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身体出现5个异常要重视
作者|蒋婷
编辑|汤安迪
你的肝还好吗?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脏器,承担着主要的代谢责任,还兼具解毒、分泌、调节、免疫等功能。
如果肝脏出了问题,整个人的状态以及健康都会受到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以及其他因素都导致人体肝脏功能受损,甚至不少人患上了肝癌。
如今,我国的肝癌现状是:世界一半的肝癌在中国。
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毛一雷教授介绍该现状:“一方面是指,肝癌患者总量的一半在中国,另一方面是指每年新发的肝癌患者当中,每2个就有1个在中国。”
01
为什么我国肝癌越来越多?
肝癌为何如此“偏爱”中国人?“祸根”主要是这4个。
1、乙肝
乙肝病毒反复发作,持续对肝脏进行侵入和损害,会导致肝脏出现肝纤维化,然后进展到肝硬化阶段。
患者此时如果掉以轻心,肝细胞无序生长,从而使得很多肝细胞发生恶变,最终就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2、脂肪肝
很多人体检查出脂肪肝,都觉得“不痒不痛”,没当回事。
其实,脂肪肝不治疗不干预,有一定比例,会恶变成肝癌。
肝脏的贮存能力有限,如果脂肪不断增多,超过了极限,就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损伤肝细胞,从而转变成脂肪性肝炎。
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可以经过4步——转化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
更可怕的是,最新研究发现,一部分脂肪肝患者还可以跳过肝硬化阶段,直接发展成肝癌。
3、长期酗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导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
饮酒越多,酒精肝、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可能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如果慢性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伤害则成倍增加,加速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4、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
黄曲霉毒素,是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长期摄入非常容易诱发肝癌。
发霉的玉米、大米、水果,变质的坚果中都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02
很多肝癌发现已是中晚期!5种求救信号别忽视
肝癌猛如虎,来时却静悄悄!
临床上,80%的患者一经确诊就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原因是肝癌的隐蔽性极强,再加上肝脏的痛感神经不敏感,所以肝癌早期一般没有特异性的症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医院就诊,很容易忽略。
等出现明显疼痛、黄疸、腹水等症状时,往往已经有非常明确的占位了,多已是中晚期。因此,肝癌又被人们称为“哑巴癌”。
肝癌不易发现又如此可怕,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关键。身体一旦出现以下异常,警惕或是肝癌来临:
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多呈持续性胀痛、钝痛。
黄疸:肝癌合并了胆管癌栓,造成梗阻性黄疸,部分肝癌患者会出现黄疸。
肝肿大: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压痛。
全身性表现:出现发热乏力、进行性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晚期可能出现贫血、腹水、下肢水肿及恶病质等。
转移灶症状:肝癌如果发生了肺、骨、脑等处转移,相应部位可产生不适症状。
03
肝癌筛查“金标准”,高危人群要记牢
有效的早期筛查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关键!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更要提高防范意识,定期体检。
肝癌高危人群包括:
1、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2、长期过度饮酒的人;
4、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5、食用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人群;
6、其他原因引起肝硬化的人群;
7、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对于这部分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定期早期筛查,一旦发现问题,尽早去医院接受诊疗,有利于提高肝癌的整体生存率。
那么,想要发现早期肝癌,应该做什么筛查呢?
据多年临床实验证明,甲胎蛋白+肝脏B超,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中国肝癌筛查指南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在45岁以后,每年做2次甲胎蛋白和超声的检查。
当然,除了肝癌早筛,遏制肝癌的关键还在于预防。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肝病患者,预防肝癌的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健康生活。
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慎用药物等均可预防肝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梦迪,王红,石菊芳,白方舟,曹毛毛,王宇婷,严鑫鑫,王乐,黄振,任建松,赵建军,代敏,曲春枫,陈万青.中国人群肝癌疾病负担:多数据源证据更新整合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1848-1858.
【2】刘领弟;郭沛霖;南月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肝癌筛查[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5.
【3】樊蓉,侯金林.行动起来,全力推动肝癌早筛早诊早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