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道学院武夷山品酒师培训营中,有这样一位学员,他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生,在南京财经大学任教;经营着拥有自己风格的茶文化公司,而且与白酒更是有着独特的渊源。他,就是孙绪芹。让我们走进孙绪芹与白酒的故事中,探索他在正道学院不可思议的历程。
孙绪芹
不解之缘踏入品酒殿堂
孙绪芹与白酒的不解之缘始于小时候。“我出生在酒乡江苏沭阳县,小时候,能打酱油的时候就帮父亲买白酒了,那时候的蔷薇大曲2.5元一瓶,蔷薇小曲1.5元一瓶,家里生活比较拮据,每次只买一瓶,所以我经常去买”,孙绪芹介绍说。童年的时光是伴着无比“珍贵”的酒香度过的,自那时开始,白酒的种子就深深地埋在了孙绪芹的心里。
茶酒不分家在融合之中升华
经营茶文化公司多年,孙绪芹在茶道方面已经颇有造诣。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几千年的茶文化赋予了茶深厚的蕴味,一杯清茶,心情几许,有了朋友的关怀,在心烦意乱的时候,轻轻抿上一口,可以忘却心中的烦忧,仅留杯中的淡香和甘甜。这不仅让正道君联想到曹孟德《短歌行》中所写:“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由此可见,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茶酒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孙绪芹坦言道:“人们常说茶酒不分家,我在研究茶文化的同时,也想更多地学习酒文化的知识。”酒奔放,茶内敛,酒就好比黄河之水,波涛汹涌,热情奔放,而茶就好像涓涓细流,温婉流转。
“师出名门”深度灵魂交流
“大师们虽‘大’,授课十分认真,学员的品酒水平更是下足了功夫一杯一杯练出来的,有这么多在一线大品牌酒厂历练过、身经百战的老师们面对面交流、授课,让我们都师出名门,受益匪浅”,孙绪芹有些自豪地说道。
在正道学院第六期武夷山班品酒师培训中,孙绪芹对季克良先生记忆深刻,“季克良作为茅台的灵魂和名片,被称为‘茅台教父’‘国宝级酒匠’‘中国酒王’。即便如此,他给大家的印象却非常平和,非常谦虚,而且这么高龄还愿意出来授课,可见他对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重视”,这难道不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学习白酒文化吗?“孙绪芹继续向我们吐露,“还有彭英老师直率而深刻的白酒表达方式,体现出她这位美女白酒前辈的‘乐逍遥’。”这些大师们,与酒打交道久了,要么浸入了白酒的温厚,要么奔放而爽朗,或许这就是白酒的魅力所在。通过与大师之间零距离的接触、聆听、学习,孙绪芹意识到,这不仅仅只是一堂品酒课堂,更像是一场灵魂的深度交流。
孙绪芹(左一)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学员发言
“胆大心细”明确发展方向
“这次的培训,更加激发了我的兴趣,让我更‘好酒’了”,孙绪芹满脸笑意地说。大师们深入浅出的阐述和专业科学的讲解,更是让我们学员的之间的学习激情愈发高涨。在本次武夷山品酒师培训中,孙绪芹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直言道:“山东同学对白酒学习的执着,广东、厦门同学对酒商业模式的研究和投入,都让我受益,白酒的研究如白酒本身,需要‘酝酿’。”因此在品酒的路上孙绪芹也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谈到此次培训中最大的收获,孙绪芹向正道君表示,“不单单学会了品酒,对白酒的酿造过程也更加熟悉,对白酒市场的发展趋势十分认同,为自己未来在白酒事业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对酒的品鉴愈加地‘胆大心细’”,品酒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检出力、识别力、记忆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对于品酒,只有各位品酒师们勤勤恳恳、持之以恒地吸收酒的‘营养’,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才能不断地强大起来!
肩负重任投身白酒事业
人生如酒,如果你喜欢白酒,尽管让那份醇香弥留齿间,让那股清香沁入心脾,此刻你便有了一种把酒问青天的豪迈。在我们从古至今的社会中,“酒”扮演着既普通但又不可或缺的角色。高兴时饮酒,会客时饮酒,独处时饮酒,送亲朋好友出门时饮酒,外出归来接风时饮酒。偶遇时饮酒,邀约时饮酒,成婚时饮酒。只要想喝酒,总能有无数的理由,而酒,就像是有一股魔力,让人为之痴迷、沉醉。
对于自己未来事业发展方向,孙绪芹说道:“这次培训不仅仅是奠基了我对白酒文化研究的基础,更多的是培养了我对白酒文化的兴趣与自信,”孙绪芹坚信,积极融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工程》中去,并贯彻实施好保护传统文化的目标,把已拥有的茶文化基础更好地融入到酒文化中,投身于白酒事业中,并且做好酒文化的传承者、开发者、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不仅仅是季老的愿望,这更像是我们肩上的一份责任、一份使命。
“路漫漫其修远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绪芹用他的故事向我们演绎了不一样的多面人生,而他也会身体力行地去将教育、茶文化、酒文化融会贯通,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