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一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能的祸害。——诺贝尔
普通人做梦都想着人生逆袭,买张彩票中个500万大奖,一夜暴富,实现躺赢人生。可是普通人买彩票靠的是运气,有这样一个人买彩票中奖靠的是计算法则,引得美澳两国为他修改法律。
图1
说起数学家,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老学究这样的刻板印象,可这个数学家却是个天才。通过计算找出了彩票的漏洞,算出了中奖号码的规律,连续14次中奖狂揽2个亿。然而最后却落得锒铛入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迫于生计研究算法
1960年,当时的罗马尼亚战火纷飞,因战争影响经济滞后,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中。受战争影响,各地交通线被阻断,物价飞涨。那会儿时任数学家的史蒂芬·曼德尔每月收入仅88美金,这点工资要养活一家老小,实属困难。
在数学科研和赚钱填饱肚子这两个选择上,正常人都会选择填饱肚子。毕竟数学科研也需要吃饱饭才有力气做呢,现在的史蒂芬只想赚钱,疯狂地赚钱。可是战乱的年代,一个数学家靠什么赚钱,给孩子们上培训课不现实,加大科研探索也行不通。
图2
一次偶然的机会,史蒂芬在电视上看到了彩票的视频,这些开奖的数字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都说买彩票中奖,是靠运气,不信邪的史蒂芬仔细研究了中奖彩票的号码,及开奖的规则,脑海中想着是不是可以用概率论来算出中奖的号码呢?
说干就干的史蒂芬,开始用科研的探索精神来钻研彩票中奖的规律,很快史蒂芬的职业习惯就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研究出了彩票算法的漏洞。
一夜暴富继续敛财
当时史蒂芬所在的罗马尼亚的彩票,是由0—9的其中6个数字组成,这种组合排列方式大概会有一千万种可能。
图3
史蒂芬通过数学算法,推算出了几千组能中奖的号码。可是很明显全买来验证,根本没有那么多闲钱。史蒂芬再次推算,缩小范围,也许是对数字的敏感度,史蒂芬最后把中奖的数字范围从几千组缩到几百组。
可这几百组号码买下来要花费的也是笔不少的钱,只有精简精简再精简,才能用最少的钱赢得最多的奖金,性价比最大化。
于是史蒂芬就接着研究,最后利用公式,算出了前5位可能中奖的数字,最后一个数字无法确定,不过这已经是成本最小的办法了,哪怕最后一个数字没猜到,这确定的前5个数字的排列组合,获得个二等奖也是绰绰有余。
图4
果不其然按照这个算法买的彩票,第一次买史蒂芬就中了2万美金,这笔钱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小试牛刀的史蒂芬,觉得这条路走得通,按照这个速度自己很快可以一夜暴富了。有了第一次中奖的经验,限于当时的政府对彩票管控严格,史蒂芬决定联合亲戚朋友一起买,搞票大的奖金。很快有几个亲戚一起参与了这次购买,不出所料这次史蒂芬他们又中奖了。
交完税和各种扣款后,每个参与的成员都分了4000美金,这相当于史蒂芬不吃不喝45个月的工资。史蒂芬知道连续两次中奖必然会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领到奖金后和家人朋友一起移民澳大利亚,开始新一轮的彩票中奖之旅。
贪念太重锒铛入狱
到了澳大利亚的史蒂芬,并没有就此停手,反而瞄上了当地的彩票。经过一系列费心费脑的研究,史蒂芬找准了当地的彩票中奖算法的漏洞,可之前中奖的奖金根本不够买下所有的组合,史蒂芬想到一个妙招。
图5
史蒂芬这招很有效,凭着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迅速召集了数百位投资者。为了不引起怀疑,史蒂芬还专门成立公司,流程化运作。为保证填写彩票的效率,史蒂芬还研究发明了一台彩票自动填写系统。
图6
此外,史蒂芬还仔细对比了奖金和支出,严格控制成本,只买头等奖的中奖号码,这样头等奖的奖金一旦超过支出,就可以果断下手购买所有可能中奖的数字组合。
据记者的统计,史蒂芬不仅在澳大利亚购买,还先后扩展到美国和英国,史蒂芬带领投资者们大大小小中了12次奖,他们还获得了额外奖金40万。
1992年,彩票最高奖金涨到2700万澳币时(折合人民币1·7亿)时,史蒂芬召集大批投资者购入大量彩票。这次他们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不仅赢得了2700万美金,还囊括了大部分二等奖。
图7
结语:
史蒂芬被美国的FBI和CIA盯上,并以欺诈罪名起诉,只是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犯罪。最后只能是澳大利亚彩票和英国、美国修改法律。
1995年,史蒂芬公司被迫宣告破产逃离美国,2004年被以色列以“欺诈罪”判处20个月监禁,至此史蒂芬也告别了彩票的职业生涯。
出狱后的史蒂芬一直在南太平洋小岛上隐居,“一夜暴富”的神话就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