作的词语,我们就称之为“状语”。

最后是补语,这个我就简单地讲一下,一来是因为比较好理解,“补”就是补充说明的意思,在我们觉得修饰还不够的时候,就会再修饰一回。就像女生化妆的手段一样,永远也嫌不够,总是需要补充。比如我们说了一句“我爱你”,对方觉得你没有诚意。所以我们会再加上两个字,说“我爱死你了”,这时候就能换来对方一个满意的笑容了。第二个我不多讲的原因就是在文言文考试中补语是没有列入考察范围之内的。我们的课程主题是文言文,就不要跑题了。

这位“吴孟达”的定义讲完了,好戏就该上场了。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话题,为啥语法概念要讲那么久,都是为了下面的内容做铺垫。在《语法是什么玩意儿》课程中我就稍微提到过,文言文考试中对于语法的考试重点在于句子成分的判定和排列顺序。因为在文言文中经常会打乱正常的排列顺序,这就属于特殊的语法现象了,也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最主要的语法障碍。

而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就是扫除阅读文言文的障碍,所以这些语法现象自然也就成为了考试中最主要的考点。这个考点我们统称为:特殊句式。要搞清楚排列顺序打乱成什么样,就得先搞清句子本来的排列顺序是啥样。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

在上回课程中我们已经弄清楚了句子主干主谓宾的排列顺序,就是:①主语②谓语③宾语。下面我们把句子的修饰成分也加进来,看看一个完整的句子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

前面说到了,定语修饰的是能指代人或者物体的词语的,也就是名词。而上回课程中我们讲到过了,名词常用作主语和宾语(动作就是由人或者物发出和承受的)。修饰语都是放在修饰对象的前面的,因此定语应该放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所以加上定语后句子的排列位置就是这样的:

(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蓝色表示中心语,橙色表示修饰语。)

而状语就简单了,是修饰表示动作的动词的。而动词在句子当中是充当谓语的,这个上回我们也有说过。所以加上状语后,句子就成了这样: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最后再加上补语,补语由于是补充说明,就相当于临时演员一样,哪儿需要去哪儿。有可能句子的每个部分都需要,但最常见的是补充说明动作的。所以我们常常把补语放在谓语的后面,这就是一个完整句子的排列顺序了: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这样说可能还不是很直观,我们举个例子。运用原型理论,我们在一个句子中逐个添加成分,看看一个句子是怎样变得完整的。就拿”我爱你“这句话为例吧(据不完全统计,学习一门外语首先会想学这句话)。“爱”为动作,自然是谓语,“我”是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主语,“你”作为“爱”的承受者,自然就是宾语了。如下所示:

我爱你

主谓宾

接下来我们加上定语,来修饰主语和宾语。在讲词汇的时候我就提到过名词是用形容词来修饰的,所以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充当。这时候表达的信息就会更加完整了:

(潇洒的)我爱(漂亮的)你

(定)主谓(定)宾

接下来再加状语,来修饰一下到底有多爱?之前也讲过动词需要用形容词或者副词来形容。而中文当中,一般用副词来形容动词,作状语。这时候“我”的爱意就更强烈了一些了。

(潇洒的)我(很)爱(漂亮的)你

(定)主(状)谓(定)宾

补语我们就不加了,前面已经举过例子了。而且并不是重要考点,就不稀释大家的注意力了。以上就是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用一句顺口溜来记就是: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这句顺口溜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讲过,但大家未必知道为什么要如此排列,所以容易遗忘。现在结合我的解释以及这句顺口溜,相信大家记忆会更深刻一些。

再回到考试,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个考点其实就是考察没有按照以上顺序排列的句子,比如宾语前置句就是宾语本应该在谓语的后面,结果在考察的句子中却放在了谓语的前面等等。只要弄清楚正常的排列顺序,不正常的排列顺序便一目了然了。那么文言文当中有哪些成分的顺序会被经常打乱,又该如何正确翻译呢?我们下回课程就把文言文中所有特殊的语法现象,包括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做一个归类,并搞清楚如何应对这些特殊的句子。

