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关系

茶与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的奇葩,那么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关系,希望对您有用。

一、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际的文化。

工作之余,人们才进入酒店,上茶馆。全身心的放松,物我两忘,确是别的休闲方式无可比拟的。

宋代张抡有《诉衷情》词,分别咏读书、赏花、操琴、泛舟、高眠。其中饮酒、品茶俱在其中。其咏酒词云:

闲中一盏瓮头春,养气又颐神。莫教大段沉醉,只好微带醺。

心自适,体还淳,乐吾真。此怀何似,兀兀陶陶,太古天民。

其咏茶词云:

闲中一盏建溪茶,香嫩雨前芽。砖炉最宜石铫,装点野人家。

三昧手,不须夸,满瓯花。睡魔何处,两腋清风,兴满烟霞。

适当地饮点酒,喝点茶,保持一种平常心,的确有益身心健康。

呼朋引类,广结善缘,茶和酒都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润滑剂。许多生意,许多麻烦,都有可以在茶馆、酒店加以解决,或者大致谈定。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外事活动,少不了酒宴与茶话会。

二、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不同点:

迎来送往,聚散离合,是人际交往中普遍不过的。无论是古是今,概莫例外。但是何时饮酒,何时饮茶,大概有些讲究。

朋友久违重逢,难免要表示欢迎一下。这欢迎的方式,早期大概都是敬酒。到了晚唐以至宋代,人们才以茶代酒,表示敬意。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云:“泛花邀客坐,代饮引清言。”宋代张耒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都说的是以茶代酒的事。郑清之诗也写道:“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这种变化大概因为陆羽对茶的深刻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了茶的妙用,所以开始改变以往的传统,以茶代酒,敬奉客人。

一二知己,久违重逢,一边饮茶,一边谈心,足可以慰籍平生。杨万里有诗云:“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宋代葛长庚诗有:“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这都是以茶待客的极高境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聚首,总要分别。送行却是非酒不可,从古人的诗歌中可以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作为证明。

唐代大诗人李白交游广泛,与朋友的聚会分离几乎是日常功课。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送别诗,随便浏览一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送别作品差不多的都写到了酒,并且是痛饮不休。如《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杲流澧州》诗云:“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把将要遭流放的朋友尽量劝醉,为的是使他忘却忧愁,可谓用心良苦。又如《送韩伺郎之广德》诗云:“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贯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为了送朋友,只好赊酒来痛饮;不但酒是赊来的,连月色也是赊来的。可见情之真,意之切。

朋友分别,送行时也可乘机进言,或勉励,或告诫。平常不好说的话,在酒席上,乘着酒兴,放胆进言。唐代诗人岑参《送别蜀君李椽》诗云:“饮酒俱未醉,一言聊赠君。功曹善为政,明主还应闻”告诫朋友好好作官,多办实事,少刮地皮,一定会受到朝廷重用,得到提拔的。

为朋友送行劝酒,饮酒,这要看各人的气质与性格,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李白那样,酒兴浓郁,豪气逼人。杜甫比较冷峻,以酒饯行的诗很少,我们几乎从杜甫的诗中闻不到酒味。即便是偶尔发现几首诗中提到酒,也是略作表示,决不酪酊的。如《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临歧意颇切,对酒不敢吃。”《送十五弟伺郎使蜀》诗写到酒,也只是“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杜甫的头脑总是清醒的,内心总是沉重的,和他在一起饮酒,可能会是最泛味的。《陪李金吾花下饮》写道:“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虽然是玩笑,但可见其谨慎。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其茶酒待客的气氛也不相同。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黄庭坚写过不少咏茶的词。在他的词里,常常写到酒后品茶,以茶醒酒。有一首名叫《品令》的茶词,写出了茶的这一特性。“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全渠体净,只轮慢碾,玉露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能在一起品茶的必定是好知交,聚在一起喝酒的未必是真朋友。俗语不是有酒肉朋友吗宋代谢莲有《菩萨蛮》词一首道个正中:

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朋友。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品茶和饮酒虽然是休闲的两种方式,但于人的身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茶使人清醒,酒使人沉醉。

古人论茶,多以涤烦疗渴来述其功用。宋吴淑有《茶赋》,说它“效在不眠,功在悦志。”宋徽宗《大观茶论》说它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苏东坡说茶“风味恬淡,清白可爱”,称其为嘉叶,并以拟人化手法为茶作传。唐代元稹有一首一至七字诗云:“茶,茶,香叶,嫩芽。慕清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酒后岂堪夸。”

