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7时25分报道,今年清明前夕,不少地方被曝光的"天价公墓",揭开了殡葬服务暴利的冰山一角。中国之声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在哈尔滨,就有一些豪华墓地,面积超标、价格昂贵,最高每平米起价10万,经营者无视国家规定,墓地面积大小任意买卖,甚至400万卖掉一个山头,从中攫取高额利润,更有甚者把国家明令禁止的林地变为墓地。以下是中国之声记者梁兴旺在哈尔滨发来的特别报道:
豪华墓地:一平米起价10万块钱
记者:于氏家族那得多钱那
销售:好几百万呢。
记者:什么
销售:好几百万呢,那都私人老板的,这一平米起价就10万块钱。
记者:一平米10万
销售:对,起价就10万。
在哈尔滨市宾县的卧龙岗陵园,同样可以见到修建豪华墓地,据一位经营石材的邵先生说,他们负责建造的一处陵墓单纯石材价格就超过百万:“光大理石就130多万,20个人连续不停的干了1个半月。”
“只要肯出钱,面积不是问题”
记者在哈尔滨市多处墓地采访中发现,修建豪华的墓地面积多数超过一平方米。民政部在《关于贯彻执行〈殡葬管理条例〉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埋葬骨灰的单人、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记者在翻看几家墓地的宣传单发现,半数以上的墓地面积都超过这一标准,在哈尔滨市黄山公墓,建造的艺术墓面积更是远远超标,最大的有十几平米。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样面积超大的艺术公墓绝不止一处:
记者:那我看那边还有几块空地?
销售:那个地方不是一块,是很多块,我跟你说哪个区不是建一个墓就完了。
记者:对,我看到了,是艺术墓?
销售:我们也愿意卖大的,来钱快呀。
虽然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建、以及售卖面积超标墓地。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售卖面积超标公墓,并非个别现象。卧龙岗陵园销售人员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只要肯出钱,面积不是问题:
记者:举了例子,我要建好一点的,我能买地皮吗?
销售:可以,6000块钱1平米。
记者:我买多大的都可以吗?
销售:都可以。
记者:朝向呢,6千块钱是朝南的还是朝北的
销售:你可以随便建,你愿意让他朝哪就朝哪.所以说你今天找我你真是找对人了,这几家情况我太了解了,你们可能不懂这一行,我给你们介绍是没把你们当外人,既然咱们通话了,我就给你们介绍的实实在在的。看到记者还是有些担心,这位销售人员有些不耐烦,并举了一个让记者感到吃惊的例子:
销售:你到山上看下,两边有个大白象,两个象,那家花400多万修的墓,人家都不怕,咱这小墓怕啥呀,你到那看看就知道了。
记者:那个墓多钱?
销售:400多万。
记者:怎么那么贵呢?
销售:山顶上一个山头他买了,自己修的,家族墓。
记者:家族墓400多万?
销售:恩。
林区竟然变墓地“生态陵园”?
宋厂长:另外咱们这个陵园办的这种形式和其他别的陵园不一样,咱们这个陵园可以说是生态陵园。
记者:生态陵园?
宋厂长:对,生态陵园的墓都建在林子下面。
记者:那卧龙岗的面积有多大?
宋厂长:现在卧龙岗也就是300亩地吧。
邸长生:毁林不行,另外就在旅游区、旅游点周边也不行,这些国家都有规定。旅游区人家高兴来了,划船啥的,一看那边白花花的全是墓,多煞风景啊。再一个就是林地资源,建墓你不就得伐树吗,不伐树咋建呢。另外他那也不安全,这清明节的你看不住了,真要着起森林火灾,那不得火烧联营呀。
和县民政局共同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禁止在林地建造坟墓,《黑龙江省殡葬管理规定》也明确指出,建立公墓应当利用荒山瘠地,不得占用耕地和林地。条例还规定,建设公墓,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在卧龙岗陵园的宣传简介上这样写道,陵园1995年经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正式建立卧龙岗陵园,1997年经工商局核准发证对外营业。记者为此采访了宾西实验林场的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一位姓李的副院长:
记者:林场建陵园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李:他这个实际上是民政批准的,民政不批准做不了,他是属于和县民政局共同开发的。记者:和县民政局共同开发的是吧?