THE END
1.详解句子成分划分,掌握汉语语法核心技巧与实践指南诗句大全1. **主语(Subject)**:句子的核心,通常位于句首,表示句子所描述的人或事物,主语可以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2. **谓语(Predicate)**:描述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存在,通常包含动词,谓语是句子的灵魂,它说明了主语“做什么”或“是什么”。 http://722973.com/F955E2196802.html
2.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句子的构成及词义句意辨析篇一: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九种: 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1小时https://www.sdrsks.org/kskm/id/1570.htmll
3.句子的定义句子的定义栏目 现代文阅读同步作文教案课件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专题热门资讯 热门文章 句子的运用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运用描写方法的句子 句子的运用方法有哪些 句子的运用表达方式有哪些 句子的运用表达方式 句子的运用手法是哪些 句子的运用说明方式 https://www.scfaying.com/k/juzidedingyi/
4.句子的定义10.1 句子的定义 句子(oracion gramatical)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单位,它必须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达完整的思想,就是说它必须谈到一个人或物,并对这个人或事物说明一些情况,如性质,行动等等,而且还要表明说话人对所说情况抱有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如认为是事实或仅表达一个愿望等。具备一定的语法http://easylingoes.com/%E5%8F%A5%E5%AD%90%E7%9A%84%E5%AE%9A%E4%B9%89/
5.下定义例子的句子.doc下定义例子的句子 篇一:下定义6类信息举例 下定义 一、用好“四条规则” 1、定义必须相称 民歌是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定义过宽) 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定义过窄) 2、定义不能循环 也就是不应当同语反复,定义必须能够直接说明被定义概念,而不能依赖被定义概念来 2.它跨越时空,全球一网 3.它信息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916/54701520.shtm
6.什么是句子及句子与短语的区别(一)定义 句子是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书面上以句号、问号或叹号来表示停顿和语调。如: 我想喝水! 全句语调趋降,下降幅度较大,是感叹语气。 (二)句子与词、短语的区别 词和词可以构成短语,词和短语都是结构单位,而句子不是从结构,而是从使用角度划分出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278725/
7.什么是句子,名词解释定义是?谓语中心之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前一个叫近宾语,后一个叫远宾语。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名词解释 实词 参考答案: 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名词解释 语法 参考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730412.html
8.英语正能量的句子:成功的定义:完全投入努力话语里包含着真心。所以哪怕是一句话,也带有说话人的体温。所以,你有没听过这句伟大的名言——“肚子饿了就要吃!”。下面是英语正能量的句子:成功的定义:完全投入、努力的全部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I know the price of success: dedication, hard work, and an unremitting devotion to the things you wanthttps://www.tingclass.net/show-564-510365-1.html
9.句子控怎么自定义句子句子控自定义小组件句子方法将句子控app设置小组件添加到手机桌面显示后,我们可以自己设置自定义的句子,让其在手机桌面小组件显示哦!那么句子控怎么自定义句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句子控自定义小组件句子的方法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句子控怎么自定义句子? 1、打开手机中的句子控APP。 https://shouyou.3dmgame.com/gl/480396.html
10.英语文法——分析——相关定义和规则——句子分类(所有的恐怕都消失了,我们看到了离我们不远的陆地。) 在复合句中,句子成员仅仅是堆在一起(put together)(con and ponere),而在复杂句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woven together)(con and plectere)。 来源:<<英语文法和写作>> William Swinton,1879 年版。https://www.jianshu.com/p/6ac4fd144e47
11.文法和语言的形式定义——句型句子文法和语言的形式定义——句型、句子 Def:设G[S],若S * x,则称符号串x为文法G[s]的句型,仅由终结符组成的句型称为句子。当x为一个句型时,则x∈(VN,VT)*,当x为一个句子时,则x∈VT*。 即如果是一个句子,则它一定是一个句型,但如果是一个句型,未必是一个句子。https://blog.csdn.net/qq_50942093/article/details/130458133
12.句子控怎么自定义句子,定制化句子功能操作指南《句子控》APP的自定义句子功能就是你的创意小天地!只需简单几步,就能让个性化的语句跃然屏幕,点亮每日心情。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试试了呢?别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索如何用句子控定制专属于你的小组件句子,让你的手机屏保瞬间文采飞扬,充满个人色彩。跟着教程,让我们开始这场文字之旅吧!https://www.duote.com/tech/202406/659255.html
13.主谓宾定状补你弄明白了么想不想知道口诀(一)句子成分的定义: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主要成分有主语和谓语;次要成分有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和同位语。 (二)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但在there be结构、疑问句(当主语不疑问词时)和倒装句中,主语位于谓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主https://www.douban.com/note/86874686/
14.2022国考行测言语干货排序题中巧用下定义判断首句公务员考试网1. 如何判断哪些排序题适用下定义排首句? 当排序题首句中出现下定义的句子,比如该句子出现了判断词“是”,例如“科举是一个影响重大且利弊都十分显著的考试制度”,这样的句子为下定义的句子,可以依据下定义的技巧来做题。判断的主要依据即判断词“是”,有时介绍的概念比较宏观,但是依然可以使用下定义的技巧,例如https://www.huatu.com/2021/0910/2283422.html
15.中文抽象意义表示简介目前,英文AMR经过3个版本迭代,标注规模达到60千个句子。此次发布的CAMR2.0在1.0的10千个句子的基础上新增了10千个句子,领域主要覆盖CTB8定义的微博、论坛和新闻领域。 我比较了一下中英文AMR的标注规范,虽然两者的标注规范都是百十来页的文档,但粗略看过去,CAMR做了如下本地化: https://www.hankcs.com/nlp/corpus/introduction-to-chinese-abstract-meaning-representation.html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句子sentence 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 declarative sentence 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 imperative sentence 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 interrogative sentence 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https://ywb.cqu.edu.cn/info/1007/2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