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援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捐赠体育健身器材2438万元
1.实施全民健身设施项目。立足于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逐步改善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充分发挥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引领作用,调整优化实施方案,进一步解决了人民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
2.资助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含足球训练中心)。资助湖北省开展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工作,主要用于改善其训练、教学、科研条件,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打牢基础。
(二)用于资助或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5805万元
1.开展U系列赛事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U系列竞赛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快实施青少年体育U系列赛事工程,资助各项目开展青少年U系列比赛。推动各级各类体校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举办全国体校U系列线上比赛,设射击、拳击等9个比赛项目,来自31个省(区、市)378个单位的5801名运动员参赛。开展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管理人员线上培训,共计培训3030人。
3.开展全民健身和赛事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民健身日”、“九九重阳”、“我与冠军PK”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健身、便利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促进体育生活化。举办棋牌网络系列赛事活动、中华武术大讲堂、全球太极拳网络大赛、居家健身故事评选、全国广播操工间操云比赛、“梦想中国”公益足球活动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形成全民健身活动新业态,满足群众便捷、高效、智能化的健身需求。举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掀起全民健身活动热潮。举办全国老年体育健身系列培训班、全国老年体育健身系列活动以及居家健身抗击疫情作品征集展示、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活动,丰富广大老年人群的在疫情期间的文化体育生活。
(三)用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科学研究与宣传2361万元
3.开展教练员及青少年俱乐部管理人员培训。举办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培训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班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班,各类培训人数共计达6081人。支持湖北省开展本省教练员培训工作。
二、竞技体育工作方面
(一)用于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保障项目28488万元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保障项目作为备战经费的重要补充,主要保障冬季项目实施跨界跨项跨季选材举措,完成全项开展全面参赛特定目标任务,以及在北京冬奥会前租用驻训场地等各项经费开支。
(二)用于运动队文化教育与科研386万元
以运动员为核心,以教练员为首要,聚焦竞技体育的发展,优化服务保障。完善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和体教联盟App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完善教练员培训管理,组织教练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班36次,培训教练员人数3600多人次。开展国家级教练员和科学训练讲座线上培训,聚焦备战两个奥运,将体能训练、心理训练、反兴奋剂等重点领域纳入培训专题,150人完成国家级培训,683人完成科学讲座培训。全面推行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考试,全国38个考点共30206人次教练员通过“自主学习、集中考核”新模式参加了考试。
(三)用于重大奥运场地设施建设51250万元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围绕总局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目标任务项目,加大对地方用于冬季奥运会重点项目的场地设施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和改善科学训练条件。
(四)用于备战杭州亚运会和巴黎奥运会梯队建设129万元
支持湖北省做好备战杭州亚运会和巴黎奥运会梯队建设,大力推进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保障年轻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参赛,取得较好效果。
(五)用于改善训练条件3991万元
支持西藏、内蒙古、湖北等省(区)改善竞技体育训练条件。为运动队购置训练比赛装备和器材,促进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助力竞赛成绩实现新突破。促进国家足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提升足球竞技水平,输送足球后备人才,营造良好足球赛事氛围。打造滑板、攀岩训练场地,助力队伍开展正规、连续、集中的专业训练,促进后备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