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现代汉语语法(练习)

语法学模拟试卷(一)一、名词解释1、向心结构:一个句法结构S由a和b构成,如果a或b的功能同S的整体功能相同,那么a或b就叫做S的核心,有核心的句法结构就叫做向心结构。

2、直接成分:一个句法结构S,如果由a和b两个成分直接构成,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或:对一个句法结构S进行切分,得到两个构成成分a和b,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3、狭义同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同模。

(2)相对应的成分的功能都相同。

那么,它们狭义同构。

4、语义指向:句法结构中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叫做语义指向。

5、语义特征:一组词或一类词共有的、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这组词或这类词的语义特征。

答:(1)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词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2)词组是静态的结构单位,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到比句子平面较为严格的制约,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的区别。

(3)把词组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就是根据词在词组中的分布(即词的功能)划分词类。

62、举例说明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的常用语法手段。

答;把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1)在陈述形态后面加上名词性后加成分。

例如:傻→傻子尖→尖子盖→盖儿想→想头吃→吃头(2)加上结构助词“的、所、者”。

例如:见→所见卖菜→卖菜的红→红的读→读者记→记者(3)把陈述形态置于主语或宾语位置上。

例如:诚实是一种美德。

/散步有益于健康六、论述题63、现代汉语语法有哪些主要的、关乎全局的特点?试阐述之。

答:同印欧语相比较,现代汉语滞法主要的、关乎全局的特点主要有两条:(1)汉语的词类具有多功能的特点,词类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复杂的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由于汉语词类的多功能,造成了一系列的后效,例如名词谓语句,动词、形容词做主语和宾语,名词做定语,动词做定语,形容词做谓语,等等。

在句法分布上形成了同英语大不相同的局面。

(2)词组的构造同句子的构造基本上是同一套原则。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主谓词组上,主谓词组同其他词组的地位一样,也可以充当各种句法万分,特别是可以充当谓语,构成主谓谓语句,这就决定了汉语的语言类型学的定位:汉语是“主—谓—宾”句式和“主—主—谓”句式互相匹配的语言。

同时,汉语语法就可以在词组平面进行描述、刻画,形成以词组为基点的词组本位语法体系。

这就同以句子为基点的英语语法有重大区别的语法体系。

64、对下列三组句法结构进行变换分析,然后提取其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A组B组C组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他偷了一份情报给敌人他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他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他画了一幅画给小王他还了一百元给小王他取了一笔钱给小王他煮了一碗面级小王他交了五千元给学校他买了一支笔给小王她打了一件毛衣给小王(提示:可以先把A、B、C三组的实例码化为“N1+V+了+N2+给+N3”形式,一方面说明A、B、C三组实例都是狭义同构的句法结构,二来也便于变换、分析、讨论。

答:我们首先把A、B、C三组的实例码化为“N1+V+了+N2+给+N3”形式。

(1)A组的句法结构有变换式“N1+V给+N3+N2”(A2),即:N1+V+了+N2+给+N3→N1+V给+N2+N2例如: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他送给小王一本词典他交了五千元给学校→他交给学校五千元B、C两组的句法结构都没有这一变换式,或者说不能这样变换。

(2)B组的句法结构有变换式“N1+给+N3+V+了+N2”(B2),即:N1+V+了+N2+给+N3→N1+给+N3+V+了+N2例如:他偷了一份情报给敌人→他给敌人偷了五份情报他买了一支笔给小王→他给小王买了一支笔B组还有另一变换式“N1+从+N4+V+了+N2+给+N3”(B3),即:N1+V+了+N2+给+N3→N1+从+N4+V+了+N2+给+N3例如:他偷了一份情报给敌人→他从机要室里偷了一份情报给敌人他买了一支笔给小王→他从商店里买了一支笔给小王(2)C组的句法结构也有变换式“N1+给+N3+V+了+N2”(C2),即:N1+V+了+N2+给+N3→N1+给+N3+V+了+N2例如:他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他给小王刻了一个图章她打了一件毛衣给小王→她给小王打了一件毛衣C组还有另一变换式“N1+用+N4+V+了+N2+给+N3”(C3),即:N1+V+了+N2+给+N3→N1+用+N4+V+了+N2+给+N3例如:他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他用玉石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她打了一件毛衣给小王→他用羊毛给小王打了一件毛衣4、从上面的变换我们可以看出:A、B、C三组的变换式中,A2、B3、C3是区别性的。

观察分析变换式A2、B3、C3,我们可以发现:A2中的动词具有“给予”意义;B3中的动词具有“取得”意义;C2中的动词具有“加工”意义。

根据上述变换的情况,以及句中动词各自的特点,我们把A、B、C三式中的动词分别用语义特征标记如下:Va[+给予][-取得][-加工]Vb[-给予][+取得][-加工]Vc[-给予][-取得][+加工]语法学模拟试卷(二)一、名词解释1、区别词:属于实词中的饰词部分的词类,只能充当定语修饰名词,同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的词类。

2、变换: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也指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

4、异类同构: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满足如下条件:(1)核心的功能相同。

(2)它们的推导式有部分对应关系。

那么这些句法结构异类同构。

5、语义格:以谓语动词为中心,根据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同谓语动词的语义联系而确定的成分性质及类别,如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等等。

根据这两种语义,变换如下:小芳唱得好→小芳能唱好→小芳唱得真好56、开刀的是老刘答:“老刘”可以做“开刀”的施事,也可以做“开刀”的与事。

根据这两种语义关系,变换如下:开刀的是老刘→老刘给别人开刀→别人给老刘开刀五、简答题57、如何理解词组是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答:(1)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词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58、举例说明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的常用语法手段。

