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可以较好的看看世纪华通的操盘手王吉。
黑色的盛趣游戏文化衫、牛仔裤和白球鞋,世纪华通CEO、盛趣游戏(原盛大游戏)董事长王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比两年前瘦多了,显得更年轻。还是招牌的王佶式微笑,身上环绕着浙商低调务实的气质,王佶笑着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近几年一直坚持运动,瘦了十几斤。
近年来,王佶在中国游戏圈的名号越来越响亮。在盛大游戏长达两年半的艰难收购过程中,王佶坚持到最后,打动了陈天桥。错过了最佳上市节点,王佶坚持让盛大游戏回归A股。经过接近5年的长跑,最终,世纪华通以接近300亿元的价格将曾经的龙头游戏公司收入囊中。
打开视频,看王佶对游戏产业的分析、预判
王佶一手完成了世纪华通的游戏布局,让世纪华通这一老牌汽配上市公司成功转型,并且在今年曾成为A股首个市值过千亿的游戏公司。
游戏这个赛道已经高度成熟,未来的新增长极在哪,行业整体都在摸索,作为上市公司核心业务的掌舵者,王佶如何带领世纪华通在资本市场披荆斩棘?又如何能让游戏业务不断乘风破浪?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度对话王佶,看这位理工科男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资本高手:
收购盛大是“命运的交集”
王佶创业的时代,也正是中国网络游戏行业迅猛崛起的时代,当时行业首屈一指的就是盛大游戏创始人陈天桥。2004年,王佶创立上海天游,打造了国内知名休闲竞技类网络游戏运营平台T2CN,2005年,天游就拿到了《街头篮球》独家代理权。
虽然刚开始也遭遇了挫折,但初次和游戏触电的王佶尝到了甜头。2014年,王佶带着上海天游加入世纪华通,担任世纪华通董事。天游的加入,是世纪华通转型的开始,也是王佶后续一系列资本运作的开端。
除了盛大游戏,王佶还主导了69亿元的点点互动全资收购。“资本高手”是外界对王佶的一致印象,他也并不排斥这一标签。但他更想要外界看到的是,他主导的收购并非简单的财务并表,对盛趣游戏、点点互动的收购,更多是看中收购之后业务能否协同,能否更好地整合上市公司业务。
在王佶收购的多家公司里,最难的部分是收购盛大游戏。和盛大游戏的关系,被王佶定义为“命运的交集”。2015年,世纪华通宣布收购盛大游戏,引起资本市场和游戏行业巨大轰动。但这一过程并不容易,盛大游戏内部的股权纷争十分复杂,中间经历了不少磨难。
2018年9月,世纪华通正式披露了298亿元的重组预案。2019年5月,世纪华通收到证监会批复,盛趣游戏(2019年3月31日,盛大游戏改名,启用新品牌标识)终于拿到了通往资本市场的通行证。
“批准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百感交集,这件事做了5年,人生有几个五年?”王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在重组会的时候,自己忍不住侃侃而谈,“一般都是四五十分钟,我说了快两个小时”。在王佶心里,他是真正认可盛趣游戏的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能够成功让盛趣游戏回归A股,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事。
漫长的等待,在王佶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转型手游:
盛趣游戏、点点互动构成了世纪华通游戏的主体。最新的2020半年度财报显示,公司整体实现营收77.68亿元,同比增长12.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长36.02%,盈利水平在A股游戏公司依然领先。
虽然说现在是“联合作战”,但从研发投入看,世纪华通仍在第一梯队。2020年半年报显示,世纪华通研发投入费用达7.24亿元,近三年研发费用投入累计达到31.16亿元;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594人,排名A股游戏行业首位。
资本市场:
能活20年的公司本来就不多,何况20年都这么赚钱
今年以来,A股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市场整体处于调整阶段,世纪华通的股价在二级市场经过了短期回调后,逐渐企稳。盛趣游戏成功回归A股以后,对世纪华通的市值和股价的拉动作用明显,去年底至今,世纪华通股价涨幅接近50%。从整体看,世纪华通基本面稳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稳健。
但如果和行业对比,世纪华通动态市盈率为29倍(截止9月21日)就不高了。其他网络游戏上市公司动态市盈率基本都在35倍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50倍,有分析认为,世纪华通是被低估的。
“过去世纪华通的股票一直还是不算低的,因为有装盛趣游戏这个概念,大家有预期,靴子落地以后,反而回落了一点。”王佶坦言,加上资本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世纪华通的股价涨幅不是特别明显。但今年疫情下,游戏行业受益,因此又一下起来了。“资本市场目前对我们还是比较认可的。”
王佶也提到当初盛趣游戏私有化时,在国外的估值偏低。他说,网络游戏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一直是偏低的,但偏低也不影响企业价值,盛趣每年利润都在十几个亿以上,多的时候20多个亿,所以从商业角度首先是非常成功的公司,能活20年的公司本来就不多,何况20年都这么赚钱,商业的基础肯定很好。
