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被压缩,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着近期热议的视频网站的视频被压缩的事情,聊聊一些客观情况,以及主观上的一些感受。表面上看,是视频被压缩的技术问题,实际上,背后的衍生课题,没那么简单。

影视飓风的视频

事情的起源是2024年10月8日知名up主“影视飓风”上传的一期视频“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

视频里提到的重点包括:

内容大致重点如此。在片尾,影视飓风的Tim还号召大家集体抗议。

这就是事件本身了,转述完成,是不是就是一个简单的“资本家无恶不作、用户被欺瞒、创作者被欺负”的故事?

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不妨挨个话题捋一捋。

视频被压缩了吗?

我是这两年家里用了索尼的65寸大电视才意识到视频网站的视频,似乎真的不够清楚的。甚至一开始也没啥感觉,爱优腾芒都一样,只是后来买了AppleTV,再看高清的电影,才发现4k跟4k差别真大啊。

我自己以APP下载的不同平台的不同格式的视频大小做对比,大概如下:

可以看出,B站是最“实诚”的,给的视频格式最大,腾讯和爱奇艺比较接近,优酷最小。

那么,这部电影未压缩的版本应该是多大呢?

网上会有流传高清资源的制作组压制的视频,依据不同的压缩格式,大小普遍在6G—20G之间。也就是说6G是最低的标准。注意,我没搜到这部电影1080p以上的资源,蓝光压缩的也都是1080p的。

影视飓风的调查是,今天的常见1080p视频的大小,甚至达不到4年前的720p的视频大小。而码率更是只有不到1Mbps,是过去的1/10。

从影视飓风的调查,和实际影音爱好者的体验来看,国内的视频网站有更大幅度的压缩是大概率的事情。在Netflix上看的电影资源,动不动会在20G以上。这件事不难验证。

不过提到“压缩”,也不要觉得就是严格意义上错的。好像原生态的就是最好的,这也是个误区。这就是下一个话题。

压缩是原罪吗?

因为正如Tim在视频里所说,4k格式的常规视频,完全无压缩的,1分钟的容量有44G。

刚刚提到的压缩技术,H.264、H.265都是AVC(高级视频编码),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编码技术。其高效程度非常夸张,刚刚说的44G,H.264可以压缩到400M,H.265可以压缩到200M。

压缩算法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没有压缩算法,别说4G了,我们哪怕全民5G想看满高清的视频都头大,还很容易带宽阻塞。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还是H.264,而H.265都已经十几岁年纪了,还没有当家作主。原因就是,效率虽高,编码解码也需要成本啊。

看高清视频比较多的朋友应该知道,有时候选择一个好的解码器、一台好的设备也很重要。普通的低端手机和笔记本,播放高清视频就会卡顿。

对于视频平台,就做出了一个策略,千人千面。你的设备好一些,就给你推高压缩率的视频(码率低,带宽消耗少),你的设备差一些,就给你推低压缩率的视频(码率高,带宽消耗大)。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问题:

普通用户对画质真的很敏感吗?

对于影视飓风的视频,会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为啥这个事儿需要Tim出来说,大家才恍然大悟?

那是不是就说明普通用户对画质其实不敏感?哪怕影视飓风的视频要做对比的时候,也都是放大好几倍,我们才能看出区别。

对于我来说,哪怕我是一个多年产品经理、多年影音爱好者,但我在用大电视和AppleTV有直观对比之前,也没怎么意识到这件事。

关于普通人对画质的感受这件事,其实一直有科学家在做研究。知乎有一位快手的图像工程师@章佳杰就提到了他之前的经历,他们致力于以好的压缩,给用户带来不变的感受。

所谓画质并不像我们直观认为的,就是板上钉钉有个高下、分得出胜负的。画质是很主观的看法,有的地方人会更敏感,有的地方人就不敏感了。

有一个项目叫做NIMA(NeuralImageAssessment),就是以神经网络做图像评估的项目,看能不能模仿人去评估图像。就像我们评估一个机器翻译好不好、一个AI创作的文本好不好一样。在图像方面,人到底对马赛克更敏感,还是对边缘?是对颜色,还是对比度,还是毛刺?等等,这是个挺复杂的课题。

另外不知大家有没有体感,有时候打开一个更高清的模式,不管是臻彩还是帧享,画面会有一个横向展开的过渡效果。这个过渡效果是有点心思在里面的。

要说没有刻意提高亮度和对比度,我是不信的。这恐怕就是考虑到大家对所谓画质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这几个参数了。反而边缘锯齿这些,够呛能发现。

这些不展开说了。只是想说,压缩本来是合理的,并无太大问题。也并不是但凡压缩就是黑心。

只是,压缩的程度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步迈出去,迈多远,就不好说了。不降低用户画质体验这个前提有没有遵守,更不好说了。

但这背后,又为什么呢?

