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打广告的?

古人爱“种草”!他们在客人未进店前尽可能地表现自家商品服务的魅力。

商家在店铺门外摆放招牌或标示物,在牌子上介绍店名、字号、服务项目等。

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绢本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厘米|选取自故宫博物院

我们熟知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见这些店外招牌。图中的“刘家上色沉檀栋香”,可知这是一家香料店。香料在宋朝的进口货物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被称为“香料贸易”。

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肉店的门口挂着卖肉的招牌。

图|清·“普济质店”,长33厘米,宽48厘米,厚3.5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普济质”当铺在道光年间开设于山西太古县。“质”即抵押,典当也称典质。图中这块“普济质店当”两面都是文字没有图像。

彩楼欢门

彩楼欢门是两宋时期门店的店面装饰。这些店铺用彩纸、彩帛和竹节扎起门楼。它通过中国传统的木工手艺支撑搭建而成,并用绳索拉结。

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

由此可见,彩楼欢门可谓酒店的门面。

有的店铺还配上了灯箱和灯笼,以便日落之后继续营业。

《清明上河图》中的“脚店”店铺,不仅装备了彩楼欢门,还制作了脚店灯箱招牌。

宋朝城市人口很多,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同时,宋朝的商业非常发达,没有了坊市制度的限制,市场交易无处不在。

促销乐趣多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记载过这样一种活动。

“又官吏无状,於给散之际,必令酒务设鼓乐倡优,或关扑卖酒牌子,农民至有徒手而归者。”

苏轼所提的便是“关扑”,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促销活动。

最早的关扑是双方约定好价格,将不定量的铜钱往瓦罐内或地上投掷,根据铜钱正反面的数量判定输赢。

图|明·仇英《清明上河图》,纵30.5厘米,横987厘米|现藏于辽宁博物馆

后来关扑逐渐演变,形式也多种多样了起来。

有的像现在的飞镖,有的像现在的套圈儿。仇英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便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正围在一个摊位周围,研究着如何套中商品。

是不是觉得这些在现在的集市中依然可以见到?

除了关扑,商家还设置了“古代版花呗”,即赊销。买家先试货品后付款,不过他们也有一定的信用制度,信用“额度”不够的人则不能再参与这种赊欠方式的销售。

此外,宋代还有撒暂,即小贩在酒楼逐一分送货品的兜售方法。

古代也有“名人效应”

古代成功的明星带货案例一定有“王羲之题字赠老姥”。

《晋书·王羲之传》中,王羲之见一位老妇人的竹扇滞销,便在扇子上题了几个字,并告诉老妇人道:“就说是王羲之写的。”

没想到扇子很快被抢购一空。即所谓的“人竞买之”。

古代的商业软文也极为典雅。

李白爱酒人尽皆知,他曾为兰陵的一种酒写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结果原本就有名气的兰陵酒流行一时。

北宋文学家苏轼酷爱“点评”,且他对美食颇有研究。他不仅为店铺写点评,还推广自己的美食体验。

闹市吆喝声

清末蔡绳阁所编的《燕市货声》就记述了不同商贩的吆喝声。

“甜酸来哎,豆汁儿来!”

“江米果馅来,甑儿糕!”

“津透了,化透了,桂花的元宵!”

“新鲜的果丹皮呀!开口去恶味呀,一个大钱一张啊!”

“好吃的梨儿晒成了干,槟子干、果子干来桃杏干,沙果干、海棠干来葡萄干!”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古画典籍揭秘了古代商业。

在信息流通受限的时代,古代营销虽花样万千,但其实主要依靠于商品口碑。

THE END
1.酒促销广告语3.酒类促销活动广告语大全 4.关于白酒广告语大全 5.微商卖酒的广告词大全 6.卖酒促销广告语精选 7.卖酒促销广告语 8.2017鸡年烟酒春节促销广告语集锦 9.鸡年烟酒春节促销广告语 篇2:酒促销广告语 2、舟山群岛美如画,甬定烟酒名天下。 3、好烟好酒不难找,甬定烟酒商场中。 4、甬定烟酒,质量一流;货真价实,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svifmph.html
2.酒类经典广告语示例14篇(全文)酒类经典广告语示例 第1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苏东坡为卖馓的老妪写的广告诗: 纤白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星。中世纪流行巴黎街头的广告词: 生活艰难,道路坎坷!好心人呀,你在何方? 发发善心,行行好吧!甜美扁桃,扁桃甜美!传说古时杜康酒坊挂着一横联: 不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i6ekr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