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体育产业将迎来豪门盛宴
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家体育总局昨天正式发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体育服务业占比第一次提到具体目标、体育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等关键内容,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又一个催化剂。政策东风能否带来体育产业的一场豪门盛宴?A股市场哪些上市公司在体育产业方面更具有投资价值?西部证券高级投资顾问马征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52点,涉及到体育产业的方方面面,一个核心数据是: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3万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达到1%的目标。那么,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有多大?要想实现2020年3万亿这个目标,得保证什么样的增长速度,需要在哪些关键点上发力呢
从二级市场的投资角度看来,体育产业板块大盘整体从筑底逐步到上行,在国有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它跑赢整个市场的概率会很大。
经济之声:产业链上游主要围绕赛事的组织开展,包括各种国内外职业联赛,大众体育等,像江苏舜天(600287)、中信国安(000839)、泰达股份(000652)等;还有像际华集团、九龙山、广弘控股、武汉控股、珠江实业等介入了体育场馆经营的,对比之下哪一类的收益更值得期待?
马征:首先,足球无疑是一个广受公众追捧的运动项目,其次,像NBA这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运营赛事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运动竞技类项目。第一,它们具有庞大的受众群。第二,它们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从投资的角度看来,它们的增长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经济之声:体育产业的下游还衍生出很多传统和新兴变现渠道,比如体育彩票、体育旅游、健身培训、体育用品,还有时下人气很高的越跑等。其中,中体产业(600158)、莱茵体育(000558)、道博股份(600136)、贵人鸟、中青旅等很早就已经开始战略布局,搭建体育业务生态圈了,他们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早期投入到没到盈利回报期?
马征:首先,增加体育受众数量、进一步提高体育受众在体育方面的消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例如像产业这样的公司在行业内已经经营了很多年,它拥有很强大的竞争优势。同时,莱茵体育以前是一个传统的地产行业,它在2014年开始转型,目前在积极进军体育市场。不管是国资还是民企,它们都在进一步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型,未来进一步契合市场,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运行方式和做法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马征:以万达收购瑞士盈方世界体育公司为例,民营资本切入体育产业首先就是对于上游市场企业、球队包括赛事资源的整合。对于中游来说,对于转播权,包括战略联盟的切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布局。
经济之声:投资者在体育产业标的的选择上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投资主线?轻资产、重资产怎么选?相比有着较好“互联网+体育、传媒营销概念”这些优势基因的公司,以体育用品、体育器材生产零售等传统制造业务为主的信隆实业(亏5483万)、新华都(亏3.74亿)、嘉麟杰(亏1.02亿)等这些企业年报显示都处在不同程度的亏损状态,探路者(300005)也出现了自2009年登陆创业板上市以来,净利润额首次负增长。这些企业需要怎样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推进战略转型呢?
马征:这些公司本身就是以制造或者零售传统的体育器材这样的传统业务为主,一方面由于近年来营销渠道已经迅速从线下转为线上,实际上目前整个销售都是通过电商来进行的。此外,由于过去几年全球经济都不是很景气,从而导致海外订单的进一步缺失,这些综合性的因素都会导致特定的公司出现一定的亏损。当然也不排除企业自身在业务布局和细分行业里遭遇了一些瓶颈。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切入到适合自身行业、自身企业的市场才是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条件。
编辑:昌朋淼
关键词:十三五;体育;产业
2016-05-0609:55:00
详解“十三五”:到2020年内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
2016-05-0609:35:00
在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国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要完成“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艰巨任务,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何处我以为,一要靠我们已形成的一系列成熟的发展理念,二要靠已形成的潜在的经济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