艰难局面

在滴滴工作的时候,深刻体会到了边际成本这个概念。滴滴当年哪怕风光的时候,赚的也都是辛苦钱,因为O2O平台的线下运营成本是降不下来的,每多一个城市,就要多一些司机,多一些车辆,多一些合规要求等等。而纯线上的内容平台,边际成本就可以做到极致的低。

今天AI创业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光是四大天王,还是什么百模大战的选手,都有商业模式上与以往不同的境况:每多一个用户,不一定多赚钱,但一定要多花钱。服务器、芯片和电费是实实在在的。用户口袋里的钱,是虚无缥缈的。

视频网站其实也有类似的问题。在扩张年代,没有公司会在乎服务器和带宽成本。但是时代变了。

具体而言,是2022年Netflix市值下跌、神话破灭的时候。

过去的长视频网站全部都对标Netflix,爱奇艺在2015年用《盗墓笔记》奠定了国内在线视频VIP规模的时候,可谓风光无限。但是到了2022年,大家发现,Netflix的模式似乎也没那么性感,竞争对手,无论是苹果、亚马逊,还是Hulu、HBO都在崛起了,市值应声下跌,国内的媒体也一下全部调转枪口,唱衰爱奇艺等视频平台成了主流。

爱奇艺在2015到2021年亏了大约420亿,并且营收增速几乎持平。跟当年还是翻番的增长相比,也显得没那么“性感”了。于是裁员新闻也出来了,各种节衣缩食的动作也有了。

带宽成本就是这时候也变成重要议题的。我们能感知到的也是这个阶段,视频在变得“不清晰”了的。

有记录的爱奇艺的2020年带宽成本是24亿,在成本里占比9%。到2023年财报,终于缓过神来,净利润28亿。最新的财报里没有单独提到带宽成本,提到的销售和管理费用是40亿。估计带宽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B站的商业化也是长期难题,大家都知道。2018到2022年期间带宽和服务器成本分别是6.2亿、9.2亿、11.4亿、15.7亿、17.5亿。大约也是10%的占比。

10%的占比看似不高,但是爱奇艺和B站在内容上的开销实在太大,才显得小了。在过去UGC年代,王者土豆网的带宽成本在2011年是1.8亿,占比42%。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成本,而且是随着平台增长,会跟着线性增长的成本。

各显神通

在这种困难局面下,视频网站各显神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有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超前点播事件,2019年,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推出超前点播,哪怕是会员,想看完整的剧集,还需要50元,解锁最后6集。2021年在争议之下,全部下架。但是,今天又死灰复燃,换了说法,叫“直通大结局”。

会员的争议问题不止这个。如今的手机会员,跟电视会员是分开收费的。甚至到后来,投屏的会员,也不纳入手机会员。当然这个跟牌照问题有关,也就是OTT问题。

互联网电视牌照目前仅有7家:CNTV、百视通、南方新媒体、华数、湖南广电、CIBN、CNBN。没了。优酷与CIBN合作,所以在电视端叫CIBN酷喵。B站与南方新媒体旗下的云视听合作,所以叫“云视听小电视”;腾讯叫“云视听极光”。这对于牌照方是一大块收入,他们能拿走20%—30%的分成。2021年,南方新媒体的互联网视听业务总营收达到5.3亿,毛利率高达57%。

芒果TV先有的,后来所有网站都有了。原文里“竞品平台争相模仿”都拿出来当作小红花戴。真是一言难尽。

还有一个,是在水下的神通。2023年,有知乎网友@老骆驼在“电视机为什么有大流量上传?”这个问题下回答,他最近买了一台索尼65X91电视,结果发现,处于息屏休眠状态的电视还保持着1—5MB/s的上传速度。因为电视机内置APP只有爱奇艺,@老骆驼强制关闭APP上传立马为零。

接下来,@老骆驼联系了爱奇艺客服,并在指引下关闭了一项名为HCDN的加速技术,随即情况出现好转,但仍有几百K的数据上传,后发现是刚下载的酷喵。

以上新闻里提到的HCDN,简单理解就是P2P+CDN。即用户的设备当成服务器,形成分发网络。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会把该用户本地缓存的视频共享上传给其他正在观看该视频的用户。

