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5□75754□

+□6-3□-3□+25

7□4□3□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1、复习:

9-3-4=8-2-3=9+0+1=

4+3+2=5+4+1=5-3-1=

2+4+0=10-7-2=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谁来帮帮它们

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

(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⑶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说)

⑷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⑸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2、类比探究算法。

⑴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

①学生同桌讨论,互说计算过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4+3-2并标明计算顺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③教师小结。(板书得数“5”。)

3、学习例2。

电脑演示例2:湖中4只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师:美丽的小湖上,天鹅又发生了新变化你能把图意说给大家听吗

⑴学生说图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⑶谁来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⑷翻书试着计算4-2+3。

⑸交流汇报计算过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师:为什么先算4-2计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标明注出计算的顺序。

4、师生共同小结: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左到右)

(四)反馈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图画)

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⑵列式计算。

⑶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游戏:小青蛙找家。(练习十二第2题)

⑴班齐唱《小青蛙找家》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戴上头饰,帮小青蛙找家。

⑵分组读算式,并说出计算顺序。

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解密大行动。

⑴独立完成计算卡上的10道式题。

⑵游戏规则:任选一题算出得数,如果这个得数是下方这5个密码中的一个的话,你们组可相应获得两颗星星。

⑶请同学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给说中密码的那组加星星。

4、小结比赛结果。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本第75页说给爸爸妈妈听。

2、算一算

1+6-2=6-5+8=9-6+5=

4-3+9=6+4-5=4+2+4=

1.通过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通过知识的系统复习,沟通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发现并整理乘法表中的规律,能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在经历整理、找规律、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3.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规律美。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与复习。人教版教材第101页第2题主要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借助乘法数表巩固乘法口诀,使得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二是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发现乘法数表中的规律,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并感受其中的思想方法。三是运用规律。应用发现的规律完成一些变式练习。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已系统地学习完了表内乘法,对乘法口诀基本上都已熟悉,学生基本上已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的含义,也进行了关于乘法口诀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发现乘法表中的规律

难点:

运用乘法表中的规律进行填数

活动1【活动】一、建构乘法数表

1.出示1、4、9、16、25、36、49、64、81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9个数宝宝,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这些数。

生读

师:这些数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乘法口诀、乘法算式

2.揭题:今天我们要对表内乘法进行复习,板书:表内乘法复习

3.沟通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出示空的表格

师:你看得懂这张表格吗如果现在要把9填在表格中,你知道它在哪儿吗为什么填在这儿

生可能有:1×9=99×1=93×3=9

师:1×9=9和9×1=9都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3×3=9呢

师:9我们找到了3个位置,那16呢你又能找到几个位置呢

指名上来指一指

师:猜他可能想到了哪句口诀

根据生的交流板书:四四十六二八十六

师:看来有时候看到一个数可以让我们想到两句不同的口诀。

师:那你知道二八十六可以计算哪两道算式吗四四十六呢为什么二八十六可以计算两道算式,而四四十六只能计算一道算式呢

生:四四十六是同数相乘。

师:二八十六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画图表示它的意思吗

生画图后展示

师:看来二八十六既可能表示2个8相加,也可以表示8个2相加。

4.指导填表

师:1、4、25、36、49、64、81这7个数宝宝,它们的'位置又在哪儿呢你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师:看到25,让你想到了几和几看到36呢,你又想到了哪句口诀

指名指一指,师课件演示7个数宝宝的位置。

师小结:看来想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些数宝宝的位置。

5.独立填写表格

出示要求:

①想一想,怎样填又对又快。

②查一查,是否已全部填对。(同桌检查)

③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师:你觉得怎样填可以填得又对又快

指名交流,生交流师课件演示

师:我们可以一行一行地填,也可以一列一列地填。

师:现在你能独立完成这张表格吗我们来比赛看谁填得又对又快,计时开始。

生独立填写后同桌检查。(预计4分钟)

师出示完整的口诀表

师:说说你是怎么填得那么快的引导学生说出口诀和顺序。

师小结:看来乘法口诀非常重要,想口诀可以快速完成表格。

活动2【活动】二、探究规律

1.自主探究规律

师:刚才在填表格的时候,有很多小朋友发现了许多秘密,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谁找的规律多。

活动规则:

①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与同桌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2.反馈:

