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工厂,工人们最初进厂,有的大声喊,有的藏猫猫,有的遇事哭,有的坐不住,还有的闹着要回家……为了安抚这些外表成熟、内心单纯的“大孩子”,管理者要安排专人先带着玩,用新奇有趣的活动让他们收心,还要适时开个家长会。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你在沈阳某家金饰店买到一件礼品,所用的精美包装盒或许就出自他们之手。
位于沈阳市太原街附近的阳光工场,是沈阳市第一家集劳动就业、休闲、托养为一体的智障人士安置场所。在这里工作的135名工人,全部是残疾人,其中包括4名自闭症患者。他们在这里主要制作和裱糊精品包装盒、加工办公用纸以及洗衣熨烫等。而他们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沈阳知名金店及五爱等批发市场。
白晓光今年28岁,是一个读过职高的自闭症患者。他来到阳光工场已经有3年了。每天,他都像任何一个普通劳动者一样,按时上下班,中午在单位吃免费午餐。除了工作,他还和同事们一起唱歌、做游戏、健身,到了每个月中旬,还会得到一小笔“工资”,实际上是生活补助。他计划着攒些钱,买台“大品牌”的电脑。
2012年3月27日的早上,白晓光像往常一样,6时30分从家出发,坐上129路公交车后,他在心里默数23站,下车之后再步行七八分钟,就到了沈阳市和平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这是他上班的地方。
白晓光个头不高,戴着一副啤酒瓶底般的眼镜,他近视高达七八百度。除了自闭症,他还患有糖尿病。听力也不好,和人面对面说话也要用手拢住一只听力较好的耳朵。
这一天工作不多,大家都到会议室进行半个月一次的学习。在学习中,每位同事都要读一段有关就业培训中心自己出的简报。轮到白晓光读了,他拿着简报站起来,把眼睛凑近简报,仔仔细细地看。培训中心的吴丽萍主任发现白晓光眼睛离得太近,赶紧纠正他。白晓光的同事们也都纷纷告诫他“离得远一点”。由于听力不好,没等他听清别人在说什么,已经读完了。
“这些孩子实在不会耍心眼”
因为各人能力有所不同,所分配的工作也不一样:个子高大腿脚勤快的,在收发室守门;坐不住的,负责培训中心的清洁工作;手脚麻利的,去包装“阳光牌高级复印纸”;做事认真的,负责给LED模组插件等等。
在3楼的模组车间里,有3个工序组,由残疾人和农民工家属以及下岗职工共同组成。第一道工序是插件,也就是给LED板插上灯和电阻;第二道工序是电子连线,需要焊接,有一定危险性。最后一道工序是成品包装,这一步骤要检查成品质量,主要由下岗职工来负责。第二道工序主要由农民工家属、下岗职工、聋哑人等负责。而第一道工序比较简单,也没有危险性,由白晓光他们负责。
每次做这些工作的时候,白晓光都特别认真。他的眼睛又一次几乎贴到LED插件板上,认真地看着插件和插孔。“这些孩子做事认真,不会耍心眼,实在,特别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3楼模组车间主任沙秀云说。
白晓光很喜欢和同事们在一起,他觉得“人多有意思”。“这些孩子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有一种自豪感。”沙秀云说,“他们工作以后都特别高兴。有时候还会比赛,谁做得快了,看看旁边的人说:‘我都做完了,你还没做完呢’。”沙秀云说。
午餐时悄悄远离人群
在工场里的闲暇时光,工作人员会带着大家唱歌,他们也可以自己选择去打扑克。“白晓光会变魔术!”刚来一个月的智障女孩刘晓阳说。
白晓光是今天来的唯一的自闭症职工,他打好饭之后,并没有和大家坐在一起,而是绕过热闹的人群独自坐在了空下的那张桌子旁。这时候吴主任发现了他,赶紧询问大家是怎么回事,白晓光一言不发,大家也摸不着头脑。正好过来一个后来的孩子,主动到他身边陪他一起吃饭。
每周买两张彩票
今天正好赶上“断活儿”时期,也就是说之前的工作任务都已经完成了,新的零件还没到货,孩子们没什么事儿干了,下午就可以放假回家了。这里的孩子大都是自己回家,有的骑自行车,有的坐公交车,有的步行。
很显然,他们已经不需要家长过多地操心,很多人还能帮着做些家务,比如白晓光在家里会扫地、拖地、洗碗,偶尔也洗洗自己的衣服。除了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他们还能领到培训中心发给他们的“工资”,“这些工资实际上是生活补助,很多家长都说‘即使一分钱不发,也愿意让孩子过来。’”培训中心的肖翠芬书记说。
“这些孩子都不认识钱,也不会花钱,发给他们的钱基本上都给父母。”吴主任说。对于智障孩子可能不明白钱,不过自闭症患者白晓光却很清楚。“每个月15日前后发工资,工资按照工作完成的量发,我最少的时候100元,最多的260元。最初每月130至160元,现在有170元。”白晓光详细地说着,眼睛不看任何人。
白晓光的“工资”主要是这样支配的:“每周买两张彩票,一张双色球,一张超级大乐透。这两个中奖多。一张2元钱,已经买了3年,我中过5元和10元的。”
除此之外,他还计划买一台电脑。“头半年发的工资都交给父母,后来就自己管了。我把它们都攒起来,近10个月已经攒了1825元,”白晓光一边说着,一边还在手心里比划着“1825”,并且小声地肯定自己:“恩,对,1825”,然后接着又说:“打算买一台电脑,”说到这,他又自己小声叨咕:“对,打算买电脑”,心里可能在盘算着什么,接着他又和记者说:“要买大品牌的,买个3000至4000元的。想上网,看足球。”白晓光在说话的时候,一直都没有看任何人。
不忌讳告诉别人“我是智障”
据吴主任介绍,在这里工作的残疾人主要来自社会招聘、社区推荐以及和平区睿智学校。这里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较强,而且有很多都去过正常的幼儿园、小学。六年级才被诊断出自闭症的白晓光就是一直上到职高,学的电脑。问及学习成绩怎样时,他很坦白地说:“很多时候都是中下游。”
而在这里,残疾孩子没什么压力。和白晓光一样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的晏玲说:“以前不愿意工作,现在挺愿意的,感觉自己能干点什么了,挺高兴的。”
除了在这里有工作成绩的成就感之外,大家也觉得这里比较轻松,“这里的主任、阿姨都很和气,生活上很照顾我们,感觉在这里很放松。这里的小伙伴都挺活泼,好接触。”晏玲说。
吴主任说:“这里的孩子都没有自卑感。”的确,你随便问一个孩子,他会很自然地告诉你“我是自闭症”或者“我是智障”。在这里,没人歧视他们,有的都是理解和关爱。
阳光工场的工人们工余时经常唱歌娱乐。
肢残工友的编织作品被展示出来。白晓光跟着其他工友学习包装复印纸。工作之余可以到阳光工场里的健身房健身。
LED模组插件工作需要耐心和认真。而自闭症患者这两点都具备。工余一起打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