这个技术,不光爱奇艺,快手、B站,也都有。还有很多路由器,会给用户奖励,跟挖矿一样,每天赚个六七块钱。

爱奇艺这个技术也是产品技术团队拿出来当成成绩讲的,也获得了很多奖励和认可。

而且其中有一句话:“HCDN在满足流畅的在线播放体验下,整体能降低70%的带宽成本。”

联系前面说的至少20个亿,那这就是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成绩。的确“了不起”。

可是偷跑用户流量,到底是不是合理的呢?且不说用户自己的电费和设备折损,这甚至是不合规的,运营商是可以跟每天赚几块钱的用户打官司的。

因为家用宽带是不能用在商业用途的,这是入户宽带的默认协议(当然我们不会阅读到这条)。如果都用P2P,就意味着有很多数据在用户之间流转。比如一部电影最近很火,你的小区里有人有了,全小区就不用访问运营商了。那运营商的损失,不可估量。

这些也都没列完。总之,就是各显神通,各凭本事。

说到这,又扯出一个话头了:运营商成本。

运营商的复杂性

我在这里简要总结一下。

标题里说的“谁也成为不了中国的YouTube”不是从内容和体验层面,而是从商业逻辑上说的。YouTube的商业逻辑很简单:一个几乎不用交网费的视频网站。

是的,人家没有所谓的带宽成本。

这就奇怪了。怎么做的呢?首先,有个大的背景:运营商的基站等基础设施,是隔离的,不是共用的。电信、联通、移动这几家是独立核算的。

那咱们怎么上别人的网?数据存放在不同的运营商怎么解决?联通和电信之间会签一个协议,PeeringAgreement(对等协议)。咱们互相用,流量差不多,就不给钱。谁多用了,再做结算。

但是对于视频网站,就很麻烦,比如优酷接入了联通,电信就崩溃了,因为要给联通交付大额的结算费。

Google怎么做的呢?他在20年前开始,就买了许多暗光纤(DarkFiber)。运营商在为城市铺设光纤的时候,会倾向于多铺一些,因为光纤铺设的成本主要来自挖地挖墙埋线,每次留出富余很正常。

Google就以低廉的价格到处租暗光纤,哪里租到比较完整的一片,就在那里建机房,把自己一些服务器和CDN铺过去。这个就叫GooglePeering。也就意味着Google自己也是一个有运营能力的个体了。

这样Google就能直接跟运营商谈Peering谈对等。可以理解就是,大量的数据在Google自己这流转了,不用给运营商交钱;对于运营商来说,访问Google的CDN,反而还要给Google折一些钱出来。省了又省。

这种做法在法国引起过抵制,2013年年初,法国几乎全国的宽带用户都发现访问YouTube变得非常慢。因为法国的所有运营商都没有和Google进行Peering,想要挟Google。结果是Google赢了。Google有能力跟用户说,你用的运营商不行,赶快换掉吧。运营商只能低头。

这么一来,Google旗下的YouTube作为全球最大的带宽使用者,其实成本却很低。

而且根据一些数据显示,Netflix哪怕没有Google的Peering,由于美国有上千家运营商,谈判起来,带宽费用也是有的谈的,话语权还是有的。

现在对比就明显了。国内外的境况差异很大。对于国内的视频网站来说,可是每个字节都得交钱。而且你建了联通的服务器,还得再建一个电信的服务器,没办法。否则交的钱就更多了(运营商之间的结算),用户访问的速度还受影响(运营商之间的互通速度问题,比如南北区域差异)。

国内只有3个运营商,且要像Google一样自建CDN是违法的。因此还是没有话语权。

不过说到这,你会觉得,是不是又批评机制了,是不是单纯是政策问题?也不都是。联通和电信它们承载了很多社会责任,比如偏远山区,人很少的地区,都需要有信号。如果纯商业化运作,没人会关心那些地方。这种社会责任的成本是由社会均摊的。

带宽的费用,是内容提供商(视频网站当然是大头)不愿意提供太高质量的内容的原因之一。而移动互联网上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又导致了一个后果:5G不能普及。

你想啊,管道是很宽敞,但是咱们不需要那么大水流了。正如Tim所说,今天的视频网站的码率都压到不到1Mbps了。既然如此,要什么100M的下载速度呢?速度就算拉满,你的大管道也找不到好水源了。

不过,坦白说,从10%左右的成本比例来看,我不是特别认同宽带成本是唯一决定视频网站生死存亡的点。

只是任何互联网公司都在想尽办法节衣缩食,直到越过很多用户体验的边界线,这是更真实的原因。

三个矛盾

最后,我想聊的是,视频网站会压缩视频这件事,牵扯到太多问题了。从图像压缩的合理性,到用户体验,再到运营商资费,再到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不是简单的“资本家使坏”决定的。