预设:①横着看,第一行逐渐加1,第二行逐渐加2……

追问:你知道为什么第二行为逐渐加2吗

生:第二行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

师追问:第5行会逐渐加几

师小结:横着看,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所以就多几。

②竖着看,第一列逐渐加1,第二列逐渐加2……

追问:你知道为什么第四列为逐渐加4吗

生:第四列都是与4有关的口诀。

追问:第8列会逐渐加几

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演示

师小结:竖着看,第几列就是几的乘法口诀,所以就多几。

师:原来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是一样的(课件将两张横看竖看的表格合并在一起)

师小结:不管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第几行或第几列就会多几。

③斜着看,1、4、9、16、25、36、49、64、81都是同数相乘的积。

生说出相应的口诀。

师:这些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为什么

师:斜线上的这些数都是由两个相同的乘数相乘得到的积。像这样的数叫做正方形数。

师:1、4、9、16、25、36……都是正方形数。想一想,还有哪些数也是正方形数

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正方形数。

3.师:认识了这些特殊的正方形数宝宝,我们再来看看这张表格,如果以这些正方形数为界线,仔细观察斜线两边的数,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4、9、16、…、81这一斜行两边的数是相同的。

课件演示把它沿着这一斜行对折,引导学生观察重叠在一起的数都是相同的。

师:原来,斜线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是一样的,那这张表只要记一半就可以了。

4.出示乘法口诀表,沟通乘法数表与乘法口诀表的联系。

师:其实这和乘法口诀表是一样,同样我们只要记住这45句口诀,就可以计算81道算式。

活动3活动】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我们先由数想到了乘法口诀表,并在乘法表中找到规律,并应用规律填数。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2、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路北区兴盛丽景小学的刘老师,我们又见面啦,今天我们将继续闯关摘果,复习本册书中的知识。

上节课,我们运用强大的计算能力,挑战了数这个领域里的第一关和第二关,成功摘取了两个硕大的智慧果实。现在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练习,为今天的挑战热热身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完成103页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在圆圈里填上加,减、乘或大于,小于,等号。好,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生:学生写题。

填完了吗?请同学来说一下答案。

生:订正答案

大家都填对了吗?哇,你们可真优秀。下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闯关活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挑战数这个领域里的第三关,解决问题,运用我们所学的加减法和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到第三关的挑战中吧!

第三关,解决问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计算的目的就是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接下来,就跟随老师去海洋馆看一看吧!(出示103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哇,海洋馆里的小鱼好漂亮呀,有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和透红小丑鱼。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题目内容,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海洋馆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

恩,你找到的数学信息很准确,那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两种神仙鱼共有多少条?

是的,这个问题你们能独立解决吗?快按下暂停键,写一写吧!

好,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生:第一个问题。因为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求花面神仙鱼的数量,那就是在求数量多的,所以做加法。我列的算式是13+9=22(条)。第二问题,因为花面神仙鱼有22条,黄金神仙鱼有13条,所以求两种神仙鱼一共有多少条,就是要把两种鱼的数量合起来,做加法,列式为22+13=35(条)。

是的,这位同学解答的完全正确。那现在你还能根据题目内容,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我提的问题是,透红小丑鱼有多少条?列式为:13-8=5(条)因为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那求透红小丑鱼有多少条,就是在求数量少的,所以做减法。

这位同学不仅问题提的好,解答正确,并且还清晰的阐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要为你点个赞呦!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透红小丑鱼和黄金神仙鱼一共有多少条?列式为:13+5=18(条)

大家一定还提出了其他的问题,你可以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写在书上并解答!

同学们,这道题就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解决连续两问的综合实际问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同学们一定要根据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条件进行解答。

接下来,请大家解答一下数学书104页练习二十五的第7题,请按下暂停键,开始吧!解答完了吗?好,请你来说一说你的解题结果和方法。

生:在这道题中我知道了,每种颜色的跳棋都有6枚,一共有3组,求一共有多少枚棋子。我认为这就是在求3个6是多少,所以要做乘法。我的列式为6x3=18(枚)

这位同学对于乘法的含义理解的很透彻,解题思路很清晰。不知道下面这道题大家是否也能解答正确呢?请看数学书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按下暂停键,先21想一想,再解答。