黄庭坚有《阮郎归》词两首,写到茶的作用。其一云:

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月流天,余清搅夜眠。

由于茶的这一功用,茶就有了几个别号:“清风使”,“不夜侯”。

而酒后失态则是常见之事,所以许多行业是禁酒的。宋代朱敦孺《鹧鸪天词》对这种酒后失态写得淋漓尽致:

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盏全迥冷谷春。

欢后笑,怒时瞋,醒来不记有何因。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

酒后失态,自己虽不觉得,但在旁人看来却是有趣之事。杜甫以他清醒的诗人之笔,曾经描写过八位醉鬼的形态。因为都是名人,于是这些醉鬼就都成了可爱的八仙。其《饮中八仙歌》唱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东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这些名人们在酒筵前毫无顾忌,旁若无人,一个个露出自己的本像,显示出自己的性情和才华,虽然可爱,但亦可笑。

因为茶与酒的这种功用上的区别,所以以这两个字为根组成的词便也有了褒贬的不同。嗜酒的被人称为“酒鬼”,而常坐茶馆的无非也就是个“茶客”而已。与酒结成伙伴的词,许多都含有贬义。如酒池肉林,酒囊饭袋,酒色之徒,酒肉朋友。而茶却没有这许多恶谥,顶多也就不过是个闲得无聊,图个“茶余饭后”而已。

饮酒要讲酒德,那是为了防止饮酒中的失态——甚至发酒疯:品茶要讲茶道,茶艺,那是为了追求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酒文化与茶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酒令人糊涂,茶令人清醒。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文怀沙说:“难得清醒”。只听说酗酒闹事,却不曾听说品茶打架。

醒酒的良方是饮茶。酿酒始于奴隶社会;喝茶则先于阶级社会。茶人是酒人的老前辈。冷静地平心而论,茶与酒各有千秋,即糊涂与清醒各有各的用处。

茶和茶道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只要把茶和咖啡、可乐相对比,就会发现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相对而言,咖啡和可乐的实用性强,而文化艺术内涵就比较薄弱。相反,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一杯清茶,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就诞生了,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魅力。一杯清茶,一缕清香,那种清雅恬淡、高洁脱俗的艺术享受,那种清净淡泊的高士情怀,不是正好体现了君子高尚纯洁的情操吗至于品茶悟道,其中真谛,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是难以领会的。

酒在世界各国并不稀罕,酒文化在世界各国都有特殊意义,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品位。中国酒文化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酒是一种特殊的饮料,不喜欢酒的民族是没有激情的民族,然而,沉湎于酒的民族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从汉字“尊”与酒的关系就可以知道酒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体现礼仪,交流感情,祭祀、聚会都离不开酒。然而,醉酒误事的教训也很严重。在中国历史上,夏桀和商纣因嗜酒而亡国,酒成了生活糜费和政治腐败的催化剂。因此,儒家对酒的看法保持中庸,“不过量”、“不乱性”是君子对酒的态度。中国酒文化最杰出的成就可能与“诗酒相酬”有关,诗人与酒的关系演绎出了中国文化中非常动人的篇章。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在这些伟大诗人的诗词中无不洋溢着浓郁的酒香!正是他们,把中国酒文化推到了一个极致的境界。

