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财富阶层变动模型(关于财富阶层的思考) 作者:康福强 (好股收藏者

作者:康福强(好股收藏者_KANG,本文首发于新浪博客,次发于雪球网,个人原创,如果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一、摘要:

个人财富的提升,只需要个人净资产提升即可。

财富水平(个人财富购买力)的提升,需要个人财富的增长率超过CPI的增长率(即财富增长超过通货膨胀)。

财富阶层(个人社会财富占比)的提升,则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个人财富的增长率超过CPI叠加GDP的增长率(即财富增长不仅要超过通货膨胀,还要超过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增长)。

二、引子

前几天,我和朋友聊天,聊到了一个关于个人财富的问题。朋友觉得如果有了一大笔钱(比如,有拆迁户获得拆迁款与房子,总市值1000万;或者买彩票中了1000万等)之后,拿到这笔钱去做简单投资(比如存银行定期,买理财产品,或其他低风险收益),假设年收益率有8%左右,就有80万左右的收益,如果年消费20万左右,那么即使不工作,每年基本上有60万以上的净资产增长,而且每年还会增长。如此,今后的生活就可以过得很好,甚至可以退休了。我个人认为,即使现在有了一大笔钱,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个人财富持续增长能力(使个人财富的增长率大于等于CPI叠加GDP的增长率),那么他的财富阶层将逐渐降低,二三十年后将由相对富裕阶层变成中产阶层,甚至沦为贫穷阶层。在二三十年之后,虽然可以享受比自己现在更好的生活水平,但是很难继续享受比其他大部分人更好的生活水平。在当时的聊天过程中,我就讲述了本文的一些理念,主要就是关于CPI、GDP、个人财富增长率、财富水平、财富阶层之间的关系,现在整理成文。

三、术语

(一)基本术语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或者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学术语,一般使用CPI的增长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ps:简单来看,如果货币发行量的增长率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学术语,一般使用GDP的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的增长率(或简单理解成社会财富增长率)。GDP分为真实GDP和名义GDP,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以及人们谈到的GDP通常是指真实GDP,是扣除了通货膨胀(即CPI的影响)后的真实的经济增长。

(二)本文定义的术语

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或者GDP叠加CPI的增长率,本文定义的术语。公式:(1+CPI增长率)*(1+GDP增长率)-1。当GDP增长率为正(经济增长)时,CPI叠加GDP的增长率>CPI的增长率。本文暂时只考虑GDP增长率为正的情况。

个人财富:本文中,简单表示个人净资产(可用于投资、储蓄、消费的个人净资产)。当个人净资产增加了,那么我们认为,这个人的财富增长了。

财富水平:本文定义的术语,使用个人财富的购买力来衡量。当一个人的财富增长率超过了CPI的增长率,那么我们认为,这个人拥有的财富的购买力上升了(现在拥有的财富比以前拥有的财富能购买的一系列生活消费商品的数量多了或质量更好了。即个人财富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有增长),这个人的财富水平提升了。

财富阶层:本文定义的术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使用个人社会财富占比(即个人财富/社会财富)来衡量。当一个人的财富增长率超过了CPI叠加GDP的增长率,那么我们认为,这个人的社会财富占比上升了(财富增长不仅超过了通货膨胀,还超过了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增长),这个人的财富阶层提升了。

四、简单例子与推论

下面是我从经济学意义上简单假设的一个例子,用来理解前文的术语:

-------------------------------------------------------------------

(一)公式推导

假设:

整个社会只生产和消费馒头。第一年整个社会生产了N个馒头,每个馒头的单价是x元钱,某个人的财富是y元,那么,他可以购买y/x个馒头,他的个人社会财富占比是y/(N*x)。如果,CPI的增长率为c,GDP的增长率为g,那么第二年,由于通货膨胀,每个馒头的单价变为x*(1+c),由于生产力的提升(经济增长了),整个社会生产了N*(1+g)个馒头。

推导(假设这个人的个人财富增长率为a):

(1)如果这个人要维持或提升他的财富水平(即第二年能购买馒头数要大于等于第一年能购买的馒头数),那么需要满足,y*(1+a)/(x*(1+c))>=y/x,得出a>=c。也就是说,个人财富的增长率必须要大于等于CPI的增长率。