好,大家看,按照规律,像这样继续摆下去,第4个图形有12根小棒,第7个图形有21根小棒。你们都答对了吗?好,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第一个图形有3根小棒,第二个图形有6根小棒,也就是有2个3,第三个图形有9根小棒,也就是有3个3,所以这些小棒的数量都与3的乘法口诀有关,所以第4个图形就是有4个3,所以是12根,第7个图形就是有7个3,所以是21根小棒。

生:我是这样想的,通过观察,我发现每边小棒数都是依次增加1根,那么到第4个图形时,每边就是4根小棒,有三个边,所以是三四十二根小棒,同理,第7个图形,就是每边有7根小棒,有三个边,所以三七二十一根小棒。

生:通过观察,我发现下一个图形的小棒数都会依次递增3根,所以第4个图形就是在9根小棒的基础上,加上3根小棒,等于12根小棒。同样的道理,第7个图形就是在18根小棒的基础上,加上3根小棒,等于21根小棒。

你们都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我们肯动脑观察,题目中的秘密都能被我们发现。刚刚这两道题都是与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在解答时,只要我们理解了乘法的含义,熟记了乘法口诀,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乘法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

接下来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到我的菜园里去帮帮忙!(出示数学书102页第4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老师的菜园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菜园有葫芦。有冬瓜。

生:我看到菜园有花,有南瓜。

生:我还看到菜园中有大蒜。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那你们能根据我们观察到的信息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好,按下暂停键,快去算一算吧!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列式,怎么想的吧?(学生视频)

生:第一个问题求菜园里有多少个南瓜?因为一个筐里有两个南瓜,有四个这样的筐子,那就是求4个2是多少,所以做乘法。列式为2x4=8(个)。然后求冬瓜有多少个?因为这道题南瓜有8个,冬瓜比南瓜多5个,也就是求比8多5的数,所以要做加法。列式为8+5=13(个)

第二问我提出的问题是菜园里有多少个葫芦?列式为3x3=9(个)

这道题是一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看来这位同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强,想一想,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

生:我提出的问题是菜园里有多少盆花?列式为2x5=10(盆)

生:我提出的问题是菜园里有多少头大蒜?列式为3x9=27(头)

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相信大家一定还提出了很多问题,请你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写在书上并解答吧!

在刚才的这道题中,我们不仅用到了乘法的知识,还用到了加减法的知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将知识融合在一起来解答。最后让我们再去书店逛一逛吧!(出示数学书104页第8题)你们能独自完成这道题吗?那就开始答题吧!

好,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生:在这道题中,我发现经典故事书4元一本,连环画7元一本,科学世界8元一本。第一问求买6本故事书和1本科学世界一共要花多少钱?因为一本故事书4元钱,6本故事书就是6个4,再加上1本科学世界8元,就是一共的价钱。列式为6x4+8=32(元)。第二问求买5本连环画和1本科学世界,50元钱够吗?这道题我们要先算出5本连环画和1本科学世界的价格,列式为5x7+8=43(元),因为43<50,所以50元钱够了。第三问,我提出的问题是买3本科学世界和1本经典故事书,一共要花多少钱?列式为3x8+4=28(元)。

这位同学的解答内容都是正确的,相信同学们对于第三个问题,一定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呦!

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加油,我们马上进入第四关,量与计量的关卡,瞧,第四关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啦!

我们订正一下结果。请你说。

生:8时

生:是8时10分。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懒羊羊,懒羊羊走长方形的路线,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线。都走一圈,看谁走的快懒羊羊说:“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看看懒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吗

引导:喜羊羊和懒羊羊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喜羊羊和懒羊羊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提问:他俩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请同学们动手量出所需的数据,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2、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三种:

(板书)

(1)6+4+6+4=20(厘米)周长=长+宽+长+宽

3、提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4、请同学们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练习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两种:(板书)

(1)5+5+5+5=20(厘米)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2)5×4=20(厘米)边长×4=周长

提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5、提问:懒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米,宽是6米,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6、解决了懒羊羊的问题,那我们就来帮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9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7、同学们比较一下谁走的路长(一样长)

8、谈话:原来,他们俩走得一样多,经过科学地计算,懒羊羊心服口服了,他们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

三、巩固练习

1、请你量出需要的数据,并计算它的周长。

2、如果绕篮球场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试一试: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使25厘米,他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周长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四、拓展延伸:

课下练习:

一根长24米的绳子

(1)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几米

想一想:如果长不是9米,还能围成哪些长是整数米的长方形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围成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去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工具:

刻度尺,课件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教学例

2、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0,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3、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

