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cidedatthehigherlevelbutnotofficiallyannounced;cutanddried
在内部决定。多指人事调配或处理其他人事问题。茅盾《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党中央事先估计到夏必反孙,计划请沉钧儒到杭州组织省政府,并内定我任省府秘书长。”
成语(Idiom):内定
发音(Pronunciation):nèidìng
基本含义(BasicMeaning):指事先确定某人或某事的结果,不再进行公开竞争或评选。
详细解释(DetailedExplanation):内定是指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结果,不再进行公开竞争或评选。通常是由权威机构或个人在内部私下决定。这种做法常常被认为是不公正的,因为它剥夺了其他人的公平竞争机会。
使用场景(UsageScenarios):内定常常用于描述一些选拔、评选或竞赛过程中的不公正行为。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选举中的幕后交易,职位任命中的内部安排,或者体育比赛中的预先安排胜负等情况。
故事起源(StoryOrigin):关于内定的具体故事起源不详,但这个成语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在古代的王朝中,宫廷内部往往存在着权力斗争和明争暗斗,一些重要的职位或头衔往往是在幕后内定,而不是通过公开竞争获得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oftheIdiom):内定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内”和“定”。
例句(ExampleSentences):
1.这次比赛的结果早就内定了,所以其他选手根本没有机会。
2.他们通过内定来决定谁将获得这个职位,这是不公平的。
记忆技巧(Memory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内定”与“内部决定”联系起来记忆。内定意味着在内部私下决定某事的结果。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小学生(6-12岁):老师明明已经内定了班长,其他同学还在争取。
2.初中生(13-15岁):我们学校的篮球比赛结果总是被内定,太不公平了。
3.高中生(16-18岁):政府官员的任命往往是内定的,而不是通过公开选拔。
4.大学生(19-22岁):公司内部的晋升往往是通过内定的方式决定的,这让人感到沮丧。
5.成年人(23岁及以上):我们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定,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