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十一,仿若成了新的节日。各类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家家户户抢购血拼,充分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提高。
其实古代也有着多样的购物促销手段,特别是商业发达的宋代,和宋代的商家促销手段相比,如今的“双11”简直是“小儿科”。
宋朝的商业十分发达,如果仅比较销售数据,宋朝是比不上现代的,但是如果以购买力来论,宋朝可一点都不落后。“双十一”的营销之道,宋朝商家早已熟练运用。
魔音入耳
在宋朝的城镇街市上,许多商贩与工匠采用吆喝的办法,把商品信息和服务信息送给消费者。在宋高承的《事物纪原·博弈嬉戏》中记载:“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闲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
由于吆喝者的叫声富有特色,十分动听。于是艺人们把它们提炼加工成为一种专门的声乐艺术“叫果子”,类似今天的“说唱”。悦耳的歌唱式的叫果子宣传,使听者爽心,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一词千金
品牌代言
每年新酒上市前,管理酒库的机构都会择日评酒。为此,每到评酒会那天,各酒库都会带上样酒,雇佣“杂剧百戏诸艺”,组建盛大的送酒队。各个酒库带上精心挑选出来的样酒,“排列整肃,前往州府教场,伺候点呈”。各个酒库都派出盛大的队伍前往教场送酒,除了带上新酿的样酒,还雇佣“社队鼓乐”、“杂剧百戏诸艺”,一路吹吹打打,表演节目,巡游各处要闹街市。
这些女子身着盛装“带珠翠朵玉冠儿,销金衫儿裙儿”,骑着银鞍宝马,“各执花斗鼓儿,或捧龙阮琴瑟”。一群漂亮女子如此招摇过市,自然少不了有“浮浪闲客,随逐于后”,更有一些“风流少年,沿途劝酒,或送点心”。难怪“所经之地,高楼邃阁,绣幕如云,累足骈肩”。评酒会前后大约十天,在评选中获得好评的酒库,官府还会“赏以彩帛钱会银碗,令人肩驮于马前,以为荣耀”。此时,各家酒库又在门口搭起彩棚,现场卖酒,“游人随处品尝,追欢买笑,倍于常时”,生意特别好。
超级博彩
宋朝的社会开放、商业发达,人们在逛市场的时候,如果看上了某件商品,除了可以花钱把它买下来之外,还可以用一种类似于博彩游戏的方法来获取自己心仪的商品,这种博彩游戏就是关扑。
关扑的游戏规则很简单,顾客需要掏出一点钱来作为赌注,然后通过掷铜板来决定胜负。关扑用来掷的铜板的数量从一个到几个不等,而判断胜负的方式则是以掷出的铜板出现的背面的数量来决定的。在进行关扑之前,顾客会和商贩讲好规则,然后进行游戏。如果赢了就拿走商品,如果输了,赌注的钱即归商店老板。
北宋朝廷禁止赌博。但因为宋人太喜欢关扑了,为了顺应民意,朝廷就只好做出了让步,规定在节假日里允许关扑。于是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上就张灯结彩,人们涌上街头,尽情享受关扑带来的热闹。而到了南宋后,关扑之风更甚,朝廷干脆就睁只眼闭只眼,任由关扑成为促销手段了。通过关扑这样的手段,诱发消费者的赌徒心理,商家就能吸引很多本来无意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前去消费。
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古人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物质匮乏、精神空虚,他们的购物狂欢一点也不比现代逊色。把宋朝人和今人放到一起,说不定古人还嫌现代人的促销套路不够新鲜呢。
总编辑/杨鸣旭主编/孙展新媒体营运:李海龙光明日报·《新天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