THE END
1.茶文化PPT免费下载中国风PPT模板 绿色简约清新茶文化主题PPT模板下载 餐饮PPT模板 荷花荷叶莲蓬背景的国风茶文化主题PPT模板下载 中国风PPT模板 绿色清新茶艺茶道茶文化主题PPT模板下载 餐饮PPT模板 简约古风茶文化介绍PPT模板下载 餐饮PPT模板 茶具背景的茶道茶文化PPT模板下载 https://www.1ppt.com/tags/1883/
2.《关于中国茶文化》课件.ppt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由茶叶种植、制作、品饮等多个环节组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等元素。茶叶生产和消费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传统,是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象征。茶文化的起源1远古时期茶树最早在我国西南部野生,人类最早用作药用和祭祀2春秋战国时期茶树开始栽培和饮用,成为上层社会的饮品3唐宋时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3621289.html
3.《中国茶文化》PPT课件《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和名优茶品、饮茶艺术以及少数民族的茶风俗。文章首先论述了茶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了茶的种类和各种著名品牌。接下来,文章探讨古今茶的饮法茶文化礼仪,以及冲泡要点和欣赏。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中国名茶中的茶馆风格和饮茶艺术。最后探讨了https://chahouw.com/detail/183571.html
4.茶文化ppt课件品味中华探索中国茶文化的深度品味中华:探索中国茶文化的深度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茶文化作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在制作“茶文化ppt课件”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这份https://www.aceye.cn/wu-long-cha/821472.html
5.茶文化ppt课件咱们一起品一壶探索茶文化的精彩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茶文化。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代表着一种宁静、专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在中国历史上,茶不仅被用作一种饮品,也成为了人们交流思想、展现身份的一种手段。 接下来,我们就让“咱们一起品一壶”的idea以一个PPT课件为载体,把这份热情传达给更多的人。在设计这样的PPThttps://www.l0dm1h3tk.cn/shu-cai-bai-ke/478772.html
6.第7章乌龙茶茶艺课件.ppt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键 词: 乌龙茶 茶艺 课件 温州https://www.wenke99.com/p-15222946.html
7.古典艺术茶图片古典艺术茶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108个古典艺术茶图片、古典艺术茶素材、古典艺术茶背景、古典艺术茶模板、古典艺术茶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古典艺术茶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1-25 07:05:43。https://so.redocn.com/cha/b9c5b5e4d2d5caf5b2e8.htm
8.《中国茶酒文化》而饮茶、饮酒的气态也大不一样, 饮茶讲究的是“或饮茶一瓯、”“起来两瓯茶”, 气短、气敛、气平; 饮酒提倡的是“会须一饮三百杯”、“饮如长鲸吸百川”, 气长、气盛、气壮; 在形式上亦是根本不同。 茶尚小,酒尚大; 茶尚细,酒尚豪; 茶尚慢,酒尚快; 茶尚静,酒尚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1224/6243114014002134.shtm
9.茶与酒文化的研究课件PPT演示稿.ppt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茶与酒文化的研究-课件【PPT演示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茶简介?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https://m.taodocs.com/p-50451543.html
10.《中国茶酒文化》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中国茶酒文化 作者:张士康,沈才洪,王旭烽出版社:轻工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120.96 定价 ¥168.00 配送至 浙江嘉兴市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博库图书音像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博库图书音像专营店 进入店铺收藏店铺http://product.dangdang.com/11286947824.html
11.悠久的茶文化展示一:利用课堂时间,在同学间相互交流关于茶文化史的小论文,由学生自己挑选其中的优秀文章在全班交流。 展示 二、以“中国茶文化”为题,设计一份旨在传播中国茶文化的PPT。 悠久的茶文化---主题教育教案 第2篇 烈面小学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反腐倡廉”的思想意识; 2.通过探究,使学生能结合思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whx2oep.html
12.中级茶艺师考试题库西安曦和茶艺培训A、pH B、pF C、ppb D、ppt 54、雅志、敬客、行道是(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瓷文化 B、茶文化 C、酒文化 D、竹文化 55、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A、高产和优质特性 B、性状和特性 C、抗性和高产特性 D、优质特性 http://www.xihetea.com/News_Con.aspx?id=28
13.茶业包装设计雲隐茶 日本葡萄酒包装设计案例赏析 包装在我们的消费行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消费选择。 包装的作用从保护商品不受损坏,方便因此,该公司在美国的运营非常成功,在没有咖啡文化的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广州VI设计公司事实上,VI设计在企业商业运作中的作用最好的例子可 CD封https://www.hepanbz.com/tags/12364.html
14.《中国茶酒文化》(豆瓣)茶与酒,醒与醉,涓与狂,复调人生,于茶酒悟道。苏东坡茶酒梦当今乃成真。精装彩书《中国茶酒文化》,由茶界专家张士康教授、酒界专家沈才洪大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教授融创编写,得到中国工程院茶学院士刘仲华、江南大学食品文化研究资深教授徐兴海的赞誉和作序推荐。本书是迄今唯一一部系统论述中国茶酒文化的著作,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05781/
15.中国茶酒文化史中国茶酒文化史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ISBN:9576683505 出版年:1995 作者:朱自振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三层北区流通阅览书库在架上K892.29/7 自然科学史所书库在架上N22.3081/196/32 3浏览量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fa08242702d8a04ac0c48c66088c8a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