对于资本市场关心的、一些看起来有些“敏感”的话题,王佶也给予了坦诚的回应,比如商誉方面。“我们大概300亿净资产,150亿商誉,一半都不到,成熟的投资机构会看得清楚一些。”所谓商誉,就是收购价格减掉净资产,“科技型企业不可能净资产卖的,只能以净资产价格卖,也不会有人收,因为只剩净资产了。”
产业未来:
全世界游戏产业,还有3/4的市场等着中国企业开拓
正如王佶对世纪华通未来规划的思考,实际上,整体游戏行业都在摸索下一个增长极在哪里。
在已经投身游戏20多年的王佶眼里,行业越来越成熟,行业门槛在提高,头部公司越来越大,小公司会越来越难。“因为每一款游戏的研发投入会越来越大,泡沫也在不断缩小。”而游戏行业一个让人困惑的事情在于,本质上游戏行业是创意产品,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就一定会成功。
将目光放到海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内游戏行业的天花板更明显一点。
根据《2020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由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表现良好,市场营销收入75.89亿美元(约合53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2%,增速明显超过国内的22.34%。
“全世界游戏产业,中国占1/4,还是有3/4的市场等着我们去开拓。”王佶判断,主机游戏已经无法与海外竞争,PC时代国产游戏虽然有竞争力,但不那么明显,手游时代中国公司是更有竞争力的,因为全球来看手游是第一大市场,而在这个市场,目前还没有看到所谓传统的最大游戏厂商的产品爆发。
实际也是如此,在手游行业席卷全球的产品,看不到暴雪和EA的身影,反而是像Supercell这样的公司成功了。现在在海外运动游戏的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基本上是中国公司。
王佶觉得,这样的机遇需要抓住,“再过几年国外人都学会怎么做手游的话,可能会更困难”。
王佶说,现在也在和运营商试点合作,看能不能商业化,他认为这个阶段并不是在乎商业化能挣多少钱,而是如果现在就有机会商业化,那么在做云游戏这件事上,会有更大的动力。
当然,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少不了资本的作用,这本也是王佶擅长的领域。谈到未来在游戏行业的收购,王佶说,他会重点看两类企业,一是在细分领域能够领先或者相对垄断,其次就是能够和世纪华通现有业务互补的公司。“盛趣现在更多是MMO,点点互动更多是SLG,希望这些公司能补充我们的产品线,扩大用户量。”
迷上脑科学研究:
希望拿到国内第一张数字药物批文
收购盛大时,王佶或许没有想到,他和陈天桥的交集,并不仅仅局限于那场声势浩大的收购。
2017年,王佶参观了陈天桥在美国加州投资的一些项目,很受启发,便开始思考,游戏这样高度市场化的产品,为何能让人产生快乐?用户为什么会迷恋?
在王佶的推动下,近日,浙江大学与盛趣游戏宣布共建“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将在数字医药、数字器官、游戏中的人机融合智能、梦境研究等人工智能新方向实现前沿突破与产业应用。
现在的王佶,身上带着明显的前沿科技标签,他个人投资方面,有不少非常前沿科技的公司,非常硬核。但从上市公司角度布局,和浙江大学的合作是第一次。
王佶认为,以脑科学为代表的认知科学的突破,有可能带来下一次产业革命。将来的游戏开发一定是在脑科学的加持下,帮助用户的社交、学习和疾病治疗,参与到人脑和电脑的交叉探索当中。
业内探究脑科学的游戏企业,王佶是第一人。听起来有些抽象,但这暗含了王佶对未来的押注,这是对于方向上的预判。
此外,做这个项目,也是对人才的吸引。王佶说,科技企业最怕的就是在科研的前沿探索上落伍,所以盛趣游戏会持续不断地做一些前沿科学的布局。
新成立的传奇中心有明确的目标,比如5年内研发完成业内领先的关键技术至少10项。王佶提到了一个具体的目标,他说,今年美国批准了一款新的游戏处方药,帮助多动症儿童患者改善病情。“我们也有类似的项目,现在已经过了临床一期了。”王佶说,想通过这件事,能够申请到中国第一张数字药物的批文,希望两年内能够完成这件事。
记者问他,为什么制定这么明确的目标,不怕立Flag吗?王佶笑了笑说,跟院校合作最怕的是最后企业只是出了钱,希望用企业的方式来管理这个机构,企业的方式很简单,有KPI,有目标才有动力,希望激发大家更多的冲劲来做这件事。
先天乐观自信,敢于冒险,这是王佶对自己的评价。采访最后,王佶说,投资脑科学这些前沿科技,说明自己内心有理想,但真要去做,还是会打有准备之仗,想好底线在哪里,能承担的最大风险在哪里,要找一个比较踏实的、能够落地的计划。
(为方便阅读,改名盛趣游戏以前,文中仍以称盛大游戏)
记者手记|二十年如一日和危机感共存
王佶是真正苦过的企业家,创业20年,他跟记者说,从没有一刻失去过危机感。过去是生存的危机感,比如发不出工资,现在是发展的危机感,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温和的表象之下,王佶内心是个不折不扣的探险者。每一次的重大收购都是他用长久的耐心和毅力死磕下来的。
能够让陈天桥从抵触到接受再到感动,王佶不简单。他身上有理工科男的严谨踏实,创业多年,他创办和并购过不少公司,没有一家公司是经营不善然后倒闭的,这和王佶本身坚韧、不服输的性格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