李:对,是属于他支持的,必须有民政批准才允许。
记者:国家有明文规定林地不允许建造坟墓,作为林场的主管部门却强调,这个陵园不但是民政局自己批准的,还是跟县民政局共同开发的。
这样的回答的确让人吃惊。李副院长的话是否属实,卧龙岗陵园的审批是否违规,由于清明假期,记者没能向宾县民政局求证。然而这个建在林地上的陵园不缺少客户却是毫无疑问的。
究竟什么原因让人们不惜血本竞相购买墓地?
记者从哈尔滨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了解到,哈尔滨市每年大约有22000人死亡,去年一年大约有10%的死者家属购买了墓地,比前两年提高了2%。倡导文明殡葬,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但是墓地经济依旧火爆,墓地价格节节攀升,一些经营者甚至无视国家规定违规经营,究竟什么原因让人们不惜血本竞相购买墓地,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市民:
市民:老人抚养自己一辈子也不容易,就为了告慰父母再天之灵吧,就是这个墓地买的越贵,心理上越能得到安慰,能对得起死去的父母。
市民:父母在世的时候儿女可能没有尽到孝道,给父母买好的目的可能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觉得老人在那边可能过的好一点,有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购买高价墓地,固然受到百姓传统的厚葬亲人的心理因素影响,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墓地经营者能够获取可观的利润也在为墓地价格持续上涨推波助澜,哈尔滨市一位经营石材的人士告诉记者,陵园墓碑在他这里的成本价很低,而到了陵园,价格直线蹿升:
记者:像你这2600的石碑,那边卖多少钱?答:6000块钱左右。记者:我以为他那儿的好呢。原来差不多。答:一样的,我搞石材的,都一样的。但是多数市民认为,墓地价格越来越高的确让人承受不起:“我觉得现在墓地价格太高了,象我们工薪族一年才挣两、三万,然后这一个墓地就3到5万,真是买不起,但是也没有办法,如果老人走了,顶着压力也得买。”
哈尔滨市物价局:我们也无权干涉
面对市民的质疑,媒体的监督,一位销售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显得有些反感,她说墓地价格高仍然有人买,这说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销售人员:我跟你说我也不知道你是买墓的,还是暗访的,我跟你说,这些记者无聊的很,快清明了,都互相瞎整没用的。又人家卖墓贵了,占地面积大了,说那些干啥呀,人家卖还是因为有人买,没人买能卖吗,人都合法的,也不是不合法。不能跟你说太多,我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曝光的多了,你看报纸电视整那没用的,年年报不年年照样还开吗,说那些都没有用,太无聊了。
哈尔滨市物价局行政事业性收费处副处长张超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有关墓地价格执行的是市场调节价,遵循市场规律,根据买卖双方协商原则,哈尔滨市殡葬事物管理所副所长邸长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记者:那定价就等于是完全自己定价了?
邸长生:对呀就是市场规律呀,人家定100万,你有人买,那人家价格就定对了,你要是定一块钱也没有人买的话(也不行),这个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于墓地政府没有一个明确的价格,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是你愿意卖,他也愿意买,有市场那你就生存。
张超说,墓地属于国家限制性消费行业,国家并不鼓励,同时他也表示,哈尔滨市物价局也无权干预,因为整治的决定权不在市里,必须有省上的批文方可执行。而记者在查阅二00六年修改的《黑龙江省殡葬管理规定》发现,有关“省民政部门对经营性公墓实行年度检查和验收制度”规定已经被删除。
据统计,今年清明节三天假期外出祭扫人数将在1亿人左右,对于殡葬暴利问题,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表示,目前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着收费混乱、收费过高的现象,清明节之后,民政部将会同其他部门对殡葬价格进行调研,并可能对殡葬收费做出一定的限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