4、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到7呢

学生自主学习。

5、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6、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课后习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

3、曲别针的长是3()。

4、1米=()厘米。

5、操场跑道长400()。

二、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4厘米的线段。

一、学前准备:(课件出示)

读一读、并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4=1212÷3=4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国庆节,空军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飞行表演。这次飞行表演非常成功。(课件展示飞行表演画面)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参观这次飞行表演,而且老师还要让小朋友们亲自体验,做一回飞行大队长,指挥飞机编队飞行。

2、复习乘法。

师:(课件出示第39页主题图。)飞机已经准备到位,你能算算一共有多少架飞机吗(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请一人板演)

师:(指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生1:一排有4架,三排一共有12架飞机。3×4=12,三四十二。

生2:一列有3架,四列一共有12架飞机。也是4×3=12,三四十二。(师板书:3×4=124×3=12

3、设计编组,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初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

师:飞机在飞行的时候,为了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编队飞行(在电脑主题

图上把三架飞机圈成一组),你能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

请学生在书上边圈边列式。

师:为什么这样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就是把12架飞机每3架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所以用除法。

师: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生:略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

生2:我是在图上圈的

生3:我是用口诀算的。

师:(在主题图上把四架飞机圈在一起)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来编队飞行。你能提问吗

生:把12架飞机,每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能编成几组

请学生用小棒边摆边列式。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述三个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得出乘法和除法中的各个数字

只是交换了位置而已。

(运用规律:电脑出示150/25=)

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不能回答)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样一个乘法算式,你一定会知道!(电脑出示256=150)

生:等于6。

刚才,飞行大队长让这些飞机进行了两次编队飞行。让我们来帮帮飞行大队长,看看这些飞机还能不能有其它的编队方案

生分组讨论……

学生操作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分组表演。

(2)用小棒代替飞机试着分一分、摆一摆,然后提出除法问题。

(3)小组研究后,列式解答问题。

(4)学生汇报。

3、巩固练习。

(1)课本第39页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题单。(电脑做相应展示)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互相反馈订正。

4、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学习做小指挥官,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以后,我们要遇到这样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我们今天掌握的本领,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指挥官,还能为我们解决好多生活中的问题呢!

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的计算的算理。

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一)导入:(铺垫助学)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售货员,不过我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售货员。(出示课件)

1、课件出示人民币面值图片,说出人民币币值。(学生举手抢答)

2、填空:(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元=(10)角,10角=(1)元

2元=(20)角,20角=(2)元

7元=(70)角,40角=(4)元

5元=(50)角,80角=(8)元

9元=(90)角,60角=(6)元

(二)例5(以趣激学)

1、彤彤要买一袋牛奶,牛奶是1元两角,可是彤彤没有面值一元的人民币,只有一些面值1角的人民币,他该怎么给钱呢

2、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发言,说出方法。(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3、教师再次根据学生描述的方法进行课件直观演示。

1元2角=12角(板书),让同学齐读一遍,并让几个后进生复述。

4、彤彤转天又买了一杯酸奶,给售货员18角,你们知道酸奶是几元几角吗

18角=1元8角(板书)

5、点名回答,说出原因,并让后进生复述。

6、练习(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元3角=(13)角,15角=(1)元(5)角

4元6角=(46)角,24角=(2)元(4)角

6元1角=(61)角,53角=(5)元(3)角

5元7角=(57)角,89角=(8)元(9)角

9元5角=(95)角,67角=(6)元(7)角

7、书写反馈:

数学书第57页做一做第一题,注意书写姿势,比一比谁书写最快、最工整。写好后立刻坐好。

(三)例6(顺思导学)

1、出示图片。

2、提出问题1: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桃心气球,要多少钱

(2)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方法。

(3)出示课件,并提示: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板书:5+8=13(角)13角=1元3角)

3、提出问题2:

(1)笑脸气球比粉色气球贵多少钱

(2)让同学描述“贵”是什么意思

(3)同位讨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4)同学代表发言,教师给予适当纠正和引导。

(5)教师再度用课件演示同学们的方法,并提示: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名称,再计算。

(板书:1元=10角10-6=4(角))

4、提出问题3:

(1)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鸭子气球,要多少钱

(2)让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然后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写在小纸条上,教师巡视。

(3)利用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共同讨论他们是否做的正确,让同学说理由。

(4)利用课件展示做题过程,(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四)练习:(应用促学)

数学书第57页第二题1、2问。

(六)课堂小结:(梳理评学)

你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售货员,帮顾客解决了,买两样东西如何计算一共多少钱一个商品比另一个商品贵多少钱顾客们认为你们态度满分,服务满分,下课后,由组长为所有的售货员们发放优质奖章。

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8×7=7×6=4×9=3×6=5×7=

4×8=3×4=6×8=4×7=9×9=8×5=

3×7=4×5=5×6=8×9=

(2)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么列式?用简洁计算怎么列式?