互联网产品变得越来越“难用”,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趋势。这个趋势由三个矛盾驱动。

第一个矛盾,是互联网公司的增长惯性,与现实环境已然不同的矛盾。过往的公司表现都是每年翻番,组织形态都是为了打仗、战斗、热血而出现的,每个人都在想着增长,保留了极强的加速度惯性。可是时代已经刹住了车,车上的人还在卯足劲要加油。结果就是,公司硬要给股东交代,员工硬要给老板交代,交代出了很多本不应该做的事情。

有没有可能现在的成本就是合理的,不需要再压缩了呢?有没有可能现在的用户就是足够了,没必要再纳新了呢?在已经榨干的海绵里还要再攥两把,越线就是个迟早的问题。

第二个矛盾,是企业价值观,跟用户体验的矛盾。企业是在增长中建立起来的,能活下来的很多都是能打胜仗的,也很有野性的团队。但这些团队未必都有能体会到用户体验的文化。如前文所说,都把“超级暂停”和“偷跑流量”拿出来当成好事儿说,偷工减料和薅用户羊毛,都成了企业的功绩,可想而知公司的文化里,用户体验排在什么位置了。

再多说一句,我也从来不觉得用户体验就意味着少赚钱、有良心,“善良”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商业才是。只是很多企业只关心眼前的一点小收益,不在乎用户整体的感知。长期损伤用户体验,数据表现不会在第二天、第三天,可能会在第二年、第三年。品牌最终丧失信任,是再也无法挽回的,这才是最差的商业收益的选择。

第三个矛盾,大组织的打工人由KPI驱动,与产品应该由用户驱动的矛盾。对于每个刚刚提到的功能的产品和研发来说,工资和奖金可能更加实际,在一个动辄几千几万人的公司里,关心用户压根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这种责任感被消解掉了,大家离用户也越来越远。最终只是为了让“带宽成本”和“用户付费”这些抽象的字眼工作,没人关心用户了。也就没人为产品价值服务了。

这些矛盾有什么解法呢,我也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更多人知道在发生什么。具体这件事是不是正确合理,各位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可以继续骂“资本家”,也可以感叹大家都不容易。可以继续给VIP付费,也可以去看更高清的资源。

