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友情的诗句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表现友情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孙青诗作;审美视角;山水情节

十月的北国兰州,山色树影里显现出无尽的饱满和苍凉,天空,阳光,旷野,雁声,以及云影下的城市,穿城而过的奔涌的黄河,共同构织成北方古城独有的绚丽和娇媚。这个季节,《孙青诗稿》以浓郁的情感色彩,鲜明的青春格调,呈鲜在人们面前,览之令人心绪万千。这些文字背后所隐现的或真率或明丽的诗意内涵,经由一连串透明而纯美的意象组合,构成了一个芳龄少女特有的文学品格和动人意境。《孙青诗稿》所凝成的文学格调,为作者的青春人生提供了优美而诗意的“景深”,可以想见,作者孙青的文学情感里那环佩叮咚、婉然飘逸的倩影。

翻检着《孙青诗稿》,我不忍心用古典诗词的传统格律去审视这些文字,不忍心用平平仄仄的“枷锁”去框范这些生机鲜活的诗句,她尽管稚嫩青涩然而天真烂漫,尽管游离于平仄格律之外然而却清纯可爱。

孙青写诗,特别钟情于山水草木,令人回味沉吟的,是充盈于文字后面那袅袅回旋的山水情韵,他笔下的文字,一弯新月,一行归雁,一滴清露,一缕桂香,无不体现出她关爱自然、钟情山水的审美视角。

青阳绽尽夏风生,吹落浮华入眼明;

晓雾缠绵萦秀荷,晨光初醒聆莺歌;

蝴蝶飞落雁声寒,秋色沾唇醉云天;

酒濯梨花白,醉染新柳;

水鉴青枞影,穹衬素云衫;

暗云微掩月光疏,乳雾浅浮露华浓……

那朦胧如织的晓雾,依稀可闻的莺歌,秋寒成阵的归雁,隐约闪烁的晨星,挺秀的松柏,淡香的荼靡,翠叶上晶莹的露珠,雨中的蔷薇,夕阳沉水,晚雀归巢,梨花如玉,风梳流云,苍茫的远山,水气氤氲的长堤……这些自然风光中所蕴涵的人文象征,逐一被孙青拈入诗章,凝成一连串鲜活的文学意象;青青长葛,幽幽木槿,山水大地和沧溟草木,似乎给了孙青无尽的灵感,她用诗意的眼光完成了主题与客体之间的有机契合。她似乎十分珍爱这份艺术感觉,审美的触角所至,游踪所及,笔下便流出婉然的诗句,俨然如同古典才女,举手投足之间将山水情韵化为诗作,悄悄收入诗囊……

风拂翠树滴清露,雨打蔷薇满院香;

院落纠缠青青葛,月下复吟旧时歌;

水升氤氲漫长堤,风揽杨花送离人;

昔日少年遥相猜,若时方知清颜改;

只影覆苍苔,孤灯向清池;

若问吾心恨几重,夜来清风散愁容……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综观近三年的语文中考卷,记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直接默写型、理解默写型、迁移默写型、运用默写型等。笔者收集了多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诗词默写的考查率几乎为100%,且多以直接默写型为主,兼顾能力考查。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一、直接默写型

1.(2011江苏省徐州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2011江苏省苏州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2011江苏省南京市)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2011北京市)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理解默写型

5.(2011江苏省南通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2011江苏省泰州市)《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的变化描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三、迁移默写型

7.(2011湖北省孝感市)古代文人墨客出行渡水,自然少不了舟,请写出含有“舟”字的一联诗句:。

8.(2011山东省莱芜市)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句,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再写出一个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句:,。

四、运用默写型

9.(2011江苏省常州市)面对艰辛与压力,不少古诗词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坚强的人。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10.(2011云南省玉溪市)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请用相连的两句古诗描绘出你向往的生态环境(课内外均可):,。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直接默写型试题涉及古诗词、古文中的名句和重点句,以及对短小的诗词进行全文默写,比较容易。但有些同学会出现一些错别字。所以,同学们平时就要按照要求认真背诵,认真默写,对写错的字结合句意加以理解记忆,或把易错的句子加以整理,以免再犯。

理解默写型试题要比直接默写型难度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同学们不仅要准确、熟练地掌握原文,还要对诗词中的每句话加以正确理解,尤其要把名句放到全文中去理解,联系全文主旨来理解记忆,同时将所学的诗词紧密联系生活,学会拓展运用。

