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张人人(化探01班)诗集《满月雕弓》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中国著名诗人、中国诗文杂志社总编刘筱为其作了热情洋溢的序,全文如下:
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
阅读张人人的诗词作品,感觉就象山谷里流出的汩汩清泉,或是山谷里吹来的阵阵清风,有一种超尘脱俗的清新气息,同时还带着大山的厚重和大气,透着对自然山水的真情和热爱,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潇洒雅致的志趣,以及或沉郁幽婉或温柔细腻的深情,可能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所作诗词纯系工作生活之余排解寂寞,自吟自赏,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要发表,正是这种不带丝毫社会功利目的的诗词作品,是真正的心灵的倾诉,对感情的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风土人情的描述,对历史的承载与反省,对现实的思考和鞭鞑,是真实的,是执着的,是透彻的,是感人的。张人人诗词的另一大特色,是语言风格具有多样性,总能根据诗词所描写对象内容的不同而采用合适的语言风格,诗词韵律工整,对仗尤其无可挑剔,起承转结、谋篇布局合理,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用词炼字生动准确,词工语隽,新颖味永,情感真切感人,意境优美深邃,基本上每一篇章都能给予人欣赏的亮点和精彩。
张人人的咏史咏人物类诗词,除了以情夺人外,还以沉郁大气、慷慨悲烈,蕴藉深厚,透彻意永见长,选集中的佳作佳句也颇多,如《读岳传叹风波狱三首》∶“呜呼吾有漫天愁,北望胡沙荡未休。三十功名尘与土,一生风雨马和舟。”“狱起风波千古恨,至今读罢泪犹倾。”“冤狱风波莫须有,初闻大笑泪还流。”《赞叹岳飞三首》∶“赤胆精忠唯报国,纵然九死视如生。”“战场决死男儿事,报国捐躯烈士名。”“山呼破敌威声振,动地三军杀气生。”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诗作句子,加上岳飞的精忠悲烈故事,读之令人热血奔涌,拍案而起,感慨万千……;《赞拟诗圣杜甫二首》∶“乱世心摧横泪泣,茅庐风破纵歌讴。时人只叹凄寒苦,未识诗名万古流。”“国患忧深花溅泪,家书望断雁寒心。”“独杖江行怜屈子,西风万里苦沉吟。”这些佳作佳句,以杜诗沉郁悲滞的语言风格,来咏诗圣,蕴藉深邃,气贯古今,情挚意永,韵味无穷,似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即算以古人的标准衡量,也可算得上好作品。
张人人有关自我人生思考方面的诗作,则透着一种洒脱、雅致、闲逸、随遇而安的意绪,如:《遣怀》:“性本云霞客,苍茫浊世游。固无弹铗曲,空有报君忧。皓魄凌霜浸,韶华恨水流。清风欲何适,逐梦伴沙鸥。”《共勉》:“漫道古今愁,身名死后休。青云嗟未遂,赤恳慨当留。妙境随心悟,佳文可意酬。纵称无姓氏,也汇大江流。”《遣怀》:“案满诗书芳墨蕴,杯珍茶酒瑾怀虔。安生知足陶陶乐,宝马华居懒比攀。”这种不为名利所牵绊、不为自身得失而烦恼的思想与心态,正是保证其作品创作不受外界所诱惑和左右,保持其率真质朴心性的关键。
张人人涉及战争题材的诗作,或是沉郁悲烈,或是慷慨酣畅,直面生死,透彻古今,气势磅礴,昂然向上,如《长城抗战之大刀夜袭》:“……血肉爿爿溅,刀风冽冽呼。山河但能保,何惜此头颅。”《长城卒》:“生死何须论,身名或可芳。由来英烈著,千古几人殇。”《出兵抗美援朝》:“萧萧夜何赴,鸭绿军初渡。覆雪野连天,封冰河作路。锋交战几轮,弹啸飞无数。千里虎狼驱,残云风卷怒。”《赞邱少云》:“直视残躯非已有,岂悲烈火噬魂惊。牺牲一我堪何惜,必换红旗敌顶擎。”《赞黄继光》∶“血流三丈山崖远,身纵一扑敌胆惊。心仰红旗妍似画,思回炮火地天崩。”《咏冠军侯霍去病》:“……冠军赫赫威,敌虏兢兢慄。数战净边尘,功名千古熠。”“冠军赫赫马如飞,几战胡沙浴血归。大漠连天雪狂舞,朔风万里有余威。”“朔风万里雪无涯,翰海冰封暮日斜。半掩旌旗天外落,单于已报掳还家。”“雪滚沙横万马奔,当先一骑冠三军。旌旗半卷云中落,从此阴山净虏尘。”这些气势磅礴的诗作句子,激情四射,干脆利落,一气呵成,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不觉心驰神往那波澜壮阔烽火弥漫的战争场景。
如果说真情深意是诗词的灵魂,格律是诗词的骨架,字词语句意象是诗词的血肉,那么新意和想象力就是诗的生命力,没有新意和想象力的诗词,不说味同嚼蜡,却是难以长久感动人的,张人人的诗词,总能让人读到并感动于新意和想象力,或整首,或于某句,或于某词某字,如《咏月下梅》:“若醉幽香酒几杯?瑶阶映月裹风徊。清愁吟尽冰霜洁,诗韵丹心绝占魁。”把梅的幽香比作可醉人的美酒,把梅描述为月下瑶阶清新脱俗的会咏好诗遣清愁的冷艳仙女,极尽梅之冷艳风骨精神,极有新意和想象力,在古今众多咏梅佳作中能如此别出心裁,实在是难得。再如《汗血宝马》∶“天山出天马,汗血汉初闻。踏地漫白雪,追风飞赭云。纵横驰万里,嘶啸动千军。堪入明君梦,长身负重勋。”中二联想象奇特,蕴籍厚重,尾联寄托深远,铿锵有力,突显了诗人丰富的阅历和大胆的联想。
此联在苍茫辽阔久远的时空环境下,将镜头聚焦于长城卒的身上,冷冰凝利剑,可作二种解释:1、实写滴水成冰的现实,冰凝结成了利剑;2、冷的冰将宝剑凝固了,极言环境之艰苦恶劣,而对句热血二字,初看平淡,细品却发现它就是此诗的“诗眼”,它把长城卒的热血、责任、奋斗乃至献身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