(2)如果这个人要维持或提升他的财富阶层(即第二年的个人社会财富占比要大于等于第一年的个人社会财富占比),那么需要满足y*(1+a)/(N*(1+g)*x*(1+c))>=y/(N*x),得出a>=(1+c)(1+g)-1。也就是说,个人财富的增长率必须要大于等于CPI叠加GDP的增长率。

(二)具体数据代入说明

整个社会只生产和消费馒头,第一年整个社会生产了100个馒头,每个馒头的单价是1元钱,某个人的财富是50元,那么,他可以购买50个馒头,他的个人社会财富占比是50%。如果,CPI的增长率为5%,GDP的增长率为10%,那么第二年,由于通货膨胀,每个馒头的单价变为1.05元,由于生产力的提升(经济增长了),整个社会生产了110个馒头。

所以:

(1)如果这个人要维持他的财富水平(即第二年也要能购买50个馒头),那么,第二年他的个人财富必须达到50*1.05=52.5元,即个人财富的增长率必须达到(52.5-50)/50=5%(即CPI的增长率)。

(2)如果,这个人要维持他的财富阶层(即第二年的个人社会财富占比也要达到50%),那么,第二年他的个人财富必须达到110*1.05*50%=57.75元,即个人财富的增长率必须达到(57.75-50)/50=15.5%(即CPI叠加GDP的增长率)。

(三)结论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分析出:

当一个人的财富增长率低于CPI的增长率时,表示这个人的财富水平(个人财富购买力)下降。即:没有抵御通货膨胀。

当一个人的财富增长率超过了CPI的增长率,但是低于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时,表示他的财富水平(个人财富购买力)上升,但是财富阶层(个人社会财富占比)降低。即:个人财富的增长抵御了通货膨胀,但是没有超过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当一个人的财富增长率超过了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时,他的财富阶层(个人社会财富占比)上升。即:个人财富的增长抵御了通货膨胀,并且超过了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结论:

财富水平(个人财富购买力)的提升需要个人财富增长率超过CPI的增长率(即财富增长超过通货膨胀)。

财富阶层(个人社会财富占比)的提升则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个人财富增长率超过CPI叠加GDP的增长率(即财富增长不仅要超过通货膨胀,还要超过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增长)。

五、个人财富阶层变动模型

(一)近年来CPI与GDP数据整理、分析

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官方数据的近五年、近十年的总增长率、年化增长率数据。如下图所示:

(二)个人财富阶层变动基础模型

根据上面的统计数据,假设CPI的增长率是4%,GDP的增长率是7%,那么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是(1+4%)*(1+7%)-1=11.28%(注:为了方便计算可以假定为11%)。在分析的过程中,假设CPI和GDP的增长率没有变化,即使有变化,分析的思路和原理是一样的。(注:当社会或经济比较稳定时,长期下来,CPI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不会剧烈变动。)

我们从一个典型的普通中产阶级的财富阶层变动出发,推导出一个基础模型。其他类型的个人财富变动模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推导或改动。

分析过程:

一个典型的普通中产阶级个人财务情况:毕业工作之前没有净资产;毕业工作之后,主要依靠工资(或者还有少部分理财收益)来积累财富,一直到退休。其个人财富阶层变动模型如下图:

1、当毕业工作以后,有了工作收入,除去各项支出后有了净收入(假设20W/年),开始积累财富。由于最开始个人的财富(净资产)基数很低,所以个人财富的增长很快,个人财富增长率很高,远远超过了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所以个人财富阶层的提升速率很快。

2、随着个人财富(净资产)慢慢积累,个人财富增长率将逐渐下降(比如,当个人财富到了60W时,这时个人财富增长率为20/60=30%;当个人财富达到100W时,这时个人财富增长率为20/100=20%)。但是,个人财富的增长率依然超过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所以个人财富阶层依然在提升,只是提升的速率已经慢慢降了下来。

3、个人财富继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比如当个人财富达到180W时,这时个人财富增长率将是20/180=11.1%),个人财富增长率趋近于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时,个人财富阶层将到达一条阶层临界线。