迁移、运用默写型试题的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注重考查综合掌握能力、同类归纳能力,同学们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时,才能从容不迫。对待这类题目,我们可以按照种类进行一定的梳理归纳,如按照“风”“花”“雪”“月”等自然类,按照“酒”“舟”等物件类,按照“送别”“思乡”等情感类,加以分类整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3.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1~3选自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卷)

4.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5.,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4~6选自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卷)

7.(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活中总会遭遇困境,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就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8.(2011广东省深圳市)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

9.(2011广东省梅州市)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面对人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词复习“变”

诗词,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高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上,诗词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小学到中学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中都安排了古代诗词的学习内容,各省市的考题中也均有对学生诗词积累情况的考察题目。例如:2008年河北中考题,(1)往矣,_______,还看今朝。(《沁园春雪》)(2)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3)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再如:2008年河南中考题: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这些题目看,初中阶段对诗词的考察主要侧重对学生诗词的积累以及诗词内容的简单理解上。基于中考的这种导向,从初一到初三,诗词的复习也就成了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的重要内容。那么,诗词复习课应该怎样上才有味,怎样上才能使学生爱上呢?

一、变自由背诵为才艺朗诵

自由背诵时,学生往往追求背会背熟即可。而朗诵讲究节奏、重音以及情感,精彩的朗诵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或慷慨悲壮,朗诵者能用她的声音传达出诗作的内涵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朗诵者还是欣赏者都能被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所感染,而这读诗的趣味也在朗诵中产生。这绝非自由背诵所能比得了的。

二、变简单抄写为每周书法

干干净净一张纸、或横或竖几道格、或硬朗或娟秀的钢笔字,无论给谁看都是一种享受,学过的这些诗词经过学生的精心雕琢,一下子就以另外一种气质展示了出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抄了一遍诗这么简单。

三、变“大杂烩”为“整齐划一”

这个方法体现的是诗歌复习的筛选分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按照内容将诗歌巧妙分类,例如:乡情系列、爱国系列、四季系列、田园系列、亲情爱情友情系列、山川秀水系列,等等,相信学生从这些类似的素材中一定会获得深刻的感悟。

四、变考试为竞赛

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我的欲望,老师就可以为他们创设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轻松愉快的平台,诗词复习就是一个绝好的素材,可以组织学生比比谁积累的诗词多,谁对古代诗人最有研究,看一看谁对诗词有独到的见解。精心挑选两个学识气质俱佳的小主持,认真撰写出具有一定语文水准的主持词,再加上两队严阵以待的男女生赛手,精心设计的诗词题目,相信这堂课一定比埋头苦写来得有意思得多。

五、变简单记忆为自由表达

2009年,在北京密云青菁顶风景区举办的《作家报》复刊六周年笔会上,我认识了冯文喧。冯文暄是最近几年崭露头角的女诗人,在她的诗歌中爱情诗占的比重很大。而在她的眼里,异性也许只是一个模糊的书写对象,属于臆想大于真实,也就是艺术里常说的“不真实的真实”。在诗歌的构成因素里,可谓“真”为最高。事实上,冯文喧诗中的爱情,其实已向友情和亲情的领域浸透。如果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属实,那么冯文喧的诗歌里,随处流淌着的对生命欠缺的渴求以及对已逝时光的回味,以此打造的一些诗句,读来很是感人。

如果说让我给她的诗歌提出一些批评或建议,那么从“艺术是相通的”角度说,我希望她能吸收一些戏剧、绘画、雕刻等领域的表现手法;从“艺术是减法”的角度说,我希望她可以吸取唐诗宋词的精练;从现代诗歌注重“内韵”的角度说,我则希望她注意“以气行韵”,把诗歌写得再大气一些,我将以期待的眼光来祝福这颗中国诗坛的新星。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l、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熏陶。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处处充满春的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

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夯实举措全员行。建立完善运行机制,成立古诗诵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古诗诵读活动的策划、指导、监督、评价。制定古诗诵读实施方案,明确校本教师、班主任及艺术教师职责分工。制定古诗评定级制度,定期分年级举行校级擂台赛、班级擂台赛,评选古诗诵读先进集体和班级校级古诗状元,并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诵读古诗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性、人文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全员参与、逐步理解、重在积累、受益终生为基本原则,创新多项举措。