5+5+5=5=20(个)

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4=20

乘数乘号乘数积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9×4=6×7=8×8=6×5=7×4=

6×9=9×8=5×5=8×6=3×2=7×7=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二、乘法口诀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学具钟,纸片

教学方法:

探讨法

一、复习、激趣,引入。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谁设计的最合理

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完成书上68页的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

1、投影书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拨钟,时针走了2圈,就经过了2个小时。

2、投影第2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上指针有什么不同

时针和分针指的地方不同。

1小时30分(90分钟或1个半小时)

3、投影第3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三副图的意思,先估计一下,每幅图发生在几点钟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订正,相互批改,给能干的小伙伴画上一颗☆。

四、拓展性学习

五、总结。

教材第101页第3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2题。

(1)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法:讲授法。

学法:练习法。

练习课中的情境图。

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二、复习几时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师拨时刻(7:45、10:50、11:15、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1:25、4:05、6:55),学生拨钟面。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1)4时再过5分是()。(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3)8时45分再过5分是()。(4)5时56分再过()分是6时。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总结提升

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l0l页期末复习第10~1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察物体和确定位置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1)出示图。

提问:这幅图中有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按什么来分类的

(2)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它是几边形的

(3)观察: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4)按一定的顺序、颜色可以将这几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图

案,小朋友们下课也可以试一试。

2.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1)出示一只玩具熊,请处在4个方位(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的玩具熊的样子。

提问:为什么同是一个玩具熊,但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2)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三、量长度的复习

1.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

请分别比划一下:1米、1厘米大概有多长。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

2.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3.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

(1)出示图,请学生估计每条边的长各有几厘米。

(2)再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

注意:用尺量要注意方法.

四、时分秒的复习

提问:l时等于多少分

说说川、时、1分钟、1秒大约有多长

2.在钟面上有几大格、几小格长针、短针、又细又长的针分别叫什么

3.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

(1)学生填写。

(2)集体订正,特别注意第3幅、第4幅钟面。

五、统计的'复习

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图。

1.提问:左面是什么右面呢蓝色的球在红球的什么方位?

(即在东面、西面、北面还是南面)橘色的球又在红球的什么方位

2.提问:中间这幅图是由哪些物体架构而成的

3.根据所学的知识把它们的个数数出来,完成统计图。

4.提问:你看到这幅统计图,能想到什么,

2.补充合适的单位。

一棵大树大约高12()

一枝钢笔长17()

一张床长约2(),宽约150()

小明身高140()

小强早上8()到学校,上体育课跑60米大约需要13()

3.画一画.

(1)画一根比1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根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2厘米的3倍的线段有多长,请你画一画。

拓展训练:

1、小学生每天睡觉9()。

2、小明跑100米用了18()。

3、学生中午吃饭用了约20()。

4、看一场电影大约用了2().

5、1节动画片大约30()。

6、一节数学课40(),课间休息10(),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1.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建立规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规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表格的设计和文字格式的设置。

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化。

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到校呀为什么你们会按时下课,按时来上信息技术课呢什么时候你们回家呀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学校运转是有规律的,同学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回家。引导同学们找出学校是怎样有规律的运转的。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一:创建表格

任务二: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任务三: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问: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老师制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学们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样哦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更漂亮一些呢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单元格”对齐命令。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不明显的差异,以此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力并且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同一班的同学做出好的作品,对全班同学都是一种激励,老师就是要以此来激发所有同学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制作表格,向好的同学看起。