不过,至少,咱们先知道大概怎么回事儿,再做出判断吧。

参考资料

《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影视飓风

《爱奇艺为什么走到了今天?》市界

《看不起的热播剧,买不完的VIP》36Kr

《一文看懂“电视投屏难”的多重成因》犀牛娱乐

《投屏看内容先交钱,收费、规则层层“套娃”》第一财经

《越过用户偷跑HCDN,爱奇艺为何铤而走险?》36Kr

《爱奇艺联合北大团队获BIGCOM2018最佳论文奖HCDN技术已助力削减7成带宽成本》爱奇艺产品技术团队

THE END
1.视频压缩大小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将短视频压缩到一分钟?如何将短视频压缩到一分钟播放,成了困扰大家的难题。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需要将视频按照一定的倍数去播放就能实现了。很多视频播放器支持视频按照倍数播放,但每播放一次都要设置。如果想要保存压缩到一分钟的视频,可以通过视频压缩(https://www.yasuoshipin.com/)网来实现。 https://www.yasuoshipin.com/help/161.html
2.如何用剪映APP压缩视频文件大小?(全步骤)短视频长臂猿如何用剪映APP压缩视频文件大小?(全步骤) 手机短视频 | 拍摄技巧 | 短视频制作| 剪映剪辑 | 短视频研习社 转自百家号:科技领域爱好者,版权归原作者 在电子数码领域中,视频制作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流行的创作方式。但是,随着视频质量的不断提高,文件大小也不断增加,这可能会给分享和存储带来一些问题。https://www.changbiyuan.com/douyin/duanshipin/2023/duanshipin_0518/62020.html
3.PR怎么将视频压缩变小不影响清晰度?6、如图下:1.选择H.264格式2.选择视频3.拖动滑条至比特率设置。(这里解释下什么是目标比特率和最大https://www.yutu.cn/question/tiwen_180538.html
4.手机视频压缩技巧——如何将视频变小(简单操作让你的手机视频体积要根据需求平衡视频时长和文件大小,在压缩视频时。而过短的视频可能无法满足分享或传输的需求,过长的视频时长会导致文件较大。 15.根据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压缩方式 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压缩方式,如果你需要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视频。可以采用更高压缩比的方法、例如在网络较慢或流量有限的情况下。 https://m.php.cn/faq/768712.html
5.抖音短视频的视频尺寸“宽1080高”!我们先解决问题——抖音短视频最标准的视频尺寸是“宽1080,高1920”! 相信很多刚接触自媒体的朋友对视频剪辑都比较陌生。 掌握各大平台的视频大小尤其困难。 上传的视频总是出现黑框或者被平台严重压缩,导致视频模糊,影响我们制作的视频质量。 比如抖音上或者抖音上怎么设置比例,下面我给大家科普一下。 http://www.bjhwtx.com/h-nd-109395.html
6.使用AirDrop隔空投送视频失败是什么原因?使用AirDrop方法传输的视频是否有任何大小限制?使用AirDrop技术的帮助下传输视频没有固定的大小限制。您可以使用此通道传输任意文件。此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较大文件的时间消耗,当您尝试移动大容量视频时,必须保持2台手机的连接,直到该过程成功完成。 如何在iPhone / Mac上空投视频? https://www.airdroid.cn/news/96.html
7.怎么对视频进行压缩?四种大家都在用的视频压缩方法介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对大视频文件进行压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它使视频的分享和传输变得更加便捷,不再受到软件和网站大小限制的束缚,上传时间也会更短,无需漫长等待,其次,压缩视频可以显著提升视频的播放性能,特别是在老旧设备上,小视频文件的打开速度更快,播放更加流畅,最后,压缩视频还可以节省宝贵的存储空https://m.douban.com/note/860947985/
8.视频压缩文件太大了怎么缩小?3个方法让手机存储空间更充裕废话不多说,下面马上告诉大家如何压缩视频大小! 1.剪辑魔法师 这款视频编辑软件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剪辑和特效功能,还内置了强大的视频压缩功能。它的界面简洁易用,适合初学者使用。 √功能亮点: 操作界面简洁明了,功能齐全易于上手,视频压缩效果出色。 能够自动调整视频的码率、分辨率和帧率,以达到最佳的压缩效果。 https://blog.csdn.net/huduni00/article/details/135548459
9.ps压缩图片大小办公职场教程视频大全虎课网为您精选2门ps压缩图片大小办公职场视频教程免费学习,更有ps压缩图片大小办公职场图文教程、课后练习及作品评改。上虎课网学ps压缩图片大小办公职场,每天进步一点点!https://m.huke88.com/jiaocheng/psyasuotupiandaxiao-23-6/
10.压缩视频的软件免费APP推荐压缩视频的软件免费下载爱短视频压缩图片压缩爱压缩,小视频压缩、图片压缩、视频格式转换、视频裁剪一键搞定,让你不再为手机内存而担忧;【主要功能】1.视频压缩:短视频压缩利器,支持各类主流小视频压缩,支持高、中、低各种质量的压缩视频输出,节省手机内存空间,方便保存分享;2.图片压缩:照片压缩宝,支持多张图片处理,大小、像素、比列进行图片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1041960/
11.2024年市场上最顶级的十大视频压缩工具这篇博文深入概述了视频压缩以及为什么需要它。此外,它还研究了排名前 10 的视频压缩工具、它们的功能、定价、优点和限制等。发现最适合您的需求和预算的工具,并开始快速轻松地压缩视频。 什么是视频压缩? 视频压缩是一种用于更改视频的文件大小、位数或格式,同时保留原始视觉质量的技术。视频压缩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视频https://www.geekersoft.cn/resources-multimedia-solutions/the-top-ten-video-compression-tools-in-the-market.html
12.视频压缩软件下载视频压缩器免费版手机压缩视频软件多特软件园为您整理了多款适合视频压缩软件下载,在多特您能下载多款正规的、无毒软件,在这里安卓版苹果版等应用应有尽有,找适https://www.duote.com/zt/ruanjian0348
13.视频压缩app有哪些手机视频压缩app哪个好用手机视频压缩app哪个好用?怎样在手机上压缩视频大小?免费的视频压缩软件有哪些?安卓视频压缩神器,手机上也能压缩视频,操作简单又快捷,让视频压缩更省心。http://qqtn.com/qqkey/sjspys/
14.视频压缩md5修改工具最新版免费下载支持多种视频格式,拥有视频md5修改、一键压缩等功能。能够将过大的文件合理压缩,并且可以修改视频帧率、视频分辨率、视频比例等参数。是短视频从业者创作的好帮手。 app特点 视频剪裁:视频MD app支持多尺寸视频剪裁,适配多种屏幕。 裁剪时长:裁剪中意的视频片段,适应多平台时长限制。 视频压缩:调整视频大小,传输更https://m.itmop.com/downinfo/52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