潜移默化见成效。古诗文诵读,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好的学生,表现出开朗、自信、乐观的性格。教师自身也得到充实,与学生一起学古诗、写古诗、唱古诗、讲古诗,在学生稚嫩的古诗文诵读声中,教师们尽情徜徉在精美的诗词画卷里,品李白浪漫豪放的情怀,听杜甫忧国忧民的吟唱,赏陆游锦书难托的离索……那美仑美奂的画面、绝妙的诗句,让教师们引领学生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这项活动得到家长广泛认同,自开展诵读活动以来,家长感受到学生的深刻变化,有礼貌了,尊敬、孝敬老人了,珍惜亲情、友情了,上了初中的学生不再为背诵诗词烦恼了,有的学生遇到某些特定情境还能吟出古诗句了。

关键词:莎士比亚前景化平行偏离

引言:

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戏剧家兼诗人,他的十四行诗用情真挚,用语优美、凝练,堪称上乘。前景化语言就是他诗歌语言的一大重要特征;而第十八首诗中的前景化语言尤为突出。文体学家杰弗里N利奇(GeoffreyN.Leech)曾说理解诗歌实际上就是把“语言中那些被‘前景化’了的方方面面解释清楚”(转引自楼育萍2009.10:99)。因此本文试图从前景化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通过探讨平行、偏离(变异)等前景化语言在诗歌中的运用,一方面揭示诗人是如何运用前景化语言来突显主题、表达情感,从而展现诗歌的魅力;另一方面希望在加深读者对本诗理解的同时也为其它诗歌的欣赏提供一种方法,以兹探讨。

1.原文及译文如下[1]:

Sonnet18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Roughwinds/doshake/thedar/lingbuds/ofMay,

Andsum/mer'slease/hathall/tooshort/adate:

Sometime/toohot/theeye/ofhea/venshines

Andoften/ishis/goldcom/plxiondimmed;

Andeve/ryfair/fromfair/sometime/declines,

Bychance,/orna/ture'schan/gingcourseun/trimmed;

Butthy/eter/nalsum/mershall/notfade,

Norlose/posses/sionof/thatfair/thouow'st;

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er’stinhisshade,

Whenin/eter/nallines/totime/thougrow'st:

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

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

第18首十四行诗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盛开的花朵,

夏季的日子又未免太短暂: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形像: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屠岸译)

全诗总体用词简洁、用语凝炼,句式虽多富于变化,但行文亦很流畅。它是诗人为挚诚的情义而奏响的赞美之歌,也是为能获如此可贵的友情而高唱的凯歌,更是为了让友人高风亮节之品德流芳百世而行的回报之举。诗歌充满了人文主义感情,读罢宁人感动万分,莎士比亚真是可敬可佩。但可敬可佩的不仅在于诗人高尚的心灵,还在于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在诗中大量前景化语言的强大阵容下读者会较轻易感受到诗人跳跃的思想脉搏和至真至纯的感情。

2.前景化理论简介

2.1偏离

偏离是诗歌语言前景化的重要手段。穆卡洛夫斯基认为偏离是对常规系统性的违反,它具有突出主题、强化语言功能的效果。因此,诗人往往会以此为契机引发思考,达到欲言又不言明的效果。本诗中偏离主要体现在句法、语义、书写方面。

再次,书写偏离方面:它主要研究书写、排版、印刷、标点、拼写、句子长短、段落的安排、语篇的形状等等。这些字位或语相特征往往与语篇的主题或表达相连,而并非是随意安排的。本诗书写偏离主要表现在标点和单词的使用上。第一,标点上:诗人分别在第二、四、十二行末尾使用冒号,旨在引起读者足够的注意。前两个冒号主要是为了短暂停顿,意在突出“夏日”的劣处,为后文蓄势做好铺垫;后一个冒号主要是为了总结前文、点明主旨、揭晓谜底,即诗人的诗文将赋予“友人”美德永恒的生命。第二,单词拼写上:第五句“sometime”和“sometimes”均按“有时”理解,为何第一个少一个“s”,是诗人拼写错误,还是在诗人的时代两个单词就完全一样?若诗人未拼写错误,那诗人把“sometime”前景化是何用意,笔者不得其解,在此提出,以飨同仁及爱好者共同探究。