五、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3、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THE END
1.3d选号口诀顺口溜3D选号口诀顺口溜为:“和值乘百再除三,上下浮动阈值先。和差定阈有正负,余数分开按下添。数字相加除三余,和差阈值究极偏。”这段顺口溜是彩民在选3D号码时的一种经验总结,虽然不一定能保证中奖,但可以作为选号的一种参考。下面是对这段顺口溜的详细 首先,“和值乘百再除三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3681403088251339.html
2.十句口诀买彩票:双色球选号常用口诀,你想知道几个?一起看看十句口诀买彩票:双色球选号常用口诀,你想知道几个?一起看看金哥说新能源车 辽宁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俄罗斯曾经重金打造的军事基地,现在荒无人烟深入拍摄内部场景 催眠的驴 598跟贴 打开APP 刀锋:战士为国献身,怎料妹妹没钱买墓地,竟将骨灰盒送到部队! 李逵聊影视 595跟贴 打开APP 中国076型两栖https://m.163.com/v/video/VPGMIENNH.html
3.快乐8选号技巧必背口诀对照表快乐8快乐8选号技巧必背口诀对照表,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福利彩票快乐8游戏的更多玩法及快乐8的专家资讯推荐方案。https://vipc.cn/tags/kuaile8xuanhaojiqiaobibeikoujueduizhaobiao
4.2024软件设计师笔记之考点版(一考就过):4050◆要仔细理解上述过程,一般归并排序都是用来合并多个线性表的,对单列数据,二路归并排序可以对元素进行两两合并,示例如下: ◆对第三次归并,将52与28比较,28小,放入新表头,52再与33比较,33放入新表,52再与72比较,52放入新表,57再与72比较,57放入新表… https://blog.csdn.net/yinweimumu/article/details/140033346
5.会计基础的学习方法大全计划对于学习而言很重要,一个时间表并不仅仅是参照的作用,也应该有督促的作用,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将自己的计划打印出来,放在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应该有紧迫感,教材已经出版,距离考试还有六个多月的时间,六个月转瞬即逝,做好详尽的计划,时刻提醒自己、给自己一些学习的动力,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取得职称https://3g.yjbys.com/xuexi/fangfa/1532290.html
6.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精选10篇)(5)说说哪几句口诀最容易几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6)选两句口诀写出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不是)请按照顺序把它们说出来。 三、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乘法的意义、读法、各部分名称和口诀表,下面我们重点复习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y63pyj9.html
7.驾考科目一三天稳过,我是怎么做到的?背熟这59句口诀 除了要掌握方法之外,还要掌握技巧。科目一想要一把过,不追求满分的,一定要记住这59句口诀~ 1、假一吊二撤三骗三毒三醉五逃、罪终生 2、抵押登记找登记地;补领换领找登记;车登记,照核发。 证件相关,都在车管所 从业单位信息变化,找从业单位所在地不是核发地 https://www.dongchedi.com/ugc/article/7211065463642735119
8.国考教资考前必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必背考点记忆口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必背考点记忆口诀! 在教师资格证笔试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部分由于理论性较强,成为了不少同学学习上的难点。 眼看着距离考试不足两周,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必背考点及背诵口诀,考前一定要看! 1 30个教育学必考点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25625516179734
9.秘本《道医祝由术》1、<箍黄诀>口诀:“抬头观青天,师父在身边,弟子一箍 天、二箍地、三箍山河並粉碎。铜箍散、铁箍人散、左箍 左散、右箍右散、不箍自然散,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 ———请袁师父。用祖师决,字符 、<取镜子诀>口诀:香不乱烧、神不乱请,叩请师父扬澄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0964147.html
10.阅读的逻辑SiriBlog仔细体会,句中的but还是表转折关系吗?前半句说,银行家丰厚的工资备受指责(attracted much criticism),感情色彩为负;后半句说,对成就斐然者缺乏奖励的公共部门体系或许才是美国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a much bigger problem),感情色彩也是负。这两句说的都是作者认为当前存在的问题,且后者比前者更严重(bigger)https://blog.siriyang.cn/posts/20190808213852id.html
11.CPA审计—一图流思维导图模板审计5要素【背】 【口诀】 三人两报两依靠 ① 审计业务 的三方关系人 ①注册会计师 ②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③预期使用者 ②财务报表(报表只是载体,内容才是灵魂) ③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会计准则) ④审计证据【口诀】内外前后正反无 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本身也可以是审计证据)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38f23c02e990011fd1b4b0b?fromnew=1
12.熟记古诗鉴赏口诀4篇(全文)熟记古诗鉴赏口诀(精选4篇) 熟记古诗鉴赏口诀 第1篇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m8b8b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