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彩票,尤其是刮刮乐,这两年似乎流行起来。大街小巷多了很多新潮的福彩店,来来往往的人在这里驻足,演绎着彩票序曲。为什么想要买彩票?决定买彩票时,他们在想些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听听购彩者们与福利彩票的故事,看看除了“中大奖”的期待之外,福利彩票还带来怎样的收获与感悟。
“抱着玩的态度试试看”
“抱着玩的态度试试看。”这是苏州女孩陈赟每次买彩票前的想法,正因为如此,她从不纠结中不中奖,中奖了是意外之喜,不中奖也坦然接受。秉承着这样的想法,陈赟每次不会在彩票上花费过多,往往一两张就收手,“过把瘾即可,过多投入反而得不偿失。”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中彩票的娱乐属性,比起“中大奖”这种不切实际的小概率事件,和朋友一起刮彩票的氛围感、偶尔中小奖的幸福感……这些“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爱上彩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看,彩票之于年轻人,何尝不是另一种盲盒,追求的无非是期待、惊喜,还有一点点运气;不同点或许在于买彩票亦是一种公益行为,每次购买都会产生彩票公益金,用于帮助老弱病残人群,可谓“一举两得”。
确实如此,近年来福彩积极布局“潮店”建设,一改以往破旧、拥挤的形象,建设了一批“颜值高、布局美、潮味足”的福彩站点迎合了年轻人对美和潮流的追逐,成为争相追逐的“打卡地”,为生活增加仪式感。
就像陈赟,每到一个城市旅行,就会在当地买一张刮刮乐,带回家中收藏。在她看来,这是属于一个人小小的仪式感,“有些票面颇具地方特色,翻到的时候想起当时旅行的场景,蛮有趣的。”
王楠和陈赟一样,买彩票前都不会刻意想着中大奖,“中小奖已经足够开心了,没中就安慰自己是做公益了。”
当下年轻人很享受当下的快乐,这恰好与福利彩票一直以来提倡的“理性购彩、量力而行”理念不谋而合。
“不中奖,也做了好事一桩”
其实,福利彩票除了“试手气”之外,还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张福利彩票,都有部分资金纳入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以孙旭为例,每次拿出10元钱购买双色球,就有3.6元纳入公益金,在他看来,彩票这种小额累积做公益的方式更适合自己。
因为经常光顾的彩票店就在小区楼下,孙旭把彩票站看作“社交据点”,大家坐下来聊聊天,交流买彩票心得或者谈论时政新闻。和新兴的福潮店不同,传统的福彩站点大多位于居民区附近,购彩者多是周边的邻里群众,对于这部分购彩者来说,彩票站也是联络邻里情感、满足社交需求、汇聚爱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