2.2平行

平行也称为过度规则(overregularity),指某一语言结构或成分反复的出现,反映出一种统计上超高频率,与人们所期待的情况不一致,往往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利奇(Leech)认为“平行作为诗歌语言特征的重要性几乎等于偏离”。偏离和平行是构成前景化的两个互补的手段,从另外的角度看,二者都是在统计频率上异于常规。本诗的平行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方面。

其次,词汇和句法方面:该平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结构的反复出现。由于平行结构出现时,读者总会对这种平行结构产生的依据或理由进行思考,因此诗人往往会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把平行作为前景化的语言浓墨重彩地处理。平行包括反复和平行两类,在本诗中均表现得非常的突出。第一,反复主要表现为单词的间隔反复。如诗文第二句“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中两个“more”的反复,作为比较级的标志词,在此加强了比较的程度,突出了“友人”比“夏日”更加“可爱”“温婉”的品质。诗文第十三句“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中两个“can”的重复,用在此增强了对条件“只要”满足时的信心,也就是第十四句“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其含义所表达的“我的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此行诗中也有两个“this(指诗文)”的反复,强调了作者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文的无比自信,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情谊的挚真挚诚。第二,在严格意义上讲,平行要求在形成平行的结构当中既有相同成分也有相反的成分。以此观之,诗文中符合这个要求的平行诗句有十、十一句:

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er'stinhisshade,

和十三、十四句:

这两组平行句中,前组为一个倒装句,由否定词Nor引导,其结构是Nor+V+O+S,其意承接第九句“Butthy/eter/nalsum/mershall/notfade,”之否定意义。意在强调不仅友人的夏天不会失去,友人的美丽也不会失去,甚至连死亡也无法施展它的阴影。可见,否定的平行句式形成非常强势的语气,再加上反复带来的回环音效和抑扬格固有的交错感,置身此境的人,必能体验到那种蓄势已久而顷刻间爆发带来的。而诗人激越的神情,坚定的面容,崭钉截特的话语必能给“友人”带来强大的精神信仰。他会完全相信诗人的话,因为他相信诗人有颗赤诚的心。

3.结语

歌德曾说:“莎士比亚作为诗人,他的语言功夫极高,比舞台通过的感官所见所闻,更能打动人心”(转引自苏天球2001.9:73)。第十八首更是这样的经典杰作,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前景化的语言。这些语言作为诗人精心安排和设计的语符在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另一方面又深化了诗歌主题,使诗人挚真挚诚的灵魂在巧妙的语言文字中得以彻底地表露,即本诗是诗人为挚诚的情义而奏响的赞美之歌,也是为能获如此可贵的友情而高唱的凯歌,更是为了让友人高风亮节之品德流芳百世而行的回报之举。

注释:

[1]所引内容来自:李正栓,吴晓梅编著.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谭晓文.小议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12.

[2]楼育萍.矛盾与升华――乔治赫伯特《正义》一诗的文体学赏析[J].安徽文学,2009(10):99.

[3]赵伦江.诗歌语言的前景化现象分析[Z].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8

[4]李正栓著.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由于我们两人的单位离得比较近。有时候散步也能碰到一起,因此,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也就十分方便。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又出了一本诗集,说是要送给我。我去了,在他的办公室里,一本已经签了名的诗集《写给太阳写给月亮》的书就放在他的桌子上。带着诗集回到住处。认认真真地读起每一首,犹如聆听悠扬的蓝调系列,又像在倾听大自然的声声物语,读之沁人心脾,更觉得人世间的沧桑轮回也是如此美丽。

在第一辑里,大多是以月亮为载体,融入感情的河流,表达心灵的声音,吟唱爱情的甜蜜,有赞美也有无奈,有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充满不尽的忧伤。是谁把月光斟满心杯/让我在梦中与你同醉/(《月园的时候》)。月亮啊月亮/你永远自知之明/就去做那枚光盘吧/刻录下亲经身历/留给明天播放/(《中秋月》)。意与象的链接,景与物的独思,语句精练。表达深刻,诗歌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在表达亲情方面,更是刻骨铭心。穿一件灵魂的内衣/接近了你/那时彼此很年轻/从“我”/一直到“我们”/走了很远/苹果终于熬了/正是采摘的时节/你托举起我/攀缘上一株翠绿的树/共同收获甜蜜/年年月月/月月年年/在一条弯曲的路上/一起拣拾风雨/不经意间/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继续走》――写在结婚25周年之际)。对于爱情,诗人走过了25年的里程,短短的几行,催人泪下。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写得自然丰富,以歌颂为主,兼及诗人自己的感叹与思考,语言运用也明白晓畅。,读着这些诗作,仿佛也随诗人一起到达了他心灵停放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在写太阳的时候,更多是以群体人物或事件的出现为起点,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并通过太阳这一物象,生动形象地赞美了党和劳动人民,高度赞扬了他们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因为如果/把伟大的日子做为一个支点/它支起的/只能是伟岸和崇高/(《伟大的日子》)。去西部/要揣上一颗虔诚的心/要舍得使用攀登的气力/……西部的话题比黄河宽/西部的话题比长江长/西部还有一座高高的雪山/任何发热发烧的头脑/到那里都能够冷静下来/(《西部话题》)。写到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更多的是他在思考,并通过思考给人们以启迪。他仿佛在提示人们,西部的魅力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包括去西部你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颗勇敢的心。

诗人笔下的落日更是富有生气。忙碌了一天的太阳/蹲在山头/欣然把自己画成了句号/(《落日四题》),这诗句上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落日、人民、山梁,应用电影画面的透视和表现手法,把落日的神韵描绘得逼真动人,栩栩如生,富有了朝气和活力。

这一条路/走了多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都盼望/黄昏退潮之后/星星成为亲密的邻居/这是奢望但我等待/《路上》我敬一炷清香/你还一轮佛经/此番离去/不知道/尘缘还有多长/因果尚有几重(《缘》)。

一、嚼字品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1.感受诗词的语言特色

古诗词的语言几经锤炼,每一个字、词都不可替代。一个字往往倾注了诗人的情感,展示了诗歌的整体意境。因此,古诗词的阅读离不开对某一个字或词的鉴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品味每一个字词赋予整首诗的特定感情基调。

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千古传诵。据说“绿”字是诗人反复推敲与修改的结果,之前分别试了“到”、“过”、“入”、“满”等字,但都不尽如人意,直到用了“绿”字,诗人才满意。教师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用“过”字来代替朗读,然后比较用“绿”字后所呈现出的朗读效果,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体验分析“绿”字到底好在哪里。从词性上来看,“绿”字以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使诗句具有了动态的效果,不仅表现了春天到处是绿色的、生机勃勃的特点,而且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具有典型性的字词,通过咀嚼品味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2.领会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诗人为了增添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往往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就普遍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满足表达的需要。而这三种表现手法对后来的古诗词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诗人创作时兼顾“内容”和“形式”。所以,教师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阅读的效果,必须要深入地分析诗人在创作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产生的效果。

比如贺知章的《咏柳》,全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柳条的喜爱之情。比如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诗人借助拟人的表现手法,赋予柳条人的情感,并将柳条当作美人。“万条垂下绿丝绦”更是运用夸张和引典的手法写出了柳枝的婀娜多姿。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谈一谈该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二、将思想、情感融入古诗词阅读中

1.体现思想性

比如,在学习于谦的《石灰吟》一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首诗所流露出的思想的感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于诗人于谦当时所生活的社会背景,并向学生提问,让其设身处地地感受于谦的抉择,体验其伟大的情操。

2.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词以凝炼的语句为载体,向读者传达了诗人积蓄多时的情感,或是积极向上,或是悲伤难抑,常常引人共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赠汪伦》这一首七言绝句时,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李白的诗歌才华,还要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知心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从小培养他们对友谊的重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分析哪些字词较好地传达了友情。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上台来表演朋友之间离别时的场面,再谈谈自己是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最后,教师引导大家深化阅读的意义,将友情扩展到其他各种情感上。

三、将美育融入古诗词阅读

1.感受图画美

文字和图画均可表现事物,文字具有抽象、可加工的特点,而图画则具有直观的、静态的审美特点。古诗词所谓“情景交融”,正是借意象和意境将文字与图画巧妙地联结了起来。而王维的诗画作品,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因此,教师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诗画的相辅相成,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共同发展。

比如在阅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诗人所勾勒的早春图。通读全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诗人所用意象的特点:全诗借助黄鹂、翠柳、白鹭等意象刻画了早春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想象诗人所描绘的世界,并让学生试着画出来。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会发现,诗人运用了多种颜色,比如“黄”、“翠”、“白”等,这些颜色具有鲜明轻快的特点,给全诗笼上明媚愉悦的基调。

2.体会音乐美

古诗词讲究格律,特别讲究对仗和押韵,因而具有音乐美。比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诗人押的是元音“i”,除首联外,其余几联的尾字分别用了“奇(qi)”“子(zi)”“宜(yi)”来押韵,便于传颂。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押韵所产生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另外,古诗词还讲究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比如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首联两句诗的停顿点明显不同,显示出较强的节奏感。至于语调和语速则要结合诗词中诗人所想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感情。情感比较愉悦的,语调的抑扬顿挫则要表现出轻快的效果来,语速相对较快。反之,则要放慢语速。这些只有多加强朗读、背诵,才能够加深体会。

四、开展以古诗词阅读为内容的主题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的古诗词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从而强化其对诗词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能够准确地洞悉诗人的创作意图。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用多种形式辅助阅读,从而提高古诗词阅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寓教于乐。

1.诗词演唱

诗词在古代都是唱出来的,诗乐一体,更具感染力。诗词演唱作为阅读的另一种形式,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诗义。教师可以在班内举办诗词演唱活动,把诗词填入曲子,进行演唱。也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选出“十佳诗词歌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融入现代流行元素的演唱活动不仅能够催生古诗词新的生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诗词演绎

诗歌语言是凝练的,为很多情节和细节展开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立足于这一诗词特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诗义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扩展,写成剧本,再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了诗人听闻朝廷收复河南河北后欣喜若狂的心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诗人的心情,通过具体细节表现出来,比如诗人听闻消息后的神情、动作、对话等,通过表演,再现诗人当时的情绪。通过诗词演绎,可以让学生各展其能,发挥所长,并能够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故事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提高阅读的效果。

THE END
1.赞美书法的优美词句,领略笔墨之韵的魅力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的界限,展现出无尽的韵味,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就让我们一同来赞美这门艺术,探寻书法的魅力。 一、前言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文字的艺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笔画组合,更是心灵与艺术的交融,每一个赞美书法的句子,https://wap.hyjthz.com/post/10057.html
2.北京大老板请国家一级书法家题字,四个字1000,大家看一下值吗01:57 国家一级书法家现场题字,功力深厚惊人,今天让大家一饱眼福 01:39 国家一级书法家现场题字,一幅字要价800元,大家认为值不值? 01:56 这书法写得真漂亮,每一笔都令人心动,看着就痛快 01:17 此人自称国家一级书法家,写四个字要价4000,你说值吗? 01:15 一富婆千里求字,请书法家写了四个字,随手https://www.163.com/v/video/VSHFRN8FA.html
3.女人的理由HD国语高清在线观看高清日韩手机在线播放评分: 7推荐 分类:伦理片地区:韩国年份:2020 更新:2024-12-02 主演:杨欣颖 权沛伦 张可艾 导演:卡尔·韦瑟斯,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黛博拉·周,塔伊加·维迪提,佩顿·里德,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简介:这个姑娘是夫人身边的一等丫鬟青荷,平时看别人都是用眼角的。不过在钱嬷嬷面前,她也不敢太过分,钱嬷嬷可以说是廖https://www.xdyy8.com/juzi/68735.html
4.美篇集锦(一)67、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 68、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69、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70、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71、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72、最好的生意:一本万利 73、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74、最远的分离:天壤之别 75、最繁忙的航空港:日理万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00/19105182_1028146272.shtml
5.关于养植物的唯美句子关于养植物的唯美句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养植物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yjbys.com/juzi/weimei/357840.html
6.书法空间——当代书法http://www.9610.com说句有点玩笑意味的话,周公在酒场上的卓越表现,与周公在书法艺术领域的卓越表现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具有绝妙象征意义的日常版本。二者一以贯之的是其雄强刚健的生命状态。 周俊杰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新一轮书法复兴中具有卓越表现,其根本原因应从这里寻找。 墨海弄潮,这是新时期书坛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https://www.9610.com/dangdai/10/zhoujunjie/dafengge/w8.htm
7.微楹联自由讲第56~82讲——孙幼明撰著五月三十日,著名书法家欧广勇艺术馆在德庆悦城隆重举行开馆仪式,广州地区许多书画家都专程前往祝贺,主办单位专门租车接送,参与的书画界嘉宾可享受二夜三天的全免费接待,不可谓不规模巨大了。我也接到了邀请前往参加,但事先广东楹联书画院早有一个重要活动安排导致未能成行,至今引为憾事。 https://www.meipian.cn/27a4gq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