4、通常情况下,如果仅仅主要依靠工作来积累财富,普通中产阶级的财富增长率一般最终只能达到CPI叠加GDP的增长率水平附近(即财富增长的速度跟上了通货膨胀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个人财富阶层最终只会在临界线附近上下波动。

虽然在上下波动的过程中,随着通货膨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个人的财富会增加,个人财富水平(个人财富购买力)也会增加,但是,财富阶层却难以继续提升。

【每个人的财富阶层临界线不同,这条财富阶层临界线的位置与个人的工作能力、财富增长能力有关。】

如果个人的工作能力、财富增长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超过通货膨胀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那么他的财富阶层临界线也会提升。最终他的个人财富阶层将逐渐上升到新的临界线附近波动。

虽然临界线可能会有新的提升,但是如果仅仅主要依靠工作来积累财富,其临界线很难达到富人阶层,或者只有非常少部分的人能够达到富人阶层,并且其临界线将很难再继续提升。(比如,就目前的社会经济水平,当个人财富达到500W,那么净收入要有500W*11%=55W以上,才能继续提升财富阶层;如果个人财富是5000W呢,那么净收入要有5000W*12%=550W以上,才能继续提升财富阶层。相信只有很少数人能够仅仅依靠工作达到富人阶层,并且更少的人能够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财富阶层。)

这个模型也说明了为什么普通中产阶级在达到财富阶层临界线之后,如果仅仅通过工作或者简单理财,虽然可以做到财富(净资产)的增加、财富水平(个人财富购买力)的提高,但是很难跨越到更高的财富阶层。

六、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一)中大奖者的个人财富阶层变动

回到本文最开始提到的话题,分析一下中大奖者的个人财富阶层的变动。

中大奖者:包括了上文中提到的可能由于拆迁补助、中大奖等原因,突然有了一大笔钱的普通大众。按引子中描述的,假设仅仅只靠8%的理财收益来维持生活支出(20W/年)与个人财富增长。

这些人突然有了一大笔钱后,其个人财富阶层突然提升到了比较高的程度(比如相对富裕阶层)。其个人财富阶层变动模型如下图:

按照描述,其财富的增长率为(80W-20W)/1000W=6%,高于了通货膨胀的幅度,却远低于CPI叠加GDP的增长率11%,那么其财富阶层将会逐渐下降。

(1)在后期,如果他们重新开始工作,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那么其财富阶层将会逐渐下降到其临界线附近,并在临界线附近上下波动。(就像图中说显示的那样)。

(2)如果不工作,那么其财富阶层将会一直下降。在整个过程中,虽然他的财富一直在增长,财富水平一直在提升,但是他的财富阶层(个人社会财富占比)在降低。也就是说,他的个人财富跑赢了通货膨胀,并且跟上了部分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他也只能过着相对于之前生活水平有提升的生活,而不能完全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然对于不同的中奖者,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对于二三十岁左右的中大奖者来说,如果不工作,按照上面的理财收益生活,过了二三十年之后,其财富阶层就将由相对富裕阶层下降为中产阶层或者贫穷阶层了。这时他们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那么,他们将如何安排他们的退休生活呢?还认为一直可以过得很好吗?

对于五六十岁左右的中大奖者来说,按照上面的理财收益生活,直到他们生命的终结应当可以过得不错了。但是,如果要考虑家庭或家族财富的传承,这就远远不够了。

上面的模型也解释了为什么对于十几二十年前的大部分中大奖者(即突然有了一大笔钱),如果按照上述的方式生活,到现在已经沦为中下阶层。

(二)很多人的财富增长率已经超过了通货膨胀,为什么还是感觉变穷了?

假设,一个人在10年前有100W,到现在有了200W,其财富的增长率为7.2%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增长率为3%左右,其财富的增长率已经超越了CPI的增长率,为什么他还是感觉到现在拥有200W没有10年前拥有100W富裕呢?

真实的情况是:

(三)如何进入富人阶层?