答;把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4)在陈述形态后面加上名词性后加成分。

例如:傻→傻子尖→尖子盖→盖儿想→想头吃→吃头(5)加上结构助词“的、所、者”。

例如:见→所见卖菜→卖菜的红→红的读→读者记→记者(6)把陈述形态置于主语或宾语位置上。

/散步有益于健康六、论述题59、举例说明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答:从理论上说,一个句法结构如果N个词,那么就有N-1种可能的切分。

从各种可能有的切分中选择出正确的切分,排队不合理的切分,就要遵守层次切分的原则。

层次切分的原则有三条:A、功能原则。

功能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能够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

例如:“我有书”不能切分为“我有/书”,因为汉语中没有主谓结构带宾语的组合规则。

B、意义原则。

意义原则指的是:a.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有意义。

b.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的意义要符合被切分结构的原意。

结构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得到的直接成分,应该是语言中允许有,并且被切分的句法结构中也允许有的结构体。

例如,对于下面这类句子:我手表坏了。

/我书包丢了。

/我铅笔断了。

上面这些句子不能分析为定中结构做主语,因为汉语句法结构系统中没有像上面例子中的“我手表、我书包、我铅笔”等这样的定中结构。

而按照主谓谓语句不是依据意义原则,而主要是依据结构原则。

60、为什么说划分词类的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答:划分词类的依据:意义,形态,语法功能。

⑴意义功能。

根据词的意义分类,其一,没有普遍性;其二,即使按词汇意义把实词分成类,得到的是概念的类,这个类只能表示词语同思维、世界之间的联系,而不能显示词语之间在语法功能上的对立和联系。

(举例说明)⑵形态功能。

①形态标准对汉语不适应;因为汉语的虚词是没有形态变化的。

②形态标准也没有普遍性:例如,“at、on”等是根据其分布划分为介词的,而不是根据其形态变化的。

⑶语法功能。

从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看,如下图:(从书本33页的图中举两三个例子)从上图中可看到,词和词按一定的功能和规则构成句法结构,这体现了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也体现了词的组合功能(语法功能)。

把同一组合关系里处于语法位置的词归为一类,这体现了词的聚合关系,也体现了词的聚合功能。

词类就是词的聚合物,可见,词类就是功能的聚合。

⑷在形态和功能二者之间,是功能决定形态,而不是形态决定功能。

⑸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类,在意义上也有一致的共同点,功能统一了意义。

THE END
1.谈谈词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谈谈词、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四级语法单位指的是语素、词、短语和句子。语素、词、短语是没有句调的备用单位,句子是有句调的运用单位。说话至少得说一句。一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为什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2122418.html
2.中学语文阅读在一篇文章中,句子和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比如转折在一篇文章中,句子和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比如转折之类的吗?举例就好了,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处于一种连贯的关系,也就是承上启下的关系;大多的时候是用破折号来表示转折的;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35862b7376ea4cf3fa2e5e1351cc161e.html
3.句子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爱问知识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逻辑关系、语义关系和语法关系。https://iask.sina.com.cn/b/newqDNNj9pFVJT.html
4.文章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有哪些5句名句精选1.并列关系:一段话中,围绕一个意思,分别写了几个方面,句与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并列存在。2.并列关系这种自然段中的几句话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某种事物的。3https://www.fx99.cn/mingjujingxuan/416494.html
5.句子的关系类型关联词有哪些(关联词的八种关系)2.注意上下文:上下文常常提供关于句子之间关系的信息。合适的上下文可以指导我们判断连接词。 3.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句子的逻辑关系是判断句子类型的基础。 4.确认句子类型:在理解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后,应该可以成功地确认句子类型并将之应用于实质问题。 https://www.douban.com/note/853848349/
6.英语语法13词类和句子成分,语法和词汇的关系实词:做句子成分; 虚词:不做句子成分;+其他词性=句子某种成分 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词类句子成分 名词主语 宾语 定语 表语 补语 动词谓语 形容词定语 补语 表语 副词状语 表语 主语 主语表明句子中说的是谁或是什么。 told us an interesting story.(名词) https://www.jianshu.com/p/7ab81fba4641
7.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句群(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歌诀]五级语言单位,意义结构切分。语素、词语、短语,还有句子、句群。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甚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掌握,对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hanyuchangshi/133101801049776895.htm
8.英语长难句之非谓语动词作状语与独立主格学习笔记由于它修饰整 个句子,表达make和句子主语People之间的关系为主动(意思是“人们去做决定”,而不是 “人们被决定”),所以把它变成非谓语动词makingo make为及物动词,要后接宾语,再加 上修饰的形容词,就构成非谓语动词的词组makingindividual decisions修饰句子。https://blog.csdn.net/qq_37015327/article/details/116140097
9.初中英语语法大全:句型转换每年的中考试卷中,“句型转换”题所占分值较大,是为了全面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词汇(同义或反义)、短语、句型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其它的之间的灵活运用能力。 Ⅰ.题型介绍所谓“句型转换”就是先给一个完整的句子A,再根据括号内的要求(有时没有明确,须自己观察),在第二个句子B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来https://www.tingclass.net/show-8329-275020-1.html
10.胡敏教授解密考研阅读命题与对策上下文进行必要的判断、推理和引申。只有掌握句段之间的关系,才能摸清作 者深层思路上的逻辑关系。从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读出作 者整个的思路及论证过程,才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或引申。平时训练时, 考生应多注意一些过渡词。 3.积极扩展词汇量,注意动词和名词,训练理解一些难句、复杂句。扩展词汇http://www.yuloo.com/kaoyan/news/2006-09-30/43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