根据本文的推论,对于还没有到达富人阶层的人来说,首要的目标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富阶层,也就是说,保证个人财富的增长率要大于CPI叠加GDP的增长率。

个人财富增长率=((工作收入+投资理财净收益+其他收入)-各项支出)/期初净资产。

就像“个人财富阶层变动基础模型”中论述的,如果仅仅主要依靠工作来积累财富,其临界线很难达到富人阶层,或者只有非常少部分的人能够达到富人阶层,并且其临界线很难再继续提升。(比如,就目前的社会经济水平,当个人财富达到500W,那么净收入要有500W*11%=55W以上,才能继续提升财富阶层;如果个人财富是5000W呢,那么净收入要有5000W*11%=550W以上,才能继续提升财富阶层,否则你的财富阶层将会向下波动。相信只有很少数人能够仅仅依靠工作达到这样的阶层,并且更少的人能够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财富阶层)。

根据基础模型我们得出:

1、在处于财富阶层底层的阶段,努力工作吧,这样你的财富阶层的提升的最有效率最。

2、当积累到一定财富的阶段,或即将达到自己的阶层临界线之前,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财富阶层临界线(如基础模型中所述的,财富阶层临界线的位置与每个人的工作能力、财富增长的能力有关)。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继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获取更高的工作收入),提高自己的阶层临界线。(正如前文所说的,很难,并且只有很少人能够达到富人阶层。但是稍微提升自己的阶层临界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容易的)

(3)创业吧,争取成为B象限的人。(包括自己创业或加入创业团队。本文就不深入讨论创业这个话题了)

其实,以上三点,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是很难的。反过来想,如果上面三点很容易实现的话,那么大部分人都是富人阶层了。而现实却是大部分人处于中产阶层,少部分人处于富人阶层,这也说明了想跨越到富人阶层不容易。相对来说,第(2)点还算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普通人跨越到富人阶层是可能的,上面给出了实现跨越的三条途径(当然也有其他的途径)。而具体如何实现,这又是另外一个更大话题了,就不在本文中论述了。

最后,对于已经跨越到富人阶层的人来说,如果要维持或提升自己的财富阶层,那么也是需要使个人财富增长率大于等于CPI叠加GDP的增长率。

THE END
1.大家身边有中彩票的真实案例吗我爸妈开了一家小超市,前段时间听一个经常来消费的顾客说,有人中了彩票1000万,税后800个,那个顾客开二手车行的,中奖的人直接在他店里提了一辆大g63 我后来听我爸妈提起这事,震惊!税后800个就敢下手300个的大g36吗 我要是能中彩票一等奖的话,买辆奔驰e300就满足了hhh 这应该是我身边最接近真实的中奖案例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3914950/
2.注意!这样的有奖销售涉嫌违法!请看有奖销售常见法律风险及合规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有奖销售活动本身及其活动信息的真实性是最基本的合规要求,经营者典型案例:因对“奖品数量或各奖项中奖概率”“ 奖品价格” 没有明确公布而被处罚 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法机关认定:当事人利用福利彩票进行有奖揽储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项“抽奖https://www.lieshan.gov.cn/zwgk/public/216/62424041.html
3.最近彩票事件很火,咱也说一个我们这里真实的中奖彩民的故事最近彩票事件很火,咱也说一个我们这里真实的中奖彩民的故事。 看到网上很多人说没人中过五百万,我来说个真实的事情。 我老公的家在乡镇上,他有个校友,比他小几届的男同学,家里世代务农老实巴交。 但这男同学中奖了,中了五百万,扣完税还有多少不知道,但是真真实实的五百多万,将近十年了。 https://www.jianshu.com/p/202aa434113a
4.你买过彩票吗?买“内部人员”推荐的号,真的中了8.3万!而真实原因中奖人以及那些开始不相信没有购买,结果发现真能中奖的彩民,自然想继续合作。这时,骗子分得奖金后,还会以诚信为由,收取数额不等的保证金,然后拉黑。 “彩票中奖概率是可以根据游戏规则计算出来的。”另一名资深玩家刘先生分析,双色球一等奖中奖概率为1772万分之一,二等奖中奖概率为110万分之一